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1 綜合說明</b></p><p><b>  1.1 工程概況</b></p><p>  譚家山水庫位于湖北省嘉魚縣高鐵鎮(zhèn)的臨江村境內(nèi),距高鐵鎮(zhèn)約7.5km,距嘉魚縣城約30.0km。本次復核水庫承雨面積1.2km2,水庫總庫容101.8萬m3,設計灌溉面積1500畝,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養(yǎng)殖等綜合效益

2、的小(一)型水庫。譚家山水庫大壩樞紐工程始建于1965年9月,1966年10月建成,形成目前布置型式。</p><p>  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的規(guī)定,工程等別為Ⅳ等,主要建筑物級別為4級。本次復核設計洪水標準為20年一遇,相應下泄流量2.8 m3/s,相應水位46.03m;校核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相應下泄流量4.3m3/s,相應水位46.36m。水庫正常蓄水位45.

3、0m,死水位40.50m。</p><p>  譚家山水庫樞紐工程由主壩、副壩、溢洪道、輸水管等主要建筑物組成。</p><p>  (1)主壩:壩頂高程47.30m,最大壩高10.3m,壩頂長240.0m,壩頂寬6.0m,壩底寬66.0m。迎水坡沒有馬道,坡比為1:2.42和1:2.01;背水坡設有一級馬道,寬度為5.0m,背水坡一級坡比為1:2.33,二級坡坡比為1:5.81,河床高程

4、37.0m。</p><p>  (2)副壩:位于主壩左側(cè)山凹,壩頂高程47.50m,最大壩高5.4m,壩頂長72.5m。迎水坡坡比為1:2.05,背水坡坡比為1:1.85,壩腳為耕田,壩底高程為42.1m。</p><p>  (3)溢洪道:溢洪道設在副壩左壩肩。分溢洪洞和溢洪管。</p><p>  溢洪洞:溢洪洞寬2.0m,全長11.0m。進口高程45.0m,

5、出口高程為44.7m。溢洪洞后與良田直接相接,良田高程為41.76m。</p><p>  溢洪管:溢洪管緊靠溢洪洞,在溢洪洞的右邊,管徑1.0m,全長11.0m,進口高程45.4m,出口高程45.3m。溢洪管后與良田直接相接,良田高程為41.76m。</p><p>  (4) 輸水管設有東輸水管和西輸水管。</p><p>  東輸水管:東輸水管安設在主壩右壩肩

6、,為斜臥管型式,輸水管通過主壩壩底,為壩內(nèi)埋管。管長35.0m,縱坡1:500,進口端高41.0m,出口端高40.2m。</p><p>  西輸水管:西輸水管安設在副壩右壩肩,為斜臥管型式,輸水管通過副壩壩底,為壩內(nèi)埋管。管長20.0m,進口端高程40.5m,出口端高程40.29m,管徑φ0.4 m,設計最大引用流量為0.37m3/s。</p><p><b>  1.2 水文

7、</b></p><p>  1.2.1 流域概況</p><p>  嘉魚縣譚家山水庫位于距離嘉魚縣城30.0km的臨江村境內(nèi)。大壩攔截山?jīng)_來水。水庫區(qū)處于鄂東南長江中下游區(qū),地處揚子準臺的下?lián)P子臺凹大冶褶皺帶。水庫位于的嘉魚高鐵鎮(zhèn)臨江村屬丘陵地區(qū),山體起伏較平緩,兩岸山頂高程一般在50~100m,相對高差30~80m,山坡地形坡度200~600,局部達800的。河谷寬展,區(qū)

8、內(nèi)山脈、河流及主要構造線均作NE~NEE向展布。</p><p>  地勢南高北低,主要表現(xiàn)為低山、丘陵區(qū)。流域植被較好,水土流失不算嚴重。本流域自然災害主要有倒春寒、夏澇、秋旱以及局部性的洪災。</p><p>  1.2.2 水文氣象</p><p>  譚家山水庫所在的嘉魚縣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區(qū),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據(jù)嘉魚縣氣象站實測資料

9、統(tǒng)計:多年平均氣溫17℃,最冷月1月平均-5.4℃,最熱月7月平均38.1℃。年平均無霜期300天。降水量較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450mm。但降水年內(nèi)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5—10月。本流域所處地區(qū)一般5月進入汛期,10月份結(jié)束。</p><p>  1.2.3 設計洪水復核</p><p>  譚家山水庫為?。ㄒ唬┬退畮?,因水庫位置的重要性,本次加固設計按2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年一遇

10、洪水校核。</p><p>  根據(jù)水文資料和復核的要求,設計洪水可采用由流量資料推求或由暴雨資料推求。由于譚家山水庫承雨面積僅為1.2km2,并缺乏流量實測資料,只能由暴雨資料推算設計洪水。又由于本流域無雨量站,無實測暴雨資料,因此本次洪水復核計算擬采用《湖北省暴雨徑流查算圖表》(以下簡稱《圖表》)上的三湖連江水庫雨量觀測站設計暴雨參數(shù),作為本次設計洪水計算的依據(jù)。洪水復核成果見表1-1。</p>

11、<p>  表1—1 譚家山水庫洪水設計成果比較表</p><p><b>  1.3 工程地質(zhì)</b></p><p>  1.3.1 地質(zhì)概況</p><p>  譚家山水庫區(qū)處于鄂東南長江中下游區(qū),地處揚子準臺的下?lián)P子臺凹大冶褶皺帶。水庫位于的嘉魚高鐵鎮(zhèn)臨江村屬丘陵地區(qū),山體起伏較平緩,兩岸山頂高程一般在5

12、0~100m,相對高差30~80m,山坡地形坡度200~600,局部達800的。河谷寬展,區(qū)內(nèi)山脈、河流及主要構造線均作NE~NEE向展布。</p><p>  河谷兩岸零星分布有一級階地和小型漫灘,一級階地一般被開墾為田地。兩岸谷坡沖溝較發(fā)育,河谷多為“U”型谷。庫區(qū)兩岸局部有基巖出露,主要以碳酸巖風化剝蝕山地及河溪水流下切溝谷為主要地貌形態(tài),在河流及溝谷兩岸局部存有重力堆積地貌。</p><

13、;p>  庫區(qū)位于揚子準地臺(Ⅰ)下?lián)P子臺凹(Ⅱ)大冶褶皺束(Ⅲ)中的四級構造單元沔陽凹陷與漢川隆起帶之間??刂票緟^(qū)的構造形跡主要為北東~南西向的一組洪湖~嘉魚的金口斷裂和隔水庫約5km以西的高鐵小斷裂。壩址區(qū)未發(fā)現(xiàn)大的斷裂構造,但受區(qū)域性斷裂的影響,巖體節(jié)理裂隙及片理化構造極發(fā)育。壩區(qū)的主要構造形跡為規(guī)模不大的褶皺及裂隙。</p><p>  本區(qū)區(qū)內(nèi)構造相對穩(wěn)定。根據(jù)《中國地震動參數(shù)區(qū)劃圖》,本地區(qū)取地

14、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參數(shù)周期為0.35s,相應的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p><p>  1.3.2 壩體填筑土組成及特征</p><p>  根據(jù)大壩現(xiàn)場鉆孔和室內(nèi)土工試驗成果可見,大壩填筑土和壩底殘坡積土組成無差異,均為粘土、粉質(zhì)粘土夾少量小礫石、風化碎石為主,礫石、風化碎石含量為5%-35%。土質(zhì)均一性差。</p><p>  主壩填筑

15、土填筑密實程度不均勻。填筑土為粘土、含少量礫粉質(zhì)粘土、含少量礫粘土 ,從室內(nèi)試驗結(jié)果看,其成分較均一,但其密實程度變化較大,土體含水量最大有32.0%,最小只有20.6%,孔隙比最大為0.914,最小為0.662,干容重14.2~16.1KN/m3,壓縮系數(shù)為0.312~0.722MPa-1,壓縮模量為4.51~9.05MPa,屬中壓縮土層,該土層進行原位標準貫入試驗13段次,最大擊數(shù)有6.0擊,最小只有4.0擊,平均擊數(shù)為4.6擊。&

16、lt;/p><p>  副壩填筑土與主壩略同,土體含水量最大有30.1%,最小只有23.0%,孔隙比最大為0.960,最小為0.570,干容重14.4~15.7KN/m3,壓縮系數(shù)為0.360~0.478MPa-1,壓縮模量為4.48~7.47MPa,屬中壓縮土層,該土層進行原位標準貫入試驗4段次,最大擊數(shù)有7.0擊,最小只有5.0擊,平均擊數(shù)為5.8擊。密實性較差。</p><p>  鉆探

17、揭露,壩基在修建時未進行清基處理,大壩填筑土下臥有一層殘坡積土。該層在主壩分布厚度為0~3.9m,在副壩分布厚度有2.9-4.4m。根據(jù)室內(nèi)結(jié)果,殘坡積土成分與填筑土無較大差異,其含水量一般在25.0%~33.1%,孔隙比0.557~0.830,干容重14.8~16.2KN/m3,壓縮系數(shù)為0.239~0.522MPa-1,壓縮模量為5.35~8.20MPa,屬中壓縮土層,透水性為1.20×10-6~4.20×10-

18、5,平均為5.11×10-6 ,防滲性相對較好。</p><p>  1.3.3溢洪道工程地質(zhì)</p><p>  溢洪管坐落在副壩左山體斜坡的殘坡積土上,從副壩鉆孔分析,該層土厚度有4.0m,土體以含礫粉質(zhì)粘土,夾有較多的風化碎石。下伏基巖為強-弱風化灰?guī)r,巖體裂隙較發(fā)育,裂隙一般呈張開性,充填有泥質(zhì)物,巖石巖性、產(chǎn)狀似副壩。溢洪洞下臥為填筑土,其性質(zhì)見副壩壩體。</p&

19、gt;<p>  1.3.4天然建筑材料</p><p>  壩址區(qū)石料場可選在大壩下游臨江村產(chǎn)石場,石料場距大壩不到3.0km,運輸方便,儲量充足,巖體呈微風化狀,巖石堅硬,質(zhì)量滿足規(guī)范要求。壩址區(qū)土料料場在水庫下游山體,該料場距大壩1.0km左右,該料場0~0.4m為耕植層,土中含有較多的植物根系,呈可塑狀態(tài),0.5~6.5m為含少量礫粘土,呈可塑至硬塑狀,土質(zhì)較好,除去土層表部0~0.4m無用

20、層,用平均厚度法計算所選料場儲量為5萬m3,基本上滿足了設計的用料要求?;炷劣蒙靶柰赓?建議利用陸水河河砂。</p><p>  1.4 工程任務和規(guī)模</p><p>  1.4.1 主要險情和存在的問題</p><p>  根據(jù)譚家山水庫《安全檢測報告》及水庫安全鑒定結(jié)果,樞紐工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p><p>  1、主、副壩壩

21、頂高程欠高。</p><p>  2、壩基巖石透水性較大,未作防滲處理。主、副壩腳有漏水現(xiàn)象,下游壩坡滲流出逸點偏高。</p><p>  3、主、副壩上下游壩坡表面凸凹不平。</p><p>  4、大壩施工質(zhì)量差,填筑不密實。 </p><p>  5、溢洪道無消能設施和尾水渠,結(jié)構不完善。</p><p>  6

22、、東、西輸水管漏水嚴重。</p><p>  7、金屬蓋板已大部損失,且已超過折舊年限。</p><p>  8、大壩無監(jiān)測設施、無通訊設施、無管理用房,管理經(jīng)費未落實到位,運行管理落后。</p><p>  1.4.2 除險加固的必要性</p><p>  譚家山水庫建成后,為高鐵鎮(zhèn)的綜合利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僅減輕了高鐵鎮(zhèn)臨江村的防洪壓

23、力,同時使下游0.15萬畝農(nóng)田的灌溉得到了保證。譚家山水庫下游是村莊,鄉(xiāng)村公路從主壩和副壩經(jīng)過,譚家山水庫一旦失事,將造成下游重大損失。</p><p>  該水庫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養(yǎng)殖等綜合效益。但由于工程存在諸多險情,影響水庫正常蓄水,水庫效益未能充分發(fā)揮。</p><p>  綜合上述,對水庫進行除險加固是非常必要的,同時也是迫切的。</p><p>  

24、1.4.3 工程規(guī)模</p><p>  1.4.3.1 工程等別</p><p>  本次復核譚家山水庫總庫容101.8萬m3,屬?。ㄒ唬┬退畮??!端姽こ痰燃墑澐旨昂樗畼藴省罚⊿L252-2000)的規(guī)定,水庫防洪標準為Ⅳ等,主要建筑物為4級。</p><p>  1.4.3.2 地震基本烈度</p><p>  庫區(qū)地震烈度小于Ⅵ度

25、,根據(jù)規(guī)范,可不進行抗震設計。</p><p>  1.4.3.3 工程任務及規(guī)模</p><p>  水庫大壩樞紐工程始建于1965年9月,1966年10月建成,運行至今存在諸多重大險情。本次除險加固涉及到大壩壩基防滲加固、上下游壩坡加固、溢洪道整治、輸水管加固及有關金屬結(jié)構更新、溢洪道交通橋新建等。加固主要工程量:土方開挖9610 m3,石方開挖75 m3,土方填筑8985m3,干砌塊

26、石1299m3,漿砌塊石270m3,砂石墊層988 m3,砼459m3, 灌漿總進尺1180m,草皮護坡6089m2,鋼筋39.2t。施工總工期為一年。</p><p>  1.5 水工建筑物加固設計</p><p>  1.5.1 工程等別及防洪標準</p><p>  譚家山水庫樞紐工程由大壩、溢洪道、輸水建筑物等組成。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

27、L252-2000)的規(guī)定,譚家山水庫為?。ㄒ唬┬退畮?工程等別為Ⅳ等,主要建筑物級別為4級。</p><p>  根據(jù)安全鑒定報告及批復意見,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年一遇洪水校核。</p><p>  根據(jù)《中國地震參數(shù)區(qū)劃圖》(2001年),工程區(qū)地震動峰加速度為0.05g,確定本區(qū)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p><p>  1.5.2 加固設計主要

28、內(nèi)容</p><p>  根據(jù)譚家山水庫樞紐《安全檢測報告》的檢測分析結(jié)果及譚家山水庫樞紐建筑物安全鑒定結(jié)果,針對譚家山水庫樞紐工程目前存在的問題,按照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的要求,對水工建筑物進行加固設計的主要內(nèi)容如下:</p><p> ?。ㄒ唬跛ㄖ锛庸添椖?lt;/p><p>  1)主、副壩上、下游壩坡整治;</p><p>  2)主壩壩基

29、防滲處理;</p><p>  3)主、副壩壩體下游新建貼坡反濾設施;</p><p>  4)主、副壩新建防浪墻。</p><p> ?。ǘ┬顾ㄖ锛庸添椖?lt;/p><p>  1)溢洪道現(xiàn)有建筑拆除重建;</p><p><b>  2)新建消能設施。</b></p><

30、;p>  (三)輸水建筑物加固項目</p><p>  原斜臥管拆除,新建預制鋼筋砼方涵、新建進口閘室,分別安設1臺100KN手電兩動螺桿啟閉機。東西輸水管分別新建工作橋,由鋼筋砼排架橋支承。</p><p>  1.5.3 大壩加固</p><p>  1.5.3.1 上、下游壩坡加固</p><p>  (1)主壩上游為部分漿砌石護

31、坡,因風浪侵蝕及壩體局部不均勻沉陷,現(xiàn)已凹凸不平,應進行整治。整治范圍是從死水位40.50m高程到壩頂,整治方案為對產(chǎn)生沉陷的部位進行修整,填平。</p><p>  (2)主壩下游為草皮護坡,壩面凹凸不平,雜草叢生,應進行整治。主壩下游壩坡整治范圍是從壩腳至壩頂,整治方案:將下游壩坡清基整平,進行草皮護坡。</p><p>  (3) 副壩上游為草皮護坡,壩面凹凸不平,雜草叢生,應進行整

32、治。副壩上游壩坡整治范圍是從壩腳至壩頂,整治方案:將下游壩坡清基整平后30cm干砌塊石護砌。</p><p>  (4) 副壩下游壩坡坡比為1:1.85,本次加固對下游壩坡進行緩坡,壩坡由1:1.85放緩為1:2.0,整平后進行草皮護坡。</p><p>  1.5.3.2 壩基防滲</p><p>  本著措施安全、技術可行和投資合理的原則,綜合比選,推薦單排帷幕

33、灌漿方案為大壩壩基防滲除險加固處理措施。</p><p>  壩基防滲采用單排帷幕灌漿,帷幕軸線布置在心墻軸線上,向左岸延伸10m,右岸延伸10m,孔距2.0m,帷幕深度按透水率小于10Lu和壩高0.6倍控制。分三序孔布置,按分序加密的原則,自上而下分段進行灌漿,灌漿材料采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p><p>  主、副壩壩腳表面清除整理厚0.5m,新建貼坡反濾,坡比為1:2.33,

34、反濾體頂寬2.5m,頂部高程分別為39.80m、43.0m。</p><p>  1.5.4 輸水管加固</p><p>  譚家山水庫東、西輸水管結(jié)構強度及抗裂均滿足要求。但施工質(zhì)量差,管頭接縫止水失效,漏水嚴重。此次加固方案采用新建輸水管及排架,方案為:新建輸水管及進口閘室,新建啟閉房和排架。</p><p>  1.5.5 溢洪道加固</p>&

35、lt;p>  溢洪道設施不完備,施工質(zhì)量差,工程嚴重老化,無法正常泄洪,應予重建。具體方案為:溢洪道全部改造為C20砼結(jié)構,其進口堰頂高程45.0m,底寬2.0m,控制段長8.0m;陡坡坡比1:3.0,長12.0m;消力池長8.0m,深0.5m。</p><p><b>  1.6金屬結(jié)構</b></p><p>  1)東西輸水管分別新增鑄鐵工作閘門各一扇。&

36、lt;/p><p>  2)輸水管進口設QL-100-SD型100KN手電兩用螺桿啟閉機各1臺。</p><p>  1.7 施工組織設計</p><p>  1.7.1 施工條件</p><p>  譚家山水庫位于嘉魚縣高鐵鎮(zhèn)的臨江村境內(nèi),距嘉魚縣城區(qū)30.0km。</p><p>  譚家山水庫所在的嘉魚縣屬亞熱帶海洋

37、季風氣候區(qū),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據(jù)嘉魚縣氣象站實測資料統(tǒng)計:多年平均氣溫17℃,最冷月1月平均-5.4℃,最熱月7月平均38.1℃。年平均無霜期300天。降水量較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450mm。</p><p>  根據(jù)地勘報告,壩址區(qū)石料場可選在大壩下游臨江村產(chǎn)石場,石料場距大壩不到3.0km,運輸方便,儲量充足,質(zhì)量滿足規(guī)范要求。壩址區(qū)土料料場在水庫下游山體,該料場距大壩1.0km左右,

38、土質(zhì)較好,基本上滿足了設計的用料要求。混凝土用砂需外購,建議利用陸水河河砂。</p><p>  1.7.2 施工導流</p><p>  輸水管工程加固施工作業(yè)面低,需要圍堰保護。大壩及溢洪道加固常年施工,必須控制水庫運行水位。</p><p>  1.7.3 料源規(guī)劃</p><p>  鋼筋、鋼材、水泥、油料、砼骨料由市場采購。<

39、/p><p>  1.7.4 施工方法與機械</p><p><b>  (1)帷幕灌漿施工</b></p><p>  帷幕灌漿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分三序布置,按分序加密的原則進行施工。施工機械為150型地質(zhì)鉆機、BW-200型水泥漿泵,WJG80-1型泥漿攪拌罐。</p><p><b>  (2)土石方工程

40、</b></p><p>  土方開挖采用0.5m3和1.0m3反鏟挖掘機挖裝,59kw推土機集土,配5T自卸汽車運輸;土方回填采用5T自卸汽車運輸卸料,59kw推土機推平,振動碾碾壓,局部采用蛙式打夯機夯實;石方采用鉆孔爆破法施工,59kw推土機集土,1.0m3反鏟挖掘機挖裝,5T自卸汽車運輸。</p><p><b> ?。?)砼施工</b></

41、p><p>  在溢洪道進口、出口及主壩左岸各布置一臺0.8m3砼攪拌機供料,配3.5T自卸汽車水平運輸,10T汽車吊罐入倉,插入式振搗器振搗。</p><p>  1.7.5 施工總布置</p><p>  在主壩左側(cè)有場地可供利用,布置基礎處理基地、砼系統(tǒng)、綜合加工廠、備料場等,辦公生活區(qū)利用主壩左岸現(xiàn)有房屋;棄渣場選在副壩下游。</p><p&

42、gt;  1.7.6 施工總進度</p><p>  總工期12個月,其中大壩加固工程11個月,溢洪道加固工程5個月,輸水管加固工程4個月。</p><p>  1.8 工程占地及拆遷</p><p>  本加固工程施工臨時占地2.0畝,無房屋拆遷和人口遷移。</p><p>  1.9 環(huán)境保護及水土保持</p><p&

43、gt;  土石方工程、砼工程、機械設備沖洗過程及施工人員生活污水對水質(zhì)產(chǎn)生一定影響,但由于量小且分散,不會對水庫水質(zhì)產(chǎn)生明顯影響。</p><p>  開挖和棄土可能會引起水土流失,需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p><p>  施工期將產(chǎn)生一定的揚塵和廢氣,但因庫區(qū)擴散條件好,不會對大氣質(zhì)量產(chǎn)生顯著影響。</p><p>  施工期須預防疾病傳染,嚴格控制爆破規(guī)模,確

44、保居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p><p>  公路改擴建可能引起交通不便,但對公路運輸影響不大。</p><p>  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環(huán)境管理和環(huán)境監(jiān)測,定期編制施工期環(huán)境質(zhì)量報告。</p><p>  環(huán)境保護投資1.20萬元,水土保持投資1.86萬元,共計3.06萬元。</p><p><b>  1.10 工程管理</b&g

45、t;</p><p>  1.10.1 管理機構及人員編制</p><p>  設譚家山水庫管理站,由高鐵鎮(zhèn)代管,編制定員4人,其中生產(chǎn)人員2人,管理人員2人。</p><p>  1.10.2 管理范圍及保護范圍</p><p><b> ?。?)工程管理范圍</b></p><p>  工程區(qū)

46、管理范圍包括大壩、輸水管、溢洪道、水文及工程觀測設施、通訊及交通設施和水庫征用線以內(nèi)的庫區(qū)。</p><p>  上游從壩軸線向上100m(不含工程占地、庫區(qū)征地重復部分),下游從壩軸線向下150m,上、下游均與壩頭管理范圍端線相銜接,大壩兩端向外150m。</p><p>  溢洪道管理范圍為兩側(cè)輪廓線向外30m,消力池以下100m。</p><p><b&

47、gt; ?。?)工程保護范圍</b></p><p>  工程保護范圍為工程管理范圍邊界線外延,大壩、輸水管、溢洪道外延200m,其他建筑物向外延50m。</p><p>  水庫保護范圍為壩址以上,庫區(qū)兩岸土地征用線以上至第一道分水嶺之間的陸地。</p><p>  1.10.3 水庫調(diào)度與工程管理</p><p>  譚家山水

48、庫加固后,正常水位45.0m,死水位40.5m,水庫調(diào)度原則不變。</p><p>  1.10.4 工程運行管理費用</p><p>  年運行費包括工程運行期內(nèi)各年所支出的燃料動力費、工程維護費、管理費、工資及福利費及其它直接費用。根據(jù)水利部1995年頒布的水利工程年運行標準(水財[1995]281號文)的規(guī)定,考慮工程實際情況,并參照類似工程資料,經(jīng)分析計算本工程年運行費為24.85

49、萬元。</p><p><b>  1.11 投資概算</b></p><p>  1.11.1 編制概況</p><p> ?。?)鄂水利發(fā)[2005]3號文頒布的《湖北省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辦法》; </p><p> ?。?)水利部水總[2002]116號文發(fā)布的《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概算定額》;</p

50、><p> ?。?)水利部水建管[1999]523號文發(fā)布的《水利水電設備安裝工程概算定額》; </p><p> ?。?)水利部水總[2002]116號文發(fā)布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機械臺班費定額》;</p><p> ?。?)水利部水總[2003]67號文頒發(fā)的《水土保持工程概算編制規(guī)定和定額》;</p><p> ?。?)計價格[2002]1

51、0號文頒發(fā)的《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p><p> ?。?) 發(fā)改價格[2007]670號文印發(fā)的《建設工程監(jiān)理與相關服務收費管理規(guī)定》。</p><p>  1.11.2 基礎價格</p><p> ?。?)人工預算價格:</p><p>  工長 6.83元/工時</p><p>

52、  高級工 6.34元/工時</p><p>  中級工 5.35元/工時</p><p>  初級工 2.92元/工時</p><p> ?。?)施工風、水、電</p><p>  施工用風0.15元/m3</p><p>  施工用水0.4

53、8元/m3</p><p>  施工用電0.91元/m3</p><p>  1.11.3 總投資</p><p>  按2008年第三季度價格水平計算,工程部分投資305.30萬元,其中建筑工程200.56萬元、機電設備及安裝工程0萬元、金屬結(jié)構設備及安裝工程13.61萬元、施工臨時工程23.22萬元、獨立費用59.02萬元,基本預備費8.89萬元,環(huán)境及水保專

54、項費用3.06萬元, 工程總投資308.36萬元。</p><p><b>  1.12 經(jīng)濟評價</b></p><p>  譚家山水庫整險加固工程實施后,具有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多年平均減少洪災損失50.45萬元。本項目內(nèi)部收益率為12.17%,大于社會折現(xiàn)率12%;經(jīng)濟凈現(xiàn)值48萬元,大于零;經(jīng)濟效益費用比1.13,大于1,各項評價指標均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值,實施該

55、項目在經(jīng)濟上合理可行的。</p><p>  本工程的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十分顯著。工程實施后,由于水庫防洪標準的提高,能減免洪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有效地防止洪災引起的疾病流行和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為本區(qū)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人民生產(chǎn)提供可靠保障,增加了社會安全感,改善了生存環(huán)境和投資環(huán)境,為防洪保護區(qū)的社會、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p><p><b>  2 水文&l

56、t;/b></p><p><b>  2.1 流域概況</b></p><p>  嘉魚縣譚家山水庫位于距離嘉魚縣30.0km臨江村境內(nèi)。大壩攔截山?jīng)_來水。水庫位于的嘉魚高鐵鎮(zhèn)臨江村屬丘陵地區(qū),山體起伏較平緩,兩岸山頂高程一般在50~100m,相對高差30~80m,山坡地形坡度200~600,局部達800的。河谷寬展,區(qū)內(nèi)山脈、河流及主要構造線均作NE~NEE

57、向展布。</p><p><b>  2.2 水文氣象</b></p><p>  譚家山水庫所在的嘉魚縣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區(qū),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據(jù)嘉魚縣氣象站實測資料統(tǒng)計:多年平均氣溫17℃,最冷月1月平均-5.4℃,最熱月7月平均38.1℃。年平均無霜期300天。降水量較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450mm。本流域所處地區(qū)一般5月進入汛期,10

58、月份結(jié)束。</p><p>  2.3 洪水復核標準</p><p>  譚家山水庫原洪水標準為2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本次復核總庫容101.8萬m3。根據(jù)《水利水電樞紐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規(guī)定,譚家山水庫屬小(1)型水庫,大壩及主要水工建筑物為Ⅳ等4級,次要建筑物為5級,該庫大壩為粘土均質(zhì)壩,最大壩高10.3m。水庫防洪標準復核為:20年一遇洪水標準

59、設計,100年一遇洪水標準校核。消能防沖設計洪水標準為20年一遇。</p><p><b>  2.4 基本資料</b></p><p>  2.4.1 洪水復核雨量資料</p><p>  根據(jù)水文資料和復核的要求,設計洪水可采用由流量資料推求或由暴雨資料推求。由于譚家山水庫承雨面積僅為1.2km2,并缺乏流量實測資料,只能由暴雨資料推算設計

60、洪水。又由于本流域無雨量站,無實測暴雨資料,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洪水計算規(guī)范》(SL44-93),采用湖北省水文水資源局《短歷時暴雨等值線圖》相關資料作為該庫設計暴雨依據(jù)。</p><p>  2.4.2 洪水復核流域參數(shù)</p><p>  譚家山水庫設計洪水復核流域參數(shù)如下:</p><p>  水庫承雨面積F=1.2km2;</p><

61、p>  壩址以上干流長度L=1.2km;</p><p>  壩址以上干流平均比降J=28‰。</p><p>  2.5 設計暴雨復核</p><p>  據(jù)查《短歷時暴雨等值線圖》查算,水庫設計暴雨成果表見表2—1。</p><p>  設計點雨量采用Cs=3.5Cv皮Ⅲ曲線Kp值計算,</p><p>&l

62、t;b>  公式為:Hp點=。</b></p><p>  設計面雨量公式為Ht面=аtHt點, аt點面系數(shù),流域面積小于是100 km2,故аt不需作流域形狀改正。根據(jù)譚家山水庫承雨面積查得點面系數(shù),計算得各頻率設計面雨量成果,詳表2—1。</p><p>  設計面暴雨遞減指數(shù)n0=1+0.558ln,n1=1+0.558ln,</p><p&g

63、t;  n2=1+0.721Ln,雨力S=H1面</p><p>  表2—1 譚家山水庫設計面雨量成果表</p><p><b>  據(jù)此計算得:</b></p><p>  P=1%時,n0=0.29,n1=0.58,n2=0.73;</p><p>  P=5%時,n0=0.45,n1=

64、0.48,n2=0.81。</p><p>  2.6 設計洪水推求</p><p>  本次譚家山水庫洪水復核運用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洪水計算規(guī)范》(SL44-93)規(guī)定, 作為計算設計洪水的依據(jù),分別采用推理公式和瞬時單位線兩種方法推求設計洪水。設計暴雨根據(jù)水庫承雨面積,參照原水利電力部(83)號文批準使用的《湖北省暴雨徑流查算圖表》(以下簡稱《圖表》)上的表2-1之選取建議,采用最

65、大6小時暴雨。</p><p>  2.6.1 推理公式法推求設計洪水</p><p>  2.6.1.1 設計地面洪峰流量及洪水參數(shù)計算</p><p><b>  設計地面洪峰流量</b></p><p>  設計地面洪峰流量公式為</p><p><b>  Qm=K1(</

66、b></p><p>  式中:F——水庫承雨面積,Km2;</p><p>  θ——與流域持性有關的經(jīng)驗參數(shù)</p><p>  θ=L/j(L—主干流長度,km,J—主河道平均比降)</p><p>  m——與匯流有關的經(jīng)驗參數(shù),根據(jù)H24點值和流域所在分區(qū)有關,選用公式m=0.50θ0.21。</p><p

67、>  S——雨力,相當于最大1小時降雨量,即S=H1面(mm);</p><p>  U——平均損失率,u=0.0384R,(R24為一次洪水24小時總徑流深,R24=H24面-22.5)</p><p>  K1、K2、K3、K4——為暴雨遞減指數(shù)的函數(shù),設τ<6小時,則由n1查《圖表》得K1、K2、K3、K4。</p><p>  根據(jù)以上公式計算設

68、計地面洪峰流量,據(jù)此計算匯流歷時:</p><p>  當>6,則改用n2查算洪峰流量Qm</p><p>  (2) 其它洪水計算參數(shù):</p><p>  洪水形狀系Cr數(shù)計算:Cr=</p><p>  式中:h—設計凈雨總量,h=Rtc-utc; tc為設計凈雨歷時,設計凈雨歷時采用6小時,Rtc為等于tc歷時的面雨量。<

69、;/p><p>  T—地面徑流歷時(小時),T=0.46F0.535+tc</p><p>  峰現(xiàn)時間tp=T/4,(小時)</p><p>  計算得的洪峰流量及其有關參數(shù)列于表2-2。</p><p>  表2-2 譚家山水庫設計地面洪峰流量及其參數(shù)成果表</p><p>  以上各洪水頻率的τ都小于6

70、小時,原假設采用n1正確,不必改用n2計算Qm。</p><p>  2.6.1.2 設計洪水推求</p><p>  設計洪水過程線由設計地面洪水過程線加入起始流量疊加而成。</p><p>  設計地面過程線推求方法為:先求各頻率洪水的洪水形狀系數(shù)Cr和峰現(xiàn)時間tp,然后根據(jù)Cr查出各值相對應的值,再以tp乘以、Qm乘以即得ti時刻地面洪水過程線Qi。</

71、p><p>  起始流量按公式Q0=0.22u0.92F計算。</p><p>  各設計頻率的設計地面洪水過程線Qi加上對應頻率洪水的起始流量Q0即為所求頻率的設計洪水過程線Qi(總)。</p><p>  按照以上所述方法及公式推算P=5%、P=1%設計洪水過程線,洪水過程線詳見表2-3、2-4。</p><p>  推理公式法20年一遇洪水

72、過程線</p><p>  表2—3 tp=1.63小時 △t=0.33h</p><p> ?。押椋?0.5萬m3</p><p>  推理公式法100年一遇洪水過程線</p><p>  表2—4

73、 tp=1.63小時 △t=0.33h</p><p> ?。押椋?7.8萬m3</p><p>  2.6.2 瞬時單位線法推求設計洪水</p><p>  2.6.2.1 雨型選擇</p><p>  譚家山水庫區(qū)間承雨面積1.2km2,根據(jù)《圖表》規(guī)定,采用最大6h歷時面均暴雨推求設計洪水,設計雨

74、型采用《圖表》成果,見表2-5。</p><p>  注:表中H1、H3、H6為1、3、6h雨量。</p><p>  各時段面雨量由下式推算:</p><p>  p=5%和p=1%和的各歷時面雨量計算結(jié)果及其按設計雨型排序后見表2—6。</p><p>  2.6.2.2 設計凈雨</p><p>  根據(jù)《查算圖

75、表》,采用最大6h雨量可不扣初損,各時段雨量扣減穩(wěn)損后即可得到設計凈雨。</p><p>  穩(wěn)損f0按公式:fC=0.0615R計算,</p><p><b>  式中:</b></p><p>  R24=H24面-22.5(mm)</p><p>  經(jīng)產(chǎn)流計算,凈雨過程及設計凈雨成果表分別見表2—6。</p

76、><p>  表2-6 各種頻率凈雨過程計算表 </p><p>  2.6.2.3 瞬時單位線計算</p><p>  本流域位于《查算圖表》中水文分區(qū)第一片1、2、4區(qū),地區(qū)綜合瞬時單位線(10mm/h)參數(shù)按下式計算:</p><p>  m1=1.38F0.27L

77、0.216J-0.185</p><p>  n=0.34F0.35J0.1</p><p>  對50年一遇及以上洪水的m1進行非線性改正,改正后的公式為:</p><p>  m1i=m1(0.2)λ1·(50/ip)λ</p><p><b>  式中:</b></p><p> 

78、 ip=HtR/tR為造峰面降雨強度。</p><p>  tR為造峰雨歷時,根據(jù)流域形狀選用公式。</p><p>  由于j=28‰>15‰和f=F/L2=0.83>0.4,故區(qū)間流域按山丘區(qū)扇形流域計算,tR=0.35F0.52=0.38h。</p><p><b>  10′≤tR≤1h</b></p><

79、;p>  所以按HtR=H1面t計算HtR</p><p>  當ip<50mm/小時時,λ=λ1</p><p>  當ip>50mm/小時時,λ=λ2</p><p>  根據(jù)θj、F分別查得λ1、λ2,代入非線性改正公式計算m1i。</p><p>  根據(jù)(θj=j1/3F1/4)m1或m1i計算K值</p&g

80、t;<p>  K=m1/n(不需非線性改正時)</p><p>  K=m1i/n(非線性改正后)</p><p>  瞬時單位線參數(shù)成果見表2—7。</p><p>  表2-7 瞬時單位線參數(shù)計算成果表</p><p>  2.6.2.4 地表徑流過程計算</p><p>

81、;  地表徑流由凈雨程及瞬時單位線參數(shù)推算。 </p><p>  根據(jù)各頻率的綜合瞬時單位線n和k,計算出相應的無因次時段單位線,再以Σq=F/3.6△t乘以無因次時段單位線,計算各頻率下的0.5小時10mm時段單位線。</p><p>  按《查算圖表》介紹的方法,將各頻率時段單位線結(jié)果(△t,t)與相應頻率△t時段的凈雨相乘,錯時段相加,即可求得各頻率下的地表徑流過程。計算過程省略,

82、各頻率下的地表徑流過程成果分別見表2—8、表2—9。</p><p>  2.6.2.5 地下徑流計算和設計洪水過程線計算</p><p>  地下徑流過程計算式:</p><p>  當t≤T時,Qt=Q0+(Qg-Q0)×t/T</p><p>  當t>T時,Qt=Qg×e-β(t-T)</p>

83、<p>  Qg=[fC×tc×F/3.6-(T/2-1/β)×Q0]/(T/2+1/β)</p><p><b>  式中:</b></p><p>  F=1.2km2,△t=0.5小時,tc=6小時,D=5小時</p><p>  fC=0.0615R(穩(wěn)損,設計凈雨中已計算兩種頻率fC)</

84、p><p>  β=0.133F-0.28=0.126(退水指數(shù))</p><p>  T=tC+D-△t=6+5-0.5=10.5(地面徑流過程線底寬)</p><p>  Q0=0.021fC1.14F(按凈雨過種計算的三種頻率的fC計算)</p><p>  將式中各參數(shù)代入Qg計算式,計算Qg,然后根據(jù)Q0、Qg、T、t計算出各頻率洪水地

85、下徑流Qt,將地下徑流Qt與相應頻率同時段的地表徑流相加即得設計洪水過程線,結(jié)果詳見表2-8、2-9。</p><p>  2.6.2.6 設計洪水計算結(jié)果</p><p>  將各頻率下的地面徑流與地下徑流同時段相加,即可求得各頻率下的洪水。計算匯流成果見表2-8、2-9。</p><p>  表2-8 瞬時單位線法20年一遇洪水過程線</p

86、><p>  表2-9 瞬時單位線法100年一遇洪水過程線</p><p>  2.6.3 洪水設計成果比較及核定</p><p>  將推理公式法和瞬時單位線法推求的區(qū)間洪水設計成果一并列于表2—10。</p><p>  表2—10 譚家山水庫洪水設計成果比較表</p><p>  

87、本次洪水復核成果是依據(jù)《洪水設計規(guī)范》允許采用的《圖表》的規(guī)定,根據(jù)水庫承雨面積1.2km2,選擇6小時暴雨進行復核而得,因此本次復核符合規(guī)范要求。</p><p>  比較本次兩種方法復核的成果,推理公式法推求的洪峰流量和洪水總量均較大。從加固安全角度考慮,本次設計采用推理公式法計算的洪水成果。</p><p>  2.7 施工洪水設計</p><p>  譚家山

88、水庫施工洪水設計主要是確定水庫加固工程的施工導流洪水,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SDJ338-89),譚家山水庫施工導流建筑物屬5級建筑物,施工導流洪水按枯水期5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具體任務為計算枯水期10-2月份月平均來水量和5年一遇日降雨量的相應來水量。</p><p>  2.7.1 枯水期10-2月份各月水庫降雨量</p>

89、<p>  根據(jù)收集到的與該庫處于同一暴雨區(qū)的水文站嘉魚站1977年-2002年歷年枯水期10-2月月降水量,計算得嘉魚站25年枯水期10-2月份各月平均降水量,如表2-15:</p><p>  表2—15 嘉魚站1977-2002年枯水期10-2月份各月平均降水量 </p><p>  2.7.2 枯水期施工擋水期5年一遇來水量</p><p&g

90、t;  根據(jù)嘉魚站枯水期10-2月多平平均各月降雨分布情況,考慮譚家山水庫施工導流安排,確定10-1月為水庫施工圍堰擋水期,共計4個月。根據(jù)收集到的嘉魚站1977年-2002年歷年枯水期內(nèi)的10月-1月4個月降水總量進行排頻計算,求得擋水期10-1月5年一遇降水量H擋20%為272mm。據(jù)此推求譚家山水庫施工擋水期10-1月水庫平均來水量W擋20%。公式為:</p><p>  W擋20%=α擋H擋20%F<

91、;/p><p><b>  式中:</b></p><p>  α擋——枯水期日徑流系數(shù),根據(jù)該地區(qū)情況,取0.5;</p><p>  F——水庫承雨面積,1.2km2。</p><p>  據(jù)此求得譚家山水庫枯水期10-1月5年一遇來水量W=16.3萬m3。</p><p><b>  

92、3 工程地質(zhì)</b></p><p>  譚家山水庫樞紐由大壩、溢洪道、輸水管等建筑物組成。</p><p>  水庫于1965年9月動工興建, 1966年10月建成,形成目前布置型式。開工前未做地勘工作,壩體填筑之前,清基除障工作不徹底,大壩碾壓設備落后,施工質(zhì)量無控制措施。</p><p>  2004年7月咸寧市水利勘察設計院為配合水庫大壩安全鑒定

93、工作,做了相應的地勘工作,對壩體及各種險情,取得了一定地質(zhì)資料。2006年5月受嘉魚縣水利局的委托,我院地質(zhì)大隊承擔了該項目初步設計階段地勘工作。</p><p>  主要完成勘探工作量如下:</p><p>  表3-1 譚家山水庫初步設計地質(zhì)勘探工作量統(tǒng)計表 </p><p>  3.1 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p><p>  

94、譚家山水庫區(qū)處于鄂東南長江中下游區(qū),地處揚子準臺的下?lián)P子臺凹大冶褶皺帶。水庫位于嘉魚高鐵鎮(zhèn)臨江村,屬丘陵地區(qū),山體起伏較平緩,兩岸山頂高程一般在50~100m,相對高差30~80m,山坡地形坡度200~600,局部達800的。河谷寬展,區(qū)內(nèi)山脈、河流及主要構造線均作NE~NEE向展布。</p><p>  河谷兩岸零星分布有一級階地和小型漫灘,一級階地一般被開墾為田地。兩岸谷坡沖溝較發(fā)育,河谷多為“U”型谷。庫區(qū)

95、兩岸局部有基巖出露,主要以碳酸巖風化剝蝕山地及河溪水流下切溝谷為主要地貌形態(tài),在河流及溝谷兩岸局部存有重力堆積地貌。</p><p>  庫區(qū)位于揚子準地臺(Ⅰ)下?lián)P子臺凹(Ⅱ)大冶褶皺束(Ⅲ)中的四級構造單元沔陽凹陷與漢川隆起帶之間??刂票緟^(qū)的構造形跡主要為北東~南西向的一組洪湖~嘉魚的金口斷裂和隔水庫約5km以西的高鐵小斷裂。壩址區(qū)未發(fā)現(xiàn)大的斷裂構造,但受區(qū)域性斷裂的影響,巖體節(jié)理裂隙及片理化構造極發(fā)育。壩區(qū)

96、的主要構造形跡為規(guī)模不大的褶皺及裂隙。</p><p>  本區(qū)區(qū)內(nèi)構造相對穩(wěn)定。根據(jù)《中國地震動參數(shù)區(qū)劃圖》,本地區(qū)取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參數(shù)周期為0.35s,相應的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p><p>  3.2 庫區(qū)工程地質(zhì)條件</p><p>  庫段全長為1.8km,兩岸地層有志留系中統(tǒng)墳頭群組泥質(zhì)粉砂巖、志留系下統(tǒng)高家邊組泥質(zhì)粉

97、砂巖、二疊系下統(tǒng)茅口組(P1m)灰色、深灰色中~厚層狀生物屑灰?guī)r,偶包云質(zhì)團塊、厚~巨厚層含燧石結(jié)核條帶狀灰?guī)r及石炭系下統(tǒng)大埔組白云質(zhì)灰?guī)r。近壩庫段表層風化剝蝕現(xiàn)象較發(fā)育,主要為剝蝕-溶蝕構造,可見溶溝、溶槽等溶蝕現(xiàn)象,但未見落水洞、巖溶泉及地下河等,庫區(qū)不存在低臨谷分布。水庫運行多年,未見有較大的庫水外滲外,壩腳是常年見有庫水呈散浸方式外滲。</p><p>  庫岸巖層產(chǎn)狀300°~340°

98、;∠10°~30°,較平緩,無不良構造組合,興庫后未發(fā)現(xiàn)大的崩岸現(xiàn)象,巖質(zhì)邊坡相對較穩(wěn)定。</p><p>  3.3 壩基工程地質(zhì)條件及評價</p><p>  3.3.1 地質(zhì)概況</p><p><b> ?。?)地形地貌</b></p><p>  壩址區(qū)為丘陵地貌形態(tài),兩岸山頂高程50~10

99、0m,地形起伏不大,相對高差約30~50 m,河谷呈“U”形谷,兩岸山體平均坡度20°~30°,局部較陡為50°~70°,植被發(fā)育。侵蝕河谷高程約30.0 m,寬約40~50 m,覆蓋層厚1.5~2.5 m,河谷基本呈對稱的“U”型谷,次一級的沖溝較發(fā)育,但切割較淺,主要為水庫滲水及暫時性的地表降雨流水沖刷作用所形成。壩址左岸巖層傾向河谷,右岸巖層傾向山內(nèi)側(cè),為單一的斜結(jié)構,為侵蝕~溶蝕地貌。&l

100、t;/p><p><b> ?。?) 地層巖性</b></p><p>  一)石炭系下統(tǒng)大埔組(C1d)</p><p>  中厚層狀微晶云巖、白云質(zhì)灰?guī)r夾微晶云巖。結(jié)晶結(jié)構,層理塊狀構造。巖體強風化程度較淺,一般數(shù)0.9~1.5 m,弱風化帶相對較深,有數(shù)米~上十米深。地表多為強風化產(chǎn)物,疏松,易散,部分地表近為全風化狀,巖石強烈風化成毫米級左

101、右的片狀小巖塊,其產(chǎn)狀為300°~340°∠10°~30°。</p><p><b>  二)第四系(Q4)</b></p><p>  1、殘坡積層(Q4del)</p><p>  褐黃色、棕紅色粉質(zhì)粘土夾灰?guī)r風化小碎塊,主要分布于區(qū)內(nèi)斜坡坡腳及由風化碎石組成的緩坡地帶。厚度為3~5 m,結(jié)構松散,易

102、形成地表順層變形。溝谷處殘坡積較為密實,以灰褐色粘土為主。壩體下殘留有殘坡積地層,厚度為2.5~3.6m,稍密~中密狀。</p><p><b>  2、崩積土(Q4)</b></p><p>  崩積物主要由砂巖巖塊、碎石夾少量粘土組成,成分復雜,大多數(shù)分布于地形陡峭部位,厚度變化大,結(jié)構松散。</p><p>  3、沖積層(Q4al)&l

103、t;/p><p>  主要分布河床附近,現(xiàn)已多被辟為耕土。成分以灰褐色~灰黃色粉質(zhì)粘土為主,含有中~粗砂土、砂礫石等,土質(zhì)均一性差,分布厚度1.5~3.5m。</p><p>  4、大壩填筑土(Qs)</p><p>  主要來源于庫區(qū)下游殘坡積土,以棕黃色、黃褐色粉質(zhì)粘土、粘性土為主,夾有少量小礫石,該層厚度最大的有11.3m,壩頂上部0.3~0.5m為碎塊石夾土,

104、塊石成分主要為風化巖,大小一般為5~13cm,少量達30cm,壩體表面未干砌。</p><p><b> ?。?) 地質(zhì)構造</b></p><p>  庫區(qū)位于揚子準地臺(Ⅰ)下?lián)P子臺凹(Ⅱ)大冶褶皺束(Ⅲ)中的四級構造單元沔陽凹陷與漢川隆起帶之間??刂票緟^(qū)的構造形跡主要為北東~南西向的一組洪湖~嘉魚的金口斷裂和隔水庫約5公里以西的高鐵小斷裂。壩址區(qū)未發(fā)現(xiàn)大的斷裂構

105、造,但受區(qū)域性斷裂的影響,巖體節(jié)理裂隙及片理化構造極發(fā)育。壩區(qū)的主要構造形跡為規(guī)模不大的褶皺及裂隙。</p><p><b>  褶皺</b></p><p>  壩區(qū)為單斜地層,無明顯褶皺,在壩右肩山體基巖出露處,見有揉褶現(xiàn)象,以斜臥式展布,見侵蝕風化和卸荷作用形成的裂隙。</p><p><b>  2、裂隙</b>&

106、lt;/p><p>  第一組:走向300°~340°,傾角為10°~30°,傾向東南,層面呈緩波狀,以半張開狀或閉合狀為主,部分充填有泥質(zhì)物。</p><p>  第二組:走向90°~140°,傾向南西,近似直立,裂隙面微起伏,無充填。</p><p>  第三組:走向200°~230°,

107、傾角為50°~80°,傾向北東,裂面較平直,附有泥膜。</p><p>  3.3.2 壩址區(qū)主要工程地質(zhì)條件</p><p>  3.3.2.1 壩基巖體風化特征及完整性</p><p>  由于該區(qū)屬于亞熱帶溫濕氣候,四季分明,年降雨量充沛,巖石的物理化學風化作用極為明顯,以化學風化作用為主。</p><p>  壩基

108、下伏為石炭系下統(tǒng)大埔組中厚層狀微晶云巖、白云質(zhì)灰?guī)r夾微晶云巖。結(jié)晶結(jié)構,層理塊狀構造。風化程度較深,強風化有0.9~1.5m,弱風化帶一般有數(shù)米~上十米,而地表多為強風化產(chǎn)物,疏松,易散,部分地表近為全風化狀,巖石強烈風化成毫米級左右的片狀小巖塊。根據(jù)地表調(diào)查及地質(zhì)鉆孔資料,可將壩址區(qū)地層分為強風化帶、弱風化帶及微風化帶。</p><p><b>  強風化帶</b></p>

109、<p>  巖石結(jié)構大部分破壞,風化裂隙發(fā)育,巖石呈碎片狀,礦物成分變異大,巖石結(jié)構本身變得疏松,強度低,巖石內(nèi)部尚保持原巖特征。壩區(qū)強風化灰?guī)r呈灰黃色、灰色,連結(jié)性弱。鉆孔巖心破碎,主要呈塊狀,產(chǎn)芯率低。</p><p><b>  弱風化帶</b></p><p>  巖石沿裂隙、層面有明顯風化現(xiàn)象,風化裂隙較發(fā)育,巖石強度降低,錘擊有啞聲,巖石整體性一

110、般。壩區(qū)弱風化灰?guī)r呈灰狀,鉆探取芯多呈短柱狀、柱狀,少數(shù)呈長柱狀,裂隙面粗糙,裂隙面上有紅色鐵質(zhì)浸染,裂隙一般呈張開性,無充填物。</p><p><b>  微風化帶</b></p><p>  巖石風化裂隙一般發(fā)育,裂隙面一般較新鮮,少量被鐵質(zhì)浸染,巖石強度大于小刀,錘擊聲清脆,巖石整體性較好。壩區(qū)微風化白云質(zhì)呈灰色、灰白色狀,鉆探取芯多呈短柱狀、柱狀,少數(shù)呈長柱

111、狀。</p><p>  3.3.2.2 壩基巖體透水性</p><p>  為了解壩基及壩肩巖體的透水性,在本次勘察過程中對其進行了8段鉆孔壓水試驗,從統(tǒng)計結(jié)果來看,壩基強風化帶透水性較強,屬中等透水層;弱風化帶透水性相對減弱,其透水性以中等透水性為主導,占66.7%以上(統(tǒng)計鉆探結(jié)果),弱透水性次之,約占33.3%。</p><p>  3.3.2.3 壩基巖土

112、體強度特征</p><p>  壩基(壩肩)巖體巖性單一,呈中~厚層狀,強風化較深,壩基巖體工程地質(zhì)分類為Ⅱ類層理塊狀結(jié)構巖體。</p><p>  室內(nèi)巖石物理試驗指標:比重1.80~2.35,容重22.0~24.7KN/M3,飽和容重24.5~26.0 KN/M3。根據(jù)工程巖體實際受力方向及剪切強度平行層面小于垂直層面的特點,確定室內(nèi)力學試驗邊界條件。試驗結(jié)果表明,巖體應力應變曲線呈非

113、線性變形類型,為軟質(zhì)巖,建議指標見表3-2、表3-3。</p><p>  表3-2 巖石力學試驗成果表</p><p>  表3-3 巖體力學指標建議值</p><p>  3.4 壩體工程地質(zhì)條件</p><p>  3.4.1 壩體填料現(xiàn)狀及質(zhì)量評價</p><

114、p>  根據(jù)大壩現(xiàn)場鉆孔和室內(nèi)土工試驗成果,大壩填筑土和壩底殘坡積土組成無差異,均為粘土、粉質(zhì)粘土夾少量小礫石、風化碎石為主,礫石、風化碎石含量為5%-35%。土質(zhì)均一性差。主壩填筑土填筑密實程度不均勻。填筑土為粘土、含少量礫粉質(zhì)粘土、含少量礫粘土,從室內(nèi)試驗結(jié)果看,其成分較均一,但其密實程度變化較大,土體含水量最大有32.0% ,最小只有20.6%,孔隙比最大為0.914,最小為0.662,干容重14.2~16.1KN/m3,

115、壓縮系數(shù)為0.312~0.722MPa-1,壓縮模量為4.51~9.05MPa,屬中壓縮土層,該土層進行原位標準貫入試驗13段次,最大擊數(shù)有6.0擊,最小只有4.0擊,平均擊數(shù)為4.6擊。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填筑土碾壓不均勻,如碾壓質(zhì)量好,土體密實,孔隙比較小,其防滲性較好,相對其含水量也較低;若土體碾壓質(zhì)量差,結(jié)構松散,顆粒見架空,為庫水外滲提供通道,造成了大壩外腳大面積散侵,同時土體長期在飽水狀態(tài)下,其力學性質(zhì)指標相對減弱。根據(jù)現(xiàn)場調(diào)查

116、,大壩兩壩肩外腳均有散浸,壩中心外腳有散浸。</p><p>  副壩填筑土與主壩略同,土體含水量最大有30.1%,最小只有23.0%,孔隙比最大為0.960,最小為0.570,干容重14.4~15.7KN/m3,壓縮系數(shù)為0.360~0.478MPa-1,壓縮模量為4.48~7.47MPa,屬中壓縮土層,該土層進行原位標準貫入試驗4段次,最大擊數(shù)有7.0擊,最小只有5.0擊,平均擊數(shù)為5.8擊。密實性較差。&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