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場土壤中鉛的環(huán)境行為及生物有效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鉛(Pb)的毒性廣為人知。靶場是人類環(huán)境Pb排放的主要場所之一。靶場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物包括鉛(Pb)、銻(Sb)、砷(As)、銅(Cu)、鋅(Zn)等,它們來源于以Pb為主要成分的彈頭、彈頭碎片,以及彈殼。廢棄的彈頭富集在靶擋土壤中,經(jīng)過風化后將其中的重(類)金屬釋放到土壤中,對靶場相關人員以及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產(chǎn)生潛在風險。出于國防發(fā)展的需要,我國建設有大量的軍用靶場、訓練場和其它民用靶場,長期的射擊訓練等活動使這些場地中承載了大量的廢

2、棄彈頭,造成相應土壤中鉛含量的升高。但目前針對于這一特殊場地的污染評估和研究還非常少。國際上雖然關于靶場污染的研究有很多,但是以往的研究大多關注靶場中鉛的污染水平、遷移能力以及鉛的生態(tài)毒性等,與人類健康風險相關的鉛的生物有效性研究,以及鉛的生物有效性與其形態(tài)和靶場土壤性質的相關性研究還很少。
  為了摸清我國靶場的重金屬污染水平、查明Pb在不同靶場土壤中的環(huán)境行為,以及探究能預測靶場土壤生物有效性的合適方法,本研究選取了位于中國不

3、同氣候區(qū)域的五個戶外靶場:白城靶場(BC)、北京靶場(FY)、成都靶場(CD)、合肥靶場(HF)以及滁州三界靶場(CZ)。它們的地理位置從東北到西南,土壤性質從酸性到堿性,從砂礫壤土到粉砂壤土。野外采集了21個代表性靶場表層土壤以及風化彈頭,進行了以下分析和研究:1)土壤中重金屬的總濃度,包括Pb、Cu、As、Sb;2)靶場土壤中鉛的形態(tài),包括采用連續(xù)提取、X射線衍射(XRD)和X射線近邊結構光譜(XANES)分析:3)彈頭中Pb的風化

4、產(chǎn)物,采用電子探針(EMPA)和掃描電鏡/能譜儀(SEM/EDS);4)Pb的生物有效性,包括采用小鼠穩(wěn)態(tài)暴露模型(以肝臟和腎臟為靶器官)的動物實驗和兩種體外提取方法(RBALP和UBM)分析。根據(jù)實驗結果對影響Pb在靶場土壤中的行為、命運和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進行了探討,研究結果將為后期基于環(huán)境風險的靶場管理和土壤污染修復提供了重要基礎資料。
  分析結果表明,五個靶場土壤中Pb和Cu的范圍都顯著提升。Pb的濃度范圍從847.2

5、到15,550.0mg/kg,平均值為4,796mg/kg,大大超過了我國《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Ⅲ類土壤標準限值500mg/kg。Cu的范圍從41.0到1319.3mg/kg,平均值為330.1mg/kg。Sb只在污染最為嚴重的成都靶場(CD)有明顯的升高。而As的污染不明顯,主要來自土壤背景值。各靶場土壤的污染水平順序為:CD>FY>HF>CZ>BC。
  XRD結果顯示靶場土壤中Pb的主要礦物形態(tài)具有

6、較大的差異,在BC靶場的堿性土壤中,Pb主要以水白鉛礦和磷氯鉛礦(Pb5(PO4)3Cl)的形式存在,而在酸雨沉降區(qū)的CD靶場以及酸性土壤的滁州(CZ)靶場土壤中鉛主要以硫酸鉛(PbS O4)為主。各靶場土壤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過氧化碳酸鉛(Shannonite,Pb2O(CO3)。掃描電鏡(SEM)分析結果揭示Pb在彈頭初始風化階段的產(chǎn)物有白鉛礦(PbCO3)和水白鉛礦(Pb3(CO3)2(OH)2),意味著鉛從彈頭到土壤的釋放過程存在形

7、態(tài)的轉變。白鉛礦晶體形態(tài)多樣,主要為薄片狀、棒狀,水白鉛礦主要為扁平六角圓盤狀。
  對土壤溶液中的Pb形態(tài)進行模擬,結果顯示溶液中Pb的主要存在形式為Pb(OH)+和Pb2+。連續(xù)提取分析結果揭示靶場土壤中金屬的化學形態(tài)分布類似,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碳酸鹽結合態(tài)和腐殖酸結合態(tài)是Pb和Cu的主要化學形態(tài),只有在酸性土壤的CZ靶場土壤中含有較高比例的離子交換態(tài)Pb,達到14%。殘留態(tài)Pb在各靶場土壤中都很少,大約為5%,但殘留態(tài)是Sb

8、和As的主要形態(tài)。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pH與水溶態(tài)和離子交換態(tài)的Pb含量總和呈顯著負相關關系,此外細顆粒土壤比例(<63μm,粘土+粉砂)與各重金屬的總濃度呈顯著正相關關系,但與鉛和銻的遷移系數(shù)(水溶態(tài)+離子交換態(tài)+碳酸鹽態(tài)所占比例)呈顯著負相關關系,說明細顆粒土壤對于金屬具有更強的滯留能力。Pb在各靶場土壤中的遷移能力順序為:BC>CZ>FY≈CD>HF。
  廢棄的彈頭在經(jīng)受風化作用后,外層形成風化外殼,風化外殼堅硬致密,但其

9、中也有一些裂隙存在,這一方面能夠較大程度地保護彈頭內(nèi)層結構,降低風化速率,但存在的裂隙為彈頭內(nèi)外物質流動提供通道,使進一步風化成為可能。鉛鋼核彈頭的風化外殼結構類似于鋼鐵腐蝕層,具有雙層結構。內(nèi)層主要成分為鋼殼的腐蝕產(chǎn)物,即鐵的氧化物/水合氧化物,含有來自彈頭內(nèi)部的Pb、Cu和Zn;在外層中,來自接觸土壤中的石英、長石、方解石等礦物嵌入鐵的氧化物/水合氧化物基質中,呈斑塊狀分布。
  各靶場土壤的生物可利用Pb的濃度差別很大,但是

10、生物可利用性(PbBAc)差異卻很小,幾乎都在90%以上。采用RBALP與UBM胃態(tài)模型提取的生物可利用性結果非常接近,平均值分別為98%(PbRBALP)和95%(PbUBM-G),兩者之間具有很高的相關性(R2=0.9889)。采用小鼠口給暴露模型測得靶場土壤中相對生物有效性(Pb RBA)為85~100%(腎臟為靶器官)和66~115%(肝臟為靶器官)。與其它Pb污染類型的土壤相比,靶場土壤的Pb RBA處于生物有效性范圍的最高端

11、,與體外實驗獲得的結果(Pb BAc)相一致。綜合以往研究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RBALP體外模型與小鼠體內(nèi)模型之間的線性回歸方程(IVIVC):y=1.14x-25.74,R2=0.75,p<0.05,說明簡單、經(jīng)濟、高效的RBALP方法可以用來代替動物模型預測靶場土壤Pb的生物有效性。Pb的各化學形態(tài)與Pb BAc濃度之間都均具有明顯的相關關系,其中水溶態(tài)+離子交換態(tài)+碳酸鹽結合態(tài)與生物可利用Pb濃度之間的相關性最為顯著(y=0.39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