五相十拍步進電動機控制課程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錄</b></p><p><b>  摘要1</b></p><p><b>  第一章 引言2</b></p><p>  第二章 系統(tǒng)總體方案設計3</p><p>  2.1程序設計的基本思路3</p><p&

2、gt;  2.2五相步進電動機的控制要求3</p><p>  2. 3方案原理分析4</p><p>  第三章 PLC控制系統(tǒng)設計5</p><p>  3.1輸入輸出編址5</p><p>  3.2選擇PLC類型6</p><p>  3.3 PLC外部接線圖6</p><p&g

3、t;  3.4 控制流程圖7</p><p>  3.5 梯形圖程序設計9</p><p>  3.6 語句表16</p><p><b>  3.7主電路19</b></p><p>  3.8電機正反轉(zhuǎn)控制圖20</p><p>  3.9元件清單21</p><

4、;p>  3.10 元件布置圖22</p><p><b>  設計總結(jié)23</b></p><p><b>  致 謝24</b></p><p><b>  參考文獻25</b></p><p>  摘要 步進電機是一種控制精度極高的電機, 在工業(yè)

5、上有著廣泛的應用。步進電動機具有快速起停、精確步進和定位等特點,所以常用作工業(yè)過程控制及儀器儀表的控制元件。基于PLC控制的步進電動機具有設計簡單,實現(xiàn)方便,參數(shù)設計置靈活等優(yōu)點。矩角特性是步進電機運行時一個很重要的參數(shù),矩角特性好,步進電機啟動轉(zhuǎn)矩就大,運行不易失步.改善矩角特性一般通過增加步進電機的運行拍數(shù)來實現(xiàn)。本文主要是介紹采用可編程控制器(PLC) 對五相十拍步進電機進行控制的設計原理及方法進行分析。本文詳細的介紹了用PLC控

6、制步進電機系統(tǒng)的原理,及硬件和軟件設計方法。其內(nèi)容主要包括I/O地址分配、PIC外部接線圖、控制流程圖、主電路圖、梯形圖、元件清單以及語句表。本文設計過程中使用了十六位移位寄存器,大大簡化了程序的設計,使程序更間湊,方便了設計。在實際應用中表明此設計是合理有效的。</p><p>  關鍵詞: PLC;梯形圖;元件清單;五相十拍步進電機 </p><p><b>  第一章 引

7、言</b></p><p>  步進電機作為執(zhí)行元件,是電氣自動化的關鍵產(chǎn)品之一,廣泛應用在各種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和精密機械等領域。步進電動機具有快速起停、精確步進和定位等特點,所以常用作工業(yè)過程控制及儀器儀表的控制元件。目前,比較典型的控制方法是用單片機產(chǎn)生脈沖序列來控制步進電機。但采用單片機控制,不僅要設計復雜的控制程序和I/O接口電路,實現(xiàn)比較麻煩。基于PLC控制的步進電動機具有設計簡單,實現(xiàn)方便,

8、參數(shù)設計置靈活等優(yōu)點。步進電機廣泛應用于對精度要求比較高的運動控制系統(tǒng)中,如機器人、打印機、軟盤驅(qū)動器、繪圖儀、機械閥門控制器等。矩角特性是步進電機運行時一個很重要的參數(shù),矩角特性好,步進電機啟動轉(zhuǎn)矩就大,運行不易失步。改善矩角特性一般通過增加步進電機的運行拍數(shù)來實現(xiàn)。</p><p>  下面介紹一種基于PLC的步進電機PTO控制的方法。</p><p>  第二章 系統(tǒng)總體方案設計&l

9、t;/p><p>  2.1程序設計的基本思路</p><p>  在進行程序設計時,首先應明確對象的具體控制要求。由于CPU對程序的串行掃描工作方式,會造成輸入輸出的滯后,而由掃描方式引起的滯后時間,最長可達兩個掃描周期,程序越長,這種滯后越明顯,則控制精度就越低。因此,在實現(xiàn)控制要求的基礎上,應使程序盡量簡潔﹑緊湊。另一方面,同一控制對象,根據(jù)生產(chǎn)的工藝流程不同,控制要求或控制時序會發(fā)生變

10、化,此時,要求程序修改方便、簡單,即要求程序有較好的柔性。以SIMATIC移位指令為步進控制的主體進行程序設計,可較好的滿足上述設計要求。</p><p>  2.2五相步進電動機的控制要求:</p><p>  1.五相步進電動機有五個繞組: A、B、C、D、E ,</p><p>  正轉(zhuǎn)順序: ABC→BC→BCD→CD→CDE→DE→DEA→EA→EAB→A

11、B</p><p>  反轉(zhuǎn)順序: ABC←BC←BCD←CD←CDE←DE←DEA←EA←EAB←AB</p><p>  2.用五個開關控制其工作:</p><p>  1 號開關控制其運行 ( 啟 / 停 )。</p><p>  2 號開關控制其低速運行 (轉(zhuǎn)過一個步距角需 0.5 秒)。</p><p>  

12、3 號開關控制其中速運行 (轉(zhuǎn)過一個步距角需 0.1 秒)。</p><p>  4 號開關控制其低速運行 (轉(zhuǎn)過一個步距角需 0.03 秒)。</p><p>  5 號開關控制其轉(zhuǎn)向 ( ON 為正轉(zhuǎn),OFF 為反轉(zhuǎn) )。</p><p>  2. 3方案原理分析</p><p>  2.3.1 功能要求</p><

13、p>  對五相六拍步進電機的控制,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五相繞組的接通與斷開順序控制。正轉(zhuǎn)順序:ABC→BC→BCD→CD→CDE→DE→DEA→EA→EAB→AB 反轉(zhuǎn)順序:ABC←BC←BCD←CD←CDE←DE←DEA←EA←EAB←AB以及每個步距角的行進速度。圍繞這兩個主要方面,可提出具體的控制要求如下:</p><p><b>  可正轉(zhuǎn)或反轉(zhuǎn);</b></p>

14、<p><b>  1:運行過程中,</b></p><p>  2:正反轉(zhuǎn)可隨時不停機切換;</p><p>  3:步進三種速度可分為高速(0.05S),中速(0.3S),低速(0.5S)三檔,并可隨時手控變速;</p><p><b>  2.3.2性能要求</b></p><p>

15、  在實現(xiàn)控制要求的基礎上,應使程序盡量簡潔﹑緊湊。另一方面,同一控制對象,根據(jù)生產(chǎn)的工藝流程不同,控制要求或控制時序會發(fā)生變化,此時,要求程序修改方便、簡單,即要求程序有較好的柔性。</p><p>  第三章 PLC控制系統(tǒng)設計</p><p><b>  3.1輸入輸出編址</b></p><p>  控制步進電機的個輸入開關及控制A、B

16、、C、D、E五相繞組工作的輸出端在PLC中的I/O編址如表1所示。</p><p>  表1 I/O地址分配表</p><p>  3.2選擇PLC類型</p><p>  根據(jù)上圖的I/O分配表通過查閱手冊選擇S7-200 CPU222基本單元(8入/6出)1臺</p><p>  3.3 PLC外部接線圖</p><

17、p>  PLC外部接線圖的輸入輸出設備、負載電源的類型等的設計就結(jié)合系統(tǒng)的控制要求來設定。步進電動機采用五相十拍控制外部接線圖如圖3—1所示。</p><p>  圖3—1步進電動機采用五相十拍控制外部接線圖</p><p><b>  3.4 控制流程圖</b></p><p>  由于上述具體控制要求,可作出步進電機在運行時的程序框圖

18、,如圖3—2所示。以工作框圖為基本依據(jù),結(jié)合考慮控制的具體要求,首先可將梯形圖程序分為4個模塊進行編程,即模塊1:步進速度選擇;模塊2:起動、停止;模塊3:正轉(zhuǎn)、反轉(zhuǎn);模塊4:移位控制功能模塊;模塊:5:A、B、C、D、E五相繞組對象控制。然后,將各模塊進行連接,最后經(jīng)過調(diào)試、完善、實現(xiàn)控制要求.</p><p><b>  N</b></p><p><b&g

19、t;  Y</b></p><p>  圖3—2 控制流程圖</p><p>  3.5 梯形圖程序設計</p><p>  3.5.1 步進控制設計</p><p>  采用移位指令進行步進控制。首先指定移位寄存器MW0,按照五相十拍的步進順序,移位寄存器的初值見表2。</p><p>  表2 移位寄

20、存器初值</p><p>  每右移1位,電機前進一個布局角(一拍),完成十拍后重新賦初值</p><p>  其中M1.2、M1.3、M1.4、M1.5、M1.6和M1.7始終為“0”。據(jù)此,可作出移位寄存器輸出狀態(tài)及步進電機正反轉(zhuǎn)繞組的狀態(tài)真值表,如表3.1、3.2所示。從而得出五相繞組的控制邏輯關系式:</p><p><b>  正轉(zhuǎn)時</b

21、></p><p>  A相 Q0.0=M1.1+M0.3+M0.2+M0.1+M0.0</p><p>  B相 Q0.1=M1.1+M1.0+M0.7+M0.1+M0.0</p><p>  C 相Q0.2=M1.1+M1.0+M0.7+M0.6+M0.5</p><p>  D相 Q0.3=M0.7+M0.6+M0.5+M0.4+

22、M0.3</p><p>  E相 Q0.4= M0.5+M0.4+M0.3+M0.2+M0.1</p><p><b>  反轉(zhuǎn)時</b></p><p>  A相 Q0.0=M1.1+M1.0+M0.7+M0.6+M0.0</p><p>  B相 Q0.1=M1.1+M1.0+M0.2+M0.1+M0.0</

23、p><p>  C相 Q0.2=M0.4+M0.3+M0.2+M0.1+M0.0</p><p>  D相 Q0.3=M0.6+M0.5+M0.4+M0.3+M0.2</p><p>  E相 Q0.4=M1.0 +M0.7+M0.6+M0.5+M0.4</p><p>  表3.1 移位寄存器輸出狀態(tài)及步進電機繞組狀態(tài)真值表(正轉(zhuǎn))</

24、p><p>  表3.2 移位寄存器輸出狀態(tài)及步進電機繞組狀態(tài)真值表(反轉(zhuǎn))</p><p>  3.5.2 梯形圖設計</p><p>  啟停使用單按鈕控制。梯形圖設計如下,首先,按SB2(SB3或SB4)初次選擇一種步進速度, 五相步進電動機的速度由定時器T33控制,把三個值50、10、3分別送到VW100可得到低速、中速、高速三種速度。再按SB1,M2.0得電

25、,移位寄存器賦初值,電機開始轉(zhuǎn)動,且定時器開始計時,到設定值時,T33得電動作,移位寄存器值右移一位,C21計數(shù)一次,然后T33重新計時。計數(shù)十次后動作C21使移位寄存器重新賦值,依次循環(huán)。QS控制正反轉(zhuǎn),ON時I0.4得五相步進電動機正轉(zhuǎn),OFF時 I0.4失電五相步進電動機為反轉(zhuǎn)。再按一下SB1,C20動作,M20失電,C21復位電機停止轉(zhuǎn)動。</p><p><b>  3.6 語句表 <

26、/b></p><p><b>  3.7主電路</b></p><p>  3.8電機正反轉(zhuǎn)控制圖</p><p><b>  3.9元件清單</b></p><p>  3.10 元件布置圖</p><p><b>  設計總結(jié)</b><

27、/p><p>  機電控制技術(shù)是一門側(cè)重應用方向的學科。所以要多一點實踐。不要看不起小的項目,在其中你能總結(jié)出設計程序的邏輯思維方法,總結(jié)中不斷進步。</p><p>  在學完PLC理論課程后我們做了課程設計,此次設計以分組的方式進行,每組有一個題目。由于平時大家都是學理論,沒有過實際開發(fā)設計的經(jīng)驗,拿到的時候都不知道怎么做。但通過各方面的查資料并學習。我們基本學會了PLC設計的步聚和基本方

28、法。分組工作的方式給了我與同學合作的機會,提高了與人合作的意識與能力。</p><p>  通過這次設計實踐。我學會了PLC的基本編程方法,對PLC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對理論的運用中,提高了我們的工程素質(zhì),在沒有做實踐設計以前,我們對知道的撐握都是思想上的,對一些細節(jié)不加重視。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我了解到,PLC并不是一門單一的編程技術(shù),它是一門系統(tǒng)專業(yè)課程。PLC可以廣義的認為是一臺背嵌入操作

29、系統(tǒng)的高可靠性PC機。首先需要精深PLC本身的編程語言梯形圖、語句表語言。達到這個水平你只能讀懂編好的程序,并可以設計一些工程需要程序。在一些大型程序中還需要用到數(shù)據(jù)庫的知識,LC入門很快但要不斷進取努力。</p><p>  通過合作,我們的合作意識得到加強。合作能力得到提高。上大學后,很多同學都沒有過深入的交流,在設計的過程中,我們用了分工與合作的方式,每個人互責一定的部分,同時在一定的階段共同討論,以解決分

30、工中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在交流中大家積極發(fā)言,和提出意見,同時我們還向別的同學請教。在此過程中,每個人都想自己的方案得到實現(xiàn),積極向同學說明自己的想法。能過比較選出最好的方案。在這過程也提高了我們的表過能力。</p><p>  在設計的過程中我們還得到了老師的幫助與意見。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是每一個問題都能自己解決,向老師請教或向同學討論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不是有句話叫做思而不學者殆。做事要學思結(jié)合。</p&

31、gt;<p><b>  致 謝</b></p><p>  設計過程中我的指導老師給予了我很大的指導和幫助,在此我首先表示感謝。</p><p>  本課題在選題及研究過程中老師多次詢問研究進程,并為我指點迷津,幫助我開拓研究思路,精心點撥、熱忱鼓勵。老師以其嚴謹求實的治學態(tài)度、高度的敬業(yè)精神、兢兢業(yè)業(yè)、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風和大膽創(chuàng)新的進取精神對我

32、產(chǎn)生重要影響。他淵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和敏銳的思維給了我深深的啟迪。在他的引導下,我認識了有了設計的思路,極大的開拓了我的學術(shù)視野,也為本篇設計打下了理論基礎。</p><p>  在這次設計中老師又給我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雖然我遇到了許多困難,但是我及時的和老師討論這些問題,最終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減少了我在這次設計中的困惑和完成時間。在論文撰寫方面更是給予了方向性的指導和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p>

33、;<p>  最后感謝在大學三年半期間,傳授我知識的老師們,感謝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我?guī)椭耐瑢W們,沒有他們的幫助就沒有我今天的成績。經(jīng)過兩周的學習,本次課程設計已經(jīng)接近尾聲,作為一個在校學生,由于經(jīng)驗的匱乏,難免有許多考慮不周全的地方,畢竟這次設計是我第一次進行電氣全面和系統(tǒng)的設計,疏漏和不足之處在所難免,可能存在許多細節(jié)未做到及時處理,請老師指正,以幫助我不斷提高,不斷進步。我相信通過這次全面系統(tǒng)的設計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各

34、位老師的不斷點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會做到更好。</p><p><b>  參考文獻</b></p><p>  [1]張萬忠,劉明芹.電氣與plc控制技術(shù).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2]程子華,PLC原理與實例分析.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6[3]廖常初,PLC編程及應用.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4]高欽和,可編程控制器應用技術(shù)及其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