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麥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提高四川小麥產量途徑 小麥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提高四川小麥產量途徑摘要: 摘要:西南四川盆地丘陵地區(qū)氣候復雜多變,冬干春旱且后期氣溫高、濕度大,病蟲害嚴重對小麥生產帶來一定的制約。 該區(qū)小麥生育過程具有分蘗期短、 幼穗分化期長和灌漿期長的特點 [1]。 面對這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小麥在不同的發(fā)育階段,對氣候、肥料和水的需求有所不同,這就需要人為調控。為了使小麥產量達到預期的目標,獲得更高效益我們我們可以從培育高產新品
2、種,研究如何調節(jié)水肥,怎樣播種等來促控小麥的發(fā)育過程來間接調節(jié)影響產量的 3 個因素, 提高有效穗數(shù)、增加穗粒數(shù)和千粒重,使得小麥高產。關鍵詞:小麥產量有效穗數(shù)千粒重粒數(shù) 關鍵詞:小麥產量有效穗數(shù)千粒重粒數(shù)西南四川盆地丘陵地區(qū)是我國重要的小麥主產區(qū)之一, 該區(qū)小麥總產量占全國的 5%左右。該區(qū)小麥生育期間在 10 月下旬到 5 月上旬,此階段氣候復雜多變,冬干春旱且后期氣溫高、濕度大,病蟲害嚴重對小麥生產帶來一定的制約。該區(qū)小麥生育過程
3、具有分蘗期短、幼穗分化期長和灌漿期長的特點[1]。優(yōu)勢在于具有早熟和多花多實,缺點是存在植株過高、莖稈軟弱、容易倒伏、條銹病和黑穗病較重、產量水平低等缺點[2]。1 小麥產量及構成因素: 小麥產量及構成因素:小麥產量主要由單位面積有效穗數(shù),穗粒數(shù)和千粒重三個因素共同構成。張維城[3]認為, 產量構成三因素間的關系是從穗數(shù)到穗粒數(shù)再到粒重的單向制約關系,穗粒數(shù)不能制約穗數(shù),粒重不能制約穗粒數(shù)與穗數(shù),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適應。四川盆地冬暖春
4、早的氣候特點突出,小麥 11 月上中旬播種,1 月上中旬即拔節(jié),分蘗持續(xù)時間僅 30~40 d,加上寡照等因素的影響,群體往往較小。不論基本苗高低,其最高莖數(shù)也很難達到 1 000×104 每公頃,不像北方小麥存在兩次分蘗高峰,最高分蘗可達 1500×104 每公頃以上。但四川盆地小麥的幼穗分化和籽粒灌漿時間較長,具有大穗、高粒重的優(yōu)勢,不少品種千粒重高達 50~55g。四川盆地小麥屬于高溫高濕與弱光照生態(tài)區(qū),一般是
5、“三四五”產量結構(即穗數(shù)每畝 30×104 左右、每穗 40 粒左右、千粒重 50g 左右) [4]。余秀芳[5]通過對中江縣高產麥田與周邊地區(qū)的普通麥田進行調查和研究作比較發(fā)現(xiàn)兩者每畝的有效穗數(shù)相差不是很大,都能達到 25 萬以上。但是高產麥力的關鍵。兩熟制種植模式中,水稻的生長期為 4~8 月,所以小麥的收獲與水稻移栽之間爭時爭地爭勞動力矛盾特別明顯, 而在小麥播種前, 土地卻有近 2 個月的空閑,光熱水資源浪費十分嚴重
6、。唐永金 [9]認為:適應四川盆地稻麥兩熟制的小麥品種應為“早播早熟型”,這樣既可以充分利用水稻收后的秋季光熱資源,又可以增加小麥穗的分化發(fā)育時間, 有利于充分發(fā)揮盆地生態(tài)條件優(yōu)勢, 產量潛力應達7500—9000 kg/hm2,能比現(xiàn)有品種增產 20%一 40%。今后四川小麥的高產育種, 應在較高穗數(shù)的條件下選擇耐密性強的品種, 對穗粒數(shù)影響較小和千粒重高的品種,同時注意選擇早播早熟型、收獲指數(shù)高、灌漿快增期持續(xù)時間長的材料。2.2
7、2.2 確定合適的種植密度 確定合適的種植密度如果要提高小麥的產量, 就應該仔細地探索基本苗與產量之間的聯(lián)系、 穗數(shù)與穗粒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且加以調控,以達到有效穗合理,穗粒多而飽滿,千粒重大的目的。李式昭[9]同時還發(fā)現(xiàn),在理想栽培條件下,產量構成三因素均與產量潛力呈正相關, 且穗數(shù)與產量潛力之間達到顯著相關, 但穗粒數(shù)和千粒重在試驗中與產量潛力的相關不顯著。因此,在四川當前生產水平條件下,穗數(shù)是影響產量的首要因素, 通過改善栽培條件獲得
8、較高穗數(shù)能充分提升當前品種的產量。 穗數(shù)與穗粒數(shù)呈負相關, 則表明穗數(shù)的增加會導致穗粒數(shù)降低, 這可能系田間群體增大, 通風透光差, 對各品種在穗分化時小穗和每小穗小花的正常發(fā)育產生一定負面影響所致。2.3 2.3 在每一個生長發(fā)育階段適當促控小麥,科學施肥 在每一個生長發(fā)育階段適當促控小麥,科學施肥于振文[10]等研究指出, 公頃產量 9t 麥田在拔節(jié)期之前的干物質積累量與 7.5t麥田并無顯著差異,但自拔節(jié)期開始,前者即顯著高于后者
9、,且超高產麥田的花后旗葉的功能期明顯較長。 湯永祿[11]等研究也得到類似結果, 高產田在分蘗、 拔節(jié)期的群體干重與中高產田相當甚至略低, 但到了開花期, 高產田的干物質積累量顯著高于中高產田,這一點也在單莖綠葉數(shù)、旗葉SPAD 值、單莖葉面積等個體質量指標上得到反映。 小麥后期尤其是灌漿階段的高溫高濕天氣頻繁, 生育期偏遲、灌漿緩慢的品種易遭遇高溫逼熟,籽粒往往不飽滿,影響產量。本研究中多數(shù)試驗的抽穗期、全生育期與產量呈負相關關系.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麥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
- 雜交晚稻整齊度與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的關系研究.pdf
- 雜交早稻性狀整齊度與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的關系研究.pdf
- 寒地粳稻產量構成因素及穗部性狀研究.pdf
- 安徽省主要小麥品種產量構成因素及其與品質關系的研究.pdf
- 費約果品種間栽培特性及產量構成因素研究.pdf
- 冬小麥源庫大小改變對產量構成及產量的影響.pdf
- 外源激素對油菜光合特性及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pdf
- 氣象因子對通化地區(qū)大豆產量構成因素影響的分析.pdf
- 雜交棉產量構成因素分析及地點選擇對育種的影響研究.pdf
- 羊草種子產量構成因子與產量最適調控時間的研究.pdf
- 行距和播種量對無芒雀麥種子產量及產量構成因子的影響.pdf
- 通遼地區(qū)主要蓖麻品種產量構成因素與農藝性狀關系的研究.pdf
- 氮肥基追比對滴灌小麥氮利用及產量構成的影響.pdf
- 抗蟲雜交棉標雜A-,1-產量構成因素分析及綜合配套栽培措施.pdf
- 歐洲干旱影響小麥產量
- 超級小麥產量結構及其與產量關系的研究.pdf
- 施肥對禾本科牧草種子產量及其產量構成因子和種子活力的影響.pdf
- 小麥產量及農藝性狀遺傳研究.pdf
- 矮稈蓖麻雜交種株穴配置對群體生育動態(tài)及產量構成因素影響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