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中國農地利用自東向西逐漸出現了農作物播種面積減少、復種指數降低、集約度降低等粗放利用的現象,2003年以來的農業(yè)稅費減輕至2006年農業(yè)稅費的取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部農業(yè)區(qū)和西部地區(qū)的農地利用集約程度,但在東部地區(qū)和中部丘陵山區(qū)對農民種田積極性的激勵效果并不明顯。為了揭示農地利用發(fā)生這些變化的內在驅動機制及其對區(qū)域經濟、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本文以地處江南丘陵山區(qū)的湖北省通城縣為例,在統(tǒng)計資料和實地調查取得的685
2、份農戶問卷調查資料的基礎上,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邊際分析法、數理統(tǒng)計方法、實地考察與農戶調查方法、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價值評估等方法,研究了農地利用變化的驅動機制及其社會、經濟和環(huán)境效應,并提出了提高農地利用收益,減輕農地利用負面影響的農地制度、農村稅費制度、戶籍制度和環(huán)境制度改革措施。研究表明:
(1)農地邊際化是一種受社會、經濟、政策和自然環(huán)境等因素綜合驅動作用的過程,一種在現有的土地利用和社會一經濟結構條件下,農地變得不再具
3、有經濟生產能力的過程。農地邊際化在區(qū)域土地利用變化中的表現形式主要有農地利用集約度變化、農作物播種面積變化、土地用途變化和土地經營制度變化。中國農地利用出現的農作物播種面積減少、復種指數降低、集約度降低等現象是農地邊際化發(fā)生作用的結果。
(2)農地邊際化的主要診斷因子是純收益。根據純收益、結合總收益和實物產量的變化特征,可以將農地邊際化的進程區(qū)分為初始邊際化、中期邊際化和完全邊際化三個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完全邊際化農地即邊際農
4、地。隨著成本因素、價格因素、自然條件等的變化,農地不同邊際化階段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3)不同類型的農地在同一時期的邊際化進程不同。1985年至2006年,通城縣水田出現了兩次邊際化現象,處于邊際化階段的時間為9年,旱地出現了3次邊際化現象,處于邊際化階段的時間為11年,旱地的邊際化進程明顯快于水田。同時,通城縣耕地面積減少,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減少,農地利用復種指數總體降低,農地利用集約度雖總體上升,但旱地潛在集約度也下
5、降了,且農地利用集約度上升主要是由于經濟增長、科技進步的推力和人口增長、耕地面積減少的壓力,而并非農民內生的動力和農業(yè)內部的經濟活力。
(4)農地邊際化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可從農地邊際化引起的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減少、農地利用復種指數降低和農地撂荒三個角度對糧食產量的影響來衡量。1985年-2006年,通城縣由于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減少引起的糧食產量總損失為28720.80噸,年均損失1305.49噸:由于耕地利用復種指數下降帶來糧食
6、產量損失為6343.18噸,年均每公頃耕地損失糧食產量15公斤。2006年,由于耕地顯性撂荒造成的糧食產量損失為14464.67噸,人均31公斤;隱性撂荒造成的糧食產量損失為478.62噸,人均1公斤。
(5)農地邊際化對農地經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農地經營模式、農地經營方法、農地經營規(guī)模上。發(fā)生農地邊際化時,農戶在農地經營模式上的響應順序按照其實現的難易程度一般為:承包經營→互換經營→代耕經營→轉包經營→租賃經營→“公司+農
7、戶”經營→股份制經營等;在農地經營方式上,農戶會作出減少勞動力的投入、用機械代替畜力耕種、減少農家肥增加化肥的施用等響應。在農地經營規(guī)模上,大農增大經營規(guī)模、小農減少規(guī)模而增加勞動力、物質成本的投入都可提高農地利用效率,從而減少邊際化的損失。
(6)農地邊際化與農村勞動力遷移相互關聯,農地邊際化會導致農村勞動力的遷移,同時,農村勞動力的遷移會進一步加快農地邊際化進程。但農地邊際化對城市化沒有明顯的驅動作用。
8、(7)農地邊際化會降低區(qū)域種植業(yè)產值,降低農地利用經濟效益,減少農戶種植業(yè)收入。但農地邊際化過程中,為彌補種植業(yè)的損失,農戶一般會努力尋找其它就業(yè)機會和收入來源,于是農民從種植業(yè)以外的其它產業(yè)中得到的收入可能增加。
(8)農地邊際化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土壤、生物多樣性和農村景觀的影響、農地利用變化引起的農地生態(tài)價值變化及農地邊際化對區(qū)域生態(tài)承載力的影響。在農地邊際化過程中,當農地繼續(xù)作為種植業(yè)用地時,會導致土壤肥力
9、降低、生物多樣性減少、農地生態(tài)承載力降低等負面環(huán)境影響;而當農地完全邊際化撂荒后,雖然也會帶來雜草的蔓延、侵犯性物種的入侵,從而火災發(fā)生的可能性增加而對某些物種造成毀滅性的破壞等負面環(huán)境影響,但農地撂荒也可增加土壤肥力、增加物種多樣性、提高區(qū)域總體生態(tài)服務價值和生態(tài)承載力。
(9)目前的農地制度、農村稅費制度、戶籍制度、環(huán)境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地利用收益的提高,為了提高農地利用收益、減緩農地邊際化進程、減少農地邊際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戶收入結構與農地投入關系研究——以湖北省通城縣為例.pdf
- 縣域生態(tài)經濟區(qū)劃與綠色發(fā)展策略研究——以湖北省通城縣為例.pdf
- 農機社會化服務效應研究——以湖北省為例.pdf
- 農村住房邊際消費傾向與建設模式研究——以湖北省為例.pdf
- 家庭結構對農戶農地投入的影響研究——以湖北省為例.pdf
- 農地邊際化背景下農戶行為響應及其對糧食安全影響的實證分析——以咸寧市為例.pdf
- 民貿民品優(yōu)惠政策效應研究——以湖北省為例.pdf
- 農地整治項目農民有效參與的區(qū)域差異研究——以湖北省為例.pdf
- 耕地集約利用評價——以湖北省京山縣為例.pdf
- 鄂西農民精神家園現狀及其構建——以湖北省HB縣為例.pdf
- 基于城鄉(xiāng)生產要素流動視角的農地邊際化及對策研究.pdf
- 農戶耕地經營規(guī)模及其績效研究——以湖北省為例.pdf
- 農地整理潛力評價研究——以湖北省赤壁市神山鎮(zhèn)土地整理項目為例.pdf
- mba論文農地整治項目農民有效參與的區(qū)域差異研究——以湖北省為例pdf
- 我國鄉(xiāng)村醫(yī)生養(yǎng)老保障問題研究——以湖北省X縣為例.pdf
- 小城鎮(zhèn)孤兒社會支持研究——以湖北省y縣為例.pdf
- 通城縣地質災害特征及誘因分析
- 通城縣發(fā)展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方案
- 我國林權抵押風險研究——以湖北省為例.pdf
- 人力資本配置模型研究--以湖北省為例.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