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第四章 傳 熱,通過本章學習,掌握傳熱的基本原理和規(guī)律,并運用這些原理和規(guī)律去分析和計算傳熱過程的有關問題。,學習目的與要求,2,3,4,5,4.1 傳熱過程概述,第四章 傳 熱,6,傳熱,熱量從高溫度區(qū)向低溫度區(qū)移動的過程稱為熱量傳遞,簡稱傳熱。,一是強化傳熱過程,如各種換熱設備中的傳熱。二是削弱傳熱過程,如對設備或管道的保溫,以減少熱損失。,化工生產(chǎn)中對傳熱過程的要求,概述,熱傳導(Heat Conduction
2、) 是指一個物體各部分之間或各物體之間存在溫差且無相對宏觀 運動時發(fā)生的熱量傳遞現(xiàn)象。熱對流(Heat Convection) 熱對流指流體中溫度不同的各部分物質在空間發(fā)生宏觀相對運 動引起的熱量傳遞現(xiàn)象。對流分為自然對流和強制對流兩類。 熱對流通常不能以獨立的方式傳遞熱量,它必然伴隨著熱傳導。
3、熱輻射(Heat Radiation) 由于溫度原因,物質微觀粒子(原子)內部的電子受激和振動時, 產(chǎn)生交替變化的電場和磁場,所發(fā)出電磁波向空間傳播。,熱量傳遞的基本方式,8,4.1 傳熱過程概述4.1.1熱傳導及導熱系數(shù),第四章 傳 熱,9,一、熱傳導(導熱),熱傳導(導熱),不依靠物體內部各部分質點的宏觀混合運動而借助于物體分子、原子、離子、自由電子等微觀粒子的熱運動產(chǎn)生的熱
4、量傳遞稱為熱傳導,簡稱導熱。,10,,描述熱傳導現(xiàn)象的物理定律為傅立葉定律(Fourier’s Law),其表達式為,傅立葉定律(Fourier’s Law),溫度梯度,導熱系數(shù),微分導熱通量,熱通量與溫度梯度方向相反,一、熱傳導(導熱),11,二、導熱系數(shù),導熱系數(shù),,導熱系數(shù)表征了物質熱傳導能力的大小,是物質的基本物理性質之一,其值與物質的形態(tài)、組成、密度、溫度等有關。,12,導熱系數(shù)[W/(m.oC)]0.006~0.060.
5、1~0.70.2~3.015~4200.003~0.06,氣體液體非導電固體金屬絕熱材料,二、導熱系數(shù),氣體 分子做不規(guī)則熱運動時相互碰撞的結果 固體 導電體:自由電子在晶格間的運動 非導電體:通過晶格結構的振動實現(xiàn) 液體 機理復雜,特點:靜止介質中的傳熱,沒有物質的宏觀位移,二、導熱系數(shù),14,4.1 傳熱過程概述4.1.1 熱傳導及導熱系數(shù),第四章 傳 熱,4.1.2 對流,15,對流是由
6、流體內部各部分質點發(fā)生宏觀運動和混合而引起的熱量傳遞過程,對流,對流傳熱,在化工生產(chǎn)中特指流體與固體壁面之間的熱量傳遞過程。,對流,自然對流:由于流體內溫度不同造成的浮升力 引起的流動。 強制對流:流體受外力作用而引起的流動。,特點:流動介質中的傳熱,流體作宏觀運動,對流,17,對流傳熱速率可由牛頓冷卻定律描述,溫度差,對流傳熱系數(shù),微分對流傳熱通量,對流,18,4.1 傳熱過程概述4.1.1 熱傳導及導熱
7、系數(shù)4.1.2 對流,第四章 傳 熱,4.1.3 熱輻射,19,熱輻射,因熱的原因而產(chǎn)生的電磁波在空間的傳遞稱為熱輻射。,熱輻射,1.可以在完全真空的地方傳遞而無需任何介質。 2.不僅產(chǎn)生能量的轉移,而且還伴隨著能量形式的轉換。 3.任何物體只要在絕對零度以上,都能發(fā)射輻射能,但僅當物體的溫度較高、物體間的溫度差較大時,輻射傳熱才能成為主要的傳熱方式。,20,4.1 傳熱過程概述4.1.1 熱傳導及導熱系數(shù)4.1.2 對流
8、4.1.3 熱輻射,第四章 傳 熱,4.1.4 冷熱流體(接觸)通過間壁式換熱和間壁式換熱器,21,圖4-1 套管式換熱器1-內管 2-外管,冷熱流體(接觸)熱交換方式及換熱器,T1,T2,t1,t2,22,圖4-2 單程管殼式換熱器1-外殼,2-管束,3、4-接管,5-封頭,6-管板,7-擋板,8-泄水池,冷熱流體(接觸)熱交換方式及換熱器,傳熱速率Q(熱流量):單位時間內通過換熱器的整個傳熱面?zhèn)鬟f的熱量,單位 J/s或
9、W。熱流密度q (熱通量) :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傳熱面積傳遞的熱量,單位 J/(s. m2)或W/m2。,傳熱速率與熱流密度,非穩(wěn)態(tài)傳熱,穩(wěn)態(tài)與非穩(wěn)態(tài)傳熱,穩(wěn)態(tài)傳熱,25,間壁式換熱器內冷、熱流體間的傳熱過程包括以下三個步驟:(1)熱流體以對流方式將熱量傳遞給管壁;(2)熱量以熱傳導方式由管壁的一側傳遞至另一側;(3)傳遞至另一側的熱量又以對流方式傳遞給冷流體。,冷熱流體(接觸)熱交換方式及換熱器,兩流體通過間壁的傳熱過程,穩(wěn)態(tài)
10、傳熱:,式中 ?tm──兩流體的平均溫度差,℃或K; A──傳熱面積,m2; K──總傳熱系數(shù),W/(m2·℃)或W/(m2·K)。,總傳熱速率方程,28,第四章 傳 熱,4.2 熱傳導4.2.1 傅里葉定律,傅立葉定律,溫度場:某時刻,物體或空間各點的溫度分布。,(一)溫度場和等溫面,非穩(wěn)態(tài)溫度場,穩(wěn)態(tài)溫度場,等溫面:在同一時刻,溫度場中所有溫度相
11、同的點 組成的面。,不同溫度的等溫面不相交。,(二)溫度梯度,方向:法線方向,以溫度增加的方向為正。,傅立葉定律,(三)傅立葉定律,式中 dQ ── 熱傳導速率,W或J/s; dA ── 導熱面積,m2; ?t/?n ── 溫度梯度,℃/m或K/m; ? ── 導熱系數(shù),W/(m·℃)或W/(m·K)。,
12、負號表示傳熱方向與溫度梯度方向相反,熱導率,?在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溫度梯度下的熱通量,? = f(結構, 組成, 密度, 溫度, 壓力),?金屬固體 > ?非金屬固體 > ?液體 > ?氣體,?表征材料導熱性能的物性參數(shù),1.固體熱導率,金屬材料 10~102 W/(m?K) 建筑材料 10-1~10 W/(m?K) 絕熱材料 10-2~10-1 W/(m?K),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對大多數(shù)金屬材料a 0
13、, t ? ? ?,2.液體熱導率,金屬液體?較高,非金屬液體?低; 非金屬液體水的?最大; 水和甘油:t ? ,? ? 其它液體:t ? ,??,0.09~0.6 W/(m·K),3.氣體熱導率,t? ,?? 一般情況下,?隨p的變化可忽略; 氣體不利于導熱,有利于保溫或隔熱。,0.006~0.4 W/(m·K),36,第四章 傳 熱,4.2 熱傳導4.2.1 傅里葉定律4.2.2 平
14、壁的穩(wěn)態(tài)熱傳導,37,一、單層平壁一維穩(wěn)態(tài)熱傳導,假設:1.導熱系數(shù)不隨溫度變化,或可取平均值;2.一維穩(wěn)態(tài)3.忽略熱損失。,圖4-3 單層平壁熱傳導,38,對平壁一維穩(wěn)態(tài)熱傳導,,積分并整理得,,微分式,積分式,一、單層平壁一維穩(wěn)態(tài)熱傳導,39,導熱熱阻,一、單層平壁一維穩(wěn)態(tài)熱傳導,40,二、多層平壁的一維穩(wěn)態(tài)熱傳導,圖4-4 三層平壁熱傳導,假設:1.導熱系數(shù)不隨溫度變化,或可取平均值;2.一維穩(wěn)態(tài)3.忽略熱損失4.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京工業(yè)大學
- 南京工業(yè)大學畢業(yè)實習
- 南京工業(yè)大學vb期末題庫
- 南京工業(yè)大學級培訓項目
- 南京工業(yè)大學引進人才
- 南京工業(yè)大學研究生
- 合同編號-南京工業(yè)大學研究部
- 南京工業(yè)大學實習計劃表
- 南京工業(yè)大學ajax復習題
- 南京工業(yè)大學監(jiān)考記錄表
- 南京工業(yè)大學 獎學金申請表
- 南京工業(yè)大學江浦校區(qū)校園發(fā)展機制研究(1)
- 南京工業(yè)大學研究生工作手冊(2007).-南京工業(yè)大學研究生院
- 南京工業(yè)大學課程檢查記錄表
- 南京工業(yè)大學課程教學進程表
- 南京工業(yè)大學獎學金申請表
- 南京工業(yè)大學 試題( )卷(開、閉)
- 南京工業(yè)大學考場巡視記錄表
- 南京工業(yè)大學先進班級評選條例
- 南京工業(yè)大學學院實習總結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