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近幾年隨著科技的進步,稀土離子的上轉換發(fā)光材料由于其諸多的優(yōu)異的性能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成為了國內外研究的熱點。稀土離子發(fā)光材料在石油化工、熒光檢測、三維立體顯示和軍事國防等領域都有非常重要的的應用價值。溫度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業(yè)生產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而且溫度的檢測對生物醫(yī)療也有著重要意義,尤其對多種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是至關重要的。而稀土離子發(fā)光材料在生物監(jiān)測和溫度檢測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應用。為發(fā)展生物熒光溫度檢測技術,本文選取NaY
2、F4作為一種基質材料,采用溶劑熱法制備裸核的NaYF4:Yb3+, Tm3+的納米晶、包覆活性殼層NaYF4:Yb3+,Tm3+/NaYbF4和包覆惰性殼層的NaYF4:Yb3+,Tm3+/NaYF4納米晶。X-射線衍射和透射電鏡分析表明制備的樣品結構良好且尺寸大小均一、分散性良好。
在980nm二極管激光器的激發(fā)下,研究了裸核NaYF4:Yb3+,Tm3+納米晶上轉換熒光光譜,分析Tm3+離子摻雜濃度對近紅外(695nm和8
3、01nm)上轉換熒光強度的影響,發(fā)現NaYF4:Yb3+,Tm3+納米晶的熒光強度隨著Tm3+離子摻雜濃度先增強后減弱,當Tm3+離子摻雜濃度為0.01mmol時熒光強度最強。測量了裸核NaYF4:Yb3+,Tm3+納米晶和NaYF4:Yb3+,Tm3+/NaYF4納米晶的上轉換發(fā)光光譜和熒光壽命曲線,分析了兩種氟化物殼層材料對納米晶的增強機制的影響,結果表明表面包覆NaYF4的納米晶的熒光性能更適合生物熒光測溫。根據激光的功率與熒光強
4、度的雙對數曲線研究NaYF4:Yb3+,Tm3+/NaYF4納米晶的上轉換機制,發(fā)現Yb3+離子的合作上轉換的過程對Tm3+離子的激發(fā)態(tài)布局有著重要作用。
以Yb3+/Tm3+離子摻雜濃度分別為20%、1%為研究對象,以Tm3+離子的熱耦合能級對3F2,3和3H4,分別分析裸核納米晶和核殼材料納米晶在溫度范圍為310K-430K的生物熒光溫度特性,得到了非常好的靈敏度,證明其在生物熒光溫度檢測的應用前景。通過研究NaYF4:Y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稀土摻雜熒光溫度傳感材料設計與合成.pdf
- 稀土離子摻雜納米結構材料的物相、形貌及熒光性能研究.pdf
- 燃燒法合成稀土離子摻雜熒光材料.pdf
- 稀土離子摻雜的氯硼酸鍶熒光材料的制備及發(fā)光特性.pdf
- 稀土離子摻雜鈮酸鹽微納米材料的上轉換發(fā)光及溫度傳感特性的研究.pdf
- NaYF4上轉換發(fā)光納米材料摻雜稀土離子的熒光性能研究.pdf
- 14447.稀土離子摻雜鋅酸鹽熒光粉的溫度效應研究
- 稀土摻雜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發(fā)光特性研究.pdf
- 稀土離子摻雜熒光材料的光溫傳感性質研究.pdf
- 基于稀土摻雜材料的熒光強度比光纖溫度傳感器.pdf
- 稀土離子摻雜上轉換納米顆粒的發(fā)光性質與熒光穩(wěn)定化研究.pdf
- 基于離子液體的稀土熒光納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質研究.pdf
- 稀土鉺離子摻雜的鉍基玻璃1.54μm的熒光特性研究
- 稀土離子摻雜鎢-鉬酸鹽納米白光材料的制備與表征.pdf
- 稀土離子摻雜玻璃材料反斯托克斯熒光制冷的研究.pdf
- 稀土摻雜ZnO納米光電材料的制備及光電特性研究.pdf
- 稀土摻雜納米發(fā)光材料的合成及上轉換特性研究.pdf
- 稀土離子摻雜的納米CaMoO4熒光粉的制備及發(fā)光研究.pdf
- 基于La2W2O9的稀土離子摻雜的紅色熒光材料研究.pdf
- 稀土離子摻雜氟化物低維納米材料的制備與表征.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