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U患者的免疫平衡—挑戰(zhàn)與對策,,1,一、免疫學基礎,(一).對免疫的認識 機體識別和清除抗原性物質,以維護機體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所發(fā)生的一系列反應.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 中樞淋巴器官:骨髓、胸腺 外周淋巴器官:脾、淋巴結、粘膜相關淋巴組織 免疫活性細胞:淋巴系(T、B、K)、髓系細胞等 體液免疫物質:免疫球蛋白、淋巴因子、補體、溶菌酶等,2,,(二)抗傳染性免疫的發(fā)生發(fā)展細菌或病毒的致病性:侵襲力
2、、毒力;細菌的數(shù)量和定位;機體自身的免疫力。,3,,早期免疫學是在與傳染病斗爭中發(fā)展起來的;從抗傳染性免疫-研究免疫性疾病,從免疫生理到免疫病理;危重病領域免疫相關問題? 反復感染;嚴重膿毒血癥……,4,,(三)免疫的基本功能,5,,從免疫生理到免疫病理,免疫也和其他事物一樣,具有兩重性。免疫不但能保護機體、防治疾病,也能損害機體、引起疾病。對機體的利與害需依據(jù)監(jiān)測結果,予以平衡。
3、,6,(四)影響免疫的因素,1、 內在因素:遺傳:種系、個體差異與免疫缺陷;年齡:新生兒、老年人生理特點;神經(jīng)-內分泌激素:精神情緒、激素(皮質激素— ACTH、甲狀激素、糖尿病);營養(yǎng): 2、外在因素自然環(huán)境;電離輻射;社會因素。,7,,ICU特殊環(huán)境因素 1. 疾病本身:休克及嚴重創(chuàng)傷打擊帶來的低下因素;感染及中樞損傷帶來的調節(jié)紊亂; 2. 治療環(huán)境及手段的影響:疾病威脅及重癥環(huán)境帶來的持續(xù)應激因素
4、;介入治療破壞非特異性天然屏障; 3. 特殊對象:老年患者是重癥病人的主要群體;嚴重感染-膿毒血癥是主要收治病種。,8,,二、ICU里的所見所聞,9,,ICU內重癥患者存在身體、心理的惡性刺激因素,因而神經(jīng)-內分泌-免疫功能紊亂現(xiàn)象普遍,生理自衛(wèi)反應能力降低,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和細胞免疫功能多低下,自穩(wěn)態(tài)水平不足。尤其老年患者易出現(xiàn)反復肺部感染,心肺功能負擔重,代償不全等問題。,10,,免疫低下---細菌反復入侵免疫紊亂---免疫
5、病理損害 ⑴免疫攻擊---炎癥壞死病變,細胞損害。 ⑵自身穩(wěn)定喪失---自體免疫病變。,11,,病例1:患者男性,86歲,間斷咳痰十天,納差伴精神差一周入我院消化內科,X片提示右下肺炎,該科繼續(xù)以“胃腸功能紊亂”給予奧美拉唑及對癥補液等支持處理。入科第三日痰多且不易咳出,SPO2下降至40%-70%,伴意識不清轉ICU。查體:T=38℃,P=130次/分,R=30次/分,BP=70/40mmHg,雙肺呼吸音粗
6、,廣泛痰鳴音,腸鳴音弱;動脈血氣PH 7.32,PCO2 2.71 kpa,PO2 5.78kpa, BE -19.8。診斷1.呼吸功能衰竭,2.肺部感染,3.循環(huán)功能不全,4.胃腸功能不全,5.代謝性酸中毒。立即予以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支持、抗感染、容量支持,并予以支氣管纖維內窺鏡盥洗及深部取痰培養(yǎng)等處理。 經(jīng)積極處理,患者生命體征及各化驗指標恢復正常,心肝腎功能維持較好,肺部感染情況有所改善。但目前已住院3月,肺部感染反
7、復,痰培養(yǎng)多種耐藥細菌生長(液化沙雷、鮑曼不動)并耐藥,至難以脫機;胃腸功能不全,空腸鼻胃管腸內及腸外營養(yǎng)治療不能完全糾正低蛋白血癥,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替補治療壓力較大。,12,,病例2:患者男性,38歲診斷:多發(fā)傷- 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腹膜后血腫、腸挫傷、腎挫傷、骨盆粉碎性骨折、左脛腓骨粉碎開放型骨折、中等量胸腔積液、輕度肺挫傷。 傷后3小時經(jīng)急診收入ICU。經(jīng)予以抗休克,支持及對癥治療,內臟傷無進一步發(fā)展,傷后病情穩(wěn)定轉
8、骨科行骨科手術。 術后第4日患者無明顯誘因情況下,出現(xiàn)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發(fā)音障礙、四肢無力,伴有多汗、心率增快、失眠、胃儲留等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表現(xiàn)。再入ICU,經(jīng)腦脊液等檢查證實為“格林巴利綜合征”。后經(jīng)免疫球蛋白沖擊及呼吸支持等治療,患者病情緩解脫機出科。,13,,病例3:患者男性,29歲主訴:反復頸部淋巴結腫大3年余,畏寒、發(fā)熱一月余.2007年8月發(fā)現(xiàn)左頸部包塊,行包塊切除、局部淋巴結清掃,病理示:淋巴
9、結及周圍軟組織結核,行18個月抗癆治療(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2009年1月份又出現(xiàn)右頸部包塊,再行三個月3聯(lián)抗癆,無發(fā)熱病史。 2009年12月24日突然出現(xiàn)寒顫、高熱,無咳痰、腹痛、腹瀉等。此后每日發(fā)熱,體溫38.7-40度。血象不高,肥達外菲、AFP、CEA、HIV陰性;CT檢查示:鼻咽右側壁增厚、塊影,右頸部多發(fā)淋巴結融合占位,雙肺多發(fā)病灶,鼻咽癌轉移?經(jīng)活檢為慢性炎癥。轉傳染科再次抗癆治療20余天,仍間歇高熱,并出現(xiàn)
10、皮膚鞏膜黃染、黑便,血色素、血小板進行性下降,白細胞低,合并腹痛、嘔吐,一般情況日差,1月31日轉ICU。,14,查體及輔助檢查,體溫:39.7度,呼吸:21次/分,鼻導管吸氧,SPO2:90%,F(xiàn)IO2:29%,血壓:124/80mmHg,心率:134次/分,GCS:15分精神差,消瘦,左頜下觸及數(shù)個黃豆大淋巴結,質中等,光滑,活動度好,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心律齊,雙肺呼吸音低,腹軟,肝脾肋下1、3cm,輕壓痛,腹膨隆,雙下肢無浮腫
11、。 B超檢查:肝腫大并多發(fā)片狀增強回聲;膽囊壁增厚;脾中度腫大,脾周低回聲區(qū);大量腹水,右側胸腔積液;胰周、腹膜后多發(fā)腫大淋巴結。首次骨髓穿刺示:粒細胞增生降低。血常規(guī):WBC:3.4*109/l,中性:67%,HB:83g/l,網(wǎng)織紅:2.8%,PLT:50*109/l;肝功能:ALB:32g/l,總膽:74.4mmol/l,直膽:66.6mmol/l,甘油三脂:5.52mmol/l;細胞免疫NK:5.8%(9.19-22%
12、);鐵蛋白:215000ng/l(15-300ng/l);,15,初步診斷,1.發(fā)熱原因待查:癌性發(fā)熱?(肝臟、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癌?胸腔轉移癌并右側胸腔積液? 淋巴瘤、鼻咽癌?)2.肺部感染3.頸部淋巴結結核術后,16,治療(一),對癥支持、保肝、退黃、補液、PET-CT檢查:1、右側鼻咽側壁增高,F(xiàn)DP代謝輕度增高:多考慮炎癥;2、右側頸部、縱隔內及腹膜后腫大淋巴結、肝臟、脾臟、骨髓,F(xiàn)DP代謝增高,多考慮感染性病變;3、慢
13、性膽囊炎;4、胸腹腔大量積液.加強抗感染及支持力度。,17,,綜合治療療效不佳,一般情況日差,高熱持續(xù),出現(xiàn)呼吸、循環(huán)及腎功能不全。反復骨髓檢查提示:從粒系增生不良轉為粒、紅增生活躍,并有中毒顆粒及細胞畸形等,并發(fā)現(xiàn)吞噬有紅細胞、血小板的吞噬細胞。,18,,,19,,20,治療(二),考慮為“嗜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癥”,調整治療方案,加用免疫抑制治療甲強龍500mg 靜滴 1/日丙種球蛋白25g 靜滴 1/日環(huán)孢霉素
14、 100mg 2/日環(huán)磷酰胺 600mg 靜滴后期加用-依托泊苷,21,,4月14日再次出現(xiàn)發(fā)熱,體溫39度,多器官功能衰竭,當日20:10死亡。,22,,病例4:患者男性,20歲,2013-11-13入感染科,40天前左側面癱,并出現(xiàn)發(fā)熱,有雙下肢散在結節(jié)樣皮疹,無咳痰、腹瀉等伴隨,它院檢查WBC=5.56*109/L,中性粒53%,淋巴25.9%,單核20%;B超示肝右葉多發(fā)片狀低密度灶,予以抗病毒及抗細菌治療無效,
15、體溫波動在38.8-40度。入院檢查:心率130-150次/分,呼吸21次/分;全血象低(WBC=2.16*109/L;HB=106g/L;PLT =93*109/L);肝功異常(白蛋白29g/L、谷丙及谷草轉氨酶77-98U/L);骨髓檢查:粒、紅細胞比例降低。予以抗感染及四聯(lián)抗結核治療,每日發(fā)熱未改善。B超及CT示1.肝臟彌漫性病變(穿刺病理診斷:肝細胞大片變性壞死,急性及慢性炎細胞浸潤,伴膽小管增生),2.胸及心包積液(漏出液
16、);,23,,轉ICU,查:精神差,貧血貌,心率130-159次/分,呼吸21次/分,血壓81/50mmHg(多巴胺維持);CT示肝臟彌漫性病變,多漿膜腔積液(盆腔,心包,雙肺感染并胸腔積液);鐵蛋白:1500ng/l(15-300ng/l);細胞免疫NK:6.7%主要癥狀為持續(xù)高熱,多器官功能不全并多漿膜腔積液。ICU予以積極抗感染、抗炎癥介質(烏斯他丁、痰熱情、血必凈)、器官功能支持等綜合措施無明顯效果,很快進展為中樞、呼
17、吸、循環(huán)衰竭死亡。,24,免疫低下---細菌反復入侵,原發(fā)感染部位ICU內主要是肺部 構成比:肺炎 40%腹腔內感染 20%導管和原發(fā)性菌血癥 15%泌尿系感染 10%,25,,各種病原菌所致膿毒癥患者例數(shù)逐年升高,26,膿毒癥的病原微生物學特征,嚴重膿毒癥病原菌革蘭陰性菌(70%)革蘭陽性菌 (30%)真菌約1/3的膿毒癥找不到明確的致病菌,Angus DC, et al. Crit CareMed, 2001,2
18、9:1303-10Brun-Buisson C,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004,30:580-8,27,革蘭陰性菌血流感染相關的危險因素,長期住ICU、使用廣覆蓋抗生素、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使用H2受體阻滯劑、胃腸功能紊亂的免疫低下者腹腔及臟器感染、內臟穿孔停留尿管肝硬化、糖尿病、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等,28,G+菌感染植入靜脈導管等機械裝置燒傷、皮膚及上呼吸道黏膜感染初期中性粒細胞減少癥靜
19、脈吸毒等,革蘭陽性菌血流感染相關的危險因素,29,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免疫力低下,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等,真菌血流感染相關的危險因素,30,,局部炎癥,,全身炎癥,,適度反應,免疫反應紊亂,,MODS、MSOF,痊愈,,,感染,嚴重膿毒癥、DIC、膿毒性休克,凝血紊亂,,,,,,,免疫反應紊亂在膿毒癥發(fā)病過程中起關鍵作用,失控的全身炎癥反應可造成免疫紊亂 免疫紊亂導致嚴重膿毒癥、DIC,膿毒性休克,甚至MODS、MSOF,,,,31,,
20、膿毒癥,,,化學物質:自由基、蛋白酶物理損傷:機械、熱力抗 體補 體,,細胞膜損傷,,細胞壞死,炎癥反應,MO,NK,CD8,Th1,TNFα,顆粒酶,FasL,,,,,,,非細胞膜損傷,,細胞凋亡,1. Oberholzer et al. Apoptosis in sepsis: a new target for therapeutic exploration. FASEB J. 15:879-892 (2001),特異性免疫
21、功能下降,,,,膿毒癥炎癥反應及特異性免疫功能下降同時存在,32,研究發(fā)現(xiàn)G+細菌感染的患者與G-細菌感染患者相比,外周血中CD4+、CD8+, NK 和T淋巴細胞數(shù)量明顯減少,并且免疫功能的恢復也較慢。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免疫損傷與感染部位有關,肺部感染導致的嚴重膿毒癥患者與腹部感染相比,外周血中CD4+、CD8+、NK細胞和B淋巴細胞明顯減少。,33,長期低免疫狀態(tài)是大部分膿毒癥患者的死亡原因,34,Immunosuppression
22、in sepsis: a novel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order and a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 Lancet Infect Dis 2013;13: 260–68,,圖示:膿毒癥患者可能的炎癥反應類型,大多數(shù)膿毒癥患者是同時患有多種疾病的老年人,其炎癥反應特點是高炎反應階段減弱或缺失,并迅速發(fā)展為免疫受損狀態(tài),多死于院內感染和病毒激活。,34,免疫治療-膿毒癥治療的重要方
23、法,免疫治療可增強膿毒癥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生存。,35,,常規(guī)治療 免疫治療,,免疫功能(單位),Immunosuppression in sepsis: a novel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order and a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 Lancet Infect Dis 2013;13: 260–68,圖示:膿毒癥的免疫治療:一種新療法,3
24、5,膿毒癥發(fā)生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促炎反應和抗炎反應機制的失衡,van der Poll T. Lancet Infect Dis 2008;8:32-43,36,免疫支持及調節(jié)手段,中樞神經(jīng)-內分泌穩(wěn)定的重要性 1. 樂觀情緒; 2. 適時選用鎮(zhèn)靜劑。免疫相關激素的功能監(jiān)測及調節(jié)。 營養(yǎng)支持。中醫(yī)中藥調理:陰陽平衡,扶正祛邪,調節(jié)內分泌功能 1. 針刺大椎、命門、足三里等穴位能明顯提高單核-
25、吞噬細胞系統(tǒng)免疫功能; 2. 補氣藥如黨參、黃芪、靈芝等有增強吞噬細胞數(shù)量和吞噬功能的作用。,37,,人工被動免疫 1.免疫增強:胸腺肽、免疫球蛋白、卡介苗制劑(抗原和佐劑); 2.免疫抑制:抗淋巴細胞丙種球蛋白。免疫抑制因子 1.放射線、燒傷、營養(yǎng)不良及大量使用皮質激素,以及細胞毒性藥物都對巨噬細胞功能有抑制作用,也可間接損害免疫淋巴細胞; 2.抗巨噬細
26、胞免疫血清、抗淋巴細胞免疫血清、抗腫瘤壞死因子血清等,如抗腫瘤壞死因子介質血清對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控制作用; 3.抗細胞因子的單克隆抗體。,38,Tα1(日達仙)治療嚴重膿毒癥有效性研究,Wu J, et al. Critical Care. 2013; 17(1): R8,39,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牽頭,聯(lián)合廣東省6家醫(yī)院開展了一項前瞻性、對照、單盲、多中心隨機臨床試驗。 中山一院、中山四院、中山六院、中山腫瘤、佛山醫(yī)
27、院、廣州市一總病人數(shù) : 367人研究期: 2008年5月12日至2010年12月22日被診斷為嚴重膿毒癥并入 住ICUs的患者入選本試驗。本試驗在ClinicalTrials.gov網(wǎng)站上進行了注冊,編號NCT00711620。,研究概況,Wu J, et al. Critical Care. 2013; 17(1): R8,40,研究設計,Wu J,
28、 et al. Critical Care. 2013; 17(1): R8,41,,基線特征,Wu J, et al. Critical Care. 2013; 17(1): R8,42,基線特征,Wu J, et al. Critical Care. 2013; 17(1): R8,43,,基線特征,Wu J, et al. Critical Care. 2013; 17(1): R8,44,基線特征,Wu J, et al. Cr
29、itical Care. 2013; 17(1): R8,除首個器官功能障礙至入選試驗的平均時間和中位m HLA-DR(%)外,兩組患者超過80個的基線特征具有可比性,包括人口學、疾病、相關治療以及實驗室檢查等。,45,研究結果:主要研究終點,Wu J, et al. Critical Care. 2013; 17(1): R8,Tα 1組患者的28天全因死亡率較對照組降低9.0%,具有臨界P值,,46,研究結果:主要研究終點,Wu J
30、, et al. Critical Care. 2013; 17(1): R8,秩和檢驗,Tα 1組患者的存活時間較對照組更長,P=0.049,-——Ta1組------對照組,47,研究結果:主要研究終點的亞組分析,Wu J, et al. Critical Care. 2013; 17(1): R8,對所有預設亞組進行分層檢驗,Tα 1具有改善臨床轉歸的趨勢,0.85(0.51,1.42)0.49(0.21,1.17)0.80
31、(0.46,1.38)0.62(0.25,1.58)0.75(0.54,1.03)0.56(0.29,1.11)0.82(0.54,1.27)0.70(0.37,1.31)0.73(0.53,1.00)0.92(0.52,1.64)0.68(0.42,1.04)0.71(0.40,1.26)0.74(0.55,1.00)0.66(0.37,1.17)0.83(0.57,1.20)0.77(0.57,1.0
32、6)0.46(0.25,0.86)0.91(0.63,1.32)0.76(0.55,1.04)0.72(0.49,1.05)0.84(0.47,1.48)0.75(0.55,1.03)0.51(0.26,0.98)0.87(0.61,1.24)0.77(0.56,1.05),0.720.640.660.520.070.660.16,Ta1組
33、 對照組,16/3611/2921/7012/4222/8326/6815/2920/8329/7714/2021/7742/10322/5541/12544/13119/4919/5944/121,19/506/3217/715/2810/6728/899/2516/7223/938/1616/8931/9211/6036/121
34、34/14113/4011/5736/114,MHLA-DR<30%30%-45%-≥85%TotalAPACHE評分S1920-29≥30TotalSOFA評分≤87-12>12Total近期手術史有無總計癌癥史有無總計性別男性女性總計年齡<60≥60總計,在預設亞組中分析28天內的全國死亡率和死亡風險。APACHE,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評估
35、:CI,可信區(qū)間;HLA-DR,人白細胞抗原-DR;SOFA,序貫器官衰竭評估;Tal,胸腺肽al。,亞組 Tal組 對照組 相對風險(95%CI) P值,48,研究結果:主要研究終點的亞組分析,Wu J, et al. Critical Care. 20
36、13; 17(1): R8,對所有預設亞組進行分層檢驗,Tα 1具有改善臨床轉歸的趨勢,0.85(0.51,1.42)0.49(0.21,1.17)0.80(0.46,1.38)0.62(0.25,1.58)0.75(0.54,1.03)0.56(0.29,1.11)0.82(0.54,1.27)0.70(0.37,1.31)0.73(0.53,1.00)0.92(0.52,1.64)0.68(0.42,1.04
37、)0.71(0.40,1.26)0.74(0.55,1.00)0.66(0.37,1.17)0.83(0.57,1.20)0.77(0.57,1.06)0.46(0.25,0.86)0.91(0.63,1.32)0.76(0.55,1.04)0.72(0.49,1.05)0.84(0.47,1.48)0.75(0.55,1.03)0.51(0.26,0.98)0.87(0.61,1.24)0.77(0
38、.56,1.05),0.720.640.660.520.070.660.16,Ta1組 對照組,16/3611/2921/7012/4222/8326/6815/2920/8329/7714/2021/7742/10322/5541/12544/13119/4919/5944/121,19/506/
39、3217/715/2810/6728/899/2516/7223/938/1616/8931/9211/6036/12134/14113/4011/5736/114,MHLA-DR<30%30%-45%-≥85%TotalAPACHE評分S1920-29≥30TotalSOFA評分≤87-12>12Total近期手術史有無總計癌
40、癥史有無總計性別男性女性總計年齡<60≥60總計,在預設亞組中分析28天內的全國死亡率和死亡風險。APACHE,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評估:CI,可信區(qū)間;HLA-DR,人白細胞抗原-DR;SOFA,序貫器官衰竭評估;Tal,胸腺肽al。,亞組 Tal組 對照組 相對風險(95%CI)
41、 P值,49,研究結果:不良事件,Wu J, et al. Critical Care. 2013; 17(1): R8,T α 1組和對照組在實驗室檢查和全因器官或系統(tǒng)損傷方面無差異未發(fā)現(xiàn)T α 1相關性不良事件,無患者由于不耐受或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療,50,結 論,Tα1(日達仙)與傳統(tǒng)藥物聯(lián)合治療可能有效改善嚴重膿毒癥患者的預后,Wu J, et al. Critical Car
42、e. 2013; 17(1): R8,51,述評:免疫治療是膿毒癥新的治療方向,Payen D, et al. Critical Care. 2013; 17(1): 118,52,臨床啟示,免疫治療為膿毒癥治療帶來新希望研究得到的中等程度的轉歸獲益,可能與研究的幾個局限性有關“在傳統(tǒng)藥物治療的基礎上,Tα1可能會有效改善嚴重膿毒癥目標人群的預后”這一結論,需要大規(guī)模的的多中心研究來證實,Wu J, et al. Critical
43、 Care. 2013; 17(1): R8Payen D, et al. Critical Care. 2013; 17(1): 118,53,,免疫支持及調節(jié)是ICU綜合治療,提高生存率和縮短住院時間的重要手段之一。,54,例:病毒感染后的致病性及免疫變化——對細胞的致病作用,1. 殺傷細胞---在細胞內復制增殖并阻斷細胞自身合成代謝,而至細胞死亡;2. 細胞膜生成新抗原---致機體發(fā)生自我攻擊;3. 細胞惡性轉化---在胞
44、膜胞核上生成腫瘤抗原而致細胞癌變;4. 細胞染色體畸變及阻止細胞分裂---致遺傳特性改變或終止細胞分裂,可能造成胎兒畸形。,55,病毒的免疫性,1.抗病毒的非特異性免疫力①細胞的不感受性和非容納性病毒侵犯宿主需要胞膜上存在易感受體,如人一般不受某些動物和病毒的感染,即因人體缺乏相應抗體,成為不感受性;病毒對各種組織細胞有不同親嗜性,如嗜神經(jīng)病毒,嗜呼吸病毒(有受體,胞內有容納其生存的合適條件),缺乏這些則為非容納性細胞。②細胞吞
45、噬作用巨噬細胞對病毒有較強吞噬力,病毒被圍困其內可被滅活;故能清除血中的病毒和防止其侵蝕器官。但當單核吞噬系受損、營養(yǎng)缺乏、體弱或病毒量多及毒力強時,病毒也能在巨噬細胞中增殖和散布傳染。,56,病毒的免疫性,2.抗病毒特異性免疫力①特異性抗體:病毒的抗原性強,感染約一周后體內產(chǎn)生抗病毒特異性抗體,這類抗體與病毒結合后,能清除病毒的傳染性,如中和抗體IgM、IgG、IgA,主要作用是防止病毒通過血清傳播。②特異性細胞免疫的作用:是依
46、靠特異的致敏淋巴細胞(TC)和激活的巨噬細胞,主要功能在于監(jiān)督和排除”非己”異物或抗原性已改變的宿主細胞,以及清除細胞內的病毒等。,57,病毒的免疫病理損害,病毒感染的損害既有直接殺傷細胞作用,也有不少是由宿主機體與病毒抗原間發(fā)生免疫病理反應所致。主要損害有:1.抗體引起細胞破壞;2.細胞免疫致炎性壞死病變;3.病毒感染所致的自身免疫損害,如腎小球腎炎、甲狀腺炎、類風濕關節(jié)炎;4.破壞或壓制免疫系統(tǒng)功能,削弱免疫監(jiān)督作用,致免疫
47、失衡,自身攻擊。,58,嗜血細胞綜合征(VAHS),即“嗜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癥(HLH)” 是以過度炎癥反應綜合征為共同臨床表現(xiàn)的一組疾病,由原發(fā)或繼發(fā)因素引發(fā)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導致活化的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過度增生,大量細胞因子釋放,進而引起多臟器嚴重受損,臨床表現(xiàn)包括發(fā)熱、肝脾腫大,白細胞減少等,伴肝功異常、高脂血癥、低纖維蛋白血癥等,骨髓中出現(xiàn)巨噬細胞吞噬現(xiàn)象是典型表現(xiàn)之一。組織學見大量淋巴細胞,成熟巨噬細胞,組織細胞
48、侵潤骨髓及其他臟器。臨床表現(xiàn)多樣,診斷困難,進展較快,死亡率很高。,59,流行病學,以兒童多見,男性多于女性。兒童原發(fā)性HLH(FHL)的年發(fā)病率約為0.12/1O萬。在日本和亞洲國家發(fā)病率較高。本病來勢兇險,東方患者的死亡率約為45%。,60,除兒童期發(fā)病的家族性HPS(FHL)等外,還有原發(fā)或繼發(fā)性。繼發(fā)性HPS常見病因為感染、藥物、紅斑狼瘡、實體瘤和血液系腫瘤及免疫缺陷等,故一旦HPS診斷確定,應嚴格探究潛在疾患。
49、 感染相關的HPS(IAHS)中多見病毒(尤其EB病毒)和細菌感染;血液腫瘤多見于惡性淋巴瘤,已報道可引起HPS的惡性淋巴瘤有外周T細胞淋巴瘤,NK細胞淋巴瘤,血管中心型淋巴瘤,成人鼻T細胞淋巴瘤,大細胞性淋巴瘤(T-和B-細胞型),Ki-1陽性大細胞淋巴瘤(即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免疫母細胞淋巴結病樣T細胞淋巴瘤和進展性NK細胞白血病 .,病 因,61,分類,一類為原發(fā)性或家族性, 后者稱家族性HPS,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其發(fā)病和
50、病情加劇常與感染有關。 二類為繼發(fā)性,可由感染(infection-associatedhemophagocytic syndrome,IAHS)及腫瘤(malignancy-associated hemophagnocytic syndrome,MAHS)所致。感染相關HPS多與病毒感染有關,稱病毒相關性HPS(VAHS)。,62,,已知EB病毒感染占繼發(fā)感染因素的首位,研究發(fā)現(xiàn)EB病毒感染T細胞后表達EB病毒潛在膜蛋白I(LMP1
51、),后者通過TNF相關因子和核因子途徑分泌大量TNF、INF等,導致HLH發(fā)生。,63,診斷標準,①發(fā)熱超過1周,高峰≥38.5℃; ②肝脾腫大伴全血細胞減少(累及≥2個細胞系,骨髓增生減低或增生異常); ③肝功能異常(血LDH≥正常均值+3SD,一般≥1000U/L)及凝血功能障礙(血纖維蛋白原≤1.5g/L),伴高鐵蛋白血癥(≥正常均值+3SD,一般≥1000ng/ml); ④噬血組織細胞占骨髓涂片有核細胞≥3%,或和累及骨髓
52、、淋巴結、肝、脾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組織學表現(xiàn)。,64,診斷標準(以下8項占5項),發(fā)熱持續(xù)時間>7天,最高體溫>38.5°;外周血兩或三系減少、骨髓增生減低或增生異常有肝損傷證據(jù),脾大;高甘油三脂,低纖維蛋白原血癥;血清鐵蛋白含量>500ng/ml;SCD25≥2400u/ml;NK細胞活性降低;骨髓、脾或淋巴結發(fā)現(xiàn)嗜血細胞增多。,65,HLA的治療,主要目標是消除高細胞因子血癥,控制異?;罨慕M織細胞、淋巴細胞,
53、器官功能支持等綜合措施。免疫抑制:(一)靜脈用丙種球蛋白(二)依托泊苷(三)糖皮質激素(四)環(huán)孢素等(五)抗細胞因子的單克隆抗體,66,繼發(fā)性HPS一是病因治療,二是對HPS或高細胞因子血癥的治療對策為-免疫抑制療法: ①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沖擊; ②靜滴大劑量丙種球蛋白(多用于VAHS); ?、垡种芓細胞活化的特異性抑制劑環(huán)孢菌素A或聯(lián)用G-CSF治療VAHS,或抗胸腺細胞球蛋白; ④直接拮抗細胞因子的
54、抗TNF抗體和IL-1受體拮抗劑; ⑤為抑制或減少淋巴因子的供應源可采用化療。包括CHOP、CHOPE方案或緩慢靜滴長春新堿。屢報道應用依托泊甙(VP16)治療原因不明的重癥HPS、EBV-AHS或LAHS奏效。預后分析表明,對于不易與MH鑒別的HPS患者啟用化療是必需的; ⑥骨髓掃蕩性(根治性)治療和異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或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FHL或耐化療的LAHS或EBV-AHS病例,優(yōu)于常規(guī)化療和免疫抑制
55、治療。 腫瘤相關性 HPS 治療方案取決于疾病類型,如HPS發(fā)生于治療前的免疫缺陷者,則治療主要是抗感染及抗腫瘤;如HPS發(fā)生于化療后,而腫瘤已緩解則應停止抗腫瘤治療,同時抗感染,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VP16;對進展迅速的MAHS則應針對細胞因子所致的損害進行治療,可用前述 HLH94方案,治療(繼發(fā)性噬血細胞綜合征 ),67,HPS預后不良,取決于潛在疾患的嚴重性及細胞因子暴風(cytokine storm)強度,約半數(shù)死亡。暴
56、發(fā)性者病情急劇惡化,4周內死亡;生存者1~2周血細胞數(shù)恢復,肝功能恢復需較長時間(3~4周)。Kaito等報道HPS患者34例中14例生存,20例(58.5%)死亡,死亡者中13例(65%)為原因不明的HPS。Wong等報道40例東方人群反應性RHS,其中18例(45%)死于RHS或潛在疾病的并發(fā)癥。Cline報道HPS 23例中57%死亡。 血液惡性疾患者中,合并和不合并HPS組平均生存期分別為7個月 VS 48個月,呈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icu患者的免疫平衡—挑戰(zhàn)與對策
- icu患者鎮(zhèn)靜ppt課件
- icu患者課件
- icu患者營養(yǎng)課件
- icu與復蘇版 ppt課件
- icu患者的營養(yǎng)支持課件
- icu的管理 ppt課件
- icu的護理管理ppt課件
- icu譫妄的管理 ppt課件
- icu的醫(yī)院感染控制與預防ppt課件
- icu-鼻飼ppt課件
- icu早期活動(ppt課件)
- 血糖監(jiān)測icu ppt課件
- icu監(jiān)測技術ppt課件
- icu早期活動 ppt課件
- icu危重癥患者免疫功能的觀察
- 血氣分析icu ppt課件
- icu鎮(zhèn)靜鎮(zhèn)痛ppt課件
- icu個案護理ppt課件
- icu基本介紹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