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若爾蓋濕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濕地,也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泥炭沼澤分布區(qū),其巨大的碳儲量在全球碳循環(huán)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近幾十年來人為活動和氣候變化打破了若爾蓋濕地生態(tài)平衡,影響了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分布和變化。本文利用遙感(R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并結合野外調查、室內化驗分析以及相關統計數據等資料,研究了若爾蓋濕地研究區(qū)1981年、2006年和2011年0~100 cm土層土壤有機碳儲量的時空變化特征及其驅動因素。旨在揭示濕地退

2、化條件下土壤有機碳儲量變化特征,探明濕地退化過程及其對自然和人為因素干擾的響應機制,以期為若爾蓋濕地的合理利用、恢復和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和基礎資料。主要結論如下:
  (1)1981~2011年,研究區(qū)濕地面積萎縮明顯,呈現出退化的趨勢。30年間,濕地總面積共計縮小了34.8%,年均減少198.39 hm2。其中,變化最大的為常年積水沼澤,面積縮小了78.8%,年均減少87.80 hm2;季節(jié)性積水沼澤和草甸面積分別縮小了32.7%

3、和19.6%,年均分別減少54.08 hm2和53.05 hm2。其它景觀類型中草地和沙化地面積呈現增加的趨勢,年均增加分別為197.46 hm2和19.91 hm2,增幅分別為21.3%和45.0%;灌叢總面積共計縮小15.4%,年均減少20.24 hm2。湖泊、河流、溝渠、建筑用地和道路面積變化則較小。
  (2)1981年、2006年和2011年研究區(qū)不同景觀類型土壤有機碳含量差異明顯,濕地景觀顯著大于非濕地景觀(P<0.0

4、1)。30年間,不同景觀的土壤平均有機碳含量呈現出不同的變化趨勢。其中,季節(jié)性積水沼澤、草甸、灌叢以及草地土壤有機碳含量分別減少3.84%、15.8%、10.1%和21.6%;常年積水沼澤和沙化地土壤有機碳含量則分別增加5.7%和185.9%;其他景觀土壤有機碳含量趨于穩(wěn)定。
  (3)1981年、2006年和2011年中研究區(qū)不同景觀類型土壤有機碳密度差異顯著,濕地景觀遠遠大于非濕地景觀(P<0.01)。1981~2011年間,

5、研究區(qū)常年積水沼澤、季節(jié)性積水沼澤、草甸、草地和灌叢土壤有機碳密度分別減少4.4%、9.3%、10.2%、17.7%和7.5%;沙化地土壤有機碳密度增加125.7%,其他景觀土壤有機碳密度變化較小。
  (4)1981~2011年,研究區(qū)土壤有機碳總儲量呈現逐漸減少的趨勢。1981年研究區(qū)土壤有機碳儲量為20.61Tg,2006年減少為16.29 Tg,2011年土壤有機碳儲量則為15.38 Tg,30年間土壤有機碳儲量減少了5.

6、23 Tg。其中,常年積水沼澤、季節(jié)性積水沼澤和草甸為主要損失景觀類型,分別為研究區(qū)土壤有機碳儲量損失總量的42.3%、29.4%和23.5%。
  (5)30年間,研究區(qū)濕地嚴重退化和土壤有機碳儲量減少是開溝排水、過度放牧、氣候變化和植被群落演替的共同作用的結果。濕地開溝排水后,水位大幅下降,加速濕地土壤有機碳氧化分解,導致濕地景觀退化、改變植被群落組成,進而降低濕地碳儲量;過度放牧改變了植被群落組成,降低群落地上部生物量,導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