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 錄</b></p><p>  全套圖紙,加153893706</p><p><b>  一般部分</b></p><p>  1 礦區(qū)概述及井田地質(zhì)特征6</p><p><b>  1.1礦區(qū)概述6</b></p>

2、<p>  1.1.1井田位置、范圍和交通位置6</p><p>  1.1.2地形地貌6</p><p>  1.1.3河流水系6</p><p>  1.1.4礦區(qū)的氣候條件7</p><p>  1.1.5水源、電源7</p><p>  1.2井田地質(zhì)特征7</p><

3、;p>  1.2.1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7</p><p>  1.2.2地質(zhì)特征8</p><p>  1.2.3地質(zhì)構造9</p><p>  1.2.4地溫10</p><p>  1.3煤層及煤質(zhì)10</p><p>  1.3.1煤層賦存條件10</p><p>  1.3.

4、2煤質(zhì)11</p><p>  1.3.3區(qū)域水文地質(zhì)12</p><p>  1.3.4瓦斯、煤塵爆炸及煤的自燃15</p><p>  2 井田境界和儲量16</p><p>  2.1井田境界16</p><p>  2.1.1井田境界16</p><p>  2.1.2開采邊

5、界擴大的可能性16</p><p>  2.2礦井儲量16</p><p>  2.2.1儲量計算基礎16</p><p>  2.2.2工業(yè)儲量計算17</p><p>  2.3 礦井可采儲量18</p><p>  2.3.1 煤柱的留設18</p><p>  2.3.2

6、 可采儲量計算20</p><p>  3 礦井工作制度、設計生產(chǎn)能力及服務年限21</p><p>  3.1 礦井工作制度21</p><p>  3.1.1 礦井年工作日數(shù)的確定21</p><p>  3.1.2 礦井工作制度的確定21</p><p>  3.1.3 礦井每晝夜凈提升小時

7、數(shù)的確定21</p><p>  3.2 礦井設計生產(chǎn)能力及服務年限21</p><p>  3.2.1 確定依據(jù)21</p><p>  3.2.2 礦井生產(chǎn)能力的確定21</p><p>  3.2.3 礦井及第一水平服務年限的核算21</p><p>  4 井田開拓23</p>

8、<p>  4.1 井田開拓的基本問題23</p><p>  4.1.1 井筒形式及數(shù)目的確定23</p><p>  4.1.2 井筒位置的確定24</p><p>  4.1.3 工業(yè)場地位置、形式和面積25</p><p>  4.1.4 開采水平的確定25</p><p> 

9、 4.1.5 運輸大巷和井底車場的布置25</p><p>  4.1.6 礦井開拓延伸方案及階段劃分25</p><p>  4.1.7 開拓方案比較26</p><p>  4.2 礦井基本巷道31</p><p>  4.2.1 井筒31</p><p>  4.2.2 井底車場32<

10、;/p><p>  4.3 主要開拓巷道33</p><p>  4.3.1 主要開拓巷道33</p><p>  4.3.2 巷道的支護方式34</p><p>  5 準備方式--采區(qū)巷道布置40</p><p>  5.1 煤層的地質(zhì)特征40</p><p>  5.1.1

11、 煤層埋藏條件40</p><p>  5.1.2 煤質(zhì)與地質(zhì)情況40</p><p>  5.2 采區(qū)巷道布置及生產(chǎn)系統(tǒng)41</p><p>  5.2.1 采區(qū)數(shù)目及位置41</p><p>  5.2.2 采區(qū)走向長度的確定41</p><p>  5.2.3 確定區(qū)段和區(qū)段數(shù)目41<

12、;/p><p>  5.2.4 煤柱尺寸的確定41</p><p>  5.2.5 采區(qū)上山布置42</p><p>  5.2.6 區(qū)段平巷的布置42</p><p>  5.2.7 采區(qū)內(nèi)工作面的接替順序42</p><p>  5.2.8 采區(qū)生產(chǎn)系統(tǒng)43</p><p>

13、  5.2.9 采區(qū)內(nèi)各種巷道的掘進方法43</p><p>  5.2.10 采區(qū)生產(chǎn)能力43</p><p>  5.2.11 采區(qū)采出率44</p><p>  5.3 采區(qū)車場選型45</p><p>  5.3.1 采區(qū)上部車場選型45</p><p>  5.3.2 采區(qū)中部車場選型

14、45</p><p>  5.3.3采區(qū)下部車場選型46</p><p>  5.4.5 采區(qū)主要硐室46</p><p>  6 采煤方法47</p><p>  6.1 采煤工藝方式47</p><p>  6.1.1 采煤工藝的確定47</p><p>  6.1.2

15、機械化程度47</p><p>  6.1.3 確定回采工作面長度、工作面推進方向和推進度47</p><p>  6.1.4 采煤工藝及設備48</p><p>  6.1.5 端頭支護及超前支護方式52</p><p>  6.1.6 采煤工藝54</p><p>  6.1.7 各工藝過程安全

16、注意事項56</p><p>  6.1.8 回采工作面噸煤成本57</p><p>  6.1.9 工作面勞動組織和作業(yè)循環(huán)圖表58</p><p>  6.2 回采巷道布置61</p><p>  6.2.1 回采巷道布置方式61</p><p>  6.2.2 回采巷道參數(shù)61</p&

17、gt;<p><b>  7 井下運輸63</b></p><p>  7.1 概述63</p><p>  7.1.1 井下運輸系統(tǒng)63</p><p>  7.2 采區(qū)運輸設備選擇63</p><p>  7.2.1 設備選型原則:63</p><p>  7.

18、2.2 采區(qū)運輸設備選型及能力驗算63</p><p>  7.3大巷運輸設備選擇68</p><p><b>  8 礦井提升71</b></p><p>  8.1 概述71</p><p>  8.2 主副井提升71</p><p>  9 礦井通風73</p&g

19、t;<p>  9.1 礦井通風系統(tǒng)選擇73</p><p>  9.1.1 礦井概況73</p><p>  9.1.2 選擇礦井通風系統(tǒng)原則73</p><p>  9.1.3 通風方法的確定74</p><p>  9.1.4確定礦井的通風方式75</p><p>  9.1.5

20、 采區(qū)通風80</p><p>  9.1.6 工作面通風系統(tǒng)81</p><p>  9.1.7 礦井通風網(wǎng)絡82</p><p>  9.1.8 通風系統(tǒng)立體圖與網(wǎng)絡圖82</p><p>  9.2 礦井所需風量87</p><p>  9.2.1 回采面所需風量的計算87</p>

21、;<p>  9.2.2 掘進工作面需風量88</p><p>  9.2.3 硐室需風量89</p><p>  9.2.4 其它巷道所需風量∑Qd89</p><p>  9.2.5 礦井總風量及其分配90</p><p>  9.3全礦通風阻力的計算91</p><p>  9.3

22、.1 礦井通風阻力91</p><p>  9.3.2礦井總風阻、等級孔計算94</p><p>  9.4礦井主要通風機選型94</p><p>  9.4.1礦井自然風壓95</p><p>  9.4.2主要通風機選型95</p><p>  9.4.3 電動機選型99</p>&l

23、t;p>  9.4.4 礦井主要通風設備的配置及要求99</p><p>  9.5 特殊災害時期的安全措施100</p><p>  10 礦井基本技術經(jīng)濟指標102</p><p>  參 考 文 獻104</p><p><b>  翻譯部分</b></p><p>&l

24、t;b>  英文原文105</b></p><p><b>  中文翻譯108</b></p><p><b>  專題部分</b></p><p>  1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110</p><p>  1.1 瓦斯爆炸的條件110</p><p>

25、;  1.1.1瓦斯?jié)舛?10</p><p>  1.1.2 引火溫度110</p><p>  1.1.3 氧的濃度111</p><p>  1.2 瓦斯爆炸特點111</p><p>  1.3 事故主要原因分析111</p><p>  1.3.1煤礦開采條件差111</p><

26、;p>  1.3.2瓦斯積聚的存在111</p><p>  1.3.3引爆火源的存在111</p><p>  1.3.4裝備不足、管理不落實111</p><p>  1.3.5管理水平低112</p><p>  1.3.6企業(yè)技術管理薄弱112</p><p>  1.4 瓦斯爆炸的附加原因

27、112</p><p>  1.4.1 時間原因112</p><p>  1.4.2 氣候原因112</p><p>  1.4.3 井巷原因112</p><p>  2 瓦斯爆炸的防治技術措施113</p><p>  2.1 防止瓦斯積聚113</p><p>  2.1.1

28、 防止盲巷積聚瓦斯113</p><p>  2.2 防止高冒頂積聚瓦斯113</p><p>  2.3 煤礦瓦斯及時抽放114</p><p>  2.4 礦井瓦斯?jié)舛燃盎鹪幢O(jiān)測114</p><p>  2.5 井下火源防治114</p><p>  2.6 優(yōu)化通風網(wǎng)絡及通風系統(tǒng)115</p

29、><p>  2.7 隔爆措施115</p><p>  3 防止事故擴大的措施115</p><p>  3.1 巷道布置與通風115</p><p>  3.2 搶救措施115</p><p><b>  4 結語116</b></p><p><b&

30、gt;  致 謝117</b></p><p>  1 礦區(qū)概述及井田地質(zhì)特征</p><p><b>  1.1礦區(qū)概述</b></p><p>  1.1.1井田位置、范圍和交通位置</p><p>  興阜礦位于遼寧省阜新市,位于阜新向斜的西北側(cè),中隔鳳山~缸窯背斜自成一單斜。南北長約3 km,東西

31、寬約7 km,井田外形近似長方形,面積約20 km2。</p><p>  井田開采范圍:西北部以5煤層沖積層下潛伏露頭為界,東南部以-350等高線為界,其余邊界為與其它礦井的為鄰,面積約為20 km2。</p><p><b>  1.1.2地形地貌</b></p><p>  本區(qū)為一平坦的沖積平原,東南面是由奧陶紀石灰?guī)r構成的東北-西南方

32、向起伏伸展的低山丘陵。由巍山向東北低山丘陵接連綿延,地勢逐漸增高,最高達450m,一般高度為370m。在井田北面約7 km由震旦紀灰?guī)r構成的低山丘陵,東西方向橫伏,這兩條低山丘陵在井田東面的青山一帶相匯合。低山丘陵的伸展方向與地層走向方向一致。井田內(nèi)地勢平坦,但北部稍高,向南低下。</p><p><b>  1.1.3河流水系</b></p><p>  清河門區(qū)有

33、細河塔子溝河,清河三條水系,在本區(qū)內(nèi)僅有清河流過,清河發(fā)源于清河門西北20公里之瓦盆窯蓮花山一帶,向南流入細河,再匯入大菱河而歸大海。</p><p>  清河通過井田部分的地段,河床寬度約200平時水速0.8 /s ,水深0.15~0.3 ,河床寬度坡度4/5,雨季水量驟增可達21~23/s ,水深0.5~1.0,但河水再雨后一天左右即可下降到平時水位,一般枯竭期河水則變成細流,由于河床寬,河身淺,河道曲折,歷

34、史上曾經(jīng)泛濫(1930年),河水曾漫至河西村清河三道壕村等地,最高洪水位136~139 。</p><p>  本區(qū)地下水主要埋藏于第四級砂礫巖層及煤系底層的砂巖層,礫巖層中,其含水層由上而下大體可分為五個層,隔水層位于V-2層上與Ⅲ煤組間,從而形成基巖水的微承壓性,全區(qū)含水層與隔水層的分布情況變化甚大,極不穩(wěn)定,分叉多-?。喜F(xiàn)象顯著,極不容易將含水層劃分清楚,大體是南部含水層距煤層近,北部含水層薄距煤層遠,

35、隔水層則南薄北厚,其水平方向含水層與隔水層的劃分情況一致。</p><p>  1.1.4礦區(qū)的氣候條件</p><p>  阜新地區(qū)氣候?qū)侔氪箨懶裕募狙谉岫嘤?,冬季嚴寒凜烈,氣溫變化較大。根據(jù)阜新市氣象局1959~1999年氣象料資,歷年平均氣溫16.9 ℃,最高氣溫38.3 ℃,最低氣溫-21.3 ℃。歷年平均降水量為708.14 mm,年最大降水量為1263.8 mm。區(qū)內(nèi)冬季多北

36、風,夏季多南風,最大風速16 m/s。冰凍期為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最大凍土深度0.32m。</p><p>  1.1.5水源、電源</p><p><b> ?、?供水水源</b></p><p><b> ?、?地面水源</b></p><p>  本礦地面水源共有三處:即東水源井、西水源井和矸子

37、山水源井。供水孔數(shù)為:東水源井兩個,西水源井一個,矸子山水源井一個。以上四個供水孔均自奧陶系石灰?guī)r巖溶裂隙承壓含水層取水,水量很豐富,單位涌水量為2.33 m3/min·m。由于排水設備的限制,每個供水孔排出量約為2.0~2.3 m3/min。目前本礦部分生活用水及工業(yè)用水取自地面水源,計6.0 m3/min。</p><p><b>  ②.井下水源</b></p>

38、<p>  本礦井下清水源目前有2080疏水中 心。供水量為3.5 m3/min,主要取自第Ⅴ含水層(即煤5以上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原來的1331和1148放水中心水量很小已無法滿足供水要求。目前2080疏水中心仍在施工,將來有希望增加井下清水源。</p><p>  理化檢驗均符合國標。</p><p> ?、?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原料及電力供應</p><p&

39、gt;  礦區(qū)內(nèi)工業(yè)以煤炭為主,農(nóng)業(yè)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水稻,間雜有果園、菜園和苗圃等。</p><p>  本礦井建設期間,所需要建設材料,除鋼材、木材和部分水泥、石材需由國家計劃供應外,其它磚、砂等土產(chǎn)材料,均由當?shù)毓瑵M足建設需要。</p><p>  礦區(qū)已建有110 kv區(qū)域變電所,可向本礦井供電的兩回35 kv輸電線路。</p><p><b&g

40、t;  1.2井田地質(zhì)特征</b></p><p>  1.2.1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p><p>  阜新煤田位于東北平原南麓,在大地構造上位于醫(yī)巫閭山沉降帶的東北側(cè)。醫(yī)巫閭山北麓煤田在地質(zhì)力學體系上處于天山~陰山緯向構造帶、新華夏系構造帶和祁呂~賀蘭山山字形的三個巨型構造體系的交匯部位。煤田受新華夏構造體系的影響,以一系列NNE向的褶曲及逆斷層組成,北部受緯向構造的影響逐漸向南

41、彎轉(zhuǎn)成走向近東西向。煤系地層由石炭系中統(tǒng)阜興組。巖性以砂巖、泥巖為主,基底地層為中奧陶系石灰?guī)r,分布于煤田周邊地帶,與煤系地層呈不整合接觸。</p><p>  褶皺為不對稱狀,軸面向北西傾斜,向斜軸線偏居西北翼一側(cè),西北翼地層急陡直立甚至倒轉(zhuǎn),并伴有與其方向一致的逆斷層及逆掩斷層,斷層面傾角45°以下,引捩構造明顯,次級褶皺也較為發(fā)育。東南翼一側(cè)產(chǎn)狀平緩,構造以次級復背、向斜構造為主,并伴生有斷層構造

42、。背斜則相反,西北翼產(chǎn)狀平緩,東南翼急陡,其它情況亦然。</p><p><b>  1.2.2地質(zhì)特征</b></p><p>  興阜煤礦井田位于醫(yī)巫閭山向斜西北側(cè),煤系地層的形成時代屬于石炭紀和二迭紀。煤系基底地層為中奧陶統(tǒng)石灰?guī)r。綜合柱狀圖見圖1.1。 </p><p>  圖1.1 興阜礦綜合柱狀圖</p><

43、p>  本井田與阜新煤田其它構造單元的地層特征基本相似,本階段所揭露的地層有變化的地段主要在5號煤層,對其層間距及巖性作了修改,下面按著由老至新的地層順序進行描述。</p><p> ?、?奧陶系中統(tǒng)水泉層(O2)</p><p>  本組為巖性單一質(zhì)純的碳酸鹽巖相沉積,以厚層狀灰褐色——淡玫瑰色的豹皮狀灰?guī)r為主,夾薄層狀白云質(zhì)灰?guī)r。后種巖石多賦存于本組地層上部。根據(jù)巖芯觀察,其頂部

44、大約50 m以上部分屬古風化帶,最頂部20 m風化程度甚強,常呈土黃色,向下漸弱,巖石呈黃灰斑狀雜色。在風化殼中,溶孔溶洞發(fā)育,部分層段呈蜂窩狀,時有鉆具陷落發(fā)生。含水性甚強,裂隙及孔洞內(nèi)有淺灰——淺黃色鋁土巖充填物,這為鑒定古風化殼的重要證據(jù)。1988年在太平莊打水井時發(fā)現(xiàn)奧陶灰?guī)r中有0.5m垂深溶洞,并有淺黃色充填物。</p><p><b> ?、?石炭系(C)</b></p&g

45、t;<p>  下界為奧陶系中統(tǒng)石灰?guī)r頂面,兩者為平行不整合接觸。上界為煤11頂板含海相動物化石之泥巖頂面。該層與上覆的二迭系地層呈整合接觸。本組一般厚度為210 m。</p><p> ?、?石炭系中統(tǒng)--孫家灣層(C2)</p><p>  直接覆蓋于奧陶系石灰?guī)r之上,上至K3灰?guī)r頂界面,一般厚度75m。</p><p>  本統(tǒng)地層以粘土巖和粉砂

46、巖為主,各種巖石大致百分比如下:粘土巖占42.1%,粉砂巖占31.2%,砂巖占19.9%,石灰?guī)r占6.8%。</p><p>  本組巖相變化是由濱海湖泊相碎屑沉積過渡為海相灰?guī)r沉積,交替出現(xiàn)三個沉積旋回,即:Ⅰ-1、Ⅰ-2、Ⅰ-3,形成一個漸進的相序。本組中含三層薄層石灰?guī)r,均含有豐富海相動物化石,由下而上簡稱為K1、K2、K3石灰?guī)r。第一層灰?guī)rK1出現(xiàn)在距奧陶灰?guī)r頂界面大約38 m處,第二層石灰?guī)rK2出現(xiàn)在K

47、1之上12 m處,第三層石灰?guī)rK3出現(xiàn)在K2之上大約25 m處,稱之為灰?guī)r,該層灰?guī)r呈淺灰褐色,中厚層狀,質(zhì)純,厚2.5 m左右,厚度大,層位穩(wěn)定,含有大量的蜓科和珊瑚化石,易于同其它巖石相區(qū)別。</p><p> ?、?石炭系上統(tǒng)(C3)</p><p>  下限為灰?guī)rK3頂板,呈整合接觸,上限為灰?guī)rK6之頂板,亦是整合接觸。本組地層一般厚度76.59 m,以粉砂巖為主,粘土巖含量減少,

48、各種巖石所占的百分比為:粘土巖10.1%,粉砂巖類占52.6%,砂巖類占31.4%,石灰?guī)r占2.9%。巖相組合上為淺海相薄層泥質(zhì)碳酸鹽巖和瀉湖海灣相粉砂巖及砂巖沉積物的交替沉積。包含I-4、I-5、I-6三個較大的旋回,每一旋回都是由海相石灰?guī)r起經(jīng)過渡相沉積,又覆為海相沉積。</p><p>  本組內(nèi)賦存三層石灰?guī)r,由下而上命名為K4、K5、K6,其中K5石灰?guī)r為深灰色泥質(zhì)生物碎屑巖,時而接近鈣質(zhì)粘土巖。特點是

49、含灰白色的動物介殼,富集成層,與深灰色泥質(zhì)灰?guī)r交替成細帶狀,形成明顯的水平層理和水平波狀層理,極易區(qū)別于其它石灰?guī)r。厚度薄但比較穩(wěn)定,一般為0.1~1.3 m,平均0.55 m。在K5石灰?guī)r底板,賦存三個煤層即: 14煤層一般厚度為0.1~0.8 m,平均0.4 m;煤15甲一般厚度為0.1~0.5 m;煤15乙一般厚度為0.1~4.29 m,平均1.12 m,局部達到可采。本組比較突出的特點是出現(xiàn)了含煤沉積,是典型的海陸交互相沉積序列

50、。</p><p>  下限灰?guī)rK6頂板,上限為11煤層頂板泥巖之頂界面。一般厚度為60 m,本組為重要的含煤地層。</p><p>  本組地層以粉砂巖為主,其次為砂巖,各種巖石所占百分比如下:粉砂巖類38.3%,砂巖類29.5%,煤層17.4%,粘土巖14.8%。巖相組合主要是瀉湖海灣相和泥巖沼澤相交替沉積,同時在瀉湖海灣相之后出現(xiàn)有湖濱三角洲相。</p><p&g

51、t;  自沉積灰?guī)rK6之后,海水大規(guī)模后退,而每次海進的幅度都比較小。該階段沉積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是成煤的最好時期。本組含煤層5層,即:煤12-1/2、煤12、12-1煤層、煤12-1上煤線、11煤層。</p><p><b> ?、?二迭系下統(tǒng)P1</b></p><p>  下界為11煤層頂板之泥巖頂面,為整合接觸。上界為A層礬土質(zhì)粘土巖之頂板,井田內(nèi)該層大部分被沖蝕

52、掉。本統(tǒng)地層一般厚度為235.76 m。</p><p><b>  1.2.3地質(zhì)構造</b></p><p><b> ?、?褶曲構造</b></p><p>  興阜礦井田自身即為一個向斜,向斜軸線偏居西側(cè),近南北延伸,中部略向西呈弧形彎曲,并向南偏東傾伏,傾伏角約15°。向斜軸線西側(cè)地層產(chǎn)狀急陡,而東側(cè)則

53、較為舒緩,同時向斜邊緣較之中部地層產(chǎn)狀陡。這種構造特征直接影響了井田不同區(qū)域斷裂構造的性質(zhì)和發(fā)育程度。在井田東部有一舒緩橫向褶皺,軸線方向N43E,長700 m,寬300 m,兩翼傾角5°~10°。</p><p>  在井田中南部有一小型背斜,軸線方向N40°E,長600 m以上,背斜西部一翼產(chǎn)狀較陡,傾角25°~60°,東部則地層較舒緩,傾角15°~

54、25°。</p><p><b> ?、?斷裂構造</b></p><p>  斷裂構造是井田最為重要的構造形式,它不但構成了井田邊界,而且直接影響采區(qū)的劃分,同時在井田范圍內(nèi)廣泛存在,是采掘生產(chǎn)和井巷工程所要解決的最主要的地質(zhì)問題。由于井田向斜西陡、東緩,邊緣陡、中部緩的不對稱性,造成井田范圍內(nèi)斷裂構造的性質(zhì)、分布、發(fā)育程度具有較大的分異??傮w上講,向斜軸

55、線以西區(qū)域內(nèi)以逆斷層為主,且多為沖斷層,構造復雜;而向斜軸線以東則以張性正斷層為主,逆掩斷層次之,沖斷層極為少見,構造條件亦相對簡單。同時受區(qū)域應力作用,斷裂構造在延伸展布上亦存在一定規(guī)律,按其走向大致可分為四組:</p><p>  ①.走向呈NNE到NE向的逆斷層</p><p>  這類斷層分布密度大,極易成組出現(xiàn),傾角20°~75°之間,斷層面呈平滑微波狀,擦痕

56、明顯,斷層泥厚2~5 cm,牽引構造十分明顯,并常有派生褶曲發(fā)育,延伸長度200 m~1300 m,主要分布在井田西翼邊緣地帶,具有代表性的斷層有F5、F7、F1~F3組等。</p><p> ?、?走向NEE向的正斷層</p><p>  這組正斷層主要分布在井田向斜軸部及井田西部地帶,斷層面傾角多在60°以下,斷裂面張開,層面不平整,多為斷層泥充填,斷層延伸長度100~110

57、0 m,具有代表性的斷層有F4等。</p><p>  ③.F1~F3斷層組</p><p>  這是三條密集平行排列的逆斷層,位于井田南部,構成了井田的天然邊界,三者均為逆掩斷層,走向35°~60°,傾角南東,斷層面傾角35°~46°,累計落差70~145 m,延伸長度3500 m。這組斷層在地質(zhì)及水文地質(zhì)方為重要的是它溝通了上下含水層的水力聯(lián)系,

58、使鄰近區(qū)域內(nèi)水文地質(zhì)條件復雜化。該斷層主要由四條地質(zhì)剖面和15個地面鉆孔控制,其防水煤柱范圍內(nèi)仍是井巷工程禁區(qū)。</p><p>  面對井田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斷層帶附近地層被斷褶得錯綜復雜,支離破碎,其兩側(cè)延續(xù)到相當范圍,裂隙節(jié)理叢生,使地層更具有強充水性。斷層參數(shù)見表1.3。</p><p><b>  1.2.4地溫</b></p><p&

59、gt;  據(jù)詳查勘探資料,本區(qū)地溫梯度為0.94 ℃/100 m,橫溫帶在50~100 m左右,地溫變化范圍在11.50~17.00 ℃之間,屬地溫正常區(qū)。</p><p><b>  1.3煤層及煤質(zhì)</b></p><p>  1.3.1煤層賦存條件</p><p>  井田煤系主要由石炭系上統(tǒng)和二迭系下統(tǒng)地層組成,煤系地層總厚度約450

60、 m,共含大小煤層8層,煤層總厚度25.3 m,含煤系數(shù)為5.7%,其中5#煤為可采煤層,平均總厚度8.43 m。各煤層具體分布見表1.4。</p><p><b> ?、?可采煤層厚度</b></p><p>  9#煤層:為礦井的主采煤層,厚度為0.00~17.67 m,平均厚度為8.43 m。煤層為黑色、條帶狀構造,玻璃光澤,以亮煤為主,間夾暗色條帶,局部含絲炭

61、,偶含黃鐵礦膜,半亮~光亮型。煤層的容重為1.44 t/m3。區(qū)內(nèi)煤層厚度變化較大,最厚點在西翼采區(qū)灣36孔。</p><p>  本煤層一般含2~3層夾矸,多為炭質(zhì)頁巖。在井田西翼采區(qū)及軸東采區(qū)有厚層夾矸,巖性為褐紅色泥巖~粉砂巖~細砂巖或淺褐色砂巖,厚度各采區(qū)達0.1~0.4m,在平面上呈透鏡狀,分布范圍不大,主要在盤地邊緣及F3斷層組附近,夾矸之上有1.5~3.7m左右的煤,之下有5.0m左右的煤。夾矸變厚

62、處煤層厚度明顯變薄,且上分層煤往往尖滅于煤層頂板,因此,在施工中必須注意:下分層煤是主要煤層。</p><p> ?、?可采煤層結構變化</p><p>  井田可采煤層為5煤層。在礦井開采過程中,揭露的煤厚點越來越多,通過全面的統(tǒng)計分析,對其穩(wěn)定性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現(xiàn)將其穩(wěn)定性分析分述如下:</p><p>  根據(jù)5煤層開采情況,選取了134個煤厚點進行統(tǒng)計分

63、析,確定煤5的穩(wěn)定程度見表1.1。</p><p>  表 1.1 井田煤層穩(wěn)定性統(tǒng)計表(5#煤)</p><p><b>  1.3.2煤質(zhì)</b></p><p><b> ?、?煤的物理性質(zhì)</b></p><p>  煤層的物理特性見表1.2:&

64、lt;/p><p>  表1.2 主要煤層物理特征表</p><p> ?、?可采煤層的煤質(zhì)概況</p><p>  煤層煤質(zhì)特征表見表1.3。</p><p>  表1.3 可采煤層煤質(zhì)特征表</p><p>  煤

65、灰成分:以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為主,其中二氧化硅的含量43.65%,三氧化二鋁含量為36.22%,其次為三氧化二鐵,其含量為4.79%,氧化鉀含量為2.67%,氧化鎂含量為1.62%,氧化鈣含量為1.20%?;胰廴谛攒浕瘻囟龋⊿T)1500 ℃,屬難熔灰分。</p><p><b> ?、?工藝性能</b></p><p><b> ?、?煤的熱穩(wěn)定性。&l

66、t;/b></p><p>  據(jù)詳查勘探取樣測試,5號煤TS+6為56.20~87.75%,平均77.01%;屬于熱穩(wěn)定性好的煤層。</p><p> ?、?煤對CO2的反應性。</p><p>  經(jīng)本礦取樣試驗并參考詳查勘探資料,950 ℃時,5號煤CO2還原率為9.40~28.50%,平均17.77%。屬反應性低的煤層。</p><

67、p><b> ?、?煤的可磨性。</b></p><p>  據(jù)補充勘探5號鉆孔煤芯煤樣試驗結果并參考詳查勘探試驗資料,5號煤哈氏可磨指數(shù)(HGI)為63.80~91.80%,平均78.40%。屬于可磨性較好的煤層。</p><p><b>  ④.煤的結渣性。</b></p><p>  據(jù)詳查報告資料,當鼓風強度

68、0.30m/s時, 5號煤灰的結渣率為6.42~11.98%,平均8.36%。屬弱結渣煤。</p><p><b> ?、?煤的可選性</b></p><p>  據(jù)詳查勘探采取鉆孔簡易分選樣進行篩浮試驗,用±0.1含量法評價,結果為:</p><p>  5號煤:假定精煤灰分為11.00%,則±0.1含量為4.58~24.

69、86%,平均11.68%,可選性為易選。假定精煤灰分為11.50%,±0.1含量為3.56~20.68%,平均9.29%,可選性為易選。</p><p><b> ?、?煤類和工業(yè)用途</b></p><p>  井田內(nèi)各煤層均屬氣煤類,小牌號為氣煤1號和氣煤2號,根據(jù)5號煤鐵箱試驗結果,煤的結焦性能較差,塊度小,抗碎性及抗磨性能較差,不適于單獨煉焦之用,但

70、可以考慮作配焦用煤;煤的焦油含量較高,屬富油煤~高油煤,可考慮煤的綜合利用。由于煤的發(fā)熱量均在18.01~24.18 MJ/Kg,可作為動力用煤。</p><p>  1.3.3區(qū)域水文地質(zhì)</p><p> ?、?區(qū)域水文地質(zhì)概況</p><p>  清河門區(qū)有細河塔子溝河,清河三條水系,在本區(qū)內(nèi)僅有清河流過,清河發(fā)源于清河門西北20公里之瓦盆窯蓮花山一帶,向南流

71、入細河,再匯入大菱河而歸大海。</p><p>  清河通過井田部分的地段,河床寬度約200平時水速0.8 /s ,水深0.15~0.3 ,河床寬度坡度4/5,雨季水量驟增可達21~23/s ,水深0.5~1.0,但河水再雨后一天左右即可下降到平時水位,一般枯竭期河水則變成細流,由于河床寬,河身淺,河道曲折,歷史上曾經(jīng)泛濫(1930年),河水曾漫至河西村清河三道壕村等地,最高洪水位136~139 。</p&

72、gt;<p>  興阜礦的水文地質(zhì)條件屬復雜型,有八個含水層,自下而上分別為:</p><p> ?、?奧陶系石灰?guī)r巖溶裂隙承壓含水層(Ⅰ)</p><p>  ②.K2~K6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Ⅱ)</p><p> ?、?K6~煤12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Ⅲ)</p><p>  ④.煤9~煤7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Ⅳ)<

73、/p><p> ?、?煤5以上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Ⅴ)</p><p> ?、?風化帶裂隙、孔隙承壓含水層(Ⅵ)</p><p>  ⑦.第四系底部卵石孔隙承壓含水層(Ⅶ)</p><p> ?、?第四系中上部砂卵礫孔隙承壓和孔隙潛水含水層(Ⅷ)</p><p>  其中與礦井生產(chǎn)較密切的為Ⅰ、Ⅱ、Ⅲ、Ⅴ、Ⅶ。</p

74、><p><b> ?、?井田地表河流</b></p><p>  根據(jù)1989~1998年東翼塌陷坑觀測資料統(tǒng)計,積水量最大值為263.5萬噸,積水量最小值為21.6萬噸,東翼塌陷坑隨著采、掘活動逐年加大,但積水對礦井涌水量無影響,對礦井安全生產(chǎn)無威脅。</p><p><b> ?、?井田含水層</b></p>

75、<p> ?、?礦井直接充水含水層</p><p>  興阜礦直接充水含水層有K2~K6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Ⅱ)、K6~煤12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Ⅲ)、5煤層以上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Ⅴ)。</p><p>  a.K2~K6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p><p>  該含水層位于石炭系中統(tǒng)水泉的K2灰?guī)r和石炭系上統(tǒng)孫家灣的K6灰?guī)r之間,厚度100 m,巖性

76、以粉砂巖和細砂巖為主。巖石膠結物多為鈣泥質(zhì)。本層巖石裂隙非常發(fā)育,且以傾向裂隙為主,寬度較大,多呈直立密集分布。該含水層在垂向上以K6灰?guī)r、15煤層底板、16煤層底板含水較豐富。</p><p>  本含水層單位涌水量為 0.005~0.083 m3/min,平均為 0.032 m3/min,滲透系數(shù)為1.296~7.816 m/d ,平均為4.586 m/d ,屬于含水豐富的含水層。水質(zhì)類型為HCO3-―Ca2

77、+-Mg2+型淡水,總硬度為9.12度,PH=7.89。</p><p>  b.K6~煤12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p><p>  該含水層位于石炭系上統(tǒng)水泉的K6至煤12-2底板之間,厚度20 m,巖性以砂巖和粉砂巖為主,巖石膠結物多為硅質(zhì),垂直層面的構造裂隙很發(fā)育,裂隙充填物多為鈣質(zhì)。</p><p>  本含水層單位涌水量為0.002~0.206m3/min

78、.m,平均為0.042 m3/min.m,滲透系數(shù)為0.253~19.793 m/d,平均為6.360 m/d ,屬于含水豐富的含水層。水質(zhì)類型為HCO3-—Ca2+—Mg2+型淡水,總硬度為12.27德國度,固型物含量為241 mg/l,PH=7.85。</p><p>  c.煤5以上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p><p>  該含水層位于二迭系下統(tǒng)的上界。巖性以粉砂巖及砂巖為主,其中中粗

79、砂巖含水最豐富。砂巖膠結物多為鈣、硅、泥質(zhì)。本層巖石裂隙非常發(fā)育,且以傾向裂隙為主,寬度較大,多呈直立密集分布。在勘探期施工的鉆孔中,幾乎所有鉆孔過本層時均消耗沖洗液,消耗量大于5 m3/h的鉆孔占總數(shù)的58%,而且漏水嚴重的分布在井田東部和南部地區(qū),其余地段沖洗液消耗量較小,我礦在1987~1996年施工的鉆孔當鉆至本層時,沖洗液漏失現(xiàn)象也很嚴重,常有不回水現(xiàn)象。因此可知本含水層裂隙發(fā)育。</p><p>  

80、在煤5以上60 m厚,為一河床相砂巖,與下伏地層呈沖刷接觸,在井田西部和中部直接沖刷至煤5或煤6,甚至沖刷至煤7或煤8,本段單位涌水量為0.007~0.117 m3/min.m,平均為0.052 m3/min.m,滲透系數(shù)為1.985~8.945 m/d ,平均為4.952 m/d ,其水質(zhì)特征為:HCO3-一Na+一Ca2+型淡水,硬度為7.86~12.64德國度,固形物含量234~297 mg/l,PH=8.0~8.4。</p

81、><p>  本含水層是礦井頂板突水的直接水源,是威脅礦井生產(chǎn)的主要含水層,特別是對煤9的開采影響最大。</p><p>  d.石炭系太原組灰?guī)r裂隙巖溶含水層。</p><p>  該含水層主要有K2、K3、K4、K5灰?guī)r,據(jù)鉆孔揭露:</p><p>  K2灰?guī)r厚4.88~8.09 m,裂隙巖溶發(fā)育,消耗水量:20.76 m3/h;<

82、/p><p>  K3灰?guī)r厚2.4~4.88 m,局部裂隙巖溶發(fā)育,消耗水量:24.15 m3/h;</p><p>  K4灰?guī)r厚0.25~1.35 m,有缺失現(xiàn)象,最大消耗水量:12.12 m3/h;</p><p>  K5灰?guī)r厚3.17~6.52 m,裂隙巖溶發(fā)育,最大消耗水量:11.59 m3/h。</p><p>  單位涌水量為0.

83、0045~16.84 L/s.m,滲透系數(shù)0.024~38.43 m/d,水質(zhì)屬于HCO3-Ca、Na型,礦化度1.254 g/L。該含水層水位標高+681.43~+687.75 m。</p><p>  e.二迭系山西組K7砂巖和3號煤層頂板砂巖裂隙含水層。</p><p>  K7砂巖2.00~2.90 m,最大消耗水量24.75m3/h,單位涌水量為0.0032~0.079 L/s.

84、m,滲透系數(shù)0.020 m/d。水質(zhì)屬于HCO3-Ca、Na型,礦化度1.25~1.37 g/L。</p><p>  3號煤頂板砂巖:與3號煤直接接觸,厚1.15~6.96 m,平均3.80 m,裂隙較為發(fā)育,最大消耗水量為95m3/h,為3號煤直接含水層。</p><p>  f.二迭系下石盒子組K8砂巖:厚4.00~8.43 m,最大消耗水量:20.13 m3/h,單位涌水量為0.0

85、79 L/s·m,水質(zhì)屬于HCO3-Ca、Na型。</p><p>  g.基巖風化裂隙帶。</p><p>  在河床與溝谷低洼處發(fā)育深度為70~100 m,在山麓邊坡一帶風化深度不足50 m,一般透水性好而含水性差。該層最大消耗水量為20.13 m3/h,鄰區(qū)資料表明其單位涌水量為0.58~0.62 L/s·m。</p><p>  h.新生

86、界沖積-洪積松散層。</p><p>  厚0~24.59 m,平均8.75 m,單位涌水量0.094~1.55 L/s.m,滲透系數(shù)0.46~4.60 m/d。水質(zhì)屬于HCO3-Ca、Mg或HCO3-Ca型,礦化度0.28~0.7 1g/L。為當?shù)毓まr(nóng)業(yè)用水主要取水層。主要巖性為亞粘土、亞砂土、砂、砂礫石,包括若干單個含水層及隔水層。</p><p>  ⑷.礦井充水因素分析</p

87、><p><b>  礦井充水水源</b></p><p>  礦井主要充水水源有:含水層水、斷層水、老空水。</p><p><b>  ①.含水層水</b></p><p>  礦井含水層充水水源有煤5以上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水、9煤層~7煤層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水、K6~12煤層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水、

88、K2~K6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水。其中9煤層開采受煤5以上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和9煤層~7煤層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水的影響,一、二水平開拓工程受K6~12煤層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和K2~K6砂巖裂隙承壓含水層水的影響。</p><p><b> ?、?斷層水</b></p><p>  斷層水作為充水水源主要是通過斷層導通含水層水而形成的。斷層的性質(zhì)及圍巖的破壞程度是斷層充水

89、的主要因素。張性正斷層、落差大、圍巖破壞嚴重便形成了良好的斷層充水條件。</p><p><b>  充水通道</b></p><p>  充水通道主要是巖石的孔隙、裂隙、斷層。</p><p><b> ?、?孔隙、裂隙通道</b></p><p>  礦井孔隙主要發(fā)育在第四系沖積層中,而裂隙發(fā)育

90、在基巖里。其中后者與礦井生產(chǎn)關系較密切。</p><p>  礦井的巖石裂隙較發(fā)育,且多為張性裂隙,傾角大于70°,是含水層水進入礦井的主要通道。</p><p><b> ?、?斷層</b></p><p>  興阜礦斷層可分為兩大類:正斷層和逆斷層。除F1~F3斷層外,大多數(shù)逆斷層由于其結構面為壓性面,比較緊密,導水性較差。而正斷

91、層卻與之相反,由于其結構面屬張性,較松散,易導水,F(xiàn)1斷層組 雖為正斷層,但破碎帶寬達250 m,使其附近地層被錯動得支離破碎。通過15個穿過該斷層帶的鉆孔簡易水文觀測表明;有60%的孔發(fā)生沖洗液嚴重漏失現(xiàn)象,漏失量達7.8 m3/h,對灣42、灣水5進行抽水實驗:單位涌水量為0.001 m3/min.m和0.056 m3/min.m,滲透系數(shù)為0.388 m/d和11.222 m/d 。因此足以證明該斷層導水,富水性較強(已留有防水煤

92、柱)。</p><p>  綜上,興阜礦水文地質(zhì)條件為中等復雜類型。</p><p><b> ?、?礦井涌水量</b></p><p>  根據(jù)本礦水文地質(zhì)條件和及鄰區(qū)實際生產(chǎn)狀況,確定本礦井最大涌水量為240 m3/h,一般為110 m3/h。</p><p>  1.3.4瓦斯、煤塵爆炸及煤的自燃</p>

93、;<p>  根據(jù)(燃化部[72]燃煤開字第91號文)確定:礦井瓦斯等級為低瓦斯礦井,并有煤塵爆炸危險。瓦斯涌出量,自燃發(fā)火期,煤塵爆炸指數(shù)見表1.4。</p><p>  表1.4 瓦斯、煤塵及自燃發(fā)火情況表</p><p><b>  2 井田境界和儲量</b></p><p>

94、<b>  2.1井田境界</b></p><p><b>  2.1.1井田境界</b></p><p>  在煤田劃分為井田時,要保證各井田有合理的尺寸和境界,使煤田各部分都能得到合理的開發(fā)。煤田范圍劃分為井田的原則為:</p><p>  ⑴.井田范圍內(nèi)的儲量,要與煤層賦存情況、開采條件和礦井生產(chǎn)能力相適應;<

95、/p><p>  ⑵.保證井田有合理尺寸;</p><p> ?、?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進行劃分,如地質(zhì)構造(斷層)等;</p><p>  ⑷.合理規(guī)劃礦井開采范圍,處理好相鄰礦井間的關系。</p><p>  2.1.2開采邊界擴大的可能性</p><p>  井田開采范圍:西北部以5煤層沖積層下潛伏露頭為界,東南部以-3

96、50等高線為界,其余邊界為與其它礦井的為鄰,面積約為20 km2,擴大的可能性不大。</p><p><b>  2.2礦井儲量</b></p><p>  根據(jù)(83)煤生字第1275號文頒發(fā)的《生產(chǎn)礦井儲量管理規(guī)程》中第二章第一節(jié)第八條確定各級儲量的條件中有關規(guī)定要求及參照阜新礦務局聞頒發(fā)的《阜新礦務局生產(chǎn)礦井儲量管理規(guī)程實施細則》和國家頒發(fā)的各種法規(guī)等作為確定各

97、級儲量的主要依據(jù)。</p><p>  本井田內(nèi)共含煤8層,其編號自上而下分別為:1、2、3、5、6、7、8號煤,其中5號煤為主要可采煤層,其余煤層本設計不做討論。</p><p>  2.2.1儲量計算基礎</p><p><b> ?、?工業(yè)指標的確定</b></p><p>  依據(jù)《煤炭工業(yè)礦井設計規(guī)范》有關規(guī)定

98、,儲量計算中厚度、灰分指標要求見表2.1。</p><p><b> ?、?其他計算依據(jù)</b></p><p>  ①.根據(jù)興阜礦井田地質(zhì)詳查勘探報告和1998年6月補充勘探提供的煤層資料計算。</p><p> ?、?依據(jù)《煤炭資源地質(zhì)勘探規(guī)范》關于化工、動力用煤的標準:計算能利用儲量的煤層最低可采厚度為0.80 m,原煤灰分不大于40%。

99、計算暫不能利用儲量的煤層厚度為0.70~0.80 m。</p><p> ?、?依據(jù)國務院(1998)5號文《關于酸雨控制區(qū)及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qū)有關問題的批復》內(nèi)容要求:禁止新建煤層含硫份大于3%的礦井。硫份大于3%的煤層儲量列入平衡表外儲量。</p><p> ?、?儲量計算厚度:夾石厚度不大于0.05 m時,與煤分層合并計算,復雜結構煤層的夾石總厚度不超過每分層厚度的50%時,以各煤分

100、層總厚度作為儲量計算厚度。</p><p> ?、?井田內(nèi)主要煤層穩(wěn)定,厚度變化不大,煤層產(chǎn)狀平穩(wěn),勘探工程分布比較均勻,采用地質(zhì)塊段的算術平均值。</p><p>  表2.1 儲量計算厚度、灰分指標</p><p>  2.2.2工業(yè)儲量計算</p><p>  根據(jù)儲量計算公式

101、(《地質(zhì)學基礎》中礦大出版社 陳昌榮主編)</p><p><b>  地質(zhì)塊段法</b></p><p>  地質(zhì)塊段法就是根據(jù)一定的地質(zhì)勘探或開采特征,將礦體劃分為若干塊段,在圈定的塊段法范圍內(nèi)可用算術平均法求得每個塊段的儲量。煤層總儲量即為各塊段儲量之和,應當指出,每個塊段內(nèi)至少應有一個以上的鉆孔。</p><p>  塊段的面積S必須采

102、用真面積(即煤層斜面積)。用煤層底板等高線上的水平投影面積換算成真面積。儲量計算圖見圖2.1。</p><p>  式中 ——真面積,m2;</p><p>  ——水平投影面積,m2 ;</p><p>  ——煤層傾角,采用塊段內(nèi)的平均傾角,(º);</p><p>  Mi——塊段煤層的平均真厚度,m;</p>

103、<p>  煤層厚度M應采用其厚度的平均值,即根據(jù)計算面積內(nèi)各見煤點的厚度,均換算成真厚度(垂直層面方向的厚度),而后用算術平均法進行計算。</p><p>  式中 ——煤層真厚度的平均值,m;</p><p>  n——參加計算的見煤點數(shù)(地段中的鉆孔數(shù))</p><p>  ——該地段中各見煤點的煤層真厚度,m;</p><p

104、>  ——塊段內(nèi)煤層容重,t/m3。</p><p>  煤層儲量的計算公式為:</p><p><b>  --…..</b></p><p>  、-. ——分別為各塊段的儲量,萬t ;</p><p>  、-.. ——分別為各塊段的面積,m2</p><p>  M1、M2….Mn—

105、—分別為各塊段內(nèi)煤層的厚度,m</p><p>  、-….——分別為各塊段內(nèi)煤層的容重,t/m3。</p><p>  本井田內(nèi)主要可采煤層為5煤層,其平均厚度為4.5 m。由上式計算結果見表2.2:</p><p>  圖2.1 儲量計算圖</p><p>  表2.2 興阜礦5煤儲量計算表&l

106、t;/p><p>  2.3 礦井可采儲量</p><p>  2.3.1 煤柱的留設</p><p>  礦井設計可采儲量=(礦井工業(yè)儲量-永久煤柱損失)×采區(qū)采出率。</p><p>  計算礦井可采儲量時,必須要考慮以下?lián)p失:1)工業(yè)廣場保護煤柱;2)井田境界煤柱損失;3)采煤方法所產(chǎn)生的煤柱損失和斷層煤柱損失;4)建筑物、河

107、流、鐵路等壓煤損失;5)其它損失。</p><p>  本井田中永久煤柱損失主要有:工業(yè)廣場保護煤柱、井田境界煤柱損失、村莊保護煤柱和斷層保護煤柱等。</p><p>  根據(jù)興阜礦業(yè)公司周圍礦井實際經(jīng)驗和依據(jù)《建筑物、水體、鐵路及主要井巷煤柱與壓煤開采規(guī)程》之相關條款規(guī)定,部分煤柱的留設方法如下,見表2-2</p><p>  表2-2

108、 煤柱留設地帶及方法</p><p>  1)邊界煤柱可按下列公式計算</p><p>  Z=L×b×M×R (公式2-4)</p><p>  式中: Z——邊界煤柱損失量;</p><p&g

109、t;<b>  L——邊界長度;</b></p><p><b>  b——邊界寬度;</b></p><p><b>  M——煤層厚度;</b></p><p>  R——煤的容重。5#煤層1.4 t/m3</p><p>  2)工業(yè)廣場煤柱留設</p>&

110、lt;p>  根據(jù)《煤炭工業(yè)設計規(guī)范》,工業(yè)場地占地指標如表2-4。</p><p>  表2-4 工業(yè)場地占地指標 </p><p><b>  注:</b></p><p> ?。?)占地指標中包括圍墻內(nèi)鐵路站線的占地面積;</

111、p><p>  (2)井型小的取大值,井型大的取小值;</p><p>  (3)在山區(qū)占地指標可適當增加;</p><p> ?。?)附近礦井有選煤廠時,增加的數(shù)值為同類礦井占地面積的30~40%;</p><p> ?。?)占地指標單位中的10 萬t指礦井的年產(chǎn)量。</p><p>  工業(yè)場地的布置應結合地形、地物、

112、工程地質(zhì)條件及工藝要求,做到有利生產(chǎn),方便生活,節(jié)約用電。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本井田工業(yè)場地占地面積S取值如下:</p><p>  S=1.0×120/10=13.2公頃=120000 m²</p><p>  經(jīng)計算工業(yè)廣場的面積為12公頃,由于長方形便于布置地面建筑,所以初步設定工業(yè)廣場為長方形,即長方形長邊為400 m,短邊為300 m。本礦井地質(zhì)條件及沖擊層和基巖移

113、動角見表2-5。</p><p>  表2-5 巖層移動角 </p><p>  由此根據(jù)上述已知條件,畫出如圖2.3所示的工業(yè)廣場保護煤柱的尺寸,并由圖可得出保護煤柱的尺寸為:</p><p>  S=梯形面積=(上寬+下寬)×高/(2×cos15°)

114、 ?。ü?-5)</p><p>  S1=(715+773)×930/2× cos15°=716273m2</p><p>  則:工業(yè)廣場的煤柱量為:</p><p>  Z=S×M×R

115、 (公式2-6)</p><p>  式中: Z——工業(yè)廣場煤柱量Mt;</p><p>  S——工業(yè)廣場面積m2;</p><p><b>  M——煤層厚度m;</b></p><p>  R——煤的容重t / m3。</p><p><b>  則:Z=521萬t&l

116、t;/b></p><p><b>  4)大巷保護煤柱</b></p><p>  大巷寬為5 m,大巷煤柱兩側(cè)保護煤柱寬度為30 m,則大巷保護煤柱損失量為132萬t,永久煤柱損失如表2-6所示。</p><p>  表2-6 保護煤柱損失量</p><p

117、>  2.3.2 可采儲量計算</p><p>  本礦平均煤厚為4.5m,礦井回收率取75%。經(jīng)計算礦井工業(yè)儲量為11530萬t,全礦永久煤柱損失為1740 萬t,則礦井可采儲量=(11530-1740) ×0.75=7832萬/t </p><p>  用作圖法求出工業(yè)廣場保護煤柱量,工業(yè)廣場保護煤柱留設見圖2.3。</p><p>  圖

118、2.3 垂線法計算工業(yè)廣場保護煤柱邊界示意圖</p><p>  3 礦井工作制度、設計生產(chǎn)能力及服務年限</p><p>  3.1 礦井工作制度</p><p>  3.1.1 礦井年工作日數(shù)的確定</p><p>  按照《煤炭工業(yè)礦井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礦井設計生產(chǎn)能力按年工作日330 天計算。所以,本礦井設計年工作日數(shù)為330

119、天。</p><p>  3.1.2 礦井工作制度的確定</p><p>  礦井工作制度設計采用“三八”工作制,即二班采煤,一班準備,每班凈工作時間為8 h。</p><p>  3.1.3 礦井每晝夜凈提升小時數(shù)的確定</p><p>  按照《煤炭工業(yè)礦井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礦井每晝夜凈提升時間16 h。這樣充分考慮了礦井的富裕系數(shù),防

120、止礦井因提升能力不足而影響礦井的增產(chǎn)或改擴建。因此本礦設計每晝夜凈提升時間為16 h。</p><p>  3.2 礦井設計生產(chǎn)能力及服務年限</p><p>  3.2.1 確定依據(jù)</p><p>  《煤炭工業(yè)礦井設計規(guī)范》第2.2.1條規(guī)定:礦井設計生產(chǎn)能力應根據(jù)資源條件、外部建設條件、回采對煤炭資源配置及市場需求、開采條件、技術裝備、煤層及采煤工作面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