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稻是世界主糧作物之一,研究表明水稻對砷有較強的吸收和轉運能力,稻米砷污染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環(huán)境問題之一。硅是水稻生長的必需營養(yǎng)元素,可通過共用吸收通道抑制水稻砷吸收,從而降低其在水稻中的累積。本小組前期研究結果顯示土壤溶液中硅/砷比可調控水稻中砷累積,但其調控機制尚不明確?;诖?,本研究首先通過水稻發(fā)芽試驗,探索了硅/砷比對水稻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砷毒性的影響效應;進而開展了硅/砷比對苗期水稻吸收無機三價砷(As(Ⅲ))和無機五價砷(As
2、(Ⅴ)),以及外排和轉運As(Ⅲ)的影響研究;最后選取輕、中、重度砷污染土壤(As含量分別為70 mg·kg-1,110 mg·kg-1,150 mg·kg-1),研究了施硅時期和施硅方式(土施和葉面噴施)對成熟水稻砷富集能力及稻米中砷的賦存形態(tài)的調控機制,旨在篩選出阻遏砷進入水稻可食部位的可行性措施。主要的研究結果如下:
(1)以Italica carolina為試驗材料,模擬育苗時基施硅肥(Si1)和播前用含硅的處理液(S
3、i2)浸種的方式,研究As(Ⅲ)脅迫下硅/砷比對水稻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的影響及硅緩解幼苗砷毒性效應。結果表明,添加外源硅或采用硅處理液浸種均可促進水稻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并降低了幼苗砷累積和緩解砷對水稻幼苗生長的毒性,其中硅處理液浸種效果更好。
(2)采用生物學模擬方法,研究了Italica carolina水稻分別暴露在含有As(Ⅲ)和As(Ⅴ)的介質中24 h,不同Si/As比(1∶1,10∶1,100∶1)對As(Ⅲ)/
4、As(Ⅴ)吸收、外排和轉運As(Ⅲ)調控機制。結果顯示,水稻暴露在As(Ⅲ)環(huán)境中24h,Si/As比對水稻As(Ⅲ)的吸收和轉運沒有顯著影響,但是缺磷條件下卻顯著抑制As(Ⅲ)由根系向地上部的轉運;水稻暴露在As(Ⅴ)環(huán)境中24h,與對照相比(Si/As比為0∶1),Si/As比為100∶1顯著降低水稻對As(Ⅴ)的吸收、As(Ⅲ)的外排和轉運。
(3)采用土壤盆栽試驗,研究施硅時期對種植在輕、中、重(As含量分別為70、1
5、10、150 mg·kg-1)度砷污染土壤水稻體內(nèi)砷累積和籽粒砷形態(tài)的影響,并分析了不同施硅時期處理下,水稻產(chǎn)量和土壤溶液中硅/砷比動態(tài)變化趨勢。結果表明,輕、中、重度砷污染土中,施硅可增加水稻產(chǎn)量,且分蘗期施硅增產(chǎn)效果最好;總砷在水稻各部位含量順序均為:秸稈>穎殼>米糠>精米。輕、中、重度砷污染土中,施硅后土壤溶液中硅/砷比值大致在50∶1-150∶1、10∶1-100∶1和10∶1-50∶1之間變動。輕度砷污染區(qū),分蘗期土施硅肥既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硅-砷比對土壤-水稻中砷遷移和累積的影響研究.pdf
- 不同氮肥用量對砷脅迫下水稻生長代謝、產(chǎn)量及氮和砷吸收累積的影響.pdf
- 硅、硫對水稻砷吸收、積累的影響機制研究.pdf
- 水稻根際砷的行粗放其調控機制研究.pdf
- 水稻對土壤銅和砷的吸收與轉移.pdf
- 冬瓜植株吸收累積DEHP機制研究.pdf
- 根系結構對水稻吸收砷的影響.pdf
- 外源鐵控制水稻吸收土壤砷的研究.pdf
- 硅對水稻砷吸收與毒害的影響效應研究.pdf
- 碳酸鈣對水稻吸收重金屬和砷的影響.pdf
- 施硅對水稻生長及砷吸收的影響.pdf
- 間作紅蛋對水稻吸收累積鎘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pdf
- 水稻根系吸收和轉運硒代蛋氨酸的機制研究.pdf
- 擬南芥、水稻突變體與野生型砷吸收和轉運的差異.pdf
- 水稻磷吸收調控若干關鍵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鋁對水稻養(yǎng)分吸收和酵母生長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 鎘砷在水稻體內(nèi)的積累及其調控.pdf
- 水稻磷信號和磷平衡中心調控因子的負反饋調控機制研究.pdf
- 水培茶樹吸收鉻和鎘的累積與耐受特性及初步調控作用研究.pdf
- 低磷誘導水稻根表鐵膜形成及其對砷累積的影響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