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白介素—7(Interleukin—7,IL—7)是一種能誘發(fā)造血細胞和惡性腫瘤發(fā)生和增殖的細胞因子,在乳腺癌細胞系IL—7通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敏感徑路誘發(fā)乳腺癌細胞的生長,這對研究乳腺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卵巢癌可刺激宿主免疫細胞分泌IL—7,血清和腹腔液IL—7升高是宿主免疫系統(tǒng)抗腫瘤作用的一種表現(xiàn)。IL—7作為一種具有潛在抗腫瘤作用的免疫調節(jié)活性因子,
2、其在腹水中水平升高不及血清顯著,推測腹腔局部可能存在某些免疫抑制因素。提高腹腔局部IL—7水平可對卵巢癌有治療意義。目前IL—7在腫瘤中的作用不一,作用機制也不清楚。 目的: 本研究探討IL—7在肺癌中的表達,分析它們與各臨床病理因素之間的關系,揭示IL—7在肺癌細胞侵襲和轉移過程中的作用機制。 驗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00例原發(fā)性非小細胞肺癌癌組織及癌旁正常肺組織標本均來自1980年到200
3、5年在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一院實行手術的病人,患者術前均未接受放化療。標本用中性福爾馬林溶液固定,石蠟包埋,制成4μm切片,采用鏈霉素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物酶免疫組化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法)檢測組織中IL—7、IL—7R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D,VEGF—D)蛋白表達情況,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
4、和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以PBS代替一抗作為陰性對照。結果判定:IL—7、IL—7R和VEGF—D以細胞質中出現(xiàn)棕黃色顆粒為陽性顯色。光鏡下每張切片選取癌細胞較多的10個高倍視野計數(shù)100個癌細胞中的陽性細胞數(shù),IL—7、IL—7R(Interleukin—7Receptor)和VEGF—D的評估為:無陽性細胞為“—”,陽性細胞數(shù)≤5%為“+”,陽性細胞數(shù)為5%—20%為“++”,>20
5、%為“+++”,其中“++”和“+++”為高表達,“—”和“+”為低表達。血管和淋巴管判定標準為:內皮細胞形成條狀、裂隙狀等孤立結構棕黃染色或有管腔者按一條血管或淋巴管計數(shù)。低倍光鏡下確定3個微血管或淋巴管高密度區(qū)域(熱點),然后在高倍鏡下分別計數(shù)每個熱點中3個區(qū)域的CD34染色(用于標記MVD)和D2—40(用于標記LVD)染色陽性管腔數(shù)均值。MVD=(CD34陽性管腔數(shù)—D2—40陽性管腔數(shù))均值;LVD=D2—40陽性管腔數(shù)均值。
6、當計數(shù)相差10%以上時則重新計數(shù)。 二、細胞培養(yǎng) 分別用含10%新鮮胎牛血清的RPMI1640或DMEM培養(yǎng)基,在37℃、5%CO2的條件下培養(yǎng)人肺巨細胞癌細胞系PG—LH7和NCI—H460、人肺腺癌細胞系A549和SPC—A1和人肺鱗癌細胞系SK—MES—1。 三、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 提取細胞總RNA,按RT-PCR(TaKaRa)試劑盒方法進行逆轉錄反應,反應體系為20μL,取4
7、μL的RT產(chǎn)物進行PCR反應,反應體系為20μL。PCR引物經(jīng)在GeneBank上比對后在bio—spring公司合成。PCR產(chǎn)物瓊脂糖凝膠電泳進行檢測,采用凝膠成像分析系統(tǒng)進行半定量分析。 四、Western Blot法 在收集的細胞內加入裂解液充分裂解,低溫高速離心(4℃,12000轉/min,30min),提取上清為總蛋白。上樣蛋白量為60ug。電泳(12%SDS-PAGE凝膠)、轉印(50V,120min)、5%
8、正常小牛血清封閉,一抗c—Jun(1:200)、phosphorylated—c—Jun(p—c—Jun,1:200)、c—Fos(1:200)、VEGF(1:200)、VEGF—D(1:200)和β—actin(1:200),抗體均購自Santa Cruz,USA,4℃孵育過夜,分別與各自對應的二抗(1:2500,chemicon,USA)室溫孵育2h,3,3’—二氨基聯(lián)苯胺(DAB)顯色,結果經(jīng)自動電泳凝膠成像分析儀(Chemi I
9、mager5500,Alpha Innotech,USA)采集,進行灰度值測定。 五、染色質免疫沉淀法 加入37%的甲醛使A549細胞內的蛋白和DNA充分交聯(lián),裂解細胞,超聲剪切DNA片段(80w,30次),免疫沉淀交聯(lián)的蛋白和DNA,洗脫蛋白/DNA復合物,逆轉蛋白/DNA復合物交聯(lián),純化DNA,做PCR,重復三次,取平均值。 六、免疫共沉淀法 在收集的新鮮培養(yǎng)的細胞中加入裂解液,充分裂解后,每管分別加
10、入100ul磁珠(Miltenyi Biotec,Germany)和20ul c—Jun抗體,使終體積為1ml,4℃孵育30min,用蛋白裂解液沖洗u柱(Miltenyi Biotec,Germany),將蛋白樣加入u柱,加入20ul的95℃預熱上樣緩沖液,孵育5min,用50ul的95℃預熱上樣緩沖液沖洗,收集液體,做Western blot,重復三次,取平均值。 七、細胞遷移和侵襲能力檢測 在transwell小室(
11、Coming公司)下室加入600ul含10%小牛血清DMEM培養(yǎng)基,上室中加入100ul無血清DMEM培養(yǎng)基,接種A549細胞數(shù)為2.5×104個。37℃、5%CO2孵箱中培養(yǎng)6hr后吸盡培養(yǎng)基,PBS清洗后,甲醇室溫固定15min,用棉簽輕擦掉微孔膜上表面的細胞,蘇木素染色,室溫干燥過夜。取下微孔膜,置載玻片上,鏡下觀察。細胞侵襲能力的測定用預冷的無血清培養(yǎng)基以1:7稀釋Matrigel(BD Biosciences,USA)加入上室
12、100ul,在室溫下放置6h。使用前用培養(yǎng)基重新水化并吸凈,其他與遷移實驗相同,培養(yǎng)18hr后觀察結果。 八、MTT法檢測細胞增殖 將單個細胞懸液接種于96孔培養(yǎng)板中,每孔含103個細胞,培養(yǎng)24h,每孔加入MTT(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溶液繼續(xù)培養(yǎng)4h,加入DMSO,490nm波長下測定各孔光吸收值,以不含細胞的等體積培養(yǎng)基作對照。繪制細胞生長曲線。
13、 九、體內裸鼠移植實驗 將24只4周齡裸鼠背部皮下注射A549細胞(2×107個/只),1周后(有腫瘤形成)隨機分成4組,每組6只。以后每周1次,每次50ul背部皮下注射。一組:注射PBS;二組注射IL—7(20mg/ml);三組注射IL—7(20mg/ml)+IL—7R(50mg/ml);四組注射IL—7R(50mg/ml)。10周后處死。觀察瘤大小,并取瘤組織檢測其他指標。 十、數(shù)據(jù)分析 使用SPSS13
1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1、IL—7/IL—7R高表達與非小細胞肺癌的分期、淋巴結轉移和預后不良正相關,與VEGF—D的表達正相關,IL—7/IL—7R和VEGF—D高表達組腫瘤中的LVD明顯高于低表達組。 2、在肺癌IL—7R+細胞中IL—7通過IL—7R調控AP—1復合物中c—fos,c—Jun表達及磷酸化,促進c—fos和c—Jun形成異二聚體,并與VEGF—D基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IL-7-IL-7R調控非小細胞肺癌細胞遷移侵襲和凋亡的機制研究.pdf
- Il-7-Il-7R對C57-BL6小鼠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的作用研究.pdf
- 肺癌性淋巴管炎
- 炎性介質IL-1β和IL-3調節(jié)內皮細胞表達淋巴管表型的作用.pdf
- CCR7和VEGF-C及微淋巴管密度與喉癌的淋巴結轉移.pdf
- 非小細胞肺癌VEGF-A的表達與前哨淋巴結新生淋巴管形成及轉移的關系.pdf
- 胃癌淋巴管生成與淋巴轉移的關系及抗淋巴管生成的實驗研究.pdf
- 胃癌TAMs浸潤與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結轉移的關系.pdf
- 肺癌性淋巴管炎的ct診斷
- 非小細胞肺癌VEGF-C、PTEN表達與淋巴管生成和淋巴轉移關系的研究.pdf
- 大腸癌淋巴管生成機制與淋巴管密度的研究.pdf
- mda-7-IL-24抑制肝癌生長侵襲和轉移的研究.pdf
- 鼻咽癌淋巴管密度及淋巴管侵犯與淋巴結轉移的關系.pdf
- 特發(fā)性脫髓鞘性視神經(jīng)炎IL-2R和IL-7R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pdf
- IL-17對NSCLC淋巴管生成及其預后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瘤內淋巴管生成與喉鱗癌淋巴轉移的關系.pdf
- 新生淋巴管與肺癌縱隔淋巴結轉移的相關性及其臨床意義.pdf
- 青蒿素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淋巴管生成的作用和機制研究.pdf
- 角膜新生淋巴管和皮膚淋巴管形態(tài)學研究方法探討.pdf
- 脂質體和厚樸酚抗腫瘤淋巴管生成和轉移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