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化課程設計--色媒體改性棉織物及其染色性能的研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色媒體改性棉織物及其染色性能的研究</p><p>  學 院: 紡織與材料學院</p><p>  班 級: 輕化工程10級03班</p><p>  姓 名: </p><p>  學 號: </p><p><b>  指導老師: </

2、b></p><p><b>  摘 要</b></p><p>  我國印染行業(yè)廢水污染越來越嚴重,環(huán)保壓力越來越大,清潔化生產(chǎn)工藝的開發(fā)已經(jīng)刻不容緩。針對活性染料染棉纖維存在吸盡率和固色率低的問題,我們需要在染浴中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的無機電解質(zhì)鹽來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但是這些電解質(zhì)隨染色廢液排出,同時給環(huán)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為此,德美化工研究了一種陽離子助劑

3、即色媒體[1],我們通過實驗用色媒體對棉纖維進行改性,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色媒體改性的棉纖維染色性能優(yōu)越,實現(xiàn)了低鹽染色,達到了低污染、低能耗、低水耗的效果。</p><p>  關鍵詞: 色媒體 陽離子改性 活性染料 低鹽染色 染色性能</p><p><b>  目錄</b></p><p><b>  1. 緒論1</b&

4、gt;</p><p>  1.1 研究背景1</p><p>  1.2 研究進展及其現(xiàn)狀1</p><p>  1.2.1 物理方法1</p><p>  1.2.2 化學方法2</p><p>  1.3 本文研究目的、方法及內(nèi)容3</p><p><b>  2. 理

5、論依據(jù)3</b></p><p><b>  3. 實驗部分4</b></p><p>  3.1 主要實驗材料、化學品及儀器4</p><p>  3.2 棉織物改性工藝實驗設計及其染色4</p><p>  3.2.1 色媒體用量不同對棉織物改性及其染色4</p><p>

6、;  3.2.1.1 色媒體用量不同對棉織物改性的影響4</p><p>  3.2.1.2 改性后的棉織物染色工藝實驗5</p><p>  3.2.1.3 實驗步驟6</p><p>  3.2.2 處理時間不同對棉織物改性及其染色8</p><p>  3.2.2.1 處理時間不同對棉織物改性的影響8</p>&

7、lt;p>  3.2.2.2 改性后的棉織物染色工藝實驗8</p><p>  3.2.2.3 實驗步驟8</p><p>  3.2.3 處理溫度不同對棉織物改性及其染色9</p><p>  3.2.3.1 色媒體用量不同對棉織物改性的影響9</p><p>  3.2.3.2 改性后的棉織物染色工藝實驗10</p&

8、gt;<p>  3.2.3.3 實驗步驟10</p><p>  3.3 NaCl用量對改性、未改性棉纖維的影響及其染色11</p><p>  3.3.1 NaCl用量對改性、未改性棉纖維影響工藝11</p><p>  3.3.2 棉織物染色工藝11</p><p>  3.3.3 實驗步驟12</p>

9、;<p><b>  4. 結論13</b></p><p><b>  緒論</b></p><p><b>  研究背景</b></p><p>  活性染料是棉纖維染色時用的最多、最重要的一種染料。活性染料以其色譜齊全、色澤鮮艷、耐濕處理色牢度較高、價格相對低廉、應用工藝簡便、大

10、部分染料結構上不含有致癌芳香胺等優(yōu)點深受印染界喜愛。但活性染料存在易水解、染料利用率低等缺點,使得活性染料染色時耗水量高,染色牢度受到影響。為了克服這些缺點,在棉織物的傳統(tǒng)染色工藝中,使用活性染料染色時,往往采用加入大量的中性電解質(zhì)的方法來促進染料的上染,這種方法極大地改善了活性染料的易水解和染料利用率低的問題,尤其在大浴比時傳統(tǒng)染色工藝的作用更為明顯。然而,傳統(tǒng)染色工藝中所使用的電解質(zhì)隨染色廢液排出,會導致廢水中鹽含量過高,嚴重影響水

11、資源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水中鹽分過高還會帶來土質(zhì)鹽堿化等生態(tài)問題,這是當前社會所不能接受的。</p><p><b>  研究進展及其現(xiàn)狀</b></p><p>  目前,通過物理、化學及生物等方法還不能實現(xiàn)印染廢水中無機鹽的降解和回收,因此,近年來許多印染研究人員一直致力于探求對棉纖維改性處理,以提高染色性能[2],實現(xiàn)綠色染色。纖維素纖維的改性方法有很多,如物理方法

12、、化學處理方法等[3]。</p><p><b>  物理方法</b></p><p>  物理方法在基本不用或者很少用到化學助劑的情況下,改變纖維的表面結構及其性能,不僅改善了纖維的染色性能,還可以減少污染,有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一般物理改性方法有機械法、輻射法、等離子體技術、蒸汽閃爆技術等。</p><p><b>  機械方法&l

13、t;/b></p><p>  該方法主要有研磨法和切碎法兩種,通過降低纖維素的結晶度、改變纖維的形態(tài)和細微結構,或者增加纖維的表面來提高纖維在化學反應中的可及度[4]。</p><p><b>  輻射法</b></p><p>  該方法是采用電子射線等對纖維素纖維進行預處理,利用射線的輻射能使纖維素的結構發(fā)生變化,降低聚合度、增加活

14、性,提高可及度。</p><p><b>  等離子體技術</b></p><p>  該方法是利用等離子體中大量的電子、離子、激發(fā)態(tài)原子、分子等活性粒子,通過轟擊棉纖維表面將能量傳遞給棉纖維,使棉纖維表面的果膠等脫離,并留下深淺不一的凹坑,引起刻蝕現(xiàn)象,同時活性粒子還能是纖維表面發(fā)生氧化和接枝,從而增強了棉纖維的吸水性能。</p><p>&

15、lt;b>  蒸汽閃爆技術</b></p><p>  該方法是1927年由一個美國學者提出的,它能使已經(jīng)滲入纖維內(nèi)部的水蒸氣分子以氣流方式,從相對封閉的空隙中高速瞬間釋放,使棉纖維緊密堆砌纏繞的內(nèi)部區(qū)域得到有效的疏松,同時纖維素分子內(nèi)及分子間的氫鍵發(fā)生斷裂,使棉纖維的結構造成破壞,賦予材料新的性能[5]。</p><p><b>  化學方法</b>

16、;</p><p>  纖維素纖維的化學處理方法主要有三種[6]:</p><p>  對棉纖維進行表面處理 利用化學藥品(例如強堿、甘油、液氨、磷酸等)處理棉纖維,改變纖維的物理形態(tài)和微結構,使纖維的染色性能發(fā)生變化;</p><p>  對纖維內(nèi)部進行改性 利用化學助劑(例如聚酰胺環(huán)氧化合物),按一定工藝處理棉纖維,使纖維發(fā)生化學改性,從而引起染色性能的變化[7

17、];</p><p>  對棉纖維表面改性的同時,對纖維內(nèi)部也進行化學改性 這種改性會引起纖維的染色性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一般對纖維進行化學改性的過程均伴隨著纖維內(nèi)部改性和外部改性的同時進行。</p><p>  許多研究已經(jīng)證明,經(jīng)過一定的化學改性后,可以顯著提高纖維素纖維對陰離子染料的結合能力。胥正安等[8]研究了陽離子改性劑CHPTMAC對棉織物的接枝改性,在棉纖維纖維大分子上引入了陽

18、離子基團,不但可以阻礙纖維素分子發(fā)生重結晶,還使纖維表面帶上正電荷,纖維與染料之間的結合力不但有范德華力和氫鍵的作用力,而且還有分子間靜電引力的作用,提高了染料的上染能力和利用率。但是這類改性劑分子小,存在用量大、處理時間長、直接性差的缺點,因此,近年來有很多研究者開始研究大分子改性劑,如紀俊玲等[9]研究了大分子聚合物改性劑聚環(huán)氧氯丙烷胺化物,并用該改性劑處理棉纖維,研究結果表明改性為棉纖維引入了陽離子基團,提高了活性染料的上染百分率

19、,且染色廢水回用效果比較好。張鵬等[10]利用端氨基超支化合物(HBP-NH2)作為陽離子改性劑,對竹漿纖維織物進行改性,在纖維表面引入了大量氨基、亞胺基,改變了纖維表面的電荷分布,降低了活性染料染色過程中無機鹽的用量,使無鹽染色成為可能。此外,崔淑玲[11]等用多官能團的交聯(lián)胺化改性劑TETS改性了纖維素纖維,不但賦予了織物抗皺性能,還大大提高了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實現(xiàn)</p><p>  本文研究目的、

20、方法及內(nèi)容</p><p>  由于傳統(tǒng)染色工藝會帶來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生態(tài)問題,因而,我們迫切需要一種環(huán)保高效的方法來解決活性染料鹽污染問題。本文主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和實驗研究,希望找到一種方法使棉纖維在活性染料染色過程中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固色率及染色深度,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同時減少鹽用量,甚至實現(xiàn)完全不加鹽染色,使無鹽染色工藝達到常規(guī)有鹽染色的效果甚至更好。</p><p> 

21、 解決活性染料鹽污染問題,可從染料、纖維和染色工藝過程等方面著手。棉纖維的陽離子化改性是有效解決活性染料染色污染問題的途徑之一,即棉織物經(jīng)陽改性后,纖維表面帶上正電荷,降低了棉纖維對陰離子染料的排斥作用,活性染料將快速上染纖維,因此減少、甚至不使用無機鹽染色時也可提高染料上染百分率。廣東德美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一種陽離子改性劑—色媒體,是一種反應型功能團陽離子預聚體,可用于棉織物活性染料低鹽染色工藝。</p><

22、;p>  本文利用德美化工的陽離子改性劑(命名為色媒體)對棉織物進行改性,在棉纖維上引入了大量正電荷,使染液中纖維陰離子與染料陰離子之間的靜電斥力變?yōu)槔w維上正電荷與染料陰離子之間的靜電引力,使染料的上染變得容易。</p><p><b>  理論依據(jù)</b></p><p>  纖維素纖維表面和活性染料離子都帶有負電荷,兩者之間存在靜電斥力,當活性染料陰離子吸附

23、到纖維表面后,纖維表面的負電荷還會增加,阻止活性染料陰離子上染的阻力更大。</p><p>  棉纖維的陽離子改性是使纖維呈陽離子性,改性后的染色機理發(fā)生了根本上的變化。改性后的棉纖維在染液中,其表面呈現(xiàn)正電性,這就使得染液中的鈉離子無法在纖維表面形成一層正電層,而對染料陰離子的吸附能力則增強。色媒體(Color Media)是一種含反應型功能團的陽離子預聚體,能改變各種纖維材料對染料的吸附性及反應性的新型紡織助

24、劑,經(jīng)色媒體處理后的棉纖維與色媒體的反應性基團反應,使棉纖維由此引入陽離子染座,溶液中陰離子性的染料就會和陽離子染座因靜電引力迅速吸附及固著,經(jīng)過這種改性劑改性的纖維素纖維具有的陽離子性是永久性的,染色性能比較穩(wěn)定。最終可以實現(xiàn)低鹽染色,防止大量無機鹽的排放對水體造成的污染。</p><p><b>  實驗部分</b></p><p>  主要實驗材料、化學品及儀器

25、</p><p>  退煮漂棉織物,色媒體-陽離子改性劑1g/L,活性艷紅KD-8B[12],食鹽 ,純堿,燒杯,溫度計,容量瓶(250ml、100ml、50ml、),移液管,吸耳球,玻璃棒,量筒,電子天平,恒溫水浴鍋,烘箱,722S可見分光光度計 。</p><p>  棉織物改性工藝實驗設計及其染色</p><p>  色媒體用量不同對棉織物改性及其染色<

26、/p><p>  色媒體用量不同對棉織物改性的影響</p><p>  棉織物改性實驗工藝處方如表1所示:</p><p>  表1 色媒體用量不同對棉織物改性實驗工藝處方</p><p>  棉織物改性實驗工藝曲線如圖1所示:</p><p><b>  圖 1</b></p>&l

27、t;p>  改性后的棉織物染色工藝實驗</p><p>  染料最大吸收波長與吸光度的測定</p><p>  分光光度計測吸光度原理:</p><p>  伯郎—比耳定律。當溶液中的物質(zhì)在光的照射和激發(fā)下,強烈的、選擇性的吸收可見光中某一波段的光波,不同的物質(zhì)都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譜。所以根據(jù)定律當一束單色光通過一定濃度范圍的稀有色溶液時,溶液對光的吸收程度(吸

28、光度)A與溶液的濃度c(mol/L)成正比。</p><p>  定律表達式:A=εLc</p><p>  ε:摩爾吸光系數(shù)(L/(mol·cm)) </p><p><b>  A:吸光度 </b></p><p>  L:比色皿的厚度(cm) </p><p>  c:

29、溶液的濃度(mol/L)</p><p><b>  測吸光度步驟:</b></p><p>  1)檢查儀器的連接及各調(diào)節(jié)旋鈕的起始位置,確認無誤后接通電源。</p><p>  2)開啟電源,指示燈亮,選擇開關置于"T",波長調(diào)至測試用波長,并選擇合適靈敏度(一般選第一檔),儀器預熱20min。</p>&

30、lt;p>  3)打開試樣室蓋(光門自動關閉),調(diào)節(jié)"0"旋鈕,使數(shù)字顯示為"00.0",蓋上樣品室蓋。</p><p>  4)用蒸餾水清洗比色皿若干次后,在比色皿中裝入蒸餾水,將參比溶液比色皿置于光路,調(diào)節(jié)透過率"100%"旋鈕,使數(shù)字顯示為"100.0",重復幾次調(diào)好為止。</p><p>  5)

31、進行樣品的測量,用樣品溶液清洗比色皿數(shù)次,然后將被測溶液置于光路中,數(shù)字表上直接讀出被測溶液的吸光度值。</p><p>  6)記錄數(shù)據(jù),根據(jù)公式計算出結果。</p><p>  7)測定完成后關上試樣室蓋,清洗比色皿,關閉開關和電源。</p><p>  按照上述測吸光度的步驟,測得染料不同波段的不同吸光度值如表2所示:</p><p>

32、  表2 染料最大吸收波長與吸收光度的值</p><p>  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長和吸收光度值分別為:</p><p>  λmax=522nm AO=0.533</p><p><b>  改性后棉織物的染色</b></p><p>  改性后棉織物染色工藝處方如表3所示:</p>

33、<p>  表3 改性后棉織物染色工藝處方</p><p>  染色工藝曲線如圖2所示:</p><p><b>  圖2</b></p><p><b>  實驗步驟</b></p><p>  按表3染色工藝,用蒸餾水配制一定的染料溶液,在干凈的染杯中加入規(guī)定量的染液,加入所需的

34、蒸餾水(加完后取一定量的染液,用100ml容量瓶定容,準備測定其吸光度A0),并將已潤濕改性后的棉織物擠干后加入染杯中開始染色,蓋上染杯蓋,加熱至90℃,分隔15分鐘加入純堿,保溫45min。待染完色降溫至50℃,水洗,烘干。收集染料殘液,在干凈的染杯中反復洗棉織物三次,把所有殘液,加入100ml容量瓶用蒸餾水定容,定容完畢后,再取一定量之前定容的殘液,再次定容,準備測定其吸光度A未。按上述方法分別測出1號,2號,3號,4號,5號,6號

35、,7號樣的吸光值。由上個實驗得出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長和吸收光度值分別為λmax=522nm,AO=0.533。染液稀釋倍數(shù)是25,殘液稀釋倍數(shù)是20。</p><p>  再采用殘液法計算上染百分率:用722型光柵分光光度計在所對應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長(λmax)下,測的染色殘液稀釋n倍后的吸光度Ai,并測量原液稀釋m倍后的吸光度Ao;按式1-1計算上染百分率[13],用E表示。</p><p&g

36、t;  A0=εLc0 A未=εLc未</p><p>  A未/A0=εLc未/εLc0 =c未/c0</p><p>  E=(c0V0-c未V未)/c0V0×100%</p><p>  =1-c未V未/c0v0×100%</p><p>  =1-(A未V未/A0V0)×100%</

37、p><p>  =1-(A未/A0)×100%</p><p>  注意:當0.2<A<0.8時,吸光度A與染液濃度c呈線性關系,故一般情況下需將染液稀釋適當?shù)谋稊?shù)(n倍),使得吸光度在0.2到0.8的范圍,這樣測得的吸光度才有意義,故稀釋不同倍數(shù)后的上染率:</p><p>  E=1-(n1A未/n0A0)×100%</p>

38、;<p>  A0:起始染液的吸光度 A未:未知染液的吸光度 ε:摩爾吸光系數(shù)(L/(mol·cm)) V0:起始染液的體積 (L) V未:未知染液的體積(L) L:比色皿的厚度(cm) c0 :起始染液的濃度(mol/L) c未 :未知染液的濃度(mol/L) E:上染率</p><p>  n1:未知染液的稀釋倍數(shù) n0:起始染液的稀釋倍數(shù)&

39、lt;/p><p>  E(%)=(1-nAi/mAo)×100</p><p>  測試結果如表4所示:</p><p>  表4 色媒體不同用量改性棉織物的殘液吸光度和上染百分率值</p><p>  從表4可看出,色媒體助劑用量小于4% omf時,上染百分率隨著助劑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這是因為隨著助劑用量的增加,與纖維反應的助劑量

40、相應增加,纖維上帶的正電荷增加,從而上染到纖維上的染料量增多。當助劑用量到達5%(omf)和6%(omf)時,上染百分率略有下降,這是因為在一定濃度的堿液中,纖維素上的羥基發(fā)生離解生成一定量的Cell-O-,致使反應達到平衡時所消耗的改性劑量有一飽和值[14]。當改性劑用量過高,助劑分子大量堵塞在纖維素纖維表面,染料分子無法滲入纖維內(nèi)部,或染色時附著在織物表面的過剩的色媒體助劑從織物上脫落下來,在染浴中與染料結合,不利于染料上染,使上染

41、率下降。因此,助劑用量以4%(omf)為宜。</p><p>  處理時間不同對棉織物改性及其染色</p><p>  處理時間不同對棉織物改性的影響</p><p>  棉織物改性實驗工藝處方如表5所示:</p><p>  表5 處理時間不同對棉織物改性實驗工藝處方</p><p>  棉織物改性實驗工藝曲線如圖

42、3:</p><p><b>  圖 3</b></p><p>  改性后的棉織物染色工藝實驗</p><p>  改性后棉織物染色工藝處方如表3所示:</p><p>  染色工藝曲線如圖2所示:</p><p><b>  實驗步驟</b></p><

43、;p>  按表3的染色工藝處方,用蒸餾水配制一定的染料溶液,在干凈的染杯中加入規(guī)定量的染液,加入所需的蒸餾水,并將已潤濕改性后的棉織物擠干后加入染杯中開始染色,蓋上染杯蓋,加熱至90℃,分隔15分鐘加入純堿,保溫45min,降溫至50℃,水洗,烘干。收集染料殘液,在干凈的染杯中反復洗棉織物三次,把所有殘液,加入100ml容量瓶用蒸餾水定容,定容完畢后,再取一定量之前定容的殘液,再次定容,準備測定其吸光度Ax。染液稀釋倍數(shù)是25,殘

44、液稀釋倍數(shù)是20。采用殘液法計算上染百分率如表6所示:</p><p>  表6 不同改性時間棉織物的殘液吸光度和上染百分率值</p><p>  由表6看出,色媒體助劑處理25 min,上染百分率達到64.96%,處理35min上染百分率就達到最大,可見色媒體助劑對棉織物有較大的親和力。適當延長處理時間有利于助劑與纖維反應。但當時間大于35min后,上染百分率下降。這可能是助劑水解和染料

45、解吸的緣故。從節(jié)能減排和節(jié)約成本的角度考慮,其工藝的處理時間定在35min較為合理,因此,改性處理時間為35min。</p><p>  處理溫度不同對棉織物改性及其染色</p><p>  色媒體用量不同對棉織物改性的影響</p><p>  棉織物改性實驗工藝處方如表7所示:</p><p>  表7 處理溫度不同對棉織物改性實驗工藝處

46、方</p><p>  棉織物改性實驗工藝曲線如圖4:</p><p><b>  圖 4</b></p><p>  改性后的棉織物染色工藝實驗</p><p>  改性后棉織物染色工藝處方如表8所示:</p><p>  表8 改性后棉織物染色工藝處方</p><p>

47、;  染色工藝曲線如圖2所示:</p><p><b>  實驗步驟</b></p><p>  按表3的染色工藝處方,用蒸餾水配制一定的染料溶液,在干凈的染杯中加入規(guī)定量的染液,加入所需的蒸餾水,并將已潤濕改性后的棉織物擠干后加入染杯中開始染色,蓋上染杯蓋,加熱至90℃,分隔15分鐘加入純堿,保溫45min,降溫至50℃,水洗,烘干。收集染料殘液,在干凈的染杯中反復

48、洗棉織物三次,把所有殘液,加入100ml容量瓶用蒸餾水定容,定容完畢后,再取一定量之前定容的殘液,再次定容,準備測定其吸光度Ax。染液稀釋倍數(shù)是25,殘液稀釋倍數(shù)是20。</p><p>  采用殘液法計算上染百分率如表9所示:</p><p>  表9 不同改性溫度棉織物的殘液吸光度和上染百分率值</p><p>  由表9可看出,當改性溫度低于60℃,隨著改性

49、溫度的升高上染百分率增大;當改性溫度高于60℃時,上染百分率隨著改性溫度的升高反而下降,這是因為溫度太高,助劑水解速率提高,而且助劑與纖維之間的結合鍵的穩(wěn)定性下降,改性效果降低。因此,確定改性溫度為60℃,改性效果好,棉織物上染百分率大。</p><p>  綜上實驗結果,色媒體助劑改性棉織物的最佳工藝條件確定為:改性劑用量4%(omf),60℃處理35min。</p><p>  NaC

50、l用量對改性、未改性棉纖維的影響及其染色</p><p>  NaCl用量對改性、未改性棉纖維影響工藝</p><p>  將棉織物1—6號試樣置于4%owf的色媒體溶液中(浴比30:1),于60℃浸漬處理35min,取出,水洗;對于棉織物7—12號未改性試樣,同樣溫度,同樣浴比下,用蒸餾水處理35min,取出。</p><p>  表10 對棉纖維改性的工藝處方

51、</p><p>  表11 對棉纖維未改性的工藝處方</p><p><b>  棉織物染色工藝</b></p><p>  表12 對改性棉纖維鹽用量的染色工藝處方</p><p>  表13 對未改性棉纖維鹽用量的染色工藝處方</p><p>  染色工藝曲線如圖5所示:</p&

52、gt;<p><b>  圖5</b></p><p><b>  實驗步驟</b></p><p>  按表12和表13的染色工藝,用蒸餾水配制一定的染料溶液,在干凈的染杯中加入規(guī)定量的染液,加入所需的蒸餾水,并將改性和未改性的已潤濕的棉織物擠干后加入染杯中60℃開始染色,15min后兩組分別加入1/2NaCl蓋上染杯蓋,保溫15

53、min后再加入加入1/2NaCl,然后加熱至90℃,保溫45分鐘, 分隔15分鐘加入純堿,保溫一定時間,降溫至50℃,水洗,烘干。收集染料殘液,在干凈的染杯中反復洗棉織物三次,把所有殘液,加入100ml容量瓶用蒸餾水定容,定容完畢后,再取一定量之前定容的殘液,再次定容,準備測定其吸光度A未。染液稀釋倍數(shù)是10,殘液稀釋倍數(shù)也是10。分別測出每個號樣的吸光度,計算出上染百分率,如表14所示:</p><p>  表

54、14 改性試樣的吸光度和上染百分率數(shù)值</p><p>  表15 未改性試樣的吸光度和上染百分率數(shù)值</p><p>  圖6 改性與未改性織物上染百分率</p><p>  結合表15和圖6可得,對于改性織物,鹽的促染作用明顯,織物的上染百分率高于未改性織物;而對于未改性織物,鹽的促染作用相對于改性織物弱些,上染百分率低于改性織物。在鹽加入量較低時,改性織物的上

55、染百分率已經(jīng)明顯的高于未改性織物。因此,鹽的作用促進改性織物的上染,對于改性織物,可有效降低鹽的用量來達到期望的染色效果,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鹽的污染,實現(xiàn)低鹽染色。</p><p><b>  結論</b></p><p>  1、活性艷紅KD-8B的最大吸收波長和吸光度值分別為λmax=522nm,AO=0.533。</p><p>  2

56、、在不同量的色媒體改性下,色媒體用量在4%(owf)時,上染百分率是最大;也就是說在一定范圍的色媒體用量下,可以提高棉織物的上染百分率。</p><p>  3、在不同時間段色媒體處理的棉織物,上染百分率也就不同,隨著改性時間的增長,棉織物的上染百分率呈遞增趨勢,并且在35min時候,上染百分率最大,但是在45min時,上染百分率值變小,所以,色媒體改性處理棉織物時長應該在35min左右最佳。</p>

57、<p>  4、 改性溫度過低或者過高都對棉織物上染不利,改性效果不好,當改性溫度在60℃時,色媒體改性棉織物效果最佳,上染百分率最大,上染百分率值為68.78%。因此,棉織物改性溫度,應該控制在60℃左右,改性效果好,棉織物上染百分率大。</p><p>  5、鹽作用于改性和未改性織物,改性織物的上染百分率高于未改性的織物,在同樣的條件下,改性織物相對染色效果好,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實現(xiàn)低鹽染色

58、,使染色排水的清潔化和有條件的循環(huán)使用成為可能。</p><p>  通過本論文的研究,用德美化工的陽離子改性助劑色媒體對棉織物進行改性,然后采用活性染料染色。實驗結果表明,改性棉織物采用活性染料低鹽染色,可獲得比未改性棉織物染色更高的上染百分率,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使染色排水的清潔化和有條件的循環(huán)使用成為可能,符合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現(xiàn)代綠色生產(chǎn)理念,具有實際應用價值。</p><p>&l

59、t;b>  參考文獻:</b></p><p>  【1】顧學平,色媒體的發(fā)明及無鹽、無堿環(huán)保型染色新技術[J].廣東德美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p><p>  【2】孟春麗,呂英智,陳樺等.改性棉織物染色工藝的研究[J].印染,2006(5):9-13.</p><p>  【3】陳宇岳,徐云輝,王華鋒.棉纖維綠色改性研究進展及其產(chǎn)品開發(fā)[J]

60、.紡織導報,2005,(1):6-7,10-11.</p><p>  【4】唐愛民,梁文芷.纖維素預處理技術的發(fā)展[J].林產(chǎn)業(yè)化學與工業(yè),1999,19(4):81-88.</p><p>  【5】邵自強,廖雙泉,李曉萌,等.棉纖維蒸汽閃爆改性及其化學反應性能[J].火炸藥學報,2001(1):44-46.</p><p>  【6】Lewis D M.以纖維

61、活化改性法使纖維素纖維染色的新途徑[J].染料工業(yè),1994(3):44-51.</p><p>  【7】Lewis D M & Lei X P.New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dyeability of cellulose fibers with reactive dyes[J].J Soc Dyers Colour,1991,107:102-109.</p>

62、<p>  【8】張鵬,張峰,林紅,等.HBP-NH2改性竹漿纖維活性染料無鹽染色性能的研究[J].紡織導報,2010,1:65-67.</p><p>  【9】胥正安,司淼,王玉豐,等.CHPTMAC改性棉織物活性染色工藝[J].印染,2010,5:29-31.</p><p>  【10】紀俊玲,余飛飛,潘秋星,等.純棉織物的化學改性及其染色性能[J].江蘇工業(yè)學院學報,

63、2009,21(4):38-41.</p><p>  【11】崔淑玲,宋心遠.交聯(lián)胺化改性劑TETS改性棉纖維染色性能的研究[J].印染助劑,2006,23(7):18-20.</p><p>  【12】 何瑾馨.染料化學.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p><p>  【13】 陳英 染整工藝實驗教程.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