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來,SLE已成為我國女性中繼乳腺癌之后的又一重大疾病,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美國和歐洲相繼開展了許多大規(guī)模的SLE流行病學調(diào)查,國內(nèi)學者也開展了多項SLE流行病學調(diào)查,但國內(nèi)外的研究結(jié)果很難代表自然人群,仍缺乏真正意義上的SLE流行病學調(diào)查。同時,SLE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至今仍
2、未完全清楚,普遍認為SLE的發(fā)病是遺傳、環(huán)境、行為方式及社會心理等多因素綜合作用所致。目前國內(nèi)外的許多研究都熱衷于尋找SLE的易感基因,但SLE的遺傳度僅為40%~60%,環(huán)境因素必然在SLE的發(fā)病中起重要作用。除了紫外線和某些藥物接觸已明確為SLE的誘發(fā)因素外,其它許多環(huán)境因素是否與SLE發(fā)病有關,有待進一步探索。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大人群調(diào)查安徽省農(nóng)村人口SLE的患病率,并探討安徽省農(nóng)村人口SLE發(fā)病的環(huán)
3、境相關因素,為了解SLE的流行情況,闡明其病因及發(fā)病機制,篩選易感人群以及建立有效的預防措施提供參考依據(jù)。
方法:
從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我們在安徽省多個縣、市(區(qū))開展了SLE流行病學調(diào)查。本課題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通過橫斷面調(diào)查獲得安徽省農(nóng)村人口SLE的患病率。采用兩階段抽樣方法抽取研究現(xiàn)場,第一階段隨機抽取安徽省11個地區(qū)(1個縣級市、2個市轄區(qū)和8個縣),第二階段再從以上地區(qū)隨機抽取15%左右的行
4、政村作為研究現(xiàn)場。SLE病例的確定通過兩階段篩選方法確定,第一階段由基層村醫(yī)帶領課題組調(diào)查員入戶篩選出確診和疑似的SLE患者,第二階段由臨床風濕科專家進一步集中確認確診和疑似SLE病人。同時收集常住人口信息,從而獲得安徽省農(nóng)村人口SLE的患病率以及SLE患病率的性別分布、年齡分布和地區(qū)分布。第二部分采用病例對照研究探討 SLE發(fā)病的環(huán)境相關因素。260名病例來源于橫斷面調(diào)查獲得的SLE患者,并選取260例正常對照進行研究。所有病例均依據(jù)
5、199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的SLE分類標準確診,對照來源于排除了可能患有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之外的人群。對病例組和對照組使用統(tǒng)一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表進行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一般情況、月經(jīng)和生育情況、生活方式和個人習慣、居住情況、社會心理因素等。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對SLE的發(fā)病環(huán)境相關因素及不同因素間的交互作用進行分析。
結(jié)果:
(1)本次研究
6、共抽取439個行政村,調(diào)查了1,253,832人,確診SLE患者471例(男性41例,女性430例),得出安徽農(nóng)村人口SLE的粗患病率為37.56/10萬(95%CI:34.17/10萬~40.96/10萬),以2000年安徽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為標準人口分布,標化后患病率為36.03/10萬(95%CI:35.54/10萬~36.51/10萬)。
(2)SLE患病率性別之間存在差異(χ2=340.64,P<0.0001
7、),男性粗患病率為6.39/10萬(95%CI:4.43/10萬~8.34/10萬),女性粗患病率為70.28/10萬(95%CI:63.64/10萬~76.93/10萬),標化后男性患病率為6.17/10萬(95%CI:5.89/10萬~6.45/10萬),標化后女性患病率為67.78/10萬(95%CI:66.83/10萬~68.73/10萬),SLE患病率的男女性別比約為1:11。
(3)SLE患病率存在年齡差異(χ2=
8、261.05,P<0.0001),以40~50歲年齡組最高,為88.66/10萬(95%CI:74.13/10萬~103.18/10萬),10歲以下組最低,為1.82/10萬(95%CI:0/10萬~3.89/10萬)。男性患病高峰在40~50歲,此年齡段共確診9例SLE患者,占整個男性病人的21.95%,患病率為10.70/10萬(95%CI:3.71/10萬~17.70/10萬);女性患病高峰也在40~50歲,此年齡段共確診134例
9、SLE患者,占整個女性病人的31.63%,患病率為173.54/10萬(95%CI:144.18/10萬~202.90/10萬)。
(4)不同地區(qū)患病率存在差異,患病率皖北高于皖中,皖中高于皖南,但差異并未達到統(tǒng)計學意義(χ2=2.32,P=0.314)。皖北地區(qū)患病率為40.49/10萬(95%CI:34.92/10萬~46.05/10萬);皖中地區(qū)患病率為36.68/10萬(95%CI:31.31/10萬~42.05/10
10、萬);皖南地區(qū)患病為33.66/10萬(95%CI:26.67/10萬~40.65/10萬)。(5)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多個環(huán)境因素與SLE的發(fā)病之間有關聯(lián):出生情況(OR=16.970,95%CI=5.193~55.454, P<0.0001)、月經(jīng)情況(OR=2.131,95%CI=1.285~3.536, P=0.003)、初潮年齡( OR=0.724,95%CI=0.640~0.818, P<0.0001)、首
11、次分娩年齡(OR=1.378,95%CI=1.247~1.521, P<0.0001)、吸煙(OR=3.756,95%CI=1.871~7.540, P=0.0002)、飲酒(OR=2.676,95%CI=1.477~4.848, P=0.001)、好食甜食(OR=3.906,95%CI=2.651~5.754, P<0.0001)、食油情況(相對于食用植物油和動物油各半,食用動物油:OR=2.117,95%CI=1.092~4.104
12、, P=0.026)、口味(相對于中等口味,淡口味:OR=2.433,95%CI=1.580~3.749, P<0.0001)、食肉情況(相對于肥瘦各半,瘦肉:OR=1.477,95%CI=1.020~2.138, P=0.039,肥肉:OR=2.883,95%CI=1.516~5.481, P=0.001)、食水果情況(OR=0.503,95%CI=0.354~0.713, P=0.0001)、好食刺激性食物(OR=1.510,95%
13、CI=1.001~2.277, P=0.049)、經(jīng)常食用蘑菇(OR=2.946,95%CI=2.020~4.298, P<0.0001)、好食燙的食物(OR=5.314,95%CI=2.167~13.029, P=0.0003)、經(jīng)常接觸紫外線(OR=2.249,95%CI=1.553~3.258, P<0.0001)、睡眠質(zhì)量( OR=3.775,95%CI=2.152~6.621, P<0.0001)、參加體力勞動情況(OR=2.
14、764,95%CI=1.934~3.950, P<0.0001)、住房類型(相對于磚瓦房,土坯房:OR=3.220,95%CI=1.232~8.411, P=0.017)、飲水類型( OR=3.634,95%CI=2.448~5.395, P<0.0001)、噪聲源( OR=3.638,95%CI=1.808~7.318, P=0.0003)、居住地(相對于城郊,平原:OR=0.519,95%CI=0.322~0.839, P=0.00
15、7)、生活緊張( OR=6.763,95%CI=2.974~15.380,P<0.0001)、重大負性生活事件(OR=5.182,95%CI=3.144~8.540, P<0.0001)、性格( OR=2.511,95%CI=1.437~4.386, P=0.001)、信教情況( OR=2.527,95%CI=1.030~6.200, P=0.042)、遇到急難情況得到幫助情況( OR=0.667,95%CI=0.457~0.937,
16、P=0.035)以及接種乙肝疫苗(OR=1.951,95%CI=1.345~2.823, P=0.0004)。
(6)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出生情況(OR=4.810,95%CI=1.260~18.358, P=0.021)、好食甜食(OR=2.459,95%CI=1.480~4.086, P=0.0005)、食油情況(相對于植物油和動物油各半,植物油:OR=0.574,95%CI=0.338~0.975,
17、P=0.040)、口味(相對于中等口味,咸口味:OR=1.425,95%CI=0.805~2.524, P=0.015)、食肉情況(相對于肥瘦各半,瘦肉:OR=1.906,95%CI=1.130~3.216, P=0.015,肥肉:OR=2.433,95%CI=1.033~5.731, P=0.041)、經(jīng)常接觸紫外線( OR=1.711,95%CI=1.008~2.904, P=0.046)、睡眠質(zhì)量( OR=2.804,95%CI=
18、1.383~5.686, P=0.004)、參加體力勞動情況(OR=2.930,95%CI=1.578~5.439, P=0.0007)、飲水類型(OR=3.255,95%CI=1.819~5.824, P<0.0001)、居住地(相對于城郊,平原:OR=0.458,95%CI=0.237~0.884, P=0.019)、重大負性生活事件( OR=2.305,95%CI=1.198~4.435, P=0.012)、接種乙肝疫苗(OR=3
19、.058,95%CI=1.728~5.411, P=0.0001)、月經(jīng)情況(OR=2.422,95%CI=1.165~5.037, P=0.017)、初潮年齡(OR=0.714,95%CI=0.596~0.856, P=0.0003)以及首次分娩年齡(OR=1.193,95%CI=1.049~1.335, P=0.007)與SLE的發(fā)病之間有關聯(lián)。
(7)因素間交互作用分析結(jié)果顯示食肉情況與缺乏體力勞動(OR=81.288,
20、95%CI=1.600~4129.204, P=0.028)以及飲水類型與接觸紫外線( OR=5.355,95%CI=1.512~18.957, P=0.009)之間存在交互作用。
結(jié)論:
本次研究結(jié)果提示安徽省農(nóng)村人口SLE的粗患病率為37.56/10萬,標化患病率為36.03/10萬。安徽省農(nóng)村人口SLE的患病率存在性別、年齡和地區(qū)差異。出生情況、好食甜食、食油情況、口味、食肉情況、經(jīng)常接觸紫外線、睡眠質(zhì)量、參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 系統(tǒng)性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內(nèi)科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病因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教學
- sle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 修改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 cpc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講稿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護理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復發(fā)因素的研究.pdf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遺傳與環(huán)境因素研究.pdf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護理常規(guī)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宋紅梅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分析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相關血小板減少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發(fā)病的環(huán)境和遺傳因素研究.pdf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臨床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