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氮肥問題是作物生長監(jiān)測、生產管理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合理的氮肥運籌在確保高產的同時,還能提高氮素利用效率,避免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本研究以長江下游稻麥兩熟區(qū)冬小麥為研究對象,通過在如皋和徐州地區(qū)開展2年的氮肥和主栽品種試驗,并結合實驗室已有歷史試驗數據,構建了冬小麥臨界氮濃度稀釋模型(Criticalnitrogen dilution,Nc)及花前冬小麥冠層適宜歸一化植被指數(Normalized differencevegetable
2、 index,NDVI)動態(tài)變化模型,在此基礎上分別建立了基于植株氮營養(yǎng)指數(Nitrogen nutrition index,NNI)和NDVI的氮素診斷調控模型,為小麥精確調控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手段。
通過設置不同施氮水平和主栽品種的大田試驗,結合試驗室已有試驗數據,采用Justes提出的臨界氮濃度模型構建方法,建立了長江下游稻麥兩熟區(qū)冬小麥臨界氮濃度稀釋模型(Nc%=4.29DM-0.425,R2=0.92)。在與中國
3、華北平原建立的臨界氮濃度曲線對比分析后認為:小麥的臨界氮濃度曲線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在一定環(huán)境變化范圍內,適用于一定地區(qū)的小麥品種,具有基本相同的臨界氮濃度曲線。因此,本文建立的臨界氮濃度曲線可以在國內稻麥兩熟區(qū)域推廣使用。
在已構建的臨界氮濃度模型基礎上,提出了關鍵生育期基于NNI的冬小麥追氮調控方法。通過對NNI計算值與NNI理論值的對比分析,發(fā)現當NNI<1時,NNI計算值小于NNI理論值。因此實際應用中不能直接用NNI=
4、1來判斷作物是否處于氮素最佳狀態(tài)。對產量進行歸一化處理,發(fā)現相對產量(Relativeyield,RY)與關鍵生育期NNI存在線性平臺關系:拔節(jié)期當NNI<0.95時,RY=1.12NNI-0.08,當NNI≥0.95時,RY=0.98;孕穗期當NNI<0.98時,RY=0.96NNI+0.05,當NNI≥0.98時,RY=0.99。根據該線性平臺關系,我們認為拔節(jié)期NNI=0.95,孕穗期NNI=0.98可以作為判斷冬小麥氮索營養(yǎng)狀況
5、的是否適宜的標準。在基于NNI進行氮肥調控時,先根據作物NNI實時校正目標產量,再基于養(yǎng)分平衡原理,進行追氮調控,這可有效避免目標產量過高造成的氮肥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
通過系統(tǒng)獲取花前小麥冠層NDVI值,分析冬小麥冠層NDVI隨累積生長度日變化規(guī)律,對各關鍵生育期的冠層NDVI進行歸一化處理,建立了花前相對NDVI(RNDVI)隨相對 AGDD(RAGDD)變化的Logistic模型(RNDVI=1/(1+e^(-11.62(R
6、AGDD-0.25))),R=0.98)。同時,根據目標產量下作物在抽穗期的NDVImax經驗值,建立了花前小麥冠層適宜NDVI動態(tài)模型(ONDVI=NDVImax×RNDVI)。
對小麥冠層NDVI與施氮量的異速增長關系進行了建模分析,將拔節(jié)期NDVI分成<0.65,0.65~0.70,>0.70三組,孕穗期分為<0.75,0.75~0.85,>0.85三組,明確了△NDVI與追氮量(△N)的定量關系,建立了基于小麥冠層N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雙季稻區(qū)水稻適宜生長指標動態(tài)模型研究.pdf
- 麥玉兩熟制高產農田土壤—小麥系統(tǒng)氮、磷轉運動態(tài)研究.pdf
- 黃淮麥玉兩熟區(qū)小麥植株氮素吸收轉運對氮肥及種植密度的響應.pdf
- 高產冬小麥水氮調控效應研究.pdf
- 春季追氮與多效唑化控對冬小麥生育動態(tài)的影響.pdf
- 基于統(tǒng)計模型的中國南方稻區(qū)適宜施氮量及氮素損失估算.pdf
- 小麥臨界氮濃度稀釋模型構建及氮素診斷研究.pdf
- 江蘇淮北麥區(qū)主推小麥品種適宜播期、播量與施氮量研究.pdf
- 稻麥兩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對稻麥生產力的影響.pdf
- 冬小麥-夏玉米一年兩熟條件下的水氮優(yōu)化研究.pdf
- 優(yōu)化施氮下稻麥輪作農田氮素循環(huán)特征.pdf
- 冬小麥調控決策模型的建立與動態(tài)優(yōu)化試驗設計應用研究.pdf
- 黃淮麥玉兩熟區(qū)不同栽培模式下小麥資源利用效率研究.pdf
- 雙季稻臨界氮濃度稀釋模型的構建及氮素診斷研究.pdf
- 基于秸稈還田下豫北地區(qū)夏玉米-冬小麥兩熟農田周年氮素循環(huán)平衡研究.pdf
- 稻麥兩熟制秸稈溝埋還田作用特點研究.pdf
- 基于高光譜遙感的冬小麥氮素營養(yǎng)指標監(jiān)測研究.pdf
- 耕作方式對兩熟制冬小麥—夏玉米農田土壤水分調控效應.pdf
- 冬小麥-夏玉米一年兩熟高效灌溉模式研究.pdf
- 冬小麥-雜草氮素營養(yǎng)競爭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