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810政治學專業(yè)綜合</p><p> 注:本考試科目含中外政治思想史(政治學理論專業(yè));中國社會主義思想史(中共黨史專業(yè)、統(tǒng)一戰(zhàn)線學專業(yè));國際關系史(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專業(yè))三部分,考生根據報考專業(yè),選擇相應部分作答。</p><p><b> 中外政治思想史部分</b></p><p> 本課程考試包括西方政治
2、思想史、中國政治思想史兩部分。</p><p> ?。ㄒ唬┪鞣秸嗡枷胧?lt;/p><p> 1.古希臘、羅馬時期的西方政治思想</p><p> 這一部分需要掌握的主要思想有政治思想的起源、城邦政治的特點、城邦政治與帝國政治的聯系與區(qū)別、斯多葛學派、早期基督教的政治思想等。</p><p> 1)柏拉圖的哲學家治國的思想。</p&
3、gt;<p> 2)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及政治思想。</p><p> 3)斯多葛學派的自然法思想。</p><p> 4)奧古斯丁的恩典說。</p><p> 5)古羅馬的混合政體。</p><p> 6)早期基督教的政治思想。</p><p> 2.中世紀西方政治思想</p>
4、<p> 這一部分需要重點把握托馬斯·阿奎那的神權政治、中世紀的異端思想、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這兩大運動所體現的政治思想。</p><p> 1)托馬斯·阿奎那的政體理論。</p><p> 2)但丁的世界帝國與世界君主思想。</p><p> 3)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及馬基雅維利主義。</p><p&g
5、t; 4)布丹的國家主權理論。</p><p> 5)人文主義的歷史作用。</p><p> 3.近代西方政治思想</p><p> 這一部分包括17、18、19 三個世紀,也是西方政治思想最富有成果的時期。需要掌握的重要政治思想有社會契約論、平等理論、現代政府理論、功利主義、自由主義、保守主義、實證主義等。需要掌握的主要思想家有格老秀斯、斯賓諾莎、霍布斯、
6、洛克、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潘恩、杰斐遜、漢密爾頓、康德、黑格爾、孔德、托克維爾、柏克、邊沁、密爾、斯賓塞等。</p><p> 1)近代社會契約論的基本主張及歷史意義。</p><p> 2)霍布斯的國家理論。</p><p> 3)近代三權分立理論的形成及其意義。</p><p> 4)近代啟蒙思想家的平等理論。</p&g
7、t;<p> 5)盧梭、杰斐遜的人民主權理論。</p><p> 6)潘恩的政府理論。</p><p> 7)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p><p> 8)黑格爾的國家學說。</p><p> 9)托克維爾關于自由與平等的理論。</p><p> 10)柏克的保守主義。</p>&
8、lt;p> 11)功利主義的基本原則。</p><p> 12)密爾與近代自由主義。</p><p> 4.20世紀初西方政治思想</p><p> 這一部分主要應掌握新自由主義、保守主義、早期社會民主主義以及法西斯主義等幾個思想流派。</p><p> 1)新自由主義的基本特點。</p><p>
9、2)精英派保守主義思想。</p><p> 3)早期社會民主主義思想。</p><p> 4)法西斯主義的理論淵源和社會基礎。</p><p> ?。ǘ┲袊嗡枷胧?lt;/p><p> 通過考試,測試考生是否掌握了中國政治思想史發(fā)展的脈絡主線,是否掌握了聯系具體時代背景,分析、評判各種政治思想觀點的能力,是否具有較強的發(fā)現問題、分析問
10、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具有寬廣的知識視野和政治理論素養(yǎng)與水平。采取閉卷考試形式,題目類型以名詞解釋、簡答、論述為主。</p><p> 要求考生了解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對象;了解不同歷史時期政治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了解不同歷史時期主要的政治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張、特點和影響;了解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概念;了解各派政治思想的異同及其相互關系。</p><p> 1.商與西周神佑王權政治思想
11、</p><p> 1)上帝的權威和祖先崇拜</p><p><b> 2)王權專制思想</b></p><p> 3)敬天和尊王的政治觀念</p><p> 4)敬德、保民、慎罰思想</p><p> 5)“天子獨尊”的王權專制思想</p><p><b&
12、gt; 6)邵公弭謗</b></p><p> 7)伯陽父論“和”“同”</p><p> 2.春秋戰(zhàn)國時期政治思想的世俗化轉型</p><p> 1)關于天人關系與政治的指導思想</p><p> 2)對“民”在政治成敗中地位的新認識</p><p> 3)君主專制思想的強化</p>
13、;<p> 4)關于禮、法、刑、政的政治作用的新認識</p><p><b> 5)關于用人與成敗</b></p><p> 6)戰(zhàn)國時期政治思想上的百家爭鳴</p><p> 3.儒家以倫理為中心的政治思想</p><p> 1)孔子以禮仁為中心的政治思想</p><p>
14、; ?、僬卫硐肱c統(tǒng)治者的自我認識</p><p> ?、趥惱碚闻c安于專制秩序</p><p> ③保守的邊際平衡式的政治思維</p><p> 2)《中庸》、《大學》的修身治國思想</p><p><b> ?、訇P于修身之道</b></p><p><b> ?、谛奚碇螄教煜?
15、lt;/b></p><p><b> 3)孟子的仁政思想</b></p><p><b> ?、偃诵陨坪蛡惱硭枷?lt;/b></p><p><b> ?、谌收f</b></p><p><b> ③論君臣與君民關系</b></p>
16、<p><b> ?、芡醯馈缘琅c統(tǒng)一</b></p><p><b> 4)荀子的禮治思想</b></p><p> ?、傩詯赫摵蛯π缘母脑?lt;/p><p><b> ②禮治、法治和人治</b></p><p> ?、鄣懒x分析與道高于君</p>&
17、lt;p><b> ?、芨粐c富民</b></p><p> 5)《易傳》以應變?yōu)楹诵牡恼嗡枷?lt;/p><p> ?、佟兑讉鳌返睦碚撎攸c</p><p> ?、谏鐣Y構本于自然說</p><p><b> ?、蹜冋?lt;/b></p><p><b>
18、④圣人治道</b></p><p> 4.法家以法、勢、術為中心的政治思想</p><p> 1)慎到的以勢行法思想</p><p> ?、儋F勢與天子為天下說</p><p><b> ?、谏蟹ㄙF公論</b></p><p><b> ?、垴S臣之術</b>&l
19、t;/p><p> 2)申不害的術治思想</p><p> ?、偕曜釉诜抑械牡匚?lt;/p><p><b> ?、谛g治思想</b></p><p> 3)《商君書》的以法強國思想</p><p> ?、僬嗡枷氲睦碚摶A</p><p><b> ?、诟麘?zhàn)政策論&
20、lt;/b></p><p> ?、垡浴爸亓P”為特色的法治思想</p><p> 4)韓非的絕對專制政治思想</p><p> ?、僬嗡枷氲睦碚摶A</p><p><b> ?、诰行恼?lt;/b></p><p> ?、蹌荨⒎ā⑿g理論與君主專制主義的絕對化</p><
21、;p><b> ?、芩枷肱c文化專制論</b></p><p> 5.道家以法自然為中心的政治思想</p><p> 1)《老子》法自然的無為政治思想</p><p><b> ?、俚琅c法自然</b></p><p><b> ②無為政治</b></p>
22、<p><b> ?、廴跤弥g</b></p><p><b> ④小國寡民說</b></p><p> 2)《莊子》的自然主義政治思想</p><p><b> ?、偃诵宰匀徽f</b></p><p> ?、趯﹁滂羧俗匀恍缘纳鐣P系與社會觀念的批判</p
23、><p> ?、壅沃鲝埮c理想社會</p><p> 3)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黃老政治思想</p><p> ?、夙樚旌先伺c循理用當原則</p><p><b> ?、诜〝嗯c審形名</b></p><p> ③文武、德刑、剛柔并用之術</p><p> 6.墨子
24、的兼愛論與絕對尚同的專制主義</p><p> 1)刑政、政長的起源和社會政治的基本矛盾</p><p> ?、僖蝗艘涣x的混亂時代</p><p><b> ?、谛陶⒄L的產生</b></p><p> 2)兼相愛、交相利說</p><p> 3)尚同說與君主專制主義</p>
25、<p><b> ?、倭⒔y(tǒng)一之義</b></p><p><b> ②推行“義”的手段</b></p><p><b> ?、蹖V浦髁x政治體系</b></p><p> 4)尚賢說、節(jié)用說、非攻說</p><p><b> ①尚賢說</b>
26、;</p><p><b> ②節(jié)用說</b></p><p><b> ?、鄯枪フf</b></p><p> 7.《管子·輕重篇》的商業(yè)治國理論</p><p> 1)以“輕重”治國說</p><p> ?、佟拜p重”一詞的含義</p><
27、p><b> ?、谝浴拜p重”治國</b></p><p> 2)關于市場規(guī)律的認識</p><p> ①谷物、貨幣、萬物的比價問題</p><p><b> ?、陉P于物價</b></p><p> 3)國家壟斷以牟利論</p><p> ?、賶艛嘭泿诺蔫T造與發(fā)行&
28、lt;/p><p><b> ?、谡莆粘渥愕墓任?lt;/b></p><p><b> ?、劭刂汽}鐵</b></p><p><b> ?、軌艛嗌搅旨疤禺a</b></p><p> ?、莶倏v市場,從中取利</p><p> 4)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的治國方略<
29、;/p><p> ?、俳洕刂婆c經濟鼓勵</p><p> ?、谝越洕鷮嵙鉀Q矛盾</p><p> 8.陰陽家以天人配合為特征的程式化政治思想</p><p> 1)陰陽、五行說概述</p><p><b> ①陰陽五行的緣起</b></p><p><b>
30、 ②陰陽五行學派</b></p><p> 2)鄒衍五德終始下的政治循環(huán)理論</p><p> 3)《月令》天人相應的政治程式化理論</p><p><b> ?、偬烊讼鄳?lt;/b></p><p><b> ?、跁r政論</b></p><p> 9.秦朝皇
31、權專制思想</p><p> 1)皇帝至上理論的極度發(fā)展</p><p> 2)皇帝極欲與重罰主義</p><p><b> ?、倩实蹣O欲</b></p><p><b> ?、凇岸截熤g”</b></p><p> 3)以法為教,以吏為師</p><
32、;p> ?、僖苑橹鳎嫘钇渌奈幕?lt;/p><p><b> ?、谖幕瘜V浦髁x</b></p><p> 10.西漢前期黃老政治理論與儒法的新發(fā)展</p><p> 1)道家黃老政治思想的實踐與理論</p><p> ?、冱S老思想與漢初政治</p><p> ?、凇痘茨献印窡o為政治
33、思想</p><p> 2)儒家政治思想面向實際的新發(fā)展</p><p> ?、訇戀Z的仁義與無為相結合的政治思想</p><p> ?、谫Z誼尊仁義與強化中央集權的政治思想</p><p> 3)晁錯的尚法與重農戰(zhàn)思想</p><p> 11.西漢中、后期政治指導思想的爭論與發(fā)展</p><p&
34、gt; 1)“獨崇儒術”與漢武帝的統(tǒng)治思想</p><p> ?、傥鳚h統(tǒng)治者關于政治指導思想的爭論</p><p><b> ?、讵毘缛逍g</b></p><p> ?、蹪h武帝的雜霸政治術</p><p><b> ④漢元帝尊儒</b></p><p> 2)《春秋
35、183;公羊傳》的“大一統(tǒng)”政治思想</p><p> ?、佟豆騻鳌泛汀肮驅W”</p><p> ②《公羊傳》的“大一統(tǒng)”政治學說</p><p> 3)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論</p><p> ?、偬斓捏w系與天人合一</p><p><b> ?、诰龣嘀辽虾吞熳l說</b></p&g
36、t;<p> ?、坳庩柡戏终撆c德治主張</p><p> ?、艿赖挠篮闩c經、權、更化</p><p> 4)《鹽鐵論》中的王、霸道之爭</p><p> ?、冫}鐵之議與《鹽鐵論》</p><p> ②王道仁義與霸道權利之爭</p><p> ?、圪t良文學對社會政治弊端的揭露批判</p>
37、<p> 5)西漢晚期的政治調整思潮</p><p> ?、傥鳚h后期社會危機與政治調整思想</p><p> ?、趽P雄對漢代經學的反思與改造</p><p> ③王莽受命改制的政治思想</p><p> 12.東漢讖緯化的經學政治觀與名教思潮</p><p> 1)東漢初期統(tǒng)治集團的崇儒與集權思想&l
38、t;/p><p> 2)劉秀君臣的崇儒思想</p><p><b> 3)以“柔道”治國</b></p><p> 4)并官政策與集權思想</p><p> 5)《白虎通義》名教與神學相結合的政治思想</p><p> ①帝王的神圣性與至上性</p><p> ?、谌?/p>
39、綱五常的絕對化思想</p><p> 6)王充的經學批判思想</p><p><b> ?、賹ψ従暽駥W的批判</b></p><p> ②對神化圣人和經學崇拜的批判</p><p> ?、蹠r命論與思想的矛盾性</p><p><b> 7)東漢名教思潮</b></
40、p><p><b> ?、贊h代的孝治與名教</b></p><p> ②獎勵名節(jié)與孝廉取士</p><p> ?、邸案∪A交會”與名教的衰落</p><p> 8)東漢末年的黨錮與清議思潮</p><p> ?、佟包h錮之禍”及其根由</p><p> ②清議思潮及其政治意義
41、</p><p> 9)《太平經》的善惡觀和太平理想</p><p><b> ?、佟芭d善止惡”論</b></p><p> ②君臣民“并力同心”說</p><p> ?、邸白鸬乐氐隆钡闹螄枷?lt;/p><p> ?、芴绞⑹赖恼卫硐?lt;/p><p> 10)東漢末
42、年的政治批評與反思思潮</p><p> ?、賹杈槌嫉呐険襞c反思</p><p> ?、陉P于重整政治關系的反思與設計</p><p><b> ?、壅撚萌酥?lt;/b></p><p><b> ④論治國之道</b></p><p> ?、蓐P于經濟政策的反思與措施<
43、/p><p> 13.漢末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治思想的多元發(fā)展</p><p> 1)漢末的名理與名法思潮</p><p> 2)東漢末期的名理思潮</p><p> 3)漢魏之際的明法思潮</p><p> 4)魏晉玄學中的政治思想</p><p> 5)何晏貴自然與用名教</p
44、><p> 6)王弼“名教出于自然”的政治哲學</p><p> 7)嵇康、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政治觀</p><p> 8)裴頠的崇有論的政治思想</p><p> 9)郭象“存在即合理”的政治思想</p><p> 10)玄學政治思想的特點</p><p> 11)兩晉及南朝儒家
45、政治思想的承傳與發(fā)展</p><p> 12)論王朝更迭與王權合法性</p><p> 13)君權至上與君臣關系</p><p><b> 14)禮制與教化</b></p><p> 15)九品官人法與賢人政治</p><p> 16)法治與“議復肉刑”</p><p
46、> 17)北魏統(tǒng)治集團治國思想的儒學化</p><p> ?、俦蔽呵捌诮y(tǒng)治者對儒家政治思想的認同</p><p><b> ②孝文帝的孝治主張</b></p><p> 14.魏晉至宋佛教、道教的政治思想</p><p> 1)佛、道、儒三教的爭衡與兼攝</p><p><b&
47、gt; 2)的政治觀念</b></p><p> ?、俜鸾痰闹袊捌鋵φ挝幕挠绊?lt;/p><p> ②佛教學者的尊君思想</p><p> 3)道教神化王權、維護宗法的政治思想</p><p><b> ①道教中的尊君思想</b></p><p> ?、诘澜探浗鋵Υ蟊娚鐣?/p>
48、政治觀念的影響</p><p> 15.隋唐諸帝的君道理論</p><p> 1)民本論與君臣一體論</p><p> 2)民本論:君權的絕對性與相對性</p><p> 3)君臣一體論:馭群臣與馭天下</p><p> 4)封建論:家天下與公天下</p><p><b>
49、 5)法制論與諫議論</b></p><p><b> 6)人治與法治</b></p><p> 7)諫議論:兼聽與獨斷</p><p> 8)孝治及隋唐君道的思想特點</p><p><b> 9)以孝治天下</b></p><p> 10)隋唐君道的
50、思想特點</p><p> 16.隋唐儒家政治哲學與政治批判思想</p><p><b> 1)隋唐儒學的復興</b></p><p> 2)孔穎達的道論與治道</p><p> 3)自然本體與倫理本位相結合的道論</p><p> 4)以禮仁為中心的治國之道</p>&l
51、t;p><b> 5)系統(tǒng)的君德論</b></p><p> 6)《中說》興王道、正禮樂的政治思想</p><p><b> ?、佟叭炭梢弧闭?lt;/b></p><p> ?、谂凶従?,提倡中道</p><p><b> ?、叟d王道,正禮樂</b></p>
52、<p> 7)柳宗元的大中之道及國家政體論</p><p><b> ?、偬炫c人不相干預論</b></p><p><b> ?、趪艺w論</b></p><p> ③大中之道與仁義之政</p><p><b> ?、堋袄魹槊褚邸闭?lt;/b></p>
53、;<p> 8)韓愈的道統(tǒng)論與尊君思想</p><p><b> ①道統(tǒng)論</b></p><p><b> ?、谛云氛f</b></p><p> ③圣人創(chuàng)制立法、拯救人類說</p><p> 9)隋唐、五代政治批判思想的新發(fā)展</p><p> ?、倨?/p>
54、日休的仁政論及其對暴政的批判</p><p> ?、凇稛o能子》否定圣人、帝王和綱常的政治思想</p><p> ?、哿_隱的明君論及其對暴君的批判</p><p> ?、茏T峭的“君盜”論與均食、尚儉論</p><p> 17.北宋政治調整與強化王權的政治思想</p><p> 1)宋初諸帝強化集權的治國方略</
55、p><p> 2)強化對兵權的控制</p><p> 3)削奪地方權力,限制朝臣權柄</p><p><b> 4)養(yǎng)官和不抑兼并</b></p><p><b> 5)守內虛外</b></p><p> 6)李覯的富國強兵政治思想</p><p&g
56、t; 7)禮和王霸道同質論</p><p><b> 8)義利統(tǒng)一說</b></p><p><b> 9)救弊之術</b></p><p><b> 10)強本節(jié)用</b></p><p><b> 11)“強兵”主張</b></p>
57、;<p> 12)王安石“改易更革”政治調節(jié)思想</p><p> 13)天、道自然與“性不可善惡言”</p><p> 14)“改易更革”論</p><p> 15)大明法度,眾建賢才</p><p><b> 16)生財與理財</b></p><p> 17)“改易更
58、革”的歸宿</p><p> 18)司馬光尊君和反對變法的政治思想</p><p><b> 19)尊君論</b></p><p><b> 20)御臣之道</b></p><p><b> 21)愛民之政</b></p><p> 22)反對
59、王安石變法</p><p> 18.兩宋理學與功利學派的政治思想</p><p> 1)理學基本論題及其政治意義</p><p><b> 2)理即天理 </b></p><p><b> 3)理一分殊</b></p><p><b> 4)性說</
60、b></p><p><b> 5)進修之術</b></p><p> 6)理欲之辨和義利之辨</p><p> 7)理學諸子的政策思想</p><p><b> 8)變革和師古</b></p><p><b> 9)德治</b><
61、/p><p><b> 10)仁政</b></p><p><b> 11)刑殺</b></p><p> 12)宗法、分封和井田</p><p><b> 13)求賢才</b></p><p> 14)南宋事功政治思潮與鄧牧的“平等”政治理想&l
62、t;/p><p> 15)陳亮“倡事功”政治思想</p><p> 16)葉適注重功利的政治主張</p><p> 17)鄧牧的“平等”政治思想</p><p> 19.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思想</p><p> 1)遼、夏、金因俗而治的統(tǒng)治方略</p><p> 2)仿效漢族王權,建立
63、皇帝制度</p><p> 3)因俗而治,兩套官制</p><p> 4)“夷可變華”,尤重儒教</p><p> 5)習中華君道,作正統(tǒng)天子</p><p> 6)不斷改革,與中華漸趨大同</p><p> 7)承天后及遼圣宗的政治思想</p><p> 8)金世宗的吏治思想<
64、;/p><p> 9)元代“用夏變夷”思潮與理學的官學化</p><p> ?、佟坝孟淖円摹彼汲迸c漢蒙文化交融</p><p><b> ②理學的官學化</b></p><p> 20.明代的集權專制政治思想</p><p> 1)朱元璋加強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思想</p><p
65、> 2)“夷”和“天命”觀念論證明朝政權合法性</p><p> 3)安民、恤民寬和政策</p><p> 4)重視選才、重用儒生</p><p><b> 5)嚴整吏治</b></p><p> 6)樹立君主絕對權威,強化集權</p><p> 7)朱棣崇道統(tǒng)、尊理學的政治思想
66、</p><p> 8)尊崇道統(tǒng)與為君之道</p><p><b> 9)崇尚程朱理學</b></p><p> 10)邱濬的“帝王之學”</p><p> 11)系統(tǒng)的君主行為規(guī)范</p><p> 12)正君心是政治之本</p><p> 13)張居正“尊主
67、庇民”政治思想</p><p> 14)振紀綱,重詔令</p><p> 15)核名實,課吏治</p><p> 16)抑豪強,固邦本</p><p> 17)禁私學,抑異說</p><p><b> 18)“治體用剛”</b></p><p> 19)東林黨人
68、以政治調節(jié)為特色的政治思想</p><p> 20)東林黨人的興起</p><p> 21)東林黨人的政治主張</p><p> 22)東林黨人的政治立場及思想特點</p><p> 21.“心學”及其后學的政治思想</p><p> 1)王守仁“心學“的政治意義</p><p>
69、2)心的學說與“天下一家“理想政治</p><p> 3)“致良知“與”破心中賊“</p><p> 4)“知行合一“與政治道德實踐</p><p> 5)王艮、何心隱以“平等“為特色的理想政治</p><p> 6)王艮的“人人君子“理想政治</p><p> 7)何心隱以“師友“為核心的理想政治</
70、p><p> 8)李贄張揚個性的反傳統(tǒng)政治思想</p><p><b> 9)平等觀</b></p><p><b> 10)童心說</b></p><p><b> 11)私立論</b></p><p> 12)理想人格與理想政治</p&g
71、t;<p> 22.明末與清初士人群體的政治反思</p><p> 1)黃宗羲對秦漢以來政治體制的批判</p><p> ①“天下為主,君為客”說</p><p> ②宰相理政、方鎮(zhèn)御邊、學校議政</p><p> ?、邸爸囟ㄌ煜轮x”與工商皆本</p><p> 2)顧炎武改革君主集權政體的設
72、想</p><p> ?、倥小八教煜隆钡恼误w制</p><p> ②“寓封建之意于郡縣”</p><p><b> ?、蹚U天下之生員</b></p><p> 3)王夫之對儒家政治哲學的改造</p><p><b> ?、僬摗把煜轮?lt;/b></p>
73、<p> ?、诶韯菹喑膳c政治變革</p><p> ?、劾碛弦徽撆c人禽之辨</p><p> ④道器統(tǒng)一論與任人任法并重</p><p><b> ?、莸澜y(tǒng)、治統(tǒng)與尊君</b></p><p> 4)唐甄抨擊暴君暴政的思想</p><p><b> ①“帝王皆賊”說&
74、lt;/b></p><p> ?、谡{整絕對君權的具體設想</p><p> ③“平則萬物各得其所”</p><p> 23.清代帝王的統(tǒng)治思想與古典政治思想的終結</p><p> 1)清代帝王維護絕對君權的政治思想</p><p><b> 2)君權惟一論</b></p&g
75、t;<p><b> 3)嚴禁朋黨論</b></p><p><b> 4)文化崇正論</b></p><p> 5)乾嘉漢學的政治理念與戴震對傳統(tǒng)經學的反思</p><p> 6)乾嘉漢學的循道與崇圣主旨</p><p> 7)戴震的“以理殺人”辨</p>&
76、lt;p> 8)“歸返原典”政治思維</p><p> 9)龔自珍“自改革”、救衰世的政治思想</p><p> 10)激烈抨擊“衰世”,勸諫朝廷“自改革”</p><p> 11)重建農宗、平均天下與尊崇君命</p><p> 12)君師合一的政治理想</p><p> 中國社會主義思想史部分<
77、;/p><p> 一、中國社會主義思想史的考試要求</p><p> 該科目考試的主要內容,是近代以來特別是“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發(fā)展及其內容,主要是中國共產黨人關于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走上社會主義(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思想理論的歷史發(fā)展。要求考生了解中國共產黨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社會、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建設改
78、革等思想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背景、基本概念、主要內容及其發(fā)展變化,并能融會貫通,對重要思想理論問題有所思考。 </p><p><b> 二、內容大綱</b></p><p> ?。ㄒ唬┙袊鐣髁x思想</p><p> 1.洪秀全的農民社會主義思想</p><p> 2.康有為、梁啟超的社
79、會主義思想</p><p> 3.孫中山的社會主義思想</p><p> ?。ǘ┲袊伯a黨新民主主義革命思想的歷史發(fā)展</p><p> 1.新民主主義革命思想的基本形成</p><p> 1)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p><p> 2)中國共產黨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和基本形成<
80、/p><p> 3)中國共產黨幼年時期關于國家政權的思想</p><p> 2.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土地革命思想的提出</p><p> 1)中國革命道路思想的提出和基本形成</p><p> 2)中國共產黨關于土地革命的思想及其實踐</p><p> 3)工農民主專政思想及其轉變</p><
81、;p> 3.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系統(tǒng)化</p><p> 1)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成熟和主要內容</p><p> 2)毛澤東思想的提出及其歷史地位</p><p> 4.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發(fā)展</p><p> 1)毛澤東澤東的人民民主專政理論</p><p> 2)新政協會議和《共同綱領》<
82、;/p><p> (三)中國共產黨關于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思想演變</p><p> 1.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及其在建國初的實踐</p><p> 2.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及其內容、特點</p><p> 3.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政策和經驗</p><p> (四)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期以毛澤東為代表中共黨人的
83、社會主義建設思想發(fā)展</p><p> 1.探索的開端階段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取得的思想理論成果</p><p> 2.探索曲折發(fā)展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思想與實踐</p><p> 1)“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的理論、實踐及其教訓</p><p> 2)毛澤東階級斗爭擴大化理論的發(fā)展</p><
84、;p> 3)政治思想領域的“左”傾思想和實踐的發(fā)展</p><p> 3.“文化大革命”時期毛澤東的社會主義主張與實踐</p><p><b> 1)“五七指示”</b></p><p> 2)毛澤東關于“文化大革命”的主張</p><p> 3)“文化大革命”性質、原因和教訓</p>&l
85、t;p> ?。ㄎ澹└母镩_放以來的中國社會主義思想理論的發(fā)展</p><p> 1.歷史轉折時期的社會主義思想解放</p><p> 1)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與解放思想</p><p> 2)《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關于毛澤東思想的評價</p><p> 2.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基本內容</p>&l
86、t;p> 1)鄧小平理論的形成、發(fā)展及其歷史地位</p><p> 2)鄧小平理論的內容:社會主義的本質論、初級階段論、改革開放論、市場經濟論、民主政治論等</p><p>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內容</p><p>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p><p>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容及其歷史地位&l
87、t;/p><p> 4.科學發(fā)展觀的形成和內容</p><p> 1)科學發(fā)展觀的提出</p><p> 2)科學發(fā)展觀的內容及其歷史地位</p><p> 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提出及其內容</p><p><b> 參考書目:</b></p><p>
88、(1)《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當年新版本)。</p><p> ?。?)《中國共產黨政治思想史》,范小方著,中國財經出版社2004年版。</p><p><b> 國際關系史部分</b></p><p><b> 一、考試目的</b></p><p> 選
89、拔具備扎實的國際關系史知識功底和很強的理解與運用能力的優(yōu)秀考生攻讀國際關系專業(yè)與國際政治專業(yè)碩士學位,并從事相關研究。</p><p><b> 二、考試要求</b></p><p> 考生應了解國際關系的基本進程,掌握國際關系史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理解國際體系的結構與變遷、主要國際關系行為體及其作用,把握不同歷史時期國際關系的主題與內容,對國際關系史具有整體
90、和宏觀的思考能力,并能夠運用國際關系理論進行闡釋。</p><p><b> 三、考試內容</b></p><p><b> 1.國際關系史導論</b></p><p> 1)國際關系史的研究目的</p><p> 2)國際關系史的研究對象與內容</p><p>
91、3)國際關系史的研究與學習方法</p><p> 2.現代國際關系的起源</p><p> 1)中世紀的歐洲國際秩序</p><p> 2)現代歐洲國際體系的變動模式</p><p> 3.哈布斯堡王室謀求歐洲霸權</p><p> 1)查理五世謀求歐洲霸權</p><p> 2)腓
92、力二世謀求歐洲霸權</p><p><b> 3)歐洲霸權與制衡</b></p><p> 4.歐洲現代民族國家與威斯特伐利亞體系</p><p> 1)歐洲現代民族國家的發(fā)展</p><p><b> 2)“三十年戰(zhàn)爭”</b></p><p> 3)威斯特伐利亞
93、體系的建立</p><p> 5.路易十四法國謀求歐洲霸權</p><p> 1)路易十四法國的歐洲霸權戰(zhàn)爭</p><p><b> 2)歐洲的勢力均衡</b></p><p> 6.18世紀的歐洲強國與國際關系</p><p> 1)俄國的擴張及其國際影響</p>&l
94、t;p> 2)普魯士的崛起及其國際影響</p><p> 3)“七年戰(zhàn)爭”與歐洲外交革命</p><p> 7.美國獨立與歐洲國際關系</p><p> 1)美國獨立戰(zhàn)爭與歐洲參戰(zhàn)</p><p> 2)美國的對歐外交與孤立主義</p><p> 8.法國大革命與拿破侖戰(zhàn)爭時期的歐洲國際關系</
95、p><p> 1)法國大革命與反法同盟</p><p><b> 2)拿破侖外交政策</b></p><p><b> 9.維也納體系</b></p><p> 1)維也納體系的確立</p><p> 2)歐洲協調及其運作</p><p> 3
96、)歐洲民族民主運動</p><p> 4)東方問題與克里米亞戰(zhàn)爭</p><p> 10.意大利、德意志的統(tǒng)一與俾斯麥外交體系</p><p><b> 1)意大利的統(tǒng)一</b></p><p> 2)德意志的統(tǒng)一及其國際影響</p><p><b> 3)俾斯麥外交體系<
97、;/b></p><p> 11.美國的崛起與美洲體系</p><p><b> 1)門羅宣言</b></p><p> 2)美國的擴張與美洲體系的形成</p><p> 12.日本的擴張與東亞國際體系的變遷</p><p> 1)中國中心的東亞國際體系</p>&l
98、t;p><b> 2)日本的擴張</b></p><p> 3)東亞-太平洋體系的形成</p><p> 13.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擴張</p><p> 1)歐洲早期的殖民擴張</p><p> 2)帝國主義擴張與帝國主義戰(zhàn)爭</p><p> 3)現代帝國主義擴張主義思潮<
99、;/p><p> 14.歐洲兩大軍事集團與一戰(zhàn)</p><p> 1)英、德外交政策的轉變與英德矛盾</p><p> 2)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及其對立格局</p><p> 3)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根源</p><p> 4)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及其對國際關系的影響</p><p> 15.凡爾賽
100、-華盛頓體系的形成</p><p> 1)巴黎和會與歐洲國際關系</p><p> 2)華盛頓會議與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國際關系</p><p> 16.德國賠款與歐洲安全問題</p><p><b> 1)德國賠款問題</b></p><p><b> 2)歐洲安全問題</
101、b></p><p> 17.經濟大危機及其對國際關系的影響</p><p> 1)經濟大危機與經濟民族主義</p><p><b> 2)羅斯福新政外交</b></p><p> 3)德日法西斯與歐亞戰(zhàn)爭策源地的形成</p><p> 18.法西斯主義擴張</p>
102、<p><b> 1)日本侵略中國</b></p><p><b> 2)德意的侵略擴張</b></p><p> 3)綏靖政策與孤立主義</p><p> 4)蘇聯的集體安全政策與蘇德條約</p><p> 19.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與雅爾塔體系</p><p&g
103、t; 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進程</p><p><b> 2)反法西斯同盟</b></p><p> 3)雅爾塔體系與戰(zhàn)后國際秩序安排</p><p> 20.現代民族解放與民族獨立運動</p><p> 1)中東地區(qū)的民族獨立運動</p><p> 2)東亞地區(qū)的民族解放運動<
104、/p><p> 3)拉丁美洲的民族運動</p><p><b> 21.冷戰(zhàn)的起源</b></p><p><b> 1)美蘇矛盾的發(fā)展</b></p><p><b> 2)遏制戰(zhàn)略</b></p><p><b> 3)杜魯門主義&l
105、t;/b></p><p> 22.兩大陣營的形成與對立</p><p> 1)西方同盟體系的形成與發(fā)展</p><p> 2)社會主義同盟體系的形成與發(fā)展</p><p> 3)柏林危機與德國的分裂</p><p> 4)兩大陣營在亞洲的對抗</p><p> 23.戰(zhàn)后亞非
106、拉民族解放運動</p><p> 1)殖民體系在亞洲的崩潰</p><p>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p><p><b> 3)萬隆會議</b></p><p> 24.美蘇關系的第一次緩和與兩個陣營內部的動蕩</p><p> 1)美蘇關系的第一次緩和</p><
107、p> 2)東西方關系的解凍</p><p> 3)戴維營會談及第一次緩和的結束</p><p> 4)社會主義陣營內部的動蕩</p><p> 5)西方陣營內部矛盾的發(fā)展</p><p> 25.美蘇關系的再度緊張與兩大陣營的內部沖突</p><p> 1)1961年柏林危機</p>&
108、lt;p><b> 2)古巴導彈危機</b></p><p><b> 3)中蘇關系惡化</b></p><p> 4)肯尼迪的多變核力量計劃及其破產</p><p> 5)歐洲共同體內部的沖突</p><p> 26.第三世界的興起</p><p> 1)
109、蘇伊士運河危機和第二次中東戰(zhàn)爭</p><p><b> 2)不結盟運動</b></p><p><b> 3)77國集團</b></p><p><b> 4)越南抗美戰(zhàn)爭</b></p><p> 27.美蘇關系的僵持與兩大陣營的分化</p><
110、p> 1)美蘇軍備競賽與防止核武器擴散談判</p><p><b> 2)蘇在中東的僵持</b></p><p><b> 3)蘇關系的破裂</b></p><p> 4)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p><p> 5)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p><p> 6
111、)共體內部的“空椅子”危機</p><p> 28.美蘇關系的第二次緩和</p><p><b> 1)尼克松主義</b></p><p><b> 2)中美關系正?;?lt;/b></p><p><b> 3)美蘇軍控談判</b></p><p>
112、 4)從哈爾斯坦主義到新東方政策</p><p> 5)歐安會和中歐裁軍會議</p><p> 6)歐洲共同體的發(fā)展</p><p> 7)日本自主傾向的加強</p><p> 29.第三世界反對霸權主義和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p><p> 1)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和戴維營協議</p><
113、;p> 2)國際經濟新秩序的主要原則的提出</p><p><b> 3)中東石油斗爭</b></p><p> 4)反對海洋霸權的斗爭</p><p> 30.美蘇關系的重新緊張與第三次緩和</p><p> 1)美蘇在核武器方面的新競爭</p><p> 2)美蘇在熱點地區(qū)的
114、對抗</p><p> 3)戈爾巴喬夫對蘇聯外交政策的新調整</p><p> 4)美蘇關于減少核武器的談判</p><p><b> 5)美蘇關系的改善</b></p><p><b> 6)中蘇關系正常化</b></p><p> 31.冷戰(zhàn)的結束與后冷戰(zhàn)時代的
115、國際關系</p><p><b> 1)東歐巨變</b></p><p><b> 2)德國統(tǒng)一</b></p><p><b> 3)蘇聯解體</b></p><p> 4)海灣戰(zhàn)爭與美國的“世界新秩序”</p><p><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外政治思想史》考試大綱
- 中外政治思想史作業(yè)-答案
- 中外政治思想史考試參考答案
- 政治思想史
- 2018年渤海大學中外政治思想史考研考試大綱
- 2019年渤海大學考研專業(yè)課中外政治思想史考試大綱
- 中外政治思想史論文
- 2019年南開大學考研《中外政治思想史》考試大綱
- 中外政治思想史01任務-0005
- 中外政治思想史01任務-0005
- 西方政治思想史4
- 2020年山東大學考研專業(yè)課考試大綱821 中外政治思想史
- 成都電大2016年《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試題
- 2019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考任務100%通過
- 《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試題
- 西方政治思想史詳細筆記
- 海南大學研究生822-西方政治思想史 考試大綱
- 2018年電大【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 《西方政治思想史》講義(徐大同版)
- 2019年推薦 電大本科中外政治思想史小抄-已排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