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傳統(tǒng)的身份識別技術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憑借著其不易遺忘和丟失的優(yōu)勢逐漸被大眾接受。心電信號(ECG, Electrocardigram)作為一種活體生物特征信號,映射出人的生理狀況和健康狀態(tài),具有唯一性。和已商業(yè)化的指紋、人臉等生物特征相比更不易被復制和偽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傳統(tǒng)心電采集方式多采用胸前導聯(lián)或肢體導聯(lián),采集的不便性限制了基于ECG身份識別的實際應用。本文在深入研究以手部方式進行心電信號采
2、集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手部心電信號采集和身份識別的解決方案,使其能夠用于實際應用,同時還構建了一個基于手部心電信號的身份識別平臺(即ECG-ID實驗平臺)。該平臺通過手握式心電采集方式,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獲得有效的心電信號,然后自動完成心電信號R波檢測和特征提取,最終給出有效的身份識別結果。該方案實現(xiàn)了ECG身份識別從理論到實際應用的轉變。
為提高手部心電信號的采集質量,本文設計了一種手握式無線心電采集裝置。利用織物電極取代
3、傳統(tǒng)粘性電極,采用手握方式增大電極與皮膚的接觸面積,降低接觸阻抗、提高信號傳導能力,獲得穩(wěn)定的心電信號。為了進一步提高心電信號的有效性,本文引入中值濾波、切比雪夫低通濾波、滑動平均濾波三種算法相結合,消除心電信號的噪聲。同時,對使用本系統(tǒng)采集的手部心電信號與肢體導聯(lián)采集的心電信號進行了對比分析,實驗結果表明,本文手握式采集的心電數(shù)據(jù)與標準Ⅰ導聯(lián)心電數(shù)據(jù)相近,信號質量的標準性和穩(wěn)定性均能達到傳統(tǒng)采集的標準,能滿足便捷心電采集和身份識別的實
4、用要求。
本文采用基于窗口閾值的R波檢測方法,以平均心動周期波形作為心電特征,使用SVM進行身份識別實驗,實驗分為算法實驗和應用實驗。在算法實驗中,21名志愿者進行了持續(xù)兩個月的手部心電信號采集,獲得了1050組實驗樣本。在訓練集與測試集1:1的情況下,平均識別率達到了99%,拒識率為0.57%,誤識率為0.46%。在應用實驗中,本文設計并實現(xiàn)了一個ECG-ID實驗平臺。該實驗平臺在實際環(huán)境下進行了8個月左右的應用。在實際環(huán)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于分類器組合的心電信號身份識別算法研究.pdf
- 用于身份識別的心電信號關鍵特征研究.pdf
- 基于心電信號的身份識別研究.pdf
- 基于手指心電信號時頻域分析的身份識別算法研究.pdf
- 基于心電信號的身份識別算法研究.pdf
- 外文翻譯--心電信號分析身份識別新方法
- 外文翻譯--心電信號分析身份識別新方法
- 外文翻譯--心電信號分析身份識別新方法
- 基于心電信號的身份識別方法研究.pdf
- 外文翻譯--心電信號分析身份識別新方法(原文)
- 外文翻譯--心電信號分析:身份識別新方法(原文).pdf
- 外文翻譯--心電信號分析:身份識別新方法(譯文).pdf
- 外文翻譯--心電信號分析:身份識別新方法(譯文).pdf
- 外文翻譯--心電信號分析:身份識別新方法(原文).pdf
- 外文翻譯--心電信號分析:身份識別新方法(譯文).pdf
- 外文翻譯--心電信號分析身份識別新方法(譯文)
- 外文翻譯--心電信號分析:身份識別新方法(原文).pdf
- 基于手指心電信號分析的個體身份辨識算法研究.pdf
- 基于事件誘發(fā)腦電信號的身份識別算法的研究.pdf
- 基于ICA和RBF技術的心電信號識別.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