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文化從橫的角度講其核心就是講“天人”;從縱的角度講,其核心則是落在“古今”。天和人是中國文化的總座標之一。造一“坐標”的設立與先秦諸子有著莫大的關系。縱的一面,他們的思想重心也落在天人關系的古今演變及其因何而變,這是先秦諸子文化自覺的一種表現(xiàn),這也正是先秦諸子乃至古代中國知識分子最可寶貴之處。把握了這一文化坐標,就把握了先秦諸子的核心,也把握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鑰匙。 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學術界研究先秦諸子大都是沿襲兩漢以來的諸子
2、學派分類,強調他們之間的學派研究或者個體研究。雖然迄今為止,先秦諸子研究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但由於存在某些觀念上的誤區(qū),或者思維上的慣性,這種研究越深入,越容易導致先秦諸子研究領域異說紛紜,莫衷一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先秦諸子的源頭。比如,重儒的就將諸子起源歸諸儒,崇道的便將諸子起源歸諸道,因而,在諸子源頭上就一直存在爭議,這個問題沒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也影響到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入研究。從研究現(xiàn)狀來看,有兩個方面的不足:一方面是對先
3、秦諸子缺少作發(fā)生學意義上的研究:即便偶有涉足,也往往語焉不詳。另一方面是研究理念存在誤區(qū)。由於忽視整體考察’這樣得出的結論往往與實際存在出入。 事實上,先秦并沒有儒家、道家等學派概念,儒、道、墨等諸子分家是漢人為研究先秦諸于思想學說方便起見而進行的學術分類,後人一直沿用此分類法,更多的是出於敘述的方便。因而,如果拋開這些既有的認識,重新回到先秦諸子的生存境遇和歷史境域,從文化發(fā)生的歷史過程來考察先秦諸子,尋索先秦諸子思想的坐標體
4、系,有益於我們更加整體地認識先秦諸子,理性地把握其學術思想的精神內(nèi)質.這對於我們更清楚地認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有著積極的意義。 找到先秦諸子的歷史坐標,是先秦諸子研究的第一步。接下來就可以對先秦諸子思想這一理論形態(tài)的發(fā)生過程進行歷史描述,而這正是當前先秦諸子研究領域所缺乏的工作。從天人(也即人與世界的存在)關系中來把握先秦諸于思想主體構成、認識對象以及他們所提出的道、德、禮、法、身、命等功能性范疇的發(fā)生與成立的歷史過程,并由此分
5、析歸納出這些基本哲學范疇之間的相互纏結與相互依賴的結構性關系,重構先秦諸子思想的坐標體系. 本文在結構上分為八章。第一章重點探討先秦諸子的名與實,名與實的問題也就是本文研究的邏輯起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先秦諸子研究往往把它分割為儒、道、墨等諸家學派來研究,本文從發(fā)生學意義上研究研究先秦諸子,是把先秦諸子看成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坐標系,在對先秦諸子的起源問題進行回顧的基礎上,就先秦諸子研究中的幾個關鍵問題進行疏理,集中討論了老子在先秦諸
6、子中的定位及其與諸子之間的關系。本文認為,先秦無家派,學派研究有利於厘清先秦諸子之間的差別,卻增加了對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坐標系的復雜性的認識的難度,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糾結;在先秦諸子的發(fā)生過程中,老子是這個坐標系中的先軀,後世儒家之所以不承認老子先於孔子,一個根本原因是放不下儒術獨尊的架子。老子對孔子、墨子及其他諸子的思想形成起著重要的影響和啟示作用。第二章從神與天的關系及其轉化探討先秦諸子發(fā)生之前夜,人在歷史中的座標及其走向。本文認為
7、,天人關系的演進,是先秦諸子發(fā)生的一根重要紅線,也是先秦諸子思想發(fā)生的重要的理論依據(jù)。先秦諸子的思想核心都離不開對天人關系的哲學思考,這些思考又都與在此之前人類歷史上的圖騰崇拜、神的轉化(從神到天)以及人的意識之產(chǎn)生、人的地位的提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其中最直接的動力就是天的人文轉化。 第三章重點探討了先秦諸子發(fā)生前夜也即前軸心時代的巫與史。本文認為,巫與史是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兩個概念,他們既是早期中國文化的重要傳播者和闡釋者,
8、又是最早的一批人文知識份子的前身,先秦諸于思想的發(fā)生與形成與他們有著重要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yōu)橄惹刂T子思想的發(fā)生準備了條件。 第四章主要是從身與命的角度來探討先秦諸子思想中自然與人的關系。本文認為,中國哲學歷來予以特別關注的三大基本問題:“天人關系”問題,“人己關系”問題,“身心關系”問題,在先秦諸子數(shù)百年的探索過程中基本上得到了比較完整的解決。在天人關系上,他們建立起了獨特的宇宙論系統(tǒng)即天人合一或天人相分;在身心關系
9、上,他們建立起心性合一的心性論哲學;在人己關系上,他們建立起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安身立命”的倫理體系。“安身立命”強調用仁愛之心,道德關懷去體察物我、人我、群己的權界,是天、地、人、物、我之間的相處之道,互相尊重,共存共生.其內(nèi)容主要包括天人關系、群己關系、為己成己關系?!鞍采怼笔侵溉祟?、自我在擺脫外在神秘權威的強制後,將仁道作為主體自我的內(nèi)在精神需求的物質條件下,而形成的倫理性的社會秩序,以及群體和個體的存在價值?!傲⒚笔侵溉祟悺⒆晕?/p>
10、在覺醒生命意識和自由意志時,從內(nèi)在的道德心靈深處尋求生命的終極意義、終極價值,使文化中的信仰對象的終極存在主體化、道德化和超越化。群己關系的處理是安身立命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先秦諸子的身與命的哲學關系,始終離不了天人關系這個范圍。而且先秦諸子不管是老子、孔子還是墨子、莊子、孟子等人,他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基本上是態(tài)度一致的。 第五章與第六章重點探討了先秦諸子思想中的兩個重要概念:德與道。德觀念與道觀念是中國古代思想中兩個居有主流地位
11、的思想觀念。第五章分述了德觀念的起源與發(fā)生及其進一步發(fā)展的歷史脈絡,本章認為,先秦德觀念的發(fā)生意義重大,它直接奠定了中國文化以倫理為本位的基本形態(tài)。所謂“德行倫理”是指德觀念在具體化中,盡管在具體的德目上還不統(tǒng)一,而且不確定,但在德目上有了具體的指向對象,有了具體的倫理表現(xiàn),這種表現(xiàn)直接指向人們的行為。第六章則分述了道觀念的起源與發(fā)生過程及其進一步轉化的歷史脈絡。本章認為,先秦道觀念的發(fā)生奠定了中國古代文化的核心與靈魂先秦諸子“道論”的
12、發(fā)生與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們的認識與思維有關密切的關聯(lián),同時又反過來影響了中國文化的深層思維方式與思維結構.可以說,中國文化的深層思維方式與思維結構自先秦“道論”發(fā)生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了它今後的發(fā)展方式和特點。第七章主要從“君子”與“小人”這先秦諸子兩種人格的規(guī)定來重點探討先秦諸子禮法思想的發(fā)生與演進。先秦諸于思想的發(fā)生演進,離不開當時的社會歷史選擇。這裹還有兩種路徑的選擇,一是維新,一是革命。不同的歷史條件決定了先秦諸子兩種路徑選擇的不同。造
13、就是先秦“禮”、“法”之爭的根本原因.君子世界靠禮來維持,而禮崩樂壞之後的局面激發(fā)起人們對以法治國的向往與實踐。表面上雖然是法取得了上風,但這種局面卻與先秦諸子所建立起來的君子世界的理想顯然是格格不入的,加上在實踐上的失敗(秦的統(tǒng)一與滅亡),它又導致了秦漢之際新一輪反思。 第八章和第九章實際上是一章,出於結構平衡的考慮而分開,重點探討了先秦諸子在秦漢之際的對接與演變的必然性與偶然性。本章認為,先秦諸子的發(fā)展邏輯,表面上是儒家獨尊
14、,實際上是諸子最終統(tǒng)一於儒。這種結果是歷史的必然,原因在於,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法術取代道術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發(fā)展與時代思潮使然。從現(xiàn)實看,這不表示道術要優(yōu)於法術,相反,法術更符合當時社會政治現(xiàn)實的需要,故先秦主張法術的諸子的聲勢雖然不如儒墨顯學,卻能備受統(tǒng)治者的青睞,成為廣泛實施的治國之道與王霸之道,并且取得了六國一統(tǒng)的實際效果。然而,從另一種意義上即精神和學術的意義上說,早期先秦諸子所宣導的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的學術探討精神開始消失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