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液 壓 泵 和 液 壓 馬 達HYDRAULIC PUMPS AND MOTORS,2,本章提要,① 液壓泵和液壓馬達的工作原理與性能參數(shù)。,② 齒輪式(Gear Pumps)、葉片式(Vane Pumps)、柱塞式液壓泵(Piston Pumps) 。,③ 高速液壓馬達(High-speed Hydraulic Motors)及低速大扭矩馬達(Low Speed – High Torque Hydraulic Motors)
2、。,要求掌握這幾種泵和馬達的工作原理(泵是如何吸油、壓油和配流的,馬達怎樣產生轉速、轉矩)、結構特點及主要性能特點;了解不同類型的泵馬達之間的性能差異及適用范圍,為正確選用奠定基礎。,3,本章教學內容,2.1 液壓泵和馬達概述,2.2 齒輪泵,2.3 葉片泵,2.4 柱塞泵,2.5 液壓馬達,液壓泵馬達圖形符號,本章小結,習題,點擊進入 相應章節(jié),http:// yycd.mech.wust.edu.cn/ 引用本教案
3、內容,請注明出處,返回本頁點擊此,4,2.1 液壓泵和馬達概述Introduction of Hydraulic Pumps and Motors,5,泵工作原理: 曲柄連桿帶動活塞(Piston)做直線往復運動?;钊乙?,封閉容腔C的容積增大,形成真空;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油從單向閥(Check Valve)A被吸入C腔,此時單向閥B斷路。當活塞左移時,封閉容腔C的容積減小,單向閥A斷路,C腔中的油從單向閥B排出。,2.1.1
4、容積式泵和馬達工作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Hydraulic Pumps and Motors,,,馬達工作原理: 用外控方法打開單向閥B輸入壓力油,C腔中的壓力油推動活塞右移,使曲柄連桿輸出轉矩。在慣性作用下,活塞左移,外控打開單向閥A,C腔中的無壓油從閥A排出。,6,柱塞向左移動時,工作腔容積變小,已吸入的油液便通過壓油閥6排到系統(tǒng)中去。,由此可見,泵是靠密封工作腔的容積變化進行工作的。,凸輪(Cam)1旋
5、轉時,當柱塞向右移動,工作腔容積變大,產生真空,油液便通過吸油閥5吸入;,2.1.1 容積式泵和馬達工作原理,圖2.1 液壓泵的工作原理,7,液壓泵和液壓馬達工作的必要條件:(1)必須有一個大小能作周期性變化的封閉容積;(2)必須有配流動作,即 封閉容積加大時吸入低壓油 封閉容積減小時排出高壓油 封閉容積加大時充入高壓油 封閉容積減小時排出低壓油(3)高低壓油不得連通。,2.1.1 容積式泵和馬達工作
6、原理,8,液壓泵和液壓馬達都是液壓傳動系統(tǒng)中的能量轉換元件。,液壓泵由原動機驅動,把輸入的機械能轉換成為油液的壓力能,再以壓力、流量的形式輸入到系統(tǒng)中去,它是液壓系統(tǒng)的動力源。,2.1.1 容積式泵和馬達工作原理,液壓馬達則將輸入的壓力能轉換成機械能,以扭矩和轉的形式輸送到執(zhí)行機構做功,是液壓傳動系統(tǒng)的執(zhí)行元件。,9,機械輸出,液壓輸出,,液壓輸入,液壓馬達是實現(xiàn)連續(xù)旋轉運動的執(zhí)行元件,從原理上講,向容積式泵中輸入壓力油,迫使其轉軸
7、轉動,就成為液壓馬達,即容積式泵都可作液壓馬達使用。 但在實際中由于性能及結構對稱性等要求不同,一般情況下,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不能互換。,2.1.1 容積式泵和馬達工作原理,10,根據(jù)工作腔的容積變化而進行吸油和排油是液壓泵的共同特點,因而這種泵又稱為容積泵。,液壓泵按其在單位時間內所能輸出油液體積能否調節(jié)而分為定量泵(Fixed displacement pumps)和變量泵(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s
8、)兩類; 按結構形式可以分為齒輪式、葉片式和柱塞式三大類。液壓馬達也具有相同的形式。,從工作過程可以看出,在不考慮漏油的情況下,液壓泵在每一工作周期中吸入或排出的油液體積只取決于工作構件的幾何尺寸,如柱塞泵的柱塞直徑和工作行程。,2.1.1 容積式泵和馬達工作原理,11,2.1.2 液壓泵和馬達的基本性能參數(shù) The Performance of Hydraulic Pumps and Motors,液壓泵的基本性能參數(shù)主要是指
9、液壓泵的壓力、排量、流量、功率和效率等。,工作壓力 operating pressure:泵(馬達)實際工作時的壓力。泵指輸出壓力;馬達指輸入壓力。實際工作壓力取決于相應的外負載。,額定壓力 rated pressure:泵(馬達)在額定工況條件下按試驗標準規(guī)定的連續(xù)運轉的最高壓力,超過此值就是過載。,每弧度排量 displacement per radian Vd :泵(馬達)每轉一弧度所排出(吸入)液體的體積,也稱角排量。,每轉排
10、量 displacement per revolution V :無內外泄漏時,泵(馬達)每轉一周所排出(吸入)液體的體積。,12,理論流量 theoretical flow rate qt :無內外泄漏時,單位時間內泵(馬達)排出(吸入)液體的體積。泵、馬達的流量為其轉速與排量的乘積,即:,額定流量 rated flow rate qn :在額定轉速和額定壓力下泵輸出(馬達輸入)的流量,也是按試驗標準規(guī)定必須保證的流量。由于泵和馬達存
11、在內泄漏,油液具有壓縮性,所以額定流量和理論流量是不同的。,泵的實際流量 actual flow rate q :泵工作時實際出口的流量。記泵的泄漏流量(leakage flow rate)為ql,有: q= qt ? ql,2.1.2 液壓泵和馬達的基本性能參數(shù),13,功率(power)和效率(efficiency):液壓泵由原動機驅動,輸入量是轉矩(torque)T和角速度 (angular speed)?,輸
12、出量是液體的壓力p和流量q;如果不考慮液壓泵、馬達在能量轉換過程中的損失,則輸出功率等于輸入功率,也就是它們的理論功率(theoretical power )Nt :,(2.1)*,式中:,— 液壓泵、馬達的壓力和理論流量。,n, ? — 液壓泵、馬達的轉速(rev/s), 角速度(rad/s);,Tt— 液壓泵、馬達的理論轉矩(theoretical torque) (N·m);,* 式(2.1)可詳細見教材p7。,2.1
13、.2 液壓泵和馬達的基本性能參數(shù),14,實際液壓泵和液壓馬達在能量轉換過程中是有損失,輸出功率小于輸入功率。,功率損失=容積損失+機械損失,容積損失(volumetric loss)是因泄漏、氣穴和油液在高壓下壓縮等造成的流量損失。,機械損失(mechanical loss)是指因摩擦而造成的轉矩上的損失。,2.1.2 液壓泵和馬達的基本性能參數(shù),15,對液壓泵來說,輸出壓力增大時,泵實際輸出的流量q減小。設泵的流量損失ql為,則qt=
14、q+ql。,泵的容積損失——用容積效率(volumetric efficiency) ?v 表征。,2.1.2 液壓泵和馬達的基本性能參數(shù),16,,泵的容積損失,理想泵,,2.1.2 液壓泵和馬達的基本性能參數(shù),17,對液壓馬達來說,輸入液壓馬達的實際流量q必然大于它的理論流量qt即qt=q-ql ,它的容積效率為:,(2.3),馬達容積損失,2.1.2 液壓泵和馬達的基本性能參數(shù),18,理想馬達,馬達容積損失,,2.1.2 液壓泵和馬
15、達的基本性能參數(shù),19,液壓泵的機械損失: 泵的驅動轉矩總是大于其理論上需要的驅動轉矩,設轉矩損失為Tf,理論轉矩為Tt,則泵實際輸入轉矩為T=Tt+Tf,用機械效率?m (mechanical efficiency)來表征泵的機械損失Tt=T??m,則,機械損失——摩擦而造成的轉矩上的損失,,2.1.2 液壓泵和馬達的基本性能參數(shù),20,馬達的機械損失,對于液壓馬達來說,由于摩擦損失的存在,其實際輸出轉矩T小于理論轉矩Tt,它的機
16、械效率?m :,(2.5),,2.1.2 液壓泵和馬達的基本性能參數(shù),21,馬達的機械損失,2.1.2 液壓泵和馬達的基本性能參數(shù),22,液壓馬達的總效率為容積效率和機械效率的乘積。,液壓泵、馬達的容積效率和機械效率在總體上與油液的泄漏和摩擦副的摩擦損失有關。,(2.6),馬達的總損失,2.1.2 液壓泵和馬達的基本性能參數(shù),23,液壓泵的總效率?(overall efficiency)等于其容積效率和機械效率的乘積:,(2.6),泵的
17、總效率(overall efficiency of pumps),2.1.2 液壓泵和馬達的基本性能參數(shù),24,圖2.2 液壓泵、馬達的能量傳遞方框圖,P,T,t,t,25,2.2 齒 輪 泵 Gear Pumps,26,齒輪泵是一種常用的液壓泵。主要優(yōu)點: 結構簡單,制造方便,價格低廉,體積小,重量輕,自吸性好,對油液污染不敏感,工作可靠;主要缺點: 流量和壓力脈動大,噪聲大,排量不可調。,齒輪泵被廣泛地應用于采礦設備
18、、冶金設備、建筑機械、工程機械和農林機械等各個行業(yè)。,齒輪泵按照其嚙合形式的不同,有外嚙合(External Gear Pumps)和內嚙合(Internal Gear Pumps)兩種,外嚙合齒輪泵應用較廣,內嚙合齒輪泵則多為輔助泵。,2.2 齒輪泵 Gear Pumps,27,泵主要由主、從動齒輪,驅動軸,泵體及側板等主要零件構成。,泵體內相互嚙合的主、從動齒輪與兩端蓋及泵體一起構成密封工作容積,齒輪的嚙合點將左、右兩腔隔開,形成了
19、吸、壓油腔。,圖2.3 外嚙合齒輪泵的工作原理 1—泵體(Housing);2 —主動齒輪(Driver Gear);3 —從動齒輪 (Driven gear),2.2.1 外嚙合齒輪泵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Operation of the External Gear Pump,結構及工作原理,28,左側壓油腔內的輪齒不斷進入嚙合,使密封腔容積減小,油液受到擠壓被排往系統(tǒng),這就是齒輪泵的吸油和壓油過程。,當齒輪
20、按圖示方向旋轉時,右側吸油腔內的輪齒脫離嚙合,密封腔容積不斷增大,構成吸油并被旋轉的輪齒帶入左側的壓油腔。,2.2.1 外嚙合齒輪泵的結構及工作原理,結構及工作原理,29,2.2.2 齒輪泵的流量和脈動率(Pulsating Rate),外嚙合齒輪泵的排量可近似看作是兩個嚙合齒輪的齒谷容積之和。若假設齒谷容積等于輪齒體積,則當齒輪齒數(shù)(Number of Teeth)為z ,模數(shù)(Modulus of Gear)為m,節(jié)圓直徑(Pitc
21、h Diameter )為d,有效齒高(Effective Height)為h,齒寬(Width of Teeth)為b時,根據(jù)齒輪參數(shù)計算公式有d=mz,h=2m,齒輪泵的排量近似為,V=?dhb=2?zm2b (2.7),實際上,齒谷容積比輪齒體積稍大一些,并且齒數(shù)越少誤差越大,因此,在實際計算中用3.33~3.50來代替上式中?值,齒數(shù)少時取大值。,由此得齒輪泵的輸
22、出流量(The Output Flow Rate)為,V=(6.66~7)zm2b (2.8),V=(6.66~7)zm2bn?v (2.9),30,齒輪泵的流量脈動,若用qmax、qmin來表示最大、最小瞬時流量,q0表示平均流量,則流量脈動率(Flow Pulsation Rate)為,(2.10),上式是齒
23、輪泵的平均流量。實際上,在齒輪嚙合過程中,排量是轉角的周期函數(shù),因此瞬時流量是脈動的。脈動的大小用脈動率表示。,流量脈動率是衡量容積式泵流量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V=(6.66~7)zm2bn?v (2.9),2.2.2 齒輪泵的流量和脈動率(Pulsating Rate),31,在容積式泵中,齒輪泵的流量脈動最大,并且齒數(shù)愈少,脈動率愈大,這是外嚙合齒輪泵的一個弱點。,流量脈動會直接
24、影響到系統(tǒng)工作的平穩(wěn)性,引起壓力脈動,使管路系統(tǒng)產生振動和噪聲。,齒輪泵的流量脈動,2.2.2 齒輪泵的流量和脈動率(Pulsating Rate),32,圖2.4 齒輪泵的結構1-殼體(Housing);2.主動齒輪(Driver Gear);3-從動齒輪(Driven Gear);4-前端蓋(Front Cover);5-后端蓋(Back Cover);6-浮動軸套(Floating Shaft Sleeve);7-壓力蓋(Pre
25、ssure Cover),2.2.3 齒輪泵的結構特點 Construction of Gear Pumps,33,2.2.3 齒輪泵的結構特點,外嚙合齒輪泵的問題 外嚙合齒輪泵存在的問題有四個:,外嚙合齒輪泵的泄漏比較大,外嚙合齒輪泵的流量脈動大,外嚙合齒輪泵有徑向不平衡力,外嚙合齒輪泵有困油問題,34,2.2.3.1 困油現(xiàn)象 Trapping of Oil,圖2.5 齒輪泵困油現(xiàn)象及消除措施,AB間的死容積逐步減小
26、,AB間的死容積逐步增大,AB間的死容積達到最小,齒輪嚙合時的重疊系數(shù)(overlap coefficient)必大于1,故有一部分油液困在兩對輪齒嚙合時所形成的封閉油腔之內,這個密封容積的大小隨齒輪轉動而變化,形成困油。,2.2.3 齒輪泵的結構特點,35,困油現(xiàn)象 輪齒間密封容積周期性的增大減小。 受困油液受到擠壓而產生瞬間高壓,密封容腔的受困油液若無油道與排油口相通,油液將從縫隙中被擠出,導致油液發(fā)熱,軸承等零件也受到附加
27、沖擊載荷的作用; 若密封容積增大時,無油液的補充,又會造成局部真空,使溶于油液中的氣體分離出來,產生氣穴。,,2.2.3 齒輪泵的結構特點,36,圖2.5 齒輪泵的困油現(xiàn)象及消除措施,容積減小時與壓油側相通,容積增大時與吸油側相通,2.2.3.1 困油的現(xiàn)象 Trapping of Oil,2.2.3 齒輪泵的結構特點,37,卸 荷 措 施:在前后蓋板或浮動軸套上開卸荷槽。開設卸荷槽的原則:兩槽間距
28、a為最小閉死容積,而使閉死容積由大變小時與壓油腔相通,閉死容積由小變大時與吸油腔相通。,2.2.3 齒輪泵的結構特點,圖2.5 齒輪泵的困油現(xiàn)象及消除措施,38,2.2.3.2 徑向不平衡力Radial Unbalance Force,在齒輪泵中,油液作用在輪外緣的壓力是不均勻的,從低壓腔到高壓腔,壓力沿齒輪旋轉的方向逐齒遞增,因此,齒輪和軸受到徑向不平衡力的作用。,壓力越高,徑向不平衡力越大,它能使泵軸彎曲,使定子偏磨,加速軸承的
29、磨損,降低軸承使用壽命。,,,常采取縮小壓油口的辦法減小徑向不平衡力。,2.2.3 齒輪泵的結構特點,39,2.2.3.3 齒輪泵的泄漏通道及端面間隙的自動補償Leakage Passage and Automatic Compensation of End Face Clearance,齒輪泵壓油腔的壓力油可通過三條途經(jīng)泄漏到吸油腔:,在這三類間隙中,端面間隙的泄漏量最大,壓力越高,由間隙泄漏的液壓油就愈多。,二是通過泵體定子環(huán)內孔
30、和齒頂間的徑向間隙——齒頂間隙 Teeth Tip Clearance,,2.2.3 齒輪泵的結構特點,40,為了提高齒輪泵的壓力和容積效率,實現(xiàn)齒輪泵的高壓化,需要從結構上來取措施,對端面間隙進行自動補償。,采用自動補償端面間隙裝置:浮動軸套式(Floating Bush Bearing)或彈性側板式(Elastic Side Plate)。,2.2.3.3 齒輪泵的泄漏通道及端面間隙的自動補償,2.2.3 齒輪泵的結構特點,41,2
31、.2.4 內嚙合齒輪泵 Internal Gear Pumps,內嚙合齒輪泵有漸開線齒形(Crescent)和擺線齒形(Grout)兩種,其結構示意圖見圖2.6。,圖2.6 內嚙合齒輪泵1—外齒輪(external gear),2—內齒輪( internal gear),3—隔板(Crescent-shaped Seal),42,內嚙合齒輪泵中的小齒輪是主動輪,大齒輪為從動輪,在工作時大齒輪隨小齒輪同向旋轉。,圖2.6 b) 內嚙合
32、齒輪泵3—隔板,4—吸油,5—壓油,壓油窗口,吸油窗口,,漸開線齒形(Crescent) 小齒輪和內齒輪之間要裝一塊月牙隔板,以便把吸油腔和壓油腔隔開,如圖2.6(a)。,2.2.4 內嚙合齒輪泵 Internal Gear Pumps,43,圖2.6 內嚙合齒輪泵1— 吸油腔,2 — 壓油腔,3 — 隔板,擺線齒形(Grout)嚙合齒輪泵又稱擺線轉子泵?! ≡谶@種泵中,小齒輪和內齒輪只相差一齒,因而不需設置隔板。如圖2.6(
33、b)。,,2.2.4 內嚙合齒輪泵 Internal Gear Pumps,44,內嚙合齒輪泵的結構緊湊,尺寸小,重量輕,運轉平穩(wěn),噪聲低; 但在低速、高壓下工作時,壓力脈動大,容積效率低; 一般用于中、低壓系統(tǒng),或作為補油泵; 內嚙合齒輪泵的缺點是齒形復雜,加工困難,價格較貴,且不適合高壓工況。,2.2.4 內嚙合齒輪泵 Internal Gear Pumps,2.3 葉片泵 Vane Pumps,46,2.3 葉片泵
34、Vane Pumps,單作用葉片泵,雙作用葉片泵,葉片泵包括兩大類:雙作用葉片泵和單作用葉片泵。 雙作用葉片泵只能做成定量泵, 單作用葉片泵一般是變量泵。,其主要區(qū)別是定子內曲線的形狀不同。曲線形狀不同泵軸轉一轉時吸壓油的次數(shù)也不同,每轉吸壓油一次的稱單作用葉片泵,吸壓油兩次的稱雙作用葉片泵。,47,2.3.1 單作用葉片泵 Single-cell Vane Pumps,2.3.1.1 工作原理,泵由轉子(Rotor)2定子
35、(Cam Ring)3葉片(Vane)4配流盤(Port Plates)等組成,圖2.7 單作用葉片泵工作原理1—壓油口;2 —轉子;3 —定子;4 —葉片;5 —吸油口,,48,定子內表面是圓柱面,轉子和定子中心之間存在著偏心(Eccentricity),葉片在轉子的槽內可靈活滑動,在轉子轉動時的離心力以及葉片根部油壓力作用下,葉片頂部貼緊在定子內表面上,于是兩相鄰葉片、配油盤、定子和轉子便形成了一個密封的工作腔。,,泵在轉子
36、轉一轉的過程中,吸油、壓油各一次,故稱單作用葉片泵。 轉子單方向受力,軸承負載大。 改變偏心距,可改變泵排量,形成變量葉片泵。,2.3.1 單作用葉片泵,2.3.1.1 工作原理,變量??可變排量,49,2.3.1.2 單作用葉片泵的平均流量(Average Flow Rate),,,變量??可變排量,2.3.1 單作用葉片泵,50,2.3.1.3 單作用葉片泵和變量原理,變量葉片泵有:內反饋式 (Internal Feedback
37、)和外反饋式(External Feedback)兩種。,(1) 限壓式內反饋變量葉片泵 Pressure-compensated Internal Feedback Variable Displacement Vane Pump,內反饋式變量泵操縱力來自泵本身的排油壓力,內反饋式變量葉片泵配流盤的吸、排油窗口的布置如圖2.9。,圖2.9 變量原理 1-最大流量調節(jié)螺釘(Maximum Displaceme
38、nt Adjustment);2.彈簧預壓縮量調節(jié)螺釘(Pressure Compensator Adjustment);3-葉片(Vane);4-轉子;5-定子,變量??可變排量,2.3.1 單作用葉片泵,51,(1) 限壓式內反饋變量葉片泵,2.3.1.3 單作用葉片泵和變量原理,由于存在偏角oo1,排油壓力對定子環(huán)的作用力可以分解為垂直于軸線?的分力F1及與之平行的調節(jié)分力F2,調節(jié)分力F2與調節(jié)彈簧的壓縮恢復力、定子運動的摩擦力
39、及定子運動的慣性力相平衡。定子相對于轉子的偏心距、泵的排量大小可由力的相對平衡來決定,變量特性曲線如圖2.10所示。,圖 2.9,2.3.1 單作用葉片泵,o,52,當泵的工作壓力所形成的調節(jié)分力F2小于彈簧預緊力時,泵的定子環(huán)對轉子的偏心距保持在最大值,不隨工作壓力的變化而變,由于泄漏,泵的實際輸出流量隨其壓力增加而稍有下降,如上圖中AB段。,,2.3.1.3 單作用葉片泵和變量原理,(1) 限壓式內反饋變量葉片泵,2.3.1 單作用
40、葉片泵,o,53,改變彈簧預緊力可以改變曲線的B點;調節(jié)最大流量調節(jié)螺釘,可以調節(jié)曲線的A點。,,泵工作壓力p超過pB后,調節(jié)分力F2大于彈簧預緊力,使定子環(huán)向減小偏心距的方向移動,泵排量開始下降(變量)。,圖2.10,2.3.1.3 單作用葉片泵和變量原理,(1) 限壓式內反饋變量葉片泵,2.3.1 單作用葉片泵,o,54,(2) 限壓式外反饋變量葉片泵 Pressure-compensated External Feedback V
41、ariable Displacement Vane Pump,圖2.11 外反饋限壓式變量葉片泵1—轉子(Rotor);2 —彈簧(Spring);3 —定子(Cam Ring);4 —滑塊滾針支承(Needle Bearing);5 —反饋柱塞(Feedback Piston);6 —流量調節(jié)螺釘(Flow Rate Adjustment Screw),2.3.1 單作用葉片泵,55,設泵轉子和定子間的最大偏心距為emax,此時彈簧
42、的預壓縮量x0,彈簧剛度kx,泵的偏心預調值e0,當壓力逐漸增大,使定子開始移動時壓力pB ,則有,(2.13),限壓式外反饋變量葉片泵,2.3.1 單作用葉片泵,56,(2.14),(2.15),(2.16),當泵壓力為p時,定子移動了x 距離,也即彈簧壓縮量增加x,這時的偏心量為 :,限壓式外反饋變量葉片泵,2.3.1 單作用葉片泵,57,2.3.2.1 工作原理,雙作用葉片泵的原理和單作用葉片泵相似,不同之處只在于定子內表面是由兩
43、段長半徑圓弧、兩段短半徑圓弧和四段過渡曲線組成,且定子和轉子是同心的。,雙作用葉片泵,2.3.2 雙作用葉片泵 Double-cell Vane Pumps,58,圖中,當轉子順時針方向旋轉時,密封工作腔的容積在左上角和右下角處逐漸增大,為吸油區(qū),在左下角和右上角處逐漸減小,為壓油區(qū);吸油區(qū)和壓油區(qū)之間有一段封油區(qū)將吸、壓油區(qū)隔開。,2.3.2.1 工作原理,2.3.2 雙作用葉片泵 Double-cell Vane Pumps,59,
44、這種泵的轉子每轉一轉,每個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壓油動作各兩次,所以稱為雙作用葉片泵。,2.3.2.1 工作原理,2.3.2 雙作用葉片泵 Double-cell Vane Pumps,60,2.3.2.2 平均流量計算,當兩葉片從a,b位置轉c,d位置時,排出容積為M的油液;從c,d轉到e,f 時,吸進了容積為M的油液。從e,f 轉到g,h時又排出了容積為M的油液;再從g,h轉回到a,b時又吸進了容積為M的油液。,圖2.13 雙作用葉片
45、泵平均流量計算原理,2.3.2 雙作用葉片泵 Double-cell Vane Pumps,61,轉子轉一周,兩葉片間吸油兩次,排油兩次,每次容積為M;當葉片數(shù)為Z時,轉動一周所有葉片的排量為2Z個M容積,若不計葉片幾何尺度,此值正好為環(huán)行體積的兩倍。故泵的排量為:,平均流量為:,2.3.2.2 平均流量計算,2.3.2 雙作用葉片泵 Double-cell Vane Pumps,62,考慮葉片厚度影響后,雙作用葉片泵精確流量計算公式為
46、:,(2.23),2.3.2.3 葉片泵的高壓化 High-pressure Trend of Vane Pumps,隨著技術的發(fā)展,雙作用葉片的最高工作壓力已達成20~30MPa,這是因為雙作用葉片泵轉子上的徑向力基本上是平衡的,不像齒輪泵和單作用葉片泵那樣,工作壓力的提高會受到徑向承載能力的限制; 葉片泵工作壓力提高的主要限制條件是葉片和定子內表面的磨損。,2.3.2.2 平均流量計算,2.3.2 雙作用葉片泵 Double-ce
47、ll Vane Pumps,63,為了解決定子和葉片的磨損,要采取措施減小在吸油區(qū)葉片對定子內表面的壓緊力,目前采取的主要結構措施有以下幾種:,(1) 雙葉片結構 Double-vane Construction,葉片頭部的形狀,使葉片頭部承壓面積略小于葉片底部承壓面積。這個承壓面積的差值就形成葉片對定子內表面的接觸力。,各轉子槽內裝有兩個經(jīng)過倒角的葉片。兩葉片的倒角部分構成從葉片底部通向頭部的V型油道,因而作用在葉片底、頭部的油壓力
48、相等,合理設計,2.3.2.3 葉片泵的高壓化,2.3.2 雙作用葉片泵 Double-cell Vane Pumps,64,(2) 彈簧負載葉片結構 Spring-vane Construction,葉片的底面上開有三個彈簧孔,通過葉片頭部和底部相連的小孔及側面的半圓槽使葉片底面與頭部溝通。不過,彈簧在工作過程中頻繁受交變壓縮,易引起疲勞損壞。,圖2.15 彈簧負載葉片結構,2.3.2.3 葉片泵的高壓化,2.3.2 雙作
49、用葉片泵 Double-cell Vane Pumps,65,(3) 子母葉片結構 Son-and-mother Vane Construction,圖2.16 母子葉片結構,2.3.2.3 葉片泵的高壓化,2.3.2 雙作用葉片泵 Double-cell Vane Pumps,66,葉片槽中裝有母葉片和子葉片,母、子葉片能自由地相對滑動,正確選擇子葉片和母葉片的寬度尺寸之比可使母葉片和定子的接觸壓力適當;轉子上的壓力平衡孔使母葉片的
50、頭部和底部液壓力相等,泵的排油壓力通到母、子葉片之間的中間壓力腔;葉片作用在定子上的力為:,(2.24),67,(4) 階梯葉片結構 Ladder Vane Construction,葉片做階梯形式,轉子上的葉片槽亦具有相應的形狀。它們之間的中間油腔經(jīng)配流盤上的槽與壓力油相通,轉子上的壓力平衡油道把葉片頭部的壓力油引入葉片底部。這種結構由于葉片及槽的形狀較為復雜,加工工藝性較差,應用較少。,圖 2.17 1—定子;2 —轉子;3
51、 —中間油腔;4 —壓力平衡油道,2.3.2.3 葉片泵的高壓化,2.3.2 雙作用葉片泵 Double-acting Vane Pumps,68,2.3.3 單雙葉片泵的特點比較 Characteristic Comparison between Single-cell and Double-acting Vane Pumps,2.3.3.1 單作用葉片的特點,存在困油現(xiàn)象 Trapping Phenomenon,配流盤的吸、排
52、油窗口間的密封角略大于兩相鄰葉片間的夾角,而單作用葉片泵的定子不存在與轉子同心的圓弧段,因此,當上述被封閉的容腔發(fā)生變化時,會產生與齒輪泵相類似的困油現(xiàn)象。通常,通過配流盤排油窗口邊緣開三角卸荷槽的方法來消除困油現(xiàn)象。,,69,單作用葉片泵轉子上的徑向液壓力不平衡,軸承負荷較大。這使泵的工作壓力和排量的提高均受到限制。,,葉片沿旋轉方向向后傾斜 Vanes Slope Back in the Rotational Direction,2
53、.3.3.1 單作用葉片的特點,葉片根部的容積不影響泵的流量 The Spaces Under Vanes Do Not Affect Pump Flow Rate,轉子承受徑向液壓力 Rotor Experiences Radical Hydraulic Force,2.3.3 單雙葉片泵的特點比較,70,定子過度曲線 Transition Curve of Cam Ring,定子內表面的曲線由四段圓弧和四段過渡曲線組成,應使葉片轉到
54、過渡曲線和圓弧段交接點處的加速度突變不大,以減小沖擊和噪聲,同時,還應使泵的瞬時流量的脈動最小。,2.3.3.1 單作用葉片的特點,2.3.3 單雙葉片泵的特點比較,71,設置葉片安放角有利于葉片在槽內滑動。為了保證葉片順利的從葉片槽滑出,減小葉片的壓力角,根據(jù)過渡曲線的動力學特性,雙作用葉片泵轉子的葉片槽常做成沿旋轉方向向前傾斜一個安放角。當葉片有安放角時,葉片泵就不允許反轉。,,,葉片安放角 Vane Setting Angle,,
55、72,葉片安放角 Vane Setting Angle,73,端面間隙的自動補償 Automatic Compensating of End Face Clearance,為了提高壓力,減少端面泄漏,將配流盤的外側與壓油腔連通,使配流盤在液壓推力作用下壓向轉子。,74,2.4 柱 塞 泵 Piston Pumps,75,軸向柱塞泵按變量方式可分為兩大類: 斜盤式 Axial piston swash plate de
56、sign 斜軸式 Bent-axis design,2.4 柱塞泵 Piston Pumps,柱塞泵是通過柱塞在柱塞孔內往復運動時密封工作容積的變化來實現(xiàn)吸油和排油的。 柱塞泵的特點是泄漏小、容積效率高,可以在高壓下工作。,76,斜盤(Swash Plate)1和配油盤(Valve Plate)4不動,傳動軸(Drive Shaft)5帶動缸體(Cylinder Block)3、柱塞(Piston)2一起轉動。傳動軸
57、旋轉時,柱塞2在其沿斜盤自下而上回轉的半周內逐漸向缸體外伸出,使缸體孔內密封工作腔容積不斷增加,油液經(jīng)配油盤4上的配油窗口吸入。柱塞在其自上而下回轉的半周內又逐漸向里推入,使密封工作腔容積不斷減小,將油液從配油盤壓油窗口向外排出。缸體每轉一轉,每個柱塞往復運動一次,完成一次吸油動作。改變斜盤的傾角?,就可以改變密封工作容積的有效變化量,實現(xiàn)泵的變量。,2.4.1 斜盤式軸向柱塞泵 Swash Plate Axial Piston Pum
58、ps,,,,77,若柱塞數(shù)目為Z,柱塞直徑d,柱塞孔分布圓直徑D,斜盤傾角?,則泵的排量為 :,(2.25),泵的輸出流量為 :,(2.26),2.4.1.1 排量和流量,2.4.1 斜盤式軸向柱塞泵 Swash Plate Axial Piston Pumps,78,實際上,柱塞泵的排量是轉角的函數(shù),其輸出流量是脈動的。就柱塞數(shù)而言,柱塞數(shù)為奇數(shù)時的脈動率比偶數(shù)柱塞小,且柱塞數(shù)越多,脈動越小,故柱塞泵的柱塞數(shù)一般都為奇數(shù)。,從結構工
59、藝性和脈動率綜合考慮,常取Z=7或Z=9。,2.4.1.1 排量和流量,2.4.1 斜盤式軸向柱塞泵 Swash Plate Axial Piston Pumps,,,缸體,,,柱塞,,2.4.1.2 斜盤式軸向柱塞的結構特點,通軸結構,,斜盤,配流盤,(1)結構,,,,,,,手動變量機構,,柱塞,,半軸結構,,,,配流盤,缸 體,斜 盤,輸入軸,殼 體,回程盤,(1)結構,81,2.4.1.2 斜盤式軸向柱塞的結構特點
60、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wash Plate Axial Piston Pumps,端面間隙的自動補償 Automatic Compensating of End Face Clearance,使缸體緊壓配流盤端面的作用力,除機械裝置或彈簧作為預密封的推力外,還有柱塞孔底部臺階面上所受的液壓力,此液壓力比彈簧力大得多,而且隨泵的工作壓力增大而增大。由于缸體始終受液壓力緊貼著配流盤,就使端面間隙得
61、到了自動補償。,,(2)特點,2.4.1 斜盤式軸向柱塞泵,82,滑靴的靜壓支撐結構 Piston Shoe and Hydrostatic Backup Construction,圖2.19 滑靴的靜壓支承原理,(2)特點,為防止磨損,一般軸向柱塞泵都在柱塞頭部裝一滑靴。滑靴是按靜壓軸承原理設計的,缸體中的壓力油經(jīng)過柱塞球頭中間小孔流入滑靴油室,使滑靴和斜盤間形成液體潤滑,改善了柱塞頭部和斜盤的接觸情況。有利于提高軸向柱塞泵的壓
62、力。,83,變量機構 Variable Displacement Mechanism,,,,,,圖2.20 手動伺服變量機構圖,變量機構由缸筒1,活塞2和伺服閥3組成。斜盤4通過撥叉機構5與活塞2下端鉸接,利用活塞2的上下移動來改變斜盤傾角? 。當用手柄使伺服閥芯(Servo Spool)3向下移動時,上面的進油閥口打開,活塞也向下移動,活塞2移動時又使伺服閥上的閥口關閉,最終使活塞2自身停止運動。同理,當手柄使伺服閥芯3向上
63、移動時,變量活塞向上移動。,,,變量的實質是變排量,84,2.4.2 斜軸式軸向柱塞泵 Bent-axis Axial Piston Pumps,傳動軸(Drive Shaft)5的軸線相對于缸體(Cylinder Block)3有傾角?,柱塞(Piston)2與傳動軸圓盤之間用相互鉸接的連桿(Connecting Rod)4相連。軸5旋轉時,連桿4就帶動柱塞2連同缸體3一起繞缸體軸線旋轉,柱塞2同時也在缸體的柱塞孔內做往復運動,使密封
64、腔容積不斷發(fā)生增大和縮小的變化,通過配流盤(Valve Plate)1上的窗口 a 和 b 實現(xiàn)吸油和壓油。,85,與斜盤式泵相比較,斜軸式泵由于缸體所受的不平衡徑向力較小,故結構強度較高可以有較高的設計參數(shù),其缸體軸線與驅動軸的夾角? 較大,變量范圍較大;但外形尺寸較大,結構也較復雜。目前,斜軸式軸向柱塞泵的使用相當廣泛。,2.4.2 斜軸式軸向柱塞泵 Bent-axis Axial Piston Pumps,86,2.4.3 徑向柱
65、塞泵 Radial Piston Pumps,轉子2的中心與定子1的中心之間有一個偏心量e。在固定不動的配流軸3上,相對于柱塞孔的部位有相互隔開的上下兩個配流窗口,該配流窗口又分別通過所在部位的二個軸向孔與泵的吸、排油口連通。,當轉子2按圖示箭頭方向旋轉時,上半周的柱塞皆往外滑動,通過軸向孔吸油;下半周的柱塞皆往里滑動,通過配流盤向外排油。,87,當移動定子,改變偏心量e的大小時,泵的排量就發(fā)生改變;因此,徑向柱塞泵可以是單向或雙向變量
66、泵。,圖2.22 徑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圖1—定子;2 —轉子;3 —配流軸(Pintle);4 —出襯套(Socket);5 —柱塞;a —吸油腔;b —壓油腔,為了流量脈動率盡可能小,通常采用奇數(shù)柱塞數(shù)。,徑向柱塞泵結構較復雜,自吸能力差,并且配流軸受到徑向不平衡液壓力的作用,易于磨損。,2.4.3 徑向柱塞泵 Radial Piston Pumps,88,徑向泵的流量計算:,2.4.3 徑向柱塞泵 Radial Piston Pu
67、mps,89,2.5 液 壓 馬 達Hydraulic Motors,90,液壓馬達和液壓泵在結構上基本相同,也是靠密封容積的變化進行工作的。常見的液馬達也有齒輪式(Gear)、葉片式(Vane)和柱塞式(Piston)等幾種主要形式;從轉速轉矩范圍分,可有高速馬達(High-speed Hydraulic Motors)和低速大扭矩馬達(Low speed–High torque Hydraulic Motors)之分。馬達和泵在工
68、作原理上是互逆的,當向泵輸入壓力油時,其軸輸出轉速和轉矩就成為馬達。,2.5 液壓馬達 Hydraulic Motors,由于二者的任務和要求有所不同,故在實際結構上只有少數(shù)泵能做馬達使用。,91,2.5.1 液壓馬達的主要性能參數(shù),馬達軸每轉一周,由其密封容腔有效體積變化而排出的液體體積稱為馬達的排量。,92,容積效率(Volumetric Efficiency)和轉速,93,輸出轉矩 Output Torque,因馬達實際存在機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