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微波技術與天線課程設計報告</p><p><b> 概述</b></p><p> 此次參觀微波基站,包括兩個部分,其中包括基站部分、機房部分。</p><p> 基站部分:信號傳到基站,通過7/8饋線轉(zhuǎn)1/2饋線進BTS,出來通過2M線,進一個小光端機轉(zhuǎn)光信號,通過光纜傳到附近機房。</p><
2、;p> 機房部分:光信號通過光纜進ODF,通過跳纖(大方圓)進光端機(2500出來之后光信號轉(zhuǎn)為電信號),電信號通過2M線進DDF,DDF出來通過2M線進協(xié)議轉(zhuǎn)換器,所有協(xié)議轉(zhuǎn)換器通過網(wǎng)線進路由器,再通過路由器傳到上級計費。</p><p><b> 基站的設計</b></p><p><b> 一、基站的配置</b></p&g
3、t;<p> 根據(jù)站址勘察結(jié)果,合理選擇基站的類型、扇區(qū)配置和設備類型。</p><p><b> 1、基站的類型</b></p><p> 基站類型分為宏蜂窩、射頻遠端站(射頻拉遠)和微蜂窩基站,應按照以下原則選擇基站的類型。</p><p> ?。?) 在市區(qū)、郊區(qū)和農(nóng)村等廣覆蓋區(qū)域,以宏蜂窩為基礎實現(xiàn)廣覆蓋。</
4、p><p> (2) 在站址選擇或工程安裝存在困難的站點,可以采用射頻遠端站。 </p><p> ?。?) 在熱點地區(qū)(如樓宇、超市、車站)和宏蜂窩覆蓋的盲區(qū),以微蜂窩或射 頻遠端站為補充。</p><p> 2、扇區(qū)配置 根據(jù)覆蓋區(qū)的特點和容量的要求,選擇適當?shù)纳葏^(qū)配置,可以達到節(jié)約建設成本的目的,如下表所示:</p><p> 3、
5、基站設備類型 基站設備可分為室內(nèi)站和室外站,應按下列原則選擇設備類型。 </p><p> ?。?) 市區(qū)內(nèi)應以室內(nèi)站為主,便于維護。 </p><p> ?。?) 在市區(qū)內(nèi)難以獲取機房的站址,可選擇射頻遠端站和室外站型。 </p><p> (3) 郊區(qū)和農(nóng)村有條件的站址使用室內(nèi)站,對沒有建設機房的站址使用室外站。 </p><p>
6、; ?。?) 根據(jù)資金的使用情況。</p><p> 4、其他設備類型 </p><p> (1) 微蜂基站廣泛用于樓宇覆蓋,隨著城市發(fā)展,寫字樓和居民樓逐漸向高大 密集方向發(fā)展,宏基站已不能滿足要求,微蜂窩的室內(nèi)分布已經(jīng)成為樓宇覆蓋的主流。 </p><p> ?。?) 直放站因為不可避免地對施主基站會產(chǎn)生很多的影響,一般情況下不使用,主要使用在話務量較低
7、的地下室、隧道等覆蓋盲區(qū),而且建議盡量使用光纖直放站。</p><p><b> 5、天線的選擇</b></p><p> 天線是基站的前端又是末端,合理的使用關系到覆蓋區(qū)域的信號強度的關鍵設備。 </p><p> ?。?) 全面天線主要使用在全面基站,成本低、安裝方便,增益一般在8—11dB。 </p><p>
8、; ?。?) 定向天線大量使用在定向基站,成本較高,增益在12—22 dB之間,半功 率角在45°—120°之間,有機械下傾角類型和電調(diào)下傾角類型。在市區(qū)一般選擇增益較低、半功率角為65°的定向天線建設使用電調(diào)下傾角的雙極化天線。在郊區(qū)農(nóng)村因站距較大,一般使用增益較高,半功率角為65°的雙極化天線,現(xiàn)在使用單極天線的基站較少,直放站的用戶天線和射頻遠端站也使用定向天線。 </p>
9、<p> ?。?) 微蜂窩基站在室內(nèi)覆蓋時大量使用吸頂天線和小板式天線,在電梯中使用 對數(shù)周期天線的增益一般在7dBi左右,吸頂天線在室內(nèi)一般的覆蓋半徑為10—15米,對數(shù)周期天線在電梯內(nèi)覆蓋的層數(shù)一般在3—5層。 </p><p> ?。?) 天線選型的原則:</p><p> a. 電壓駐波比VSWR≤1.5;</p><p> b. 定向天線的前
10、后比大于25db;</p><p> c. 市區(qū)優(yōu)選電調(diào)下傾角的天線;</p><p> d. 天線的防水性能良好。 </p><p><b> ?。?) 天線安裝 </b></p><p> a. 合理選擇掛高,合理使用自立鐵塔的平臺;</p><p> b. 定向天線主瓣方向100米以
11、內(nèi)無阻擋; </p><p> c. 根據(jù)站距合理控制定向天線下傾角的范圍,下傾角計算方法如下:θ=arctan(2h/D),式中h為天線掛高,D為相鄰基站間的站距; </p><p> d. 盡量減少饋線長度,減少傳輸損耗; </p><p> e. 室內(nèi)的吸頂天線盡量安裝在無屏蔽無花板的上方。 </p><p> ?。?)室內(nèi)站
12、的機房設備的配置。 </p><p> 在機房設備的布局中,需要考慮強電壓(380V、220V),弱電壓(48V、24V、12V),信號區(qū)的協(xié)調(diào)和隔離,機房走線合理,避免各種線路混合、交叉造成的干擾。 </p><p> 一般的基站機房設備配置如下表: </p><p> 機房的平面布置遵循以下原則: </p><p> a
13、. 機柜距墻最小距離為0.6m; </p><p> b. 機柜的正面避免對墻;</p><p> c. 每排設備之間不留間距; </p><p> d. 強電設備、弱電設備、信號設備應分區(qū)布放; </p><p> e. 走線架的寬度建設用400mm;走線架上的導線應把電源線、信號線分兩側(cè)用扎帶固定; </p>&l
14、t;p> f. 走線架在設備上方距地面2.3—2.4m; </p><p> g. 走線架對墻加固,吊掛、立柱、垂直連接必須按標準設計;</p><p> h. 機房內(nèi)所有設備的接地必須分別連接到地線母排; </p><p> i. 機房內(nèi)所有落地設備必須對地防震加固;</p><p> j. 所有的導線饋線的弧度必須大于它的
15、曲率半徑。 </p><p> 一個典型的機房平面布置和走線架布置如下: </p><p> 一個GSM基站的載波數(shù)量是隨話務量的增加而增加的,部分站型的載波數(shù)量與話務量(Erl)的對照表如下: </p><p> 圖1 機房設備總體情況</p><p> 圖2 主設備機柜 圖3 傳輸綜合柜<
16、;/p><p><b> ?。?)配套設計:</b></p><p><b> A.塔桅 </b></p><p> 基站鐵塔桅桿的選擇應綜合考慮網(wǎng)絡覆蓋、地理環(huán)境和建設單位資金的使用情況,可選的有桅桿、角鋼落地塔、單管塔、樓頂塔、拉線塔、增高架等,不同的覆蓋需求確定不同的高度,常見的塔桅和它的使用場合如下表:</
17、p><p><b> 桅桿選擇參考 </b></p><p> 新建塔桅應按移動通信基站塔桅工藝要求進行設計,塔桅結(jié)構應滿足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收發(fā)信天線安裝要求和干擾隔離的要求,其高度應根據(jù)覆蓋要求決定,鐵塔的各種平臺數(shù)量及間距應按通信要求確定。</p><p> B.走線架和饋線調(diào) </p><p> (1)機房走線
18、架寬度一般不低于400mm </p><p> (2)走線架的支撐桿使用凹型鋼,對天花板的吊掛的圓鋼不低于φ8,對墻加固的角鋼長度應大于走線架的寬度 </p><p> ?。?)走線架垂直連接應用標準緊固件 </p><p> (4)饋線窗采用成品的密封饋線窗,饋線窗的下沿要高于走線架50mm,饋線窗外側(cè)的饋線留有防水迥彎 </p><p
19、><b> 圖4 饋線</b></p><p> C.電源 移動通信基站一般采用交流引入,交直流配電和整流設備。 </p><p> ?。?) 自建市電變壓器的基站,要求引入一路交流市電,在機房附近用H桿架空安裝 </p><p> ?。?) 從其它公用市電引入的380V市電一般用埋設電力電纜引入基站 </p>
20、<p> ?。?) 三相380V市電,電壓范圍:323—418V </p><p> ?。?) 市電容量15—20KVA左右 </p><p> (5) 三相四線制采用3×25+1×16mm2的電力電纜,交流零線嚴禁與機 房保護地、工作地相連 </p><p> (6) 電表一般裝在室外,在市電引入處加裝避雷裝置,位置應
21、在交流配線電箱內(nèi)。</p><p><b> D.直流供電</b></p><p> ?。?)直流供電系統(tǒng)的組成 移動通信基站的直流供電系統(tǒng)的組成由組合式開關整流電源架(內(nèi)含交流配電單元、直流配電單元,整流模塊單元、監(jiān)控模塊單元)閥控式密封蓄電池組組成。直流—48V(+24V、+27V)供電系統(tǒng)采用全浮充供電方式,市電停電而油機未供電之前,由蓄電池供電。市電恢復之
22、后,恢復原供電方式,組合開關電源應有遠程監(jiān)控的功能。組合開關電源的容量應考慮基站遠期發(fā)展的容量進行配置,具體的整流模塊可以根據(jù)擴容階段分別增加。</p><p> 蓄電池組的容量按二類市電供電類別考慮,平均每月停電次數(shù)不應大于3.5次,平均每次停電時間不大于6小時,對遠郊,農(nóng)村基站按8—10小時的放電時間考慮。</p><p> 圖5 蓄電池
23、 圖6 電源機柜</p><p> (2) 基站的直流供電系統(tǒng)的供電方式 </p><p> 為了保證基站的傳輸系統(tǒng)、監(jiān)控系統(tǒng)在基站停市電情況下,不中斷通信,開關電源中設置了一、二次下電的裝置。 </p><p> 以—48V為基礎電源的移動基站為例,在基站停電情況下,由蓄電池供電給基站及傳輸設備等,當電池電壓低于一次下電的電壓時(初步定在
24、—46V),切斷基站的重負載設備的供電(如收發(fā)信機),電池繼續(xù)給傳輸設備、監(jiān)控設備供電,當電池電壓低于二次下電的電壓(初步設定為—42V),切斷傳輸設備、監(jiān)控設備的供電,以保護蓄電池不致過放電。上述過程重要的基站應有2—4小時的時間保證移動發(fā)電機到現(xiàn)場供電,另外一、二次下電的電壓可調(diào),但二次下電的電壓不低于—42V。 </p><p> ?。?) 電源系統(tǒng)配置原則 </p><p>
25、 交流配電設備:交流設備的配置應滿足遠期容量的要求。組合式開關電 源架的容量也按遠期考慮,其整流模塊應按近期負荷N+1(10個模塊以上每10臺備用一臺)冗余配置。開關電源有二次下電的功能。</p><p> 一般情況下,蓄電池的容量市區(qū)基站不小于4小時的放電時間,郊區(qū)農(nóng)村基站放電時間不小于10小時,具體計算公式參考《通信電源設備安裝工程設計規(guī)范》(YD/T5040—2005),下表為一個基站電源容量計算的案例
26、供參考: </p><p> 基站用電量計算(配置300Ah電池兩組)</p><p><b> E.傳輸 </b></p><p> 無線基站的傳輸是指從BSC到BTS的傳輸連接,這些接口采用ATM協(xié)議,物理接口類型為E1或STM—1,其中E1主要用于BSC到BTS之間的連接。BSC到BTS之間可用點對點、星形、樹形鏈路、環(huán)形等連接方式
27、,接入方式有光纖、微波等。 </p><p> ?。?) 光纖傳輸。光纜傳輸是最常見的方式,光纜傳輸穩(wěn)定、換耗小、受外 界影響小,保密性能好。 </p><p> ?。?) 點對點的微波。微波系統(tǒng)主要是PDH和SDH設備,由于目前的基站傳輸所需E1數(shù)并不多,工程常用小微波實現(xiàn)。在選擇接入方式中,應根據(jù)當?shù)貤l件,以光纜傳輸為主,無線接入為輔。 傳輸設備一般在基站機房內(nèi),選擇柜式和壁掛式完
28、全根據(jù)實際的傳輸要求而定。 </p><p><b> F.防雷接地 </b></p><p> (1) 接地系統(tǒng)的組成 </p><p> 移動基站的接地系統(tǒng)采用聯(lián)合接地系統(tǒng),即通信設備的工作地、保護地、 建筑物(塔桅)防雷接地共用一個接地系統(tǒng)的聯(lián)合接地方式,通信基站的接地應按《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規(guī)范》(YD5098
29、—2005),采用聯(lián)合接地方式,按單點接地原理設計。饋線三點接地用專用接地片、套件,接地匯集排至防雷接地導線必須單獨布放,且接地點與避雷針引流扁鋼的接地點相距大于5米。接地極長度1.5—2.5米,接地極間距3—5米。 </p><p> (2) 移動基站聯(lián)合接地電阻小于4Ω </p><p> ?。?) 基站的防雷過壓要求 基站的防雷電鐵塔防雷、天饋系統(tǒng)防雷、交直流供電系統(tǒng)的防雷、傳輸
30、線路防雷、機房走線架防雷等組成。室外地排與聯(lián)合地網(wǎng)之間的導線截面積不小于95mm2或40mm×4mm2的鍍鋅扁鋼,長度不超過30m。饋線進入饋線窗以后在長度不超過1m處接避雷器。凡傳輸光纜采用直埋方式進入機房的,直埋長度不小于50m電纜芯線在設備之前應加裝避雷器。 </p><p> 所有保護地線的截面積不小于35mm2。 </p><p><b> G.機房監(jiān)控
31、 </b></p><p> 監(jiān)控的設置可以隨時掌握網(wǎng)絡運行,對網(wǎng)絡故障盡快分析、處理,因 此移動基站機房必須裝置監(jiān)控系統(tǒng)。 </p><p> 基站機房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包括溫感探頭,煙感探頭、紅外探頭,對機房的 環(huán)境、電、直流電源的低壓報警、空調(diào)等實行集中監(jiān)控,監(jiān)控中心能顯示基站的運行參數(shù)并可以遠程控制。 二. 天饋系統(tǒng)的設計 </p><p>
32、 A.天饋系統(tǒng)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的主要任務是將信號能量按要求發(fā)射和 接收。為了確保天線口的有效的發(fā)射和接收,必然會對天線、饋線、跳線及接頭提出各種指標,確保覆蓋范圍內(nèi)各種天線指標滿足要求。 </p><p><b> 圖7 線纜接頭</b></p><p> 天饋系統(tǒng)設計依照以下原則:</p><p> ?。?) 天線的增益是根據(jù)覆蓋區(qū)
33、的要求選擇的 </p><p> ?。?) 選用單極化天線時,同扇區(qū)的兩付天線的距離保持10λ以上 </p><p> ?。?) 饋線的路由盡量短,以減少損耗 </p><p> ?。?) 每條饋線三點防雷接地,第一點在鐵塔平臺上,第二點在饋線中間,第三點在饋線進機房以前 </p><p> ?。?) 饋線每隔1—1.5m用饋線卡固定
34、</p><p> (6) 為主饋線與設備和天線很好的相接,上下均用1/2″的跳線,上跳線 為普通跳線,下跳線為超柔跳線 </p><p> ?。?) 室外凡有接頭的地方,為了防止漏水,普遍使用接頭盒</p><p> (8) 天線必須處于避雷針45°角保護范圍以內(nèi) </p><p> ?。?) 抱桿(天支)必須高于天線頂端1
35、00mm </p><p> ?。?0) 根據(jù)國家標準在GB/T9410-1988中規(guī)定風速為36.9m/s作用下,保證天線不發(fā)生變形、損壞 </p><p> ?。?1) 在機房內(nèi),每根饋線有明顯標記 </p><p> ?。?2) 天線的方位角以正北為0°,順時針為正,不取負數(shù),允許有5°的 誤差,用指南針測量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4ghz天線設計仿真報告-微波技術與天線課程設計
- 微波課程技術與實踐課程設計
- 微波技術與天線課程教學大綱
- 微波技術與天線實驗報告
- 八木天線課程設計報告
- 微波課程設計報告---微波濾波器設計及其測量
- 八木天線課程設計報告
- 微波技術與天線(重點)
- 微波技術與天線復習大綱
- 典型射頻電路設計-微波電路課程設計報告
- 微波技術與天線復習題
- 微波技術與天線教學大綱
- 《xml技術》課程設計報告
- 微波技術與天線大作業(yè)2
- 微波技術與天線考試試卷
- 路由與交換技術課程設計報告
- 微帶天線的課程設計
- 微波技術與天線復習題匯總
- 微波技術與天線部分課后答案
- web課程設計 《web網(wǎng)絡編程技術》課程設計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