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課程設計任務書</b></p><p> 課程名稱: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p><p> 設計題目:帶式運輸機的展開式雙級斜齒圓柱齒輪</p><p> 減速器的設計 </p><p> 專 業(yè): 機械設計與制造及自動化班級
2、: </p><p> 學生姓名: 學 號: </p><p> 起迄日期: 2012 年 12月 31 日 ~ 2013 年1月 6日 </p><p> 指導教師: </p><
3、;p><b> 課程設計任務書</b></p><p><b> 課程設計說明書</b></p><p> 課程名稱: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p><p> 設計題目:帶式運輸機的展開式雙級斜齒圓柱齒輪</p><p> 減速器的
4、設計 </p><p> 專 業(yè):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 班級: </p><p> 學生姓名: 學 號: </p><p> 指導教師: </p><p><b> 目 錄</b><
5、;/p><p> 第1章 設計任務1</p><p> 第2章 傳動方案分析2</p><p> 第3章 原動件的選擇與傳動比的分配2</p><p> 3.1原動件的選擇2</p><p> 3.1.1工作機有效功率2</p><p> 3.1.2查各零件傳動效率值3
6、</p><p> 3.1.3電動機輸出功率3</p><p> 3.1.4工作機轉速3</p><p> 3.1.5選擇電動機3</p><p> 3.2傳動比的分配4</p><p> 第4章 各軸動力與運動參數的計算4</p><p> 4.1.各軸轉速4<
7、/p><p> 4.2.各軸輸入功率:4</p><p> 4.3.電機輸出轉矩:4</p><p> 4.4.各軸的轉矩5</p><p><b> 4.5誤差5</b></p><p> 5.齒輪傳動設計與校核計算5</p><p> 5.1.選擇齒輪
8、材料,熱處理方式和精度等級5</p><p> 5.2齒輪傳動校核計算6</p><p> 5.2.1高速級6</p><p> 5.2.2低速級10</p><p> 第6章 軸徑計算及軸的校核15</p><p> 6.1初算軸徑15</p><p> 6.2軸的校
9、核16</p><p> 6.2.1中間軸(軸II)16</p><p> 6.2.2輸入軸(軸I)21</p><p> 6.2.3輸出軸(軸III)24</p><p> 第7章 鍵的校核28</p><p> 7.1.輸入軸(軸I)上鍵的校核28</p><p>
10、 7.2.中間軸(軸II)上鍵的校核28</p><p> 7.3.輸出軸(軸III)上鍵的校核28</p><p> 第8章 軸承的壽命的校核29</p><p> 8.1.輸入軸(軸I)上軸承壽命的校核29</p><p> 8.2.中間軸(軸II)上軸承壽命的校核30</p><p> 8.
11、3.輸出軸(軸III)上軸承壽命的校核31</p><p> 第9章 選擇聯(lián)軸器32</p><p> 第10章 潤滑方式32</p><p><b> 參考文獻32</b></p><p><b> 第1章 設計任務</b></p><p> 設計任
12、務如圖1.1所示,帶式運輸機的傳動裝置,其中帶的圓周力F=1600N</p><p> 帶速v=2m/s滾筒直徑D=450mm;工作條件:兩班制連續(xù)工作,工作時有輕度震動。使用壽命8年,每年按300天計算,軸承受命為齒輪壽命的三年以上。運輸鏈的、速度誤差為鏈速度的。</p><p> 1.電機 2. 聯(lián)軸器 3齒輪傳動 4聯(lián)軸器 5.卷筒 6.運輸帶</p>
13、<p> 圖1.1帶式傳動系統(tǒng)示意圖</p><p> 第2章 傳動方案分析</p><p> 減速方案選用兩級減速,傳動簡圖如上圖1-1所示</p><p><b> 此方案的特點:</b></p><p> (1)齒輪傳動具有承載能力大、效率高、允許速度高、尺寸緊湊、壽命長等特點,因此在傳動
14、系統(tǒng)中一般應首先采用齒輪傳動。由于斜齒圓柱齒輪傳動的承載能力和平穩(wěn)性比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好,故在高速級或要求傳動平穩(wěn)的場合,常采用斜齒圓柱齒輪傳動。</p><p> (2)帶傳動具有傳動平穩(wěn)、吸振等特點,且能起過載保護作用。但由于它是靠摩擦力來工作的,在傳遞同樣功率的條件下,當帶速較低時,傳動結構尺寸較大。在設計時,為了減小帶傳動的結構尺寸,應將其布置在高速級。</p><p> (3
15、)本傳動裝置傳動比不大,采用二級傳動,帶傳動平穩(wěn)、吸振且能起過載保護作用,故在高速級布置一級帶傳動。在帶傳動與帶式運輸機之間布置一臺單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軸端連接選擇彈性柱銷聯(lián)軸器。</p><p> 第3章 原動件的選擇與傳動比的分配</p><p><b> 3.1原動件的選擇</b></p><p> 3.1.1工作機有效功率
16、</p><p> 3.1.2查各零件傳動效率值</p><p> 聯(lián)軸器(彈性)效率,</p><p><b> 軸承效率 ,</b></p><p><b> 齒輪效率 </b></p><p><b> 滾筒效率</b></p>
17、;<p><b> 故:</b></p><p> 3.1.3電動機輸出功率</p><p> 3.1.4工作機轉速</p><p> 電動機轉速的可選范圍:</p><p><b> 取1000</b></p><p> 3.1.5選擇電動機<
18、;/p><p> 選電動機型號為Y112M-4,同步轉速1500r/min,滿載轉速1440r/min,額定功率4Kw</p><p> 表1.電動機外形尺寸</p><p><b> 3.2傳動比的分配</b></p><p> ?。?).理論總傳動比</p><p><b> (
19、2).傳動比分配</b></p><p><b> 故 , </b></p><p> 第4章 各軸動力與運動參數的計算</p><p><b> 4.1.各軸轉速</b></p><p> 4.2.各軸輸入功率:</p><p> 4.3.電機輸出
20、轉矩:</p><p><b> 4.4.各軸的轉矩</b></p><p><b> 4.5誤差</b></p><p> 表2.帶式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 </p><p> 5.齒輪傳動設計與校核計算</p><p> 5.1.選擇齒輪材料,熱處理方式和精度
21、等級</p><p> 考慮到齒輪所傳遞的功率不大,故小齒輪選用45#鋼,表面淬火,齒面硬度為40~55HRC,齒輪均為硬齒面,閉式。</p><p><b> 選用8級精度。</b></p><p> 5.2齒輪傳動校核計算</p><p><b> 5.2.1高速級</b></p&
22、gt;<p><b> 1.傳動主要尺寸</b></p><p> 因為齒輪傳動形式為閉式硬齒面,故決定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齒輪傳動主要參數和尺寸。由參考文獻[1]P138公式8.13可得:</p><p><b> 式中各參數為:</b></p><p> ?。?)小齒輪傳遞的轉矩: &
23、lt;/p><p> (2)初選=24, 則</p><p> 式中: ——大齒輪數; </p><p> ——高速級齒輪傳動比。</p><p> ?。?)由參考文獻[1] P205 表10-7,選取齒寬系數。</p><p> ?。?)初取螺旋角。由參考文獻[1]P215公式圖10-26可計算齒輪傳動端面重
24、合度:</p><p> 由參考文獻[1] P216得 </p><p> 由參考文獻[1] P217圖10-28查得螺旋角系數</p><p> ?。?)初取齒輪載荷系數=1.3。</p><p> (6)齒形系數和應力修正系數:</p><p><b> 齒輪當量齒數為</b><
25、/p><p><b> ,</b></p><p> 由參考文獻[1] P200表10-5查得齒形系數=2.65,=2.17</p><p> 由參考文獻[1] P200表10-5查得應力修正系數=1.58,=1.80</p><p> ?。?)許用彎曲應力可由參考文獻[1] P205公式10-12算得:</p&
26、gt;<p> 由參考文獻[1] P208圖10-20(c)可得兩齒輪的彎曲疲勞極限應力分別為:</p><p><b> 和。</b></p><p> 取安全系數=1.25。</p><p> 小齒輪1和大齒輪2的應力循環(huán)次數分別為:</p><p> 式中:——齒輪轉一周,同一側齒面嚙合次數
27、;</p><p> ——齒輪工作時間。 </p><p> 由參考文獻[1] P206圖10-18查得彎曲強度壽命系數為: </p><p><b> 故許用彎曲應力為 </b></p><p><b> =</b></p><p> 所以
28、 </p><p><b> 初算齒輪法面模數</b></p><p><b> 2 .計算傳動尺寸</b></p><p><b> ?。?)計算載荷系數</b></p><p> 由參考文獻[1] P193表10-2查得使用</p><p
29、> 由參考文獻[1] P194圖10-8查得動載系數;</p><p> 由參考文獻[1] P196表10-4查得齒向載荷分布系數;</p><p> 由參考文獻[1] P195表10-3查得齒間載荷分配系數,則</p><p> (2)對進行修正,并圓整為標準模數</p><p><b> 圓整為 <
30、;/b></p><p> ?。?)計算傳動尺寸。</p><p><b> 中心距 </b></p><p><b> 圓整為106mm</b></p><p><b> 修正螺旋角</b></p><p> 小齒輪分度圓直徑
31、 </p><p><b> 大齒輪分度圓直徑 </b></p><p><b> 圓整b=40mm</b></p><p><b> 取 , </b></p><p> 式中: ——小齒輪齒厚;</p><p><b> ——大齒輪
32、齒厚。</b></p><p> 3.校核齒面接觸疲勞強度</p><p> 由參考文獻[1] P218公式10-20 </p><p><b> 式中各參數:</b></p><p><b> ?。?)齒數比。</b></p><p> ?。?)由
33、參考文獻[1] P201表10-6查得彈性系數。</p><p> ?。?)由參考文獻[1] P217圖10-30查得節(jié)點區(qū)域系數。</p><p> ?。?)由參考文獻[1] P205公式10-12計算許用接</p><p><b> 觸應力</b></p><p> 式中: ——接觸疲勞極限,由參考文獻[1] P
34、209</p><p> 圖10-21分別查得,</p><p> ?。?</p><p> ——壽命系數,由參考文獻[1] P206圖10-18查得 ,;</p><p> ——安全系數,由參考文獻[1] P147表8.7查得。故 </p><p> 滿足齒面接觸疲勞強度。&
35、lt;/p><p><b> 5.2.2低速級</b></p><p><b> 1.傳動主要尺寸</b></p><p> 因為齒輪傳動形式為閉式硬齒面,故決定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齒輪傳動主要參數和尺寸。由參考文獻[1]P216公式10-17可得:</p><p><b> 式中各
36、參數為:</b></p><p> ?。?)小齒輪傳遞的轉矩:</p><p> ?。?)初選=23, 則</p><p> 式中: ——大齒輪數; </p><p> ——低速級齒輪傳動比。</p><p> ?。?)由參考文獻[1] P205 表10-7,選取齒寬系數</p>&
37、lt;p> ?。?)初取螺旋角。由參考文獻[1]P215公式圖10-26可計算齒 </p><p><b> 輪傳動端面重合度:</b></p><p> 由參考文獻[1] P216得 </p><p> 由參考文獻[1] P217圖10-28查得螺旋角系數</p><p> ?。?)初取齒輪載荷系數=1.3
38、。</p><p> (6)齒形系數和應力修正系數:</p><p><b> 齒輪當量齒數為</b></p><p><b> , </b></p><p> 由參考文獻[1] P200表10-5查得齒形系數=2.618,=2.215</p><p> 由參考文
39、獻[1] P200表10-5查得應力修正系數=1.593, </p><p><b> =1.776</b></p><p> ?。?)許用彎曲應力可由參考文獻[1] P205公式10-12算得:</p><p> 由參考文獻[1] P208圖10-20(c)可得兩齒輪的彎曲疲勞極限</p><p><b>
40、; 應力分別為:</b></p><p><b> 和。</b></p><p> 取安全系數=1.25。</p><p> 小齒輪3和大齒輪4的應力循環(huán)次數分別為:</p><p> 式中:——齒輪轉一周,同一側齒面嚙合次數;</p><p> ——齒輪工作時間。
41、 </p><p> 由參考文獻[1] P206圖10-18查得彎曲強度壽命系數為:</p><p> 故許用彎曲應力為 </p><p><b> =</b></p><p><b> 所以 </b></p><p><b> 初算齒輪法面模數
42、</b></p><p><b> 2 .計算傳動</b></p><p><b> ?。?)計算載荷系數</b></p><p> 由參考文獻[1] P193表10-2查得使用</p><p> 由參考文獻[1] P194圖10-8查得動載系數;</p><p
43、> 由參考文獻[1] P196表10-4查得齒向載荷分布系數;</p><p> 由參考文獻[1] P195表10-3查得齒間載荷分配系數,則</p><p> 對進行修正,并圓整為標準模數</p><p><b> 圓整為 </b></p><p> ?。?)計算傳動尺寸。</p>&l
44、t;p><b> 中心距 </b></p><p><b> 圓整為155mm</b></p><p><b> 修正螺旋角 </b></p><p> 小齒輪分度圓直徑 </p><p> 大齒輪分度圓直徑 </p><p>
45、<b> 圓整b=55mm</b></p><p><b> 取 , </b></p><p> 式中: ——小齒輪齒厚;</p><p><b> ——大齒輪齒厚。</b></p><p> 3.校核齒面接觸疲勞強度</p><p> 由參
46、考文獻[1] P218公式10-20 </p><p><b> 式中各參數:</b></p><p><b> ?。?)齒數比。</b></p><p> ?。?)由參考文獻[1] P201表10-6查得彈性系數。</p><p> ?。?)由參考文獻[1] P217圖10-30查得節(jié)點區(qū)域
47、系數。</p><p> (4)由參考文獻[1] P205公式10-12計算許用接觸 </p><p><b> 應力</b></p><p> 式中: ——接觸疲勞極限,由參考文獻[1] P209</p><p> 圖10-21分別查得,</p><p><b> ??;<
48、/b></p><p> ——壽命系數,由參考文獻[1] P206圖 </p><p> 10-18查得 ,;</p><p> ——安全系數,由參考文獻[1] P147表8.7查 </p><p><b> 得。</b></p><p><b> 故 </b
49、></p><p> 滿足齒面接觸疲勞強度。</p><p> 第6章 軸徑計算及軸的校核</p><p><b> 6.1初算軸徑</b></p><p> 按照需要取軸的材料為45鋼,調質處理。由[1]P370表15-3取故有:</p><p> 由參考文獻[1]P370公式
50、15-2可得:</p><p> 輸入軸的最小直徑:。考慮到鍵對軸強度的削弱及聯(lián)軸器對軸徑的要求,最后取。</p><p> 中間軸的最小直徑:??紤]到鍵對軸強度的削弱及軸承壽命的要求,最后取</p><p> 輸出軸的最小直徑:??紤]到鍵對軸強度的削弱及聯(lián)軸器對軸徑的要求,最后取。</p><p> 式中:——由許用扭轉應力確定的系
51、數</p><p><b> 6.2軸的校核</b></p><p> 6.2.1中間軸(軸II)</p><p> 1.齒輪2(高速級從動輪)的受力計算:</p><p> 由參考文獻[1]P213公式10-14可知</p><p> 式中:——齒輪所受的圓周力,N;</p>
52、;<p> ——齒輪所受的徑向力,N;</p><p> ——齒輪所受的軸向力,N; </p><p> 2.齒輪3(低速級主動輪)的受力計算:</p><p> 由參考文獻[1]P213公式10-14可知</p><p> 式中:——齒輪所受的圓周力,N;</p><p> ——齒輪所受的徑
53、向力,N;</p><p> ——齒輪所受的軸向力,N;</p><p> 3.齒輪的軸向力平移至軸上所產生的彎矩為:</p><p> 4.軸向外部軸向力合力為:</p><p> 5.計算軸承支反力:</p><p><b> 豎直方向,軸承1</b></p><
54、p><b> 軸承2</b></p><p> 水平方向,軸承1 , </p><p> 軸承2,與所設方 向相反。</p><p> 軸承1的總支撐反力:</p><p> 軸承2的總支撐反力:</p><p> 6.計算危險截面彎矩</p>
55、<p> a-a剖面左側,豎直方向</p><p><b> 水平方向</b></p><p> b-b剖面右側,豎直方向</p><p><b> 水平方向</b></p><p> a-a剖面右側合成彎矩為</p><p> b-b剖面左側合成彎矩為
56、</p><p> 故a-a剖面右側為危險截面。</p><p><b> 計算應力</b></p><p> 初定齒輪2的軸徑為=32mm,軸轂長度為10mm,連接鍵由參考文獻[1]P106表6-1選擇=10×8,t=5mm,=25mm。齒輪3軸徑為=35mm,連接鍵由P106表6-1選擇=12×8,t=5mm,=3
57、2mm,轂槽深度=3.3mm。</p><p><b> 由</b></p><p><b> ,</b></p><p> 故齒輪3可與軸分離。</p><p> 又a-a剖面右側(齒輪3處)危險,故:</p><p><b> 抗彎截面系數</b
58、></p><p><b> 抗扭截面系數</b></p><p><b> 彎曲應力</b></p><p><b> 扭轉切應力</b></p><p><b> 8.計算安全系數</b></p><p> 對調
59、質處理的45#鋼,由參考文獻[1]P362表15-1知:</p><p> 抗拉強度極限=640MPa</p><p> 彎曲疲勞極限=275 Mpa</p><p> 剪切疲勞極限=155Mpa</p><p> 軸磨削加工時的表面質量系數由參考文獻附圖3-4查得</p><p> 絕對尺寸系數由附圖3-2
60、和3-3查得:</p><p> 又由3-1及3-2的碳鋼的特性系數</p><p> 鍵槽應力綜合系數得:(插值法)</p><p> 由參考文獻[1]P374公式15-6,15-7,15-8得,安全系數</p><p><b> 7</b></p><p> 許用安全系數[S]=1.
61、5~1.8,顯然S>[S],故危險截面是安全的</p><p> 6.2.2輸入軸(軸I)</p><p> 1.計算齒輪上的作用力</p><p> 由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可得,齒輪軸1所受的力與齒輪2所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軸向力,徑向力,圓周力</p><p> 2.平移軸向力所產生的彎矩為:</p>
62、<p> 3.計算軸承支撐反力</p><p><b> 豎直方向,軸承1</b></p><p><b> 軸承2</b></p><p><b> 水平方向,軸承1 </b></p><p> , </p><
63、;p><b> 軸承2,</b></p><p> 軸承1的總支撐反力:</p><p> 軸承2的總支撐反力:</p><p> 4.計算危險截面彎矩</p><p><b> a-a剖面左側:</b></p><p><b> 豎直方向 <
64、;/b></p><p><b> 水平方向</b></p><p><b> 其合成彎矩為</b></p><p><b> a-a剖面右側:</b></p><p><b> 豎直方向</b></p><p>&l
65、t;b> 水平方向</b></p><p><b> 其合成彎矩為</b></p><p> 故危險截面在a-a剖面左側。</p><p><b> 5.計算截面應力</b></p><p><b> 抗彎截面系數</b></p>&l
66、t;p><b> 抗扭截面系數 </b></p><p><b> 彎曲應力</b></p><p><b> 扭剪應力</b></p><p><b> 6.計算安全系數</b></p><p> 對調質處理的45#鋼,由參考文獻[1]
67、P362表15-1知:</p><p> 抗拉強度極限=640Mpa</p><p> 彎曲疲勞極限=275 Mpa</p><p> 剪切疲勞極限=155Mpa</p><p> 軸磨削加工時的表面質量系數由參考文獻附圖3-4查得</p><p> 絕對尺寸系數由附圖3-2和3-3查得:</p>
68、<p> 又由3-1及3-2的碳鋼的特性系數</p><p> 鍵槽應力綜合系數得:(插值法)</p><p> 由參考文獻[1]P374公式15-6,15-7,15-8得,安全系數</p><p> 許用安全系數[S]=1.5~1.8,顯然S>[S],故危險截面是安全的</p><p> 6.2.3輸出軸(軸I
69、II)</p><p> 1.計算齒輪上的作用力</p><p> 由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可得,齒輪4所受的力與齒輪3所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軸向力,徑向力,圓周力</p><p> 2.平移軸向力所產生的彎矩為:</p><p> 3.計算軸承支撐反力</p><p><b> 豎直方向
70、,軸承1</b></p><p><b> 軸承2</b></p><p> 水平方向,軸承1 , </p><p><b> 軸承2,</b></p><p> 軸承1的總支撐反力:</p><p> 軸承2的總支撐反力:<
71、/p><p> 4.計算危險截面彎矩</p><p> a-a剖面左側,豎直方向 </p><p><b> 水平方向</b></p><p><b> 其合成彎矩為</b></p><p> a-a剖面右側,豎直方向</p><p><b
72、> 水平方向</b></p><p><b> 其合成彎矩為</b></p><p> 故危險截面在a-a剖面左側。</p><p><b> 5.計算截面應力</b></p><p> 初定齒輪4的軸徑為=40mm,連接鍵由參考文獻[1]P106表6-1選擇=12
73、15;8,t=5mm,=28mm</p><p><b> 抗彎截面系數</b></p><p><b> 抗扭截面系數</b></p><p><b> 彎曲應力</b></p><p><b> 扭剪應力</b></p><
74、p><b> 6.計算安全系數</b></p><p> 對調質處理的45#鋼,由參考文獻[1]P362表15-1知:</p><p> 抗拉強度極限=640Mpa</p><p> 彎曲疲勞極限=275 Mpa</p><p> 剪切疲勞極限=155Mpa</p><p> 軸
75、磨削加工時的表面質量系數由參考文獻附圖3-4查得</p><p> 絕對尺寸系數由附圖3-2和3-3查得:</p><p> 又由3-1及3-2的碳鋼的特性系數</p><p> 鍵槽應力集中系數得:(插值法)</p><p> 由參考文獻[1]P374公式15-6,15-7,15-8得,安全系數</p><p&g
76、t; 許用安全系數[S]=1.5~1.8,顯然S>[S],故危險截面是安全的</p><p><b> 第7章 鍵的校核</b></p><p> 7.1.輸入軸(軸I)上鍵的校核 </p><p> 聯(lián)軸器處連接鍵由參考文獻[2]P106表6-1選擇=8×7,t=4mm,=40mm。軸徑為=25mm</p>
77、;<p> 聯(lián)軸器處鍵連接的擠壓應力</p><p> 由于鍵,軸的材料都為45號鋼,由參考文獻[1]P106表6-2查得,顯然鍵連接的強度足夠!</p><p> 7.2.中間軸(軸II)上鍵的校核 </p><p> 齒輪2處鍵連接的擠壓應力</p><p> 齒輪3處鍵連接的擠壓應力</p><
78、;p> 由于鍵,軸,齒輪的材料都為45號鋼,由參考文獻[1]P106表6-2查得</p><p> ,顯然鍵連接的強度足夠!</p><p> 7.3.輸出軸(軸III)上鍵的校核 </p><p> 聯(lián)軸器處連接鍵由參考文獻[1]P106表6-1選擇=10×8,t=5mm,=70mm。軸徑為=35mm</p><p>
79、; 聯(lián)軸器處鍵連接的擠壓應力 </p><p> 齒輪選用雙鍵連接,180度對稱分布。參考文獻[1]P106表6-1選擇=12×8,t=5mm,=28mm。軸徑為=44mm</p><p> 齒輪處鍵連接的擠壓應力</p><p> 由于鍵,軸的材料都為45號鋼,由參考文獻[1]查得,顯然鍵連接的強度足夠!</p><p>
80、 第8章 軸承的壽命的校核</p><p> 8.1.輸入軸(軸I)上軸承壽命的校核</p><p> 由參考文獻[2]P191表8-33查7206C軸承得軸承基本額定動負荷=17.8KN,基本額定靜負荷=12.8KN</p><p> 軸承1的派生軸向力為:</p><p> 軸承2的派生軸向力為:</p><
81、;p> 由于故軸承2為松端,軸承1為緊端</p><p><b> 故軸承1的軸向力,</b></p><p><b> 軸承2的軸向力</b></p><p> 由參考文獻[1]P321表13-5可查得:</p><p><b> 又</b></p>
82、;<p><b> 取</b></p><p><b> 故</b></p><p><b> 取</b></p><p> 根據軸承的工作條件,查參考文獻[1]P320~321表13-4,13-6得溫度系數,載荷系數,壽命系數。由P218公式11.1c得軸承1的壽命</p
83、><p> 已知工作年限為8年單班,故軸承預期壽命</p><p> ,故軸承壽命滿足要求</p><p> 8.2.中間軸(軸II)上軸承壽命的校核</p><p> 由參考文獻[2]P191表8-33查7207C軸承得軸承基本額定動負荷=23.5KN,基本額定靜負荷=17.5KN</p><p> 軸承1的派
84、生軸向力為:</p><p> 軸承2的派生軸向力為:</p><p> 由于故軸承1為松端,軸承2為緊端</p><p><b> 故軸承1的軸向力,</b></p><p><b> 軸承2的軸向力</b></p><p> 由參考文獻[1]P321表13-5可
85、查得:</p><p><b> 又</b></p><p><b> 取</b></p><p><b> 故</b></p><p><b> 取</b></p><p> 根據軸承的工作條件,查參考文獻[1]P320
86、~321表13-4,13-6得溫度系數,載荷系數,壽命系數。由P218公式11.1c得軸承1的壽命</p><p> 已知工作年限為8年單班,故軸承預期壽命</p><p> ,故軸承壽命滿足要求</p><p> 8.3.輸出軸(軸III)上軸承壽命的校核</p><p> 由參考文獻[2]P191表8-33查7208C軸承得軸承基
87、本額定動負荷=26.8KN,基本額定靜負荷=20.5KN</p><p> 軸承1的派生軸向力為:</p><p> 軸承2的派生軸向力為:</p><p> 由于故軸承1為松端,軸承2為緊端</p><p><b> 故軸承1的軸向力,</b></p><p><b> 軸承
88、2的軸向力</b></p><p> 由參考文獻[1]P321表13-5可查得:</p><p><b> 又</b></p><p><b> 取</b></p><p><b> 故</b></p><p><b>
89、取</b></p><p> 根據軸承的工作條件,查參考文獻[1]P320~321表13-4,13-6得溫度系數,載荷系數,壽命系數。由P218公式11.1c得軸承1的壽命</p><p> 已知工作年限為8年單班,故軸承預期壽命</p><p> ,故軸承壽命滿足要求</p><p> 第9章 選擇聯(lián)軸器</p&
90、gt;<p> 由于電動機的輸出軸徑(d=38mm)的限制,故由參考文獻[2]P196表8-36選擇聯(lián)軸器為Lx1型彈性柱銷聯(lián)軸器,孔徑取25mm。由于輸出軸上的轉矩大,所選聯(lián)軸器的額定轉矩大,故選Lx3型,孔徑取35mm。</p><p> 第10章 潤滑方式</p><p> 由于所設計的減速器齒輪圓周速度較小,低于2m/s,故齒輪的潤滑方式選用油潤滑,軸承的潤滑
91、方式選用脂潤滑。考慮到減速器的工作載荷不是太大,參考文獻[3]P781表14-2故潤滑油選用工業(yè)閉式齒輪油(GB5903——1995),牌號選68號。潤滑油在油池中的深度保持在68——80mm之間。參考[3]P779表14-1軸承的潤滑脂選用通用鋰基潤滑脂(GB 7324——1994)。牌號為2號。由于軸承選用了脂潤滑,故要防止齒輪的潤滑油進入軸承將潤滑脂稀釋,也要防止?jié)櫥魅缬统刂袑櫥臀廴?。所以要軸承與集體內壁之間設置擋油環(huán)。&
92、lt;/p><p><b> 參考文獻</b></p><p> [1]濮良貴,紀名剛.《機械設計》(第八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p><p> ?。?]楊光等主編《.機械設計課程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p><p> [3] 毛謙德,李振清主編《機械設計師手冊》(第三版)[
93、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p><p> [4] 朱理主編《機械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p><p> [5]劉鴻文主編《材料力學》(第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p><p> [6]徐學林主編《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M](第二版)湖南大學出版社.</p><p> [7]龐國星主編《工程材料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雙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展開式)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帶式運輸機的展開式二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 帶式運輸機的展開式二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 帶式運輸機的展開式二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 帶式運輸機的展開式雙極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 帶式運輸機的展開式雙極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系列展開式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 展開式雙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課程設計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展開式雙級圓柱齒輪減速器+開式齒輪
- 機械課程設計---帶式運輸機展開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兩級展開式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二級展開式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 課程設計--帶式運輸機的展開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二級展開式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二級展開式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二級展開式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二級展開式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 二級展開式圓柱齒輪減速器帶式運輸機課程設計
- 機械設計減速器課程設計--二級展開式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 帶式運輸機一級展開式圓柱斜齒輪減速器-課程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