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黑龍江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農學系,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稻瘟病 稻二化螟和三化螟稻紋枯病 稻負泥蟲稻白葉枯病 稻卷葉螟稻胡麻斑病 稻小潛葉蠅稻惡苗病 稻綠蝽稻葉鞘腐敗病 稻搖蚊,,,稻惡苗病,,,水稻爛秧,,,,,稻白葉枯病,,,,稻紋枯病,水稻細菌性條斑病,水稻細菌性基腐病,稻粒黑粉病,稻曲病,水稻葉尖枯病,水稻普通矮縮病,稻瘟病,癥狀病原發(fā)病規(guī)律防治 技
2、術,,一癥狀特點,,,根據水稻受害時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為:苗瘟、葉瘟、葉枕瘟節(jié)瘟、穗瘟、穗頸瘟、枝梗瘟谷粒瘟。,,,,,,一、苗瘟,發(fā)生在3葉期以前不形成明顯的病斑,初期在芽鞘上出現(xiàn)水漬狀斑點,隨后病苗基部變黑褐色,上部淡紅色或黃褐色,嚴重時病苗枯死。潮濕時,病部可長出灰綠色霉層。,二、葉瘟,發(fā)生在3葉期以后,因水稻品種抗病性和氣候條件不同,病斑分為4種癥狀類型。白點型急性型慢性型褐點型,①白點型,感病品種的
3、幼嫩葉片遇適宜溫、濕度條件能迅速轉變?yōu)榧毙孕筒“撸“甙咨蚧野咨酁閳A形不產生分生孢子。,②急性型,多在感病品種上發(fā)生在溫、濕度適宜及存在大量感病品種的條件下,易引起病害流行。病斑暗綠多數(shù)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針頭至綠豆大小,后逐漸發(fā)展為紡錘形在葉片正、反兩面密生灰綠色霉層遇干燥天氣或經藥劑防治后,急性型病斑轉化為慢性型病斑。,③慢性型:,典型的稻瘟病病斑病斑呈梭形或紡錘型,三部一線是識別要點病斑兩端有向外延伸的褐色
4、壞死線病斑中央灰白色稱為崩潰部邊緣褐色稱為壞死部病斑外常有淡黃色暈圈稱為中毒部濕度大時,病斑背面產生灰綠色霉層,④褐點型:,在抗病品種或稻株下部老葉上發(fā)生病斑為褐色小點多局限于葉脈間不產生分生孢子,三、葉枕瘟,初為污綠色病斑不規(guī)則地向葉環(huán)、葉舌、葉鞘及葉片擴展,最后病斑呈灰白色。葉耳感病,潮濕時可以產生灰綠色霉層,病葉早期枯死,容易引起穗頸瘟。,四、節(jié)瘟,稻節(jié)初生褐色小點,以后擴大至整個節(jié)部,病節(jié)縊縮凹陷,變黑褐色潮
5、濕時,節(jié)上產生灰綠色霉,易折斷,常因水分和養(yǎng)料的輸送受阻,造成白穗,五、穗頸瘟和枝梗瘟,發(fā)生在穗頸、穗軸和枝梗上病斑初呈淺褐色小點,逐漸圍繞穗頸、穗軸和枝梗并向上下擴展呈灰黑色病斑穗頸瘟發(fā)病早的形成白穗潮濕時產生灰綠色霉狀物;穗頸瘟發(fā)病晚的谷粒不充實。,六、谷粒瘟,發(fā)生在稻殼和護穎上,以乳熟期癥狀最明顯發(fā)病早的病斑大而呈橢圓形,中部灰白色,后可蔓延整個谷粒使稻谷呈暗灰色或灰白色的秕粒;發(fā)病晚的病斑為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褐色斑點,
6、嚴重時,谷粒不飽滿,米粒變黑。,稻瘟病診斷要點,病斑呈梭形或紡錘型兩端有向外延伸的褐色壞死線病斑中央灰白色稱為崩潰部邊緣褐色稱為壞死部病斑外常有淡黃色暈圈稱為中毒部濕度大時,病斑背面產生灰綠色霉層,“三部一線”是稻瘟病的典型病斑的識別要點,病原,真菌病害,初侵染來源:,(1)病菌以分生孢子、菌絲體在病籽粒、病稻草上越冬,病籽粒和病稻草是次年稻瘟病的初侵染源(2)散落在地上的病稻草和未腐熟的糞肥也可成為初侵染源(3)帶病稻
7、種播種后容易發(fā)生苗瘟帶病稻草可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附著在秧苗上或隨風雨傳播到秧田或本田形成葉瘟的中心病株 病葉上的病斑再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由氣流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發(fā)病規(guī)律,農業(yè)防治 ①種植抗病品種②減少菌源不播種帶病種子清除田間及田邊的病稻草,并在 播種 前要處理完不用病稻草苫房、蓋窩棚、墊水 口、 捆秧等,防治措施,③種子消毒: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50倍液,室溫下浸種24~36 h,每日攪動數(shù)次,然后用清水浸
8、種催芽80%402抗菌劑8 000倍液浸種,早稻、中秈稻浸2~3天,粳稻浸種3~4天10%401抗菌劑1000倍液浸種48 h,防治措施,④合理施肥不偏施和過多施用氮肥,注意氮、磷、鉀配比,施足基肥,早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酌情施肥。 ⑤合理排灌以水調肥,促控結合,掌握水稻黃黑變化規(guī)律,插秧后根據土質排水曬田,肥田、黏重田可重曬,沙性田、瘦田輕曬或不曬水稻分蘗期要淺灌,合理淺灌可促進水稻生長健壯,提高抗病力,減少無效分
9、蘗,使水稻植株體內可溶性氮化物減少,促進根系縱深生長。,防治措施,藥劑防治,防治苗瘟可用藥液處理秧苗根部將洗凈的秧苗根部浸泡在藥液中10 min,(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取出瀝干后再插秧,可預防早期葉瘟發(fā)生,防治措施,,葉面噴霧,葉瘟初期或始穗期 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375~ 450 g/hm2加水900 kg噴霧富士一號(稻瘟靈)或13%三環(huán)唑或春雷霉素28%復方多菌靈(多井懸浮劑)40%克瘟散等,
10、植物檢疫對象2005年在黑龍江的樺南縣和隹木斯效區(qū)發(fā)生,是一種危險性的病害,,稻白葉枯病,癥狀,普通型急性型凋萎型中脈型四種癥狀類型,,,,普通型:典型的葉枯型癥狀,分蘗后癥狀明顯發(fā)病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產生暗綠色水漬狀的侵染線,后沿葉脈擴展病健交界處明顯呈波浪狀,黃褐色,最后枯白色,嚴重的可達全葉濕度大時,病部易見蜜黃色珠狀菌膿,急性型,發(fā)生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和感病品種上病葉暗綠色擴展后全葉呈青灰或灰綠色,迅速失水
11、后葉片縱卷、葉青枯病部也有蜜黃色珠狀菌膿,凋萎型,一般不常見,秧田后期至拔節(jié)期發(fā)生病株心葉或心葉下1~2片葉先出現(xiàn)失水、青枯,然后其他葉片也相應地青枯剝開剛青卷的枯心葉,可見葉面有珠狀黃色菌膿如折斷莖基部用手擠壓,有大量黃色菌膿溢出,中脈型,在劍葉下1~3片葉沿中脈逐漸表現(xiàn)淡黃色可向上下延伸并向全株擴展成為發(fā)病中心抽穗前便枯死,病原,黃單胞桿菌屬短桿狀、革蘭氏染色陰性寄主:水稻、雜草,初侵染來源,病菌主要潛伏于稻種表
12、面胚和胚乳表面隨病稻種越冬或病稻草、稻樁越冬、傳播:灌溉水和雨水,發(fā)病規(guī)律,,杜絕種子傳病嚴禁從病區(qū)引種,做好種子消毒(1)80%“402”抗菌劑2000倍液浸種48~ 72h;(2)20%葉青雙500~600倍液浸種24~ 48h。,防治措施,種植抗病品種因地制宜地種植抗病、豐產良種,防治措施,培育無病壯秧,減少病害的初侵染菌源選用無病的種子選地勢高且遠離村莊、草堆和場地上未發(fā)病的田塊做秧田避免用病草催芽、
13、蓋秧、扎秧把肥水管理應做到排灌分開,淺水勤灌,嚴防深灌、串、漫灌,適時烤田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避免氮肥過多,防治措施,秧苗三葉期和移栽前3~5d各噴藥一次 零星發(fā)病中心的田塊,應及時噴藥封鎖發(fā)病中心發(fā)病中心多的田塊應全田噴藥防治在病害常發(fā)區(qū),暴風雨后應立即噴藥防治,防治措施,藥劑防治策略,藥劑防治,可選用的殺菌劑有20%葉青雙、20%龍克菌、25%葉枯靈、10%葉枯凈等。,防治措施,水稻紋枯病,水稻紋枯病是水稻重要病害
14、之一,隨著矮稈品種和雜交稻的推廣,該病發(fā)生日趨嚴重,特別是高產稻區(qū)受害較重。發(fā)病后葉片枯死,結實率下降,千粒重減少,秕谷增多,一般減產10%~20%,嚴重的減產30%以上。,癥狀,從苗期至穗期都可以發(fā)生主要侵染葉鞘和葉片以抽穗前后發(fā)病受害最重,,,葉鞘發(fā)病,先在葉鞘近水面處出現(xiàn)水漬狀、暗綠色、 邊緣不清楚的小病斑后逐漸擴大成橢圓形或云紋狀病斑,病 斑邊緣暗綠色,中央灰綠色天氣干燥的條件下,病斑邊緣褐色,中央草黃色至灰白色經常幾
15、個病斑相互愈合成為云紋狀大斑塊。,癥狀,葉片發(fā)病,病斑與葉鞘相似,但形狀不規(guī)則病斑外圍褪綠或變黃病情發(fā)展迅速時,病部暗綠色似開水燙過葉片很快呈青枯或腐爛狀病害常從植株下部葉片向上部葉片蔓延。,癥狀,穗部發(fā)病,輕者,穗呈灰褐色,結實不良重者不能抽穗,造成“胎里死”或全穗枯死,癥狀,識別要點,病斑云紋狀后期產生鼠糞狀菌核,癥狀,病原,初侵染來源,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核和菌絲在病稻草、田邊雜草和其他寄主上越冬。水
16、稻收割時大量菌核落入田間的土壤中,成為第二年或下季水稻的主要初侵染源。,發(fā)病規(guī)律,傳播,稻田翻耙、灌水后,越冬菌核漂浮在水面上,栽秧后隨水漂流附著在稻株基部葉鞘上。菌核可分為浮核(浮于水面)和沉核(沉入水中)。菌核可分為浮核(浮于水面)和沉核(沉入水中)長出菌絲蔓延進行再侵染。病部形成的菌核脫落到水中,隨水流漂附在稻株基部,萌發(fā)侵入引起再侵染。在稻田,灌溉水是菌核傳播的動力,密植的稻叢是菌絲體進行再侵染的必要條件。,發(fā)病規(guī)律,農
17、業(yè)防治,①種植抗病品種;②合理排灌:改變水稻生長中高濕的環(huán)境條件,水稻生長前期淺水灌溉,中期(分蘗末期至拔節(jié)前)適當曬田,后期干濕交替灌溉,即避免長期深灌,也要防止過度曬田。,防治措施,農業(yè)防治,③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鉀肥合理施用,做到長效肥與速效肥相結合,農家肥與化肥相結合,以農家肥為主,氮肥應早施,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④清除菌源在秧田或本田翻耕灌水耙平時,用網篩等工具打撈菌核;不用病稻草和未腐熟的病稻草還田,鏟
18、除田邊雜草,可減少菌源,減輕前期發(fā)病。,防治措施,藥劑防治,在病害盛發(fā)初期可選用井岡霉素67.5~75.0 g/hm2針對稻株中、下部加水噴霧或潑澆施藥1~3次,間隔10~15天。在分蘗盛期至圓稈期也可選用甲基硫菌靈按有效成分900 g/hm2加水噴霧2~3次。,防治措施,藥劑防治,在水稻始穗期和齊穗期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28%復方多菌靈(多井懸浮劑)常規(guī)噴霧在分蘗盛期至拔節(jié)期5%安福(已唑醇)
19、用藥量60~75 g/hm2常規(guī)噴霧,可保持藥效4周以上,防治措施,水稻爛秧病,爛秧是水稻苗期多種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總稱生理性爛秧常見的有爛種、漂秧、黑根和死苗等侵染性爛秧有綿腐病、立枯病等,水稻生理性爛秧有,①爛種:谷殼顏色深,播種后根芽短,后腐爛②爛芽:爛芽分為“漂秧”和“黑根”“漂秧”是指稻芽不能扎根,原因是催芽過長或秧田水層深,造成缺氧,使苗細長、根短、頭重腳輕形成漂秧“黑根”是指種根變黑,種芽枯黃停止生長,主要
20、原因是秧田施用過多的綠肥及未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低溫缺氧時有機物分解產生硫化氫,使種根變黑,水稻生理性爛秧有,③死苗:死苗分為“黃枯死苗”和“青枯死苗”“黃枯死苗”是秧苗在低溫下緩慢受害發(fā)生死苗的現(xiàn)象“青枯死苗”發(fā)生在秧田出苗后,寒流過后曝曬,秧田未及時灌水,葉青色、心葉卷筒,萎蔫死亡,,,綿腐病,發(fā)生在水育秧田稻芽或幼苗受侵染后,最初在稻種穎殼裂口處或幼芽的胚軸部分出現(xiàn)乳白色的膠狀物,后逐漸向四周長出白色綿絮狀菌絲,呈放射狀,常
21、因氧化鐵沉淀或藻類、泥土粘附而呈鐵銹色、泥土色或綠褐色。病苗常因基部腐爛而枯死。,癥狀,,,立枯病,多發(fā)生在濕潤育秧田、旱育秧和保護地育秧的地塊一般成片發(fā)生發(fā)病早的,植株枯萎,潮濕時莖基部軟腐,易拔斷發(fā)病晚的病株逐漸萎蔫、枯黃,僅心葉殘留少許青色而卷曲,初期,莖不腐爛,根毛無或稀少,可連根拔起,以后莖基部變褐甚至軟腐,易拔斷,癥狀,診斷要點,綿腐病為在稻種穎殼裂口處或幼芽的胚軸部分向四周長出白色綿絮狀菌絲,病苗基部腐爛而枯死立枯病
22、為病株萎蔫、枯黃,莖基部變褐、軟腐易拔斷,水稻爛秧病癥狀,病原,真菌病害綿腐病:屬鞭毛菌亞門真菌,綿霉屬立枯病 :屬鞭毛菌亞門真菌,腐霉屬 屬半知菌亞門真菌,鐮刀菌屬 半知菌亞門真菌,絲核菌屬,腐霉菌 以菌絲、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菌絲或卵孢子產生游動孢子囊,孢子囊成熟后萌發(fā)產生游動孢子,游動孢子靠水傳播和侵染。低溫削弱了秧苗的生活力,引起發(fā)病鐮刀菌 以菌絲、厚壁孢子的形式在多種寄主病殘體上及土壤中越冬,條件適宜時產
23、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初侵染。在病苗上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絲核菌 以菌絲、菌核在病殘體上和土壤中越冬,以菌絲蔓延傳播和菌核隨流水傳播,初侵染來源,發(fā)病規(guī)律,精選種子避免用有傷口的種子播種,要適期播種做好種子處理,培育壯苗,提高播種和育苗技術秧田水層過深,播種后發(fā)生“浮秧”、“翻根”、“倒苗”等造成爛秧的,要立即排水,促進扎根搞好肥水管理,避免用冷水直接灌溉,在3葉期前早施斷奶肥,切實掌握“前控后促”和“低氮高磷鉀”的
24、施肥原則。,防治技術,農業(yè)防治,防治立枯病可選用5.5%浸種靈II號5000倍液浸種,對水稻立針期的立枯病有顯著防治效果播種覆土后,可選用5.5%浸種靈II號3000~5000倍液2~3 kg/m2藥液噴灑也可選用30%土菌消水劑3~4 ml/m2加水3 kg,在播前澆透水后噴霧,防治技術,藥劑防治,防治綿腐病在發(fā)病初期及時噴灑0.2%硫酸銅液1500 kg/hm2,噴藥時應保持淺水層;如綿腐病嚴重時可將秧田換水沖洗2~3次后再施
25、藥,或在進水口處用紗布袋裝硫酸銅100~200 g,隨著水的流動溶入秧田。,藥劑防治,防治技術,稻曲病,一般病穗率為4%~5%嚴重的地塊可達50%以上病粒率為0.2%~0.4%最高可達5%以上局部地塊減產可達20%~30%使秕谷率、青米率增加,當?shù)竟戎泻?.5%病粒時能引起人畜中毒。,癥狀,在水稻開花后到乳熟期的穗部發(fā)生在中下 病菌侵入稻粒后,在穎殼內形成菌絲塊,破壞籽粒組織,菌絲塊逐漸增大,穎殼合縫處略張開,露出淡黃色塊
26、狀的孢子座孢子座逐漸膨大,最后包裹穎殼,使病粒比健粒大3~4倍。厚垣孢子黃綠或墨綠色,表面發(fā)生龜裂一般稻穗中僅形成部分病粒,病粒中心為菌絲組織密集構成的白色肉質塊,識別要點,一穗中有部分籽粒穎殼變成稻曲病粒,比健粒大3~4倍,黃綠色或墨綠色,,,病原,,1.病粒2.厚垣孢子 3.厚垣孢子萌發(fā),病原,有性態(tài)屬子囊菌亞門真菌,麥角菌屬無性態(tài)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綠核菌屬厚垣孢子墨綠色,球形或橢圓形,表面有疣狀突起菌核扁平、長橢
27、圓形,初為白色,老熟后變黑色,通常一個病粒內產生2~4粒菌核,著生在病谷兩側包住谷穎,以2粒最常見,成熟時容易脫落,初侵染來源,此病以菌核在地表越冬厚垣孢子可在被害的稻粒內及無病稻谷穎殼 上越冬,發(fā)生規(guī)律,農業(yè)防治,因地制宜選用抗病良種建立無病留種田:注意曬田,發(fā)病的地塊收 割后要及時耕翻,選用不帶病種子播種前及時清除病殘體合量密植,適時移栽,淺灌勤灌合理施用氮、磷、鉀肥,施足基肥、巧施穗 肥、適時適量施硅肥,防治技術,
28、藥劑防治,種子處理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 24 ~ 48 h,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浸種,早稻浸 72 h,晚稻浸48 h,浸種后可直接播種噴霧防治:可選用井岡霉素、50%稻后安(氧化亞銅+三唑酮)、18%紋曲清(井岡霉素+烯唑醇)、可殺得等,在抽穗前5~7天噴霧,但應注意在穗期用藥對稻穗的安全性。,防治技術,水稻惡苗病,,癥狀,病株淡黃綠色徒長,比健苗高1/3葉及葉鞘狹窄,節(jié)間顯著伸長,
29、節(jié)部外露根毛少,在基部數(shù)節(jié)上產生倒生須根在枯死株上有淡紅色或白色粉狀物,水稻惡苗病,初侵染源是帶菌稻種和稻草播種帶菌的種子或用帶菌稻草做覆蓋物,可引起幼苗發(fā)病產生的分生孢子可以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發(fā)病規(guī)律,選用抗病品種多菌靈或浸種靈浸種及時拔除田間病株不用病稻草捆秧或作覆蓋物加強栽培管理,防治要點,水稻惡苗病,葉、穗頸、枝梗、谷粒均可受害在受害部位產生橢圓形或長圓形褐色至暗褐色病斑病斑邊緣明顯,大小似芝麻粒潮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