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與西方“主客二分”哲學觀念影響下注重分析思維不同,中國古典詩學比較注重個人欣賞和體驗的總結,追求內在生命的自由,這種內省式的體驗方式,使得中國的詩歌大多采用含蓄的文字、片段的感受、理想的隱喻、強烈的詩意感受、模糊性的表達、跳脫的意象,這增加了理解中國詩歌的難度。在多元文化崛起,東西方學術思想交流頻繁的背景下,建構真正世界意義上的漢語詩學勢在必行。本文以陳世驤“中國文學抒情傳統(tǒng)”論建構說明對話意識在詩學表達中的意義和他對中西方詩學交流匯通
2、的展望。
論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紹了陳世驤“中國文學抒情傳統(tǒng)”論建構的條件。當時中國傳統(tǒng)詩學研究陷入困境,深受西方思想影響的一批學者們力主文學的變革,改變了之前的用文學作為社會變革的利器的局面,提倡回歸文學本身,出現(xiàn)了“純詩”觀念;在翻譯《文賦》的過程中,他并不是單純的從字面和語法的結構出發(fā),而是著眼于字里行間潛藏的作者的人生體驗,認識到語言蘊藏的情感力量,為中國的原典譯介提供了范本,也為他從字源學角度解讀中國文學經典提供了視域。
3、陳世驤在對中國哲學解讀的過程中,致力于發(fā)現(xiàn)中西方哲學觀念相同之處,為兩者詩學對話提供理論依據。第二章探討了陳世驤“中國文學抒情傳統(tǒng)”建構的核心觀念:“興”。對比中國古典語境和現(xiàn)代語境中的“興”范疇研究,陳世驤從字源學的角度對“興”進行分析,辨析“詩緣情”和“詩言志”的關系,從而發(fā)現(xiàn)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tǒng)的源頭,并進一步說明中國詩學的抒情精神和西方的浪漫主義有著本質的不同。第三章探討陳世驤對時間、律度和隱喻三個方面的抒情示意作用的認識和其抒情
4、策略作用的發(fā)揮。第四章從陳世驤對中國古典詩歌的評價看“抒情文本”精神追求。陳世驤著重推崇陶淵明、蘇軾等詩人的作品,認為他們詩歌中體現(xiàn)的“自然之美”是抒情文本的典范,并將作為中國詩學理想的“自然”與西方自然主義作比較,說明中國文學的抒情理想。
在現(xiàn)代學術多元化的背景下,每一種學術觀點的價值都要在與其他思想的交鋒中進行印證。陳世驤在異質的文化中抒寫情志,懷著弘揚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自豪感建構“中國文學抒情傳統(tǒng)”論,為中國文論的現(xiàn)代轉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陳世驤與中國文學抒情傳統(tǒng)論的建構
- 論20世紀50年代中國文學制度的建構
- 抒情與史詩的辯證——論普實克的中國文學研究
- 中國文學中文化空間的建構.pdf
- 論20世紀50年代中國文學制度的建構_4725.pdf
- 蘇雪林與中國文學的性靈傳統(tǒng).pdf
- 抒情與史詩的辯證——論普實克的中國文學研究_19210.pdf
- 論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潘金蓮形象.pdf
- 從創(chuàng)造機制審視中國文學傳統(tǒng)
- 中國文學與翻譯
- 論析中國文學的文化特征
- 中國文學傳統(tǒng)中的“文學性”問題探源
- 20世紀中國文學的重慶聲部
- 中國文學題庫
- 中國文學欣賞
- 《中國文學》教案
- 中國水墨繪畫中的運動分析_5792.pdf
- 【中國文學之最】
- 言意之辯與中國文學傳統(tǒng)品格初探.pdf
- 中國文學與文化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