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研究的目的是應用環(huán)境掃描電子顯微鏡(environmental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ESEM)技術觀察人體蠕形螨的超微結構,確定其口器性質,尋找其與致病和分類有關的超微結構。用客觀證據說明蠕形螨是否致病,做出超微結構分類并對原形態(tài)學分類進行評價。 提取兩種人體蠕形螨基因組,為人體蠕形螨分子生物學研究鋪平道路。方法用刮片式取螨器從成人額部取螨,置于2%洗潔精溶液中,在解剖鏡直視下,用自制挑螨器分離
2、清洗干凈。 將潔凈活螨按觀察部位的要求,在解剖鏡下擺上電鏡樣品托,立即掃描,拍攝照片。環(huán)境掃描電鏡工作參數:工作距離(WD)7.5-9.3mm、高電壓(HV)20.0KV、高真空探頭(Det)GSED、束斑(Spot)3.0、溫度5℃、壓力0.5kpa、相對濕度60%。 將潔凈新鮮的毛囊蠕形螨(Demodexfolliculorum,D.f.)、皮脂蠕形螨(Demodexbrevis,D.b.)分別在解剖鏡直視下研磨粉碎
3、。用改進的小型昆蟲基因組提取方法,分別提取兩種人體蠕形螨的基因組DNA,將提取物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和紫外分光度計檢測。 結果:D.f.的口器位于顎體腹面??诳资莾善谙掳逯虚g的狹長縱向裂隙,有一劍峰狀的口針從裂隙中向前下方伸出,但未見牙齒。推斷其口器是一種特殊的刺吸式口器。D.b.的口器與D.f.相似,但尚未見口針伸出。 D.f.須肢位于顎體兩側,分三節(jié),末節(jié)可向腹面做超過90°的運動。末端似釘鞋底狀,其上有7個須肢爪,
4、刺狀。前三個呈三角形排列,后四個緊密排成兩排。D.b.須肢較短,末節(jié)上只有5個須肢爪。 D.f.口下板為梨形,外板較平;D.b.口下板短而寬,呈寬橢圓形,外板唇狀。 D.f.錐狀突為寶劍頭狀,短于口下板,兩基內葉伸向其前方融合:D.b.的錐狀突為三角形,達顎體最前緣,與口下板幾乎等長,其前無基內葉包圍。 D.f.的兩個背基刺像具有單上瞼的眼睛,其瞼狀結構可睜可閉,如此結構推測為感覺器官,建議稱之為顎感器;D.b.
5、的兩個背基刺呈黃豆形,著生于陷窩內,無瞼樣結構覆蓋,位于顎基背面前外側。 只有D.f.雄螨具四個蕈狀背足體毛,分別于第一、第二足水平足體背外側。而D.f.雌蟲D.b.雄螨、雌螨都未發(fā)現背足體毛。 D.f.雄螨生殖器位于足體背部第一、二足水平中央,陽莖呈毛筆頭狀,可從基鞘的縱向裂隙中伸出:觀察50個D.b.,未發(fā)現雄性外生殖器。 D.f.雌螨陰門于足體第四足水平:D.b.陰門前端位于第四足水平之后。 D.f
6、.的足較粗壯,每足具雙叉爪、三叉爪各一個,雙叉爪后有指向后方的爪距;D.b.足較細,每足具單叉爪、雙叉爪、三叉爪各一個,無爪距。 D.f.有股距;D.b.沒有股距。 D.f.的末端皮紋呈“同心圓”形:D.b.的末端皮紋呈“扁同心圓”形。 D.f.和D.b.均沒有觀察到顎腹毛和肛門。 分別成功提取出兩種人體蠕形螨的基因組DNA。瓊脂糖電泳顯示為一整齊的高分子量條帶,紫外分光度計檢測計算OD260/OD280
7、均大于1.6。 結論:用環(huán)境掃描電鏡能夠清楚、真實地展示人體蠕形螨的超微結構。與以往的普通掃描電子顯微鏡相比,樣品不需特殊處理,方便、快捷、圖像逼真,避免了假性結構的干擾。 確定人體蠕形螨具有一種特殊的刺吸式口器??诳诪橐豢v裂,內有可伸縮的口針。認為口器、須肢爪、足爪、爪距、足距是機械性致病的銳器。兩種人體蠕形螨的口下板、錐狀突、背基刺、背足體毛、外生殖器、末端皮紋等超微結構存在差異,可以作為形態(tài)分類的指標。以往的分類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流式細胞術測定蠕形螨基因組大小.pdf
- 人體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和山羊蠕形螨的ISSR-PCR與遺傳分析.pdf
- 人體蠕形螨病的治療研究.pdf
- 兩種水生螢火蟲發(fā)光器的超微結構研究.pdf
- 兩種人體下肢姿態(tài)檢測技術及其比較研究.pdf
- 昆蟲基因組注釋方法改進及兩種昆蟲基因組分析.pdf
- 兩種水稻螟蟲線粒體全基因組序列分析.pdf
- 兩種紡織娘線粒體基因組測定及分析.pdf
- 人體蠕形螨感染流行病學調查與面部蠕形螨病中藥復方治療研究.pdf
- 三種葉螨的線粒體基因組進化機制研究.pdf
- 秈稻和粳稻兩種栽培亞稻基因組中NBS編碼基因的比較分析.pdf
- 植物葉綠體提取方法比較和兩種藥用植物葉綠體基因組分析.pdf
- 三種蠕形螨的形態(tài)學和RAPD研究.pdf
- 兩種人工濕地對污水的凈化能力研究.pdf
- 基因和基因組結構分析.pdf
- 兩種重要新型魚類病毒(SGIV和SVCV-A1)基因組與部分功能基因的研究.pdf
- 兩種海蟶多糖的提取、分離和結構分析.pdf
- 戲劇與現實-元代娼妓的兩種人生.pdf
- 兩種人類傳染病相關蛋白的表達、純化及結構研究.pdf
- 三帶喙庫蚊和淡色庫蚊線粒體基因組及其他兩種庫蚊比較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