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海上石油運輸及石油開采的發(fā)展,導致近海海洋石油污染不斷輸入,石油污染物進入海洋環(huán)境后會發(fā)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變化,最終沉降進入沉積層,從而使得海洋沉積層成為石油污染物的“匯”。底棲生物的擾動作用能夠改變沉積層結構,促使沉積顆粒物遷移,因而影響沉積層中污染物的遷移及向水層的釋放;生物擾動過程改變了沉積層的氧化還原環(huán)境,影響沉積物中的地球化學過程,改變沉積環(huán)境中微生物菌群組成與活力,進而促進沉積層中石油烴類污染物的降解。本論文針對近岸海域沉積

2、物石油烴污染問題,通過室內微宇宙實驗系統(tǒng),研究了沙蠶生物擾動作用下埋藏于沉積物中不同深度的石油烴類污染物向水層的釋放行為,及其在沉積物中的遷移和降解。論文的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沙蠶的擾動作用促進了沉積顆粒物的再懸浮,使得上覆水中懸浮顆粒物(TSS)濃度升高,同時使上覆水中溶解性有機碳(DOC)的濃度顯著升高。擾動組上覆水中TSS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擾動組上覆水中DOC含量同樣高于對照組,隨著實驗進行,上覆水中DOC含量呈現(xiàn)不斷

3、上升的趨勢。通過TSS與DOC的相關性分析,上覆水上層水TSS與DOC呈顯著相關性(P<0.05),下層水TSS與DOC不相關(P>0.05)。
  生物擾動顯著促進沉積層中污染物向水層的釋放。實驗30天后,對于深層埋藏擾動組,姥鮫烷、十九烷、菲和芘的釋放通量分別為3046.44 ng m-2 day-1、612.88 ng m-2day-1、369.32 ng m-2 day-1、124.33 ng m-2 day-1。對于淺層

4、埋藏擾動組,姥鮫烷、十九烷、菲和芘的釋放通量分別為3506.78 ng m-2 day-1、810.06 ng m-2 day-1、60.51 ng m-2day-1、75.69 ng m-2 day-1。其中,深層埋藏組與淺層埋藏組中,污染物主要以顆粒態(tài)形式釋放,分別占總釋放量的56%-99%及47%-99%,表明生物擾動作用通過促進顆粒物的再懸浮,增加了水中污染物的含量。沙蠶擾動范圍內,不同埋藏深度污染物的釋放量無顯著差異,說明污染

5、物的釋放與埋藏深度無關。
  沙蠶的生物擾動作用改變了污染物在沉積層中的縱向分布。在深層埋藏實驗組中,污染物的遷移范圍可達到沉積物表層,其中各污染物最初放置位置距表層10cm,實驗30天后,污染物縱向分布范圍為表層至15cm,姥鮫烷、十九烷、菲和芘到達表層的遷移率分別為10.3%、6.5%、11%和5.8%。在淺層埋藏實驗組中,污染物的遷移范圍可達到沉積物底層,各污染物最初放置位置距表層2cm,實驗30天后,污染物縱向分布范圍為表

6、層至15cm,姥鮫烷、十九烷、菲和芘到達底層的遷移率分別為12%、11.7%、11.9%和17.3%。無沙蠶對照組中,污染物從最初放置位置的遷移范圍在2-4cm之間。對比各污染物的遷移率,沙蠶的擾動行為對芳烴類的遷移更加明顯,這可能與污染物本身的性質有關。
  實驗30天后,沙蠶擾動組中各污染物含量顯著低于無沙蠶對照組,說明沙蠶的擾動行為促進了沉積物中污染物的降解。在深層埋藏組中,姥鮫烷、十九烷、菲、芘的降解率分別為39%、5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