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選取分布在湖南省不同縣市的8個稻田長期定位施肥試驗點,以不同施肥小區(qū)(無肥、化肥、有機肥、秸稈還田)的耕層土壤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室內(nèi)分析和培養(yǎng)實驗,對土壤有機碳、活性有機碳、有機氮組分、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多樣性、土壤酶活、有機碳氮的礦化作用等進行測定分析,揭示涉及土壤有機質(zhì)積累轉(zhuǎn)化過程中的土壤微生物學(xué)特性及土壤有機質(zhì)組分的特征。主要結(jié)果如下: 一、稻田土壤碳氮積累特征 1、各試驗點耕層土壤有機碳(TOC)含量范圍為16

2、.18~38.65g/kg,長期不施肥處理(CK)土壤TOC的含量保持在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水平上,在17年的試驗過程中,土壤TOC有上升趨勢。單施化肥(NPK)對土壤TOC含量的影響不顯著(僅在桃江和臨澧試驗點顯著提高);化肥配施有機肥處理(MOM、HOM)均顯著提高了土壤TOC的含量,秸稈還田處理(STR)也對土壤TOC含量的提高作用明顯。 2、各試驗點耕層土壤全氮(TN)含量范圍為1.07~3.93g/kg,CK處理土壤TN的含

3、量與試驗初始時相比基本持平。各施肥處理對土壤TN的影響與TOC相似,NPK處理對土壤TN含量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且在3個試驗點上影響顯著;MOM、HOM和STR處理均顯著提高了土壤TN的含量。 3、稻田土壤碳氮比(C/N)在9:1~17:1之間,各施肥處理對其影響不顯著,只在半數(shù)試驗點上的MOM、HOM處理對其提高顯著。 4、各試驗點土壤pH值變化在5.07~8.00之間,除南縣和武岡試驗點的土壤是偏堿性外,其余試驗點土

4、壤pH值均呈酸性。與稻田土壤初始值相比,長期種植水稻后土壤的pH值均表現(xiàn)出下降的趨勢;與CK處理相比,長期施肥后稻田土壤pH值有明顯的下降。 二、稻田土壤活性有機碳特征 1、各試驗點耕層土壤可溶性有機碳(SOC)含量范圍為23.73~122.77mg/kg。NPK處理對SOC含量的影響不顯著;MOM、HOM、STR處理均顯著提高SOC的含量,且影響效果是HOM>MOM>STR。土壤SOC占TOC含量的0.13%~0.32

5、%,新化和南縣點土壤SOC所占的比例較高,MOM、HOM和STR處理除個別試驗點外均顯著提高其比例。 2、各試驗點耕層土壤輕組有機碳(LFOC)含量范圍為0.62~6.08g/kg。NPK處理可以提高LFOC的含量:MOM、HOM、STR處理均顯著提高了LFOC的含量。土壤LFOC占TOC含量的3.80%~17.40%,MOM、HOM和STR處理均顯著提高了土壤LFOC占土壤TOC的比例。 3、土壤易氧化有機碳(ROOC

6、)含量范圍為5.87~18.60g/kg。土壤ROOC占TOC的比例變化范圍在49.02%~58.31%之間,與CK處理相比,不同施肥處理之間的比例差異均不顯著。 4、土壤活性有機碳各組分均與土壤TOC有顯著的正相關(guān)性,可以作為表征稻田土壤有機碳的指標(biāo)。 三、稻田土壤有機氮組分特征 1、各試驗點耕層土壤酸解總氮(TAHN)的含量范圍為822~3102mg/kg,占土壤TN的64%~92%,是土壤氮的主體。長期不同

7、施肥處理對TAHN含量及其組分有顯著的影響。與CK處理相比,各施肥處理可以提高土壤TAHN及其組分中的氨基酸氮(AAN)、氨基糖氮(ASN)和酸解氨態(tài)氮(AN)的含量,但在個別試驗點上影響未達顯著水平。不同施肥處理使土壤酸解未知氮(HUN)和非酸解性氮(NHN)的含量有不同的變化規(guī)律,總體上施肥后HUN的含量有所降低,而使NUN有所增加。 2、不同施肥處理土壤TAHN各組分所占TN比例的變化規(guī)律不盡相同,各處理間差異不太顯著,大

8、致上講ASN和AAN的比例有所增加,AN和HUN的比例有下降趨勢。AAN所占份額較大,對施肥處理的響應(yīng)最為顯著,ASN所占份額最小,且所占份額對不同施肥措施不敏感。 3、土壤可溶性有機氮(SON)含量的變化范圍為6.19~30.86mg/kg,占土壤TN的0.32%~0.96%。NPK處理對土壤SON的影響不顯著,化肥配施有機肥顯著提高SON含量及其所占TN的比例。土壤SON與酸解有機氮各組分均存在顯著的正相關(guān)性。 四、

9、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群落功能多樣性及酶活性特征 1、各試驗點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含量的范圍分別為261~968mg/kg和25~109mg/kg。NPK處理對半數(shù)試驗點的土壤MBC、MBN含量影響不顯著,MOM、HOM、STR處理則均有顯著提高。土壤MBC占TOt的1.3%~4.5%,平均為2.1%;MBN占TN的1.3%~3.7%,平均為2.5%。施肥對微生物量占土壤TOC和TN的比例影響不太顯著。

10、土壤MBC與TOC、MBN與TN之間的關(guān)系呈顯著正相關(guān)。各試驗點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變化范圍在6.5~13.5之間,除株洲和武岡試驗點值較大外,其余都在7~9左右。與CK處理相比,各施肥處理降低了微生物碳氮比,但差異不顯著。 2、各試驗點不同施肥措施在Biolog測定的細菌單一碳源利用模式上區(qū)分明顯:Biolog盤中每孔的平均吸光值A(chǔ)WCD隨培養(yǎng)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即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在提高;不同施肥處理土壤微生物在碳源的利用

11、能力上存在顯著差異;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的碳源主要為氨基酸類和糖類,但不同施肥處理碳源利用類型有差異。Shannon和Simpson指數(shù)的結(jié)果顯示所有施肥處理均有利于維持微生物群落多樣性,但秸稈還田使土壤微生物群落均勻度(McIntosh指數(shù))降低。 3、不同施肥處理下稻田土壤與碳循環(huán)有關(guān)的酶活(蔗糖轉(zhuǎn)化酶、淀粉酶、纖維素酶、),與氮循環(huán)有關(guān)的酶活性(蛋白酶、脲酶)以及參與磷循環(huán)的酶活性(酸性磷酸酶),與CK處理相比,活性均有顯著

12、的提高,其中HOM處理的促進作用最大,STR的影響在新化試驗點上最為明顯。 五、稻田土壤有機碳氮礦化作用特征 1、在淹水條件下,不同施肥處理土壤有機碳礦化速率總趨勢基本相似,CO2的產(chǎn)生速率在前期保持較高水平,之后迅速下降直至穩(wěn)定水平;CH4的產(chǎn)生速率呈現(xiàn)為先緩慢升高后迅速降低的動態(tài)變化;土壤CO2累積排放量范圍為448.64~1516.77μg/g,CH4累積排放量在范圍15.60~33.34μg/g,化肥配施有機肥處

13、理顯著增加CO2和CH4的累積排放量;在培養(yǎng)期內(nèi)土壤有機碳累積排放總量占TOC的3.6%~5.6%;土壤不同碳形態(tài)的含量與累積排放總量之間極顯著正相關(guān)性,而僅ROOC、HC和FC的比例與累積排放總量呈顯著正相關(guān)性;土壤有機碳累積排放總量所占TOC的比例與各碳形態(tài)相關(guān)性不顯著。 2、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土壤有機碳礦化在培養(yǎng)前期土壤CO2產(chǎn)生速率較快,后期逐漸趨于平緩,其速率變化符合對數(shù)函數(shù)。升溫促進了稻田土壤有機碳的礦化,以MOM、

14、HOM和STR處理土壤有機碳礦化總量較高。土壤礦化總量與不同形態(tài)碳含量呈顯著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土壤的()10值變化在1.01~1.53之間,與土壤微生物代謝商和酶活顯著正相關(guān)性,與土壤C/N比和Kos呈負(fù)相關(guān)。 3、土壤有機氮礦化實驗中,初始階段礦化作用較強,礦化速率最大,有機氮礦化量迅速增加;但隨著時間的延續(xù),礦化作用減弱,礦化速率不斷下降,礦化量達到最大值后變化平緩。10~30℃范圍內(nèi),土壤有機氮礦化作用逐漸增強,65%田間持水量

15、比淹水狀態(tài)更有利于土壤氮素的礦化。長期化肥配施有機肥施用可以促進土壤氮素的礦化作用,使氮礦化量和礦化速率增大。 綜上,化肥配施有機肥對稻田土壤有機碳、氮及其各組分,有機碳、氮的礦化作用,土壤微生物量、活性和群落多樣性都有明顯促進作用,顯著提高土壤碳氮肥力。不同有機肥之間的效果有所差別,秸稈還田措施不及施用豬糞處理,因此合理選擇有機肥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土壤健康質(zhì)量,增加土壤有機碳庫,對緩解溫室效應(yīng)、發(fā)展可持續(xù)農(nóng)業(yè)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