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肌愈瘡散對大鼠放射性皮膚潰瘍治療作用的實驗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觀察生肌愈瘡散對大鼠放射性皮膚潰瘍治療作用,探討生肌愈瘡散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作用機制。 方法:32只SD大鼠按完全隨機法分為4組。A組:正常對照組;B組:模型組;C組:生肌愈瘡散組;D組:比亞芬(陽性藥)組。放射性32P敷貼器建立大鼠放射性皮膚潰瘍模型成立后,每日測量潰瘍面積(橫徑×豎徑),并記錄創(chuàng)面愈合天數(shù);大鼠眶后靜脈叢采血檢測白細胞數(shù)、嗜酸性粒細胞數(shù)、血小板數(shù)、纖維蛋白原含量、凝血酶原時間、用放免法測定血中透明質酸含量,I

2、II型前膠原含量。C組創(chuàng)面外用生肌愈瘡散,每日兩次。D組創(chuàng)面外用比亞芬,每日兩次。給藥一月后大鼠眶后靜脈叢采血檢測指標同前。 結果:給藥前B組、C組、D組均與正常對照組血液生化指標比較:B組、C組、D組白細胞數(shù)量顯著增加,血小板數(shù)量顯著增加,凝血酶原時間延長,透明質酸含量降低明顯,III型前膠原含量降低明顯,嗜酸性粒細胞數(shù)量與纖維蛋白含量未見明顯變化。造模后C組、D組大鼠皮膚潰瘍面積均與模型組比較:各組潰瘍面積無明顯差異(p>0

3、.05)。 給藥中期C組及D組潰瘍面積明顯小于模型組(p<0.05),后期瘢痕愈合面積C組及D組明顯小于模型組(p<0.05)。潰瘍面積愈合時間比較:C組及D組潰瘍面積愈合時間短于模型組(p<0.05)。 給藥一月后C組、D組均與模型組血液生化指標比較:白細胞數(shù)量顯著降低,凝血酶原時間顯著縮短,透明質酸含量升高明顯,III型前膠原含量升高明顯。嗜酸性粒細胞數(shù)量與纖維蛋白含量未見明顯變化,血小板數(shù)量降低(p>0.0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