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章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Abnormal Psychology and Health Psychology,本章內容,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的區(qū)分常見異常心理的癥狀常見精神障礙心理不健康的分類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關于健康心理學心理不健康狀態(tài)的分類壓力與健康,,第一節(jié) 關于變態(tài)心理學,一、變態(tài)心理學的概念: 是研究和揭示心理異?,F象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它主要研究人的心理過程障礙與人格障礙,不僅對異常
2、心理現象加以描述分類和解釋,還要闡明其發(fā)生的原因和機制,以便更好地理解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二、變態(tài)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為人的異常行為和心理。變態(tài)心理學的對象也是精神病學的研究對象。變態(tài)心理學偏重于對異常心理活動規(guī)律性的認識,并為心理治療提供理論基礎,這種認識對精神病學也是一種有益的促進;,精神病學偏重于對精神疾病的診斷、臨床治療以及護理和預防,它也是變態(tài)心理學的基礎之一,它的臨床實踐可豐富變態(tài)心理學的內容,驗證變態(tài)心理學的某
3、些理論和假設。,三、變態(tài)心理的主要成因,生物學因素心理學因素社會學因素,生物學因素,人體疾病遺傳因素生化改變藥物影響,人體疾病因素,腦部疾?。?腦炎、腦血管病、腦寄生蟲、腦萎縮癲癇病人: 腦電活動改變(腦的異常放電)腦功能改變: 感染、中毒、代謝紊亂,遺傳因素,家系調查雙生子研究寄養(yǎng)子研究遺傳是精神分裂癥的主要病因先天愚型的智力落后由遺傳因素決定,生化改變,情感性精神障礙與單胺類神經遞質精神分裂癥與多
4、巴胺5-羥色胺苯丙胺藥物,心理學因素,行為主義理論認為:人的行為都是學習得來的;行為的直接原因是環(huán)境刺激;行為是對環(huán)境刺激形成的條件反射;變態(tài)行為是錯誤學習的結果;通過適當的學習可以矯正變態(tài)行為。,精神動力學理論,性力論、人格結構論、潛意識論;變態(tài)心理是心理沖突和情緒紊亂的結果;本能欲望過強,心理防御機制無法控制及與之抗衡,就只能讓內驅力在意識中以神經癥的形式表現出來;防御機制應用不當,就會出現變態(tài)行為;心理變態(tài)
5、是潛意識中的矛盾沖突。,人本主義理論:人的自我實現的固有傾向,是人的基本需要和行為動力;一旦自我實現過程受阻,潛能不能得到發(fā)揮,就會發(fā)生心理障礙;解決心理問題的途徑在于創(chuàng)造或促進成長的環(huán)境和條件。,社會因素,人們的需求不斷增加;對人類的社會適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fā)病前常有心理社會因素;從社會著手,改善社會和家庭環(huán)境。,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的整合,任何心理異?,F象的產生都是生物、心理和社會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而出現生物一
6、心理一社會觀點整合的趨向。生物、心理、社會文化因素各自有獨特的內容,三者又具有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不可分割的關系。,生物學因素是因素群中最基本的因素, 是心理和社會文化因素作用的物質承受者。心理學因素是在生物學因素基礎上產生的并時刻給予生物學因素以深刻的影響和制約。,社會文化因素是在生物學和心理學因素的共同基礎上產生的,它反過來又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心理學因素,是心理因素賴以形成和出現的根源所在,它對生物學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是間接的,一般
7、是通過心理學因素的中介作用才能實現。,第二節(jié) 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及其區(qū)分,一、正常心理的功能:保障人作為生物體順利地適應環(huán)境,健康地生存與發(fā)展;保障人作為社會實體正常地進行人際交往,在家庭、社會團體、機構中正常地肩負責任,使人類賴以生存的社會組織正常運行;使人類正常地、正確地反映和認識客觀世界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性,以便創(chuàng)造性地改造世界,創(chuàng)造出更適合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條件。,異常心理就是喪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動,出現精神變態(tài),二、心理正常與
8、心理異常的區(qū)分,1.常識性的區(qū)分: 離奇怪異的言談、思想和行為;過度的情緒體驗和表現;自身社會功能不完整;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2.非標準化的區(qū)分:統(tǒng)計學角度;文化人類學角度;社會學角度;精神醫(yī)學角度;認知心理學角度。,3.標準化的區(qū)分:醫(yī)學標準;統(tǒng)計學標準;內省經驗標準;社會適應標準。,醫(yī)學標準,病理心理+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的根據標準化比較客觀有可測量的生物學指標神經癥和人格障礙仍缺少可測量的生物學指標
9、心理障礙的原因還包括社會文化和心理方面,統(tǒng)計學標準,來源于對正常心理特征進行心理測量的結果以心理特征偏離均數值的程度來決定是否正常比較客觀,操作簡便心理特征和行為不一定成正態(tài)分布受到社會文化影響不能普遍適用,內省經驗標準,社會適應標準,4、心理學區(qū)分原則,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tǒng)一性原則 心理過程的協(xié)調一致性原則 人格的相對穩(wěn)定性原則,第三節(jié) 常見異常心理的癥狀,認知障礙 情感障礙 意志行為障礙,第一單元 認知障礙
10、 感知覺障礙 思維障礙 注意、記憶與智能障礙 自知力障礙,一、感知覺障礙:感覺是指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通過感覺器官在人腦中的反映。知覺是客觀事物作用于感覺器官,其各種屬性在人腦中經過綜合,借助于以往經驗所形成的一種整體印象。感知覺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過程。感知障礙常見于各種神經精神疾病,它影響到個體的情緒和行為,甚至會使人驚恐、拒食、傷人或自殺。,1、感覺障礙感覺過敏;感覺減退、消失、倒錯;內感性不適。,2、知覺障礙,錯覺:
11、錯覺是對客觀事物的歪曲的知覺。錯覺在正常人也會發(fā)生,如:在光線暗淡和暗示等條件以及緊張恐懼或期待等心理狀態(tài)下產生錯覺,“杯弓蛇影” 就是錯覺。,正常人的錯覺經驗證后可以消除,但變態(tài)心理患者的錯覺不易糾正,常見錯視和錯聽,如看到貓以為是老虎而不敢動彈,看到象棋以為是糖果欲把它吃掉。,幻覺:幻覺是一種虛幻的知覺,是在沒有現實刺激時而出現的知覺體驗?;糜X按感覺器官分為: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幻觸、內臟性幻覺等。,根據性質,幻覺可分為真性
12、和假性幻覺:真性幻覺產生于患者生活的客觀空間,是通過感官感知的,幻覺形象鮮明,與真實的事物完全相同(看到或聽到);假性幻覺產生于患者主觀腦內或體內,不通過感官而獲得,感知的形象不鮮明生動。,幻覺按感覺器官分為: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幻觸、內臟性幻覺等。,臨床常見的幻覺主要是幻聽,有以下幾種:評論性幻聽:聽到別人在議論、斥責和責罵自己,常為此苦惱、憤怒和傷人;命令性幻聽:會使患者根據命令,拒食、毀物傷人或自傷。,按幻覺產生的特殊
13、條件分為:功能性幻覺思維鳴響心因性幻覺,3、感知綜合障礙,感知綜合障礙患者能夠正確感知某一客觀事物的整體,但對個別屬性感知歪曲。,常見的有:視物變形癥 非真實感:覺得周圍的事物變得模糊不清。窺鏡癥:對自己軀體結構感知異常,如感到身體變輕,一陣風會吹到天上去,感到手臂變長,伸手可達屋頂,感到自己臉變丑。,二、思維障礙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映。思維障礙主要通過言語來發(fā)現。思維障礙是變態(tài)心理的主要癥狀,也是精神科
14、醫(yī)師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根據臨床分類,思維障礙一般分為:思維形式障礙思維內容障礙,1、思維形式障礙思維聯想障礙思維邏輯障礙,1、思維聯想障礙聯想是指人腦中由一個概念引起其他概念的心理活動。思維聯想障礙的表現: 思維奔逸、思維遲緩、思維貧乏、思維不連貫、思維中斷、思維插入、思維云集、病理性贅述等。,思維奔逸: 又稱意念飄忽,是聯想加快,思維活動量增多并快速轉變。 患者語量增多,語流變快,概念層出不窮,內容
15、豐富多彩,思維常常隨著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而轉變話題,即隨境轉移,出現音韻聯想和語意聯想?;颊哒f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自覺腦子特別靈,好像上了潤滑油,出口成章,但信口開河。 多見于躁狂癥。,思維遲緩: 是聯想速度的緩慢、聯想困難或聯想抑制,患者言語緩慢、語量減少、語聲低、反應遲鈍,如感到腦子不靈了,什么都想不起來。 多見于抑郁癥。,思維貧乏: 是聯想數量減少,概念和詞匯貧乏,患者表現為沉默少語,言語單調
16、,感到腦子空虛,沒有什么可說的。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思維中斷: 患者在意識清醒,無任何外界原因時思維突然中斷,言語停頓,片刻后繼之新的內容,此時患者不受支配,不能自主。 常見于精神分裂癥。,病理性贅述: 是思路的障礙,患者思維活動迂回曲折,講話羅索,半天講不到主題上,做不必要的過分累贅的描述,致使無意義的繁枝細節(jié)掩蓋主要內容,思維速度緩慢,但不離題或離題不遠,最后能達到預定的終點。 常見于
17、腦器質性精神障礙。,思維云集: 指患者思潮不受意愿的支配,強制性涌現出大量無現實意義的聯想,突然出現,迅速消失?;颊叱3C枋?腦子亂,不能控制,想的事毫無意義,一件事沒想完又想另一件事。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2、思維邏輯障礙的表現:思維松弛 破裂性思維 象征性思維 語詞新作 邏輯倒錯性思維,思維松弛: 指思維活動缺乏一定的邏輯關系,聯想松弛,內容散漫?;颊呋卮饐栴}不中肯,不很切題,使人感到與之交談困難,
18、對患者言語的主題和用意不易理解。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的早期。,破裂性思維: 患者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思維聯想過程破裂,缺乏內在意義上的連貫和應有的邏輯性,患者在言談或書寫中,雖然單獨語句和文法上正確,但主題之間和句子之間缺乏內在意義上的聯系,使人無法理解,嚴重時言語支離破碎,個別詞句之間缺乏內在聯系,稱為語詞雜拌。,病理性象征性思維 是概念的轉換,患者常常以無關具體概念來代表某一抽象概念,不經患者自己解釋,他人無法
19、理解。 如精神分裂癥患者會反穿衣服,以顯示自己“表里如一”或“心地坦白”,吞食骨頭以使自己有“硬骨頭”精神。,語詞新作: 患者將不同涵義的概念或語詞融合濃縮在一起,作無關的拼湊,自創(chuàng)文字圖形和符號,并賦予特殊的概念。如將蘭和男寫在一起成一個字, 以形容自己漂亮,是美男子。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邏輯倒錯性思維: 指推理缺乏邏輯性,既無前提也無根據,因果倒置,推理離奇古怪。如一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為,人是由動物進
20、化的,動物是由植物進化的,因此人不應吃豬肉和蔬菜。 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思維內容障礙:妄想;強迫觀念;超價觀念,妄想: 妄想是在病理基礎上產生的歪曲信念,錯誤的推理和判斷。 妄想是思維障礙中最常見、最重要的癥狀。,妄想的特征: 思維內容沒有事實根據,不符合患者的教育水平和所處環(huán)境。患者堅信不移,不能用親身體驗和教育去糾正。妄想的內容往往與患者的切身利益相關。,常見的妄想有: 被害妄想、 夸大妄想
21、 罪惡妄想 關系妄想 疑病妄想 影響妄想 鐘情妄想 嫉妒妄想,被害妄想: 患者堅信某些人或某些集團對他進行打擊、陷害。,被害妄想還可根據內容和性質進一步劃分:懷疑別人跟蹤自己稱跟蹤妄想;將環(huán)境中的無關事物和他人的一舉一動都看作與自己有關稱關系妄想,如認為別人的咳嗽是故意針對自己,某篇文章是影射自己,他人唱愛國歌曲是指責自己不愛國;,如果認為自己的精神活動受到電波和儀器的外力支配控制和操縱,稱為影響妄想;
22、嫉妒妄想:堅信配偶對自己不忠實,對配偶進行跟蹤盯梢,暗中檢查配偶的衣物和信件以尋覓證據;,內心被揭露又稱被洞悉感,患者認為內心所想的事雖未表達,卻被人知悉,大街小巷的人都知道自己的隱私,都在紛紛議論自己。,夸大妄想:常見于躁狂患者,多在情緒高漲的背景下發(fā)生,認為自己有非凡的才智、地位和權勢,有很多財富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或是名人后裔。,自責妄想:過分貶低自己,常見于抑郁癥 患者。罪惡妄想:患者會毫無根據地堅信自己犯了嚴重錯誤,拾到兩角錢沒有
23、交公是罪大惡極,死有余辜,以至拒食自殺或要求勞動改造。,疑病妄想:堅信自己患了不治之癥,經反復求醫(yī)和化驗檢查也不能改變疑病觀念;嚴重患者會認為內臟腐爛了、心跳停止了或腦子已經空虛了,稱為虛無妄想。,按妄想到起源以及妄想與其他精神癥狀的關系,可分為: 原發(fā)性妄想 繼發(fā)性妄想,強迫觀念(強迫性思維),概念:是指某一種觀念或概念,反復地出現在患者的腦海中,患者知道這種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謬的,并力圖加已擺脫,但事實上常常是違背患者
24、的意愿,想擺脫又擺脫不成,患者因此而感到痛苦。表現形式: 強迫性回憶、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性計數、強迫性懷疑、強迫性對立觀念,超價觀念,概念:是一種在意識中占主導地位的錯誤觀念。他的發(fā)生雖然有一定的事實基礎,但是患者的這種觀念是片面的,與實際情況有出入的。只是由于患者的這種觀念帶有感情色彩,因而才堅持這種觀念不能自拔,并且明顯地影響患者的行為。常見:人格障礙和心因性精神障礙患者,三、注意、記憶與智能障礙,注意障礙 注意增
25、強、注意渙散、注意狹窄、注意減退記憶障礙 記憶增強、記憶減退、遺忘、錯構、虛構智能障礙 精神發(fā)育遲滯、癡呆,精神發(fā)育遲滯 又稱弱智,是由于先天或圍產期以及18歲以前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各種因素影響,大腦發(fā)育不良或受阻,智力功能顯著低于正常,伴有適應行為受損、精神發(fā)育遲滯可根據癥狀輕重表現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幾類。,癡呆 是指大腦發(fā)育基本成熟,智能已發(fā)育正常,但以后由于各種有害因素引起大腦器質性損害,導致智
26、能嚴重障礙?;颊咭庾R清晰,但思維活動不完善,智能下降,后天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喪失,不能從事學習和工作,甚至生活也不能自理。,四、自知力障礙,自知力是指病人對自己精神疾病的認識和批判能力。一般精神病人均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失,不承認自己有病,不主動就醫(yī),甚至拒絕看病和住院,拒絕服藥。自知力隨病情好轉逐漸恢復,臨床上常將自知力作為判斷病情輕重或病情好轉的重要指標。自知力恢復是指病人癥狀消失,對所患精神病癥狀能認識到是病態(tài)。,第二單元 情
27、感障礙,一、以程度變化為主的情感障礙1、情緒高漲這是一種病理性的愉快心境, 患者正性情緒活動明顯增強,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病態(tài)喜悅,從輕度愉快到極樂狂喜或消魂狀態(tài),歡樂情緒與情境不相符?;颊咧v話語調高昂,眉飛色舞,喜笑顏開,表情豐富,盛氣凌人,傲慢自負,逗人發(fā)笑,有明顯的夸大色彩。,患者自我感覺良好,其歡樂情緒有一定感染力,容易引起周圍人群的共鳴。 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的患者常常表現出一種欣快癥狀,雖有幸福喜悅的內心體驗,但臉上的笑
28、容卻給人以呆傻和愚蠢的感覺,患者說不清高興的原因,表現單調刻板。,2、情緒低落抑郁是負性情緒增強,輕者情緒低落,憂心忡忡,愁眉不展,唉聲嘆氣;重者憂郁沮喪,悲觀絕望,感到自己一無是處,度日如年,自卑自責,覺得生不如死,出現自殺觀念和企圖。,3、焦慮焦慮是指過分擔心發(fā)生威脅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危險并未發(fā)生,但患者表現出緊張恐懼顧慮重重,好似大禍臨頭,坐臥不安,認為問題無法解決,病情嚴重無法醫(yī)治,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表現。,
29、4、恐懼(恐怖)恐懼是個體面臨危險時的情感體驗。與焦慮不同的是危險已經存在,患者認為自己無法克服這種危險,試圖回避。,二、以性質變化為主的情感障礙1、情感遲鈍 患者對一般情況下能引起鮮明情感反應的事情反應平淡,缺乏相應的情感反應。正常情感反應量的減少;一些高級的、人類所特有的、很精細的 情感逐漸受損,但還沒有達到完全喪失的程度。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的早期、器質性精神障礙,2、情感淡漠 情感淡漠是指情感活動減退
30、,患者對外界任何剌激缺乏相應的情感反應,如對周圍的事漠不關心,對常人極大悲痛或高興的事無動于衷,言語聲調平淡,面部表情呆板,內心體驗貧乏或缺失,嚴重者對自己的個人生活也漠不關心。,3、情感倒錯情感倒錯:患者的情感體驗和外界剌激的性質不協(xié)調,如得知令人高興的事卻表現出傷感,談及令人悲痛的事反而表現出偷快情緒。,三、腦器質性損害的情感障礙1、情感脆弱情感脆弱是指在外界輕微刺激甚至無明顯外界因素影響下患者情緒容易波動,感動得傷心流淚或興
31、奮激動。2、易激惹易激惹性指易怒傾向,易出現攻擊行為。疲乏、睡眠不足或女性行經前期也會表現出易激惹性。,3、強制性哭笑 患者在沒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響下,突然出現不能控制的、沒有絲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4、欣快 是在癡呆基礎上的一種“情感高漲”,5、病理性激情這是一種突然發(fā)作非常強烈和短暫的情感障礙,患者出現沖動行為,傷害他人,難以控制,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識障礙和遺忘。 多見于癲癇、精神分裂癥和器質性精神障礙患者。
32、,第三單元 意志行為障礙,一、意志障礙意志是指人為達到一定的目的,自覺地組織自己的行為并克服困難的心理過程。 意志和認知、情感以及個性聯系緊密,意志通過行為表達出來。,1、意志增強: 是指意志活動過多,不同的患者表現各異,有迫害妄想的人會反復上訴或控告,有夸大妄想的人會日以繼夜地從事無效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躁狂病人會終日忙忙碌碌、精力充沛、不感疲勞。 有些意志增強的人會表現出食欲和性欲等本能意向和行為動作的增多。,2
33、、意志減退: 是指意志活動減少,情緒低落,對周圍一切事物無興趣,意志消沉,不愿活動?;颊邔θ粘9ぷ骱蛯W習感到非常吃力,甚至不能進行,整日呆坐,臥床不起。,3、意志缺乏: 是指意志活動缺乏,患者對任何活動缺乏動機要求,個人生活極端懶散,有時食欲和性欲等本能要求也缺失,行為孤僻退縮。 4、猶豫不決 遇事缺乏果斷,常常反復考慮,不知如何是好。對于兩可之間的事情,更是不能做出選擇和決定。矛盾意向表現為同時出現完全相反
34、的意向和情感。如:碰到朋友時,一面想去握手,一面卻把手縮回來。多見于精神分裂癥。,二、動作與行為障礙 1、精神運動性興奮: 是指整個精神活動增強,患者終日忙碌不停,多辯,胡編亂畫,事事干涉,有時出現色情行為和愚弄他人或惡作劇的戲謔行為。 精神運動性興奮可分為協(xié)調性和不協(xié)調性兩種,前者是指言語動作的增多和思維情感活動增多相一致,和環(huán)境相配合,見于躁狂病人。,后者言語增多和思維情感不相配合,動作單調雜亂,無動機和目的
35、性,使人難以理解,精神活動與外界環(huán)境不協(xié)調,見于青春型精神分裂癥的病人。,2、精神運動性抑制: 概念:是指整個精神活動降低,言語動作普遍遲緩或減少,表現出緘默、木僵和蠟樣屈曲等。 表現形式: 木僵;違拗;蠟樣屈曲;緘默;被動性服從;刻 板動作;模仿動作;意向倒錯;作態(tài);強迫動作,緘默患者不語,也不回答問題,以手示意; 木僵患者雖意識清楚,但言語和動作行為抑制,不吃不喝,保持一個固定姿勢,僵住不動,對體內外任何剌激不起反應,
36、口溢涎水,面無表情,大小便不能自理。,蠟樣屈曲是指嚴重的木僵病人,肢體隨人任意擺布,像蠟塑一樣,可較長時間維持在一個極不舒適的姿勢,如“空氣枕” 。強迫動作(強迫行為): 是一種違背本人意愿,反復出現的動作?;颊咧雷鲞@些動作完全沒有必要,并努力設法擺脫?;颊邽榇烁械椒浅M纯唷?精神運動性抑制多見于緊張型精神分裂癥。,第四節(jié) 常見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癥及其他妄想性障礙心境障礙神經癥應激相關障礙人格障礙及性心理障
37、礙心理生理障礙癔癥,第一單元 精神分裂癥及其他妄想性障礙一、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概念:是一種常見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壯年,具有特征性的思維、感知覺、情感和行為多方面的障礙,一般無意識及智能障礙,病程多遷延。,(一)精神分裂癥的主要表現 1. 思維過程障礙 缺乏連貫性和邏輯性,患者言語和書寫雖然語法正確,但語句和上下文之間缺乏內在意義的聯系,也缺乏中心內容,回答問題不切題,對事情的敘述
38、不中肯,使人不容易理解,表現出思維松弛,嚴重時言語支離破碎,出現破裂性思維或詞的雜拌,還有思維中斷、強制性思維、象征性思維和語詞新作等。,2.情感障礙 情感淡漠和不協(xié)調,對同事和朋友欠關心和同情,對親人不體貼,對周圍事物情感反應遲鈍,生活學習興趣減少,對莫大痛苦的事表現出驚人的平淡,出現情感倒錯。,3.意志活動減退或缺乏 活動減少,無主動性,行為孤僻和退縮,無故曠課曠工,長期不洗澡,不梳頭,生活懶散,終日無所事事,呆坐或臥
39、床,部分患者意向倒錯,如喝肥皂水,傷害自己身體,行為受幻覺和離奇的思想支配。,4.幻覺、妄想等癥狀 表現出幻覺、妄想、人格解體等癥狀,半數以上患者出現命令性幻聽、思維鳴響、評論性幻聽和自笑自語。妄想有泛化和內容荒謬的特點,以關系妄想、被害妄想和影響妄想多見,其次是嫉妒、鐘情、罪惡和疑病妄想。,人格解體的患者體驗不到自己的情感,好似頭離開了身體,走路不感覺下肢存在,自己分裂成兩三個。有的表現出緊張癥候群。,5.自知力障礙
40、 均有損害,多數患者不認為自己有病,而認為是某些人的惡意加害,因此不愿接受治療?;颊咭话銦o意識障礙,也查不出智能活動的缺陷。,精神分裂癥患者不一定都具備上述各項癥狀,而且隨著疾病類型和臨床階段的不同有很大差異。一般將精神分裂癥癥狀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個階段: 急性階段以幻覺妄想為主,又稱陽性癥狀; 慢性階段以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和孤僻內向為主,又稱陰性癥狀。這種區(qū)分是相對的,患者可能兩種癥狀都有。,(二)精神分
41、裂癥的臨床常見類型 1.偏執(zhí)型: 又稱妄想型,最常見,在青少年期開始,起病緩慢,病初表現敏感多疑,逐漸發(fā)展成妄想,內容日益脫離現實;情感和行為常受幻覺或妄想支配,表現疑懼,出現自傷和他傷行為此型病程發(fā)展慢,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能維持正常學習和生活,自發(fā)緩解者少,療效較好。,某男,22歲,言行怪異,出現幻覺妄想1年。患者自小少語寡言,交往少,脾氣暴躁,1年前因父親病故和失戀,開始失眠呆滯郁郁不樂。 說:我活不了幾天了,我有
42、罪;聽到火車鳴響就害怕,見到雞鳴狗叫也恐慌,見到公安人員就稱我有罪,回家后就問家人:公安局的人和你們談過話嗎?為什么我想的事別人都知道? 不時側耳傾聽地球的隆隆響聲,看見小汽車就恐懼地問他人:那是不是來逮捕我的?,患者記憶智能無障礙,只是孤獨離群,生活懶散,時而恐懼激越,時而自語自笑凝神傾聽一次,突然對電風扇下跪,說聽到電風扇里有一男聲責罵他是叛徒和內奸"認為自己腦子想的事被別人知道,監(jiān)視器就是鄰居家的錄音機和自己的手表&qu
43、ot;問患者為什么時哭時笑?患者回答:我腦子被一死者控制,我哭笑不受自己支配。,2.單純型: 此型較少見,青少年時期發(fā)病,起病緩慢,持續(xù)進展,自動緩解者少早期表現出神經衰弱的癥狀,易疲勞,軟弱無力,貪睡,學習工作效率下降;孤僻日益加重,被動,生活懶散,情感淡漠,幻覺妄想不明顯,發(fā)病早期常被誤認為是思想不開朗或思想問題,數年后病情嚴重時才被發(fā)現,療效差。,某男,27歲,孤獨懶散,與人長期格格不入,流浪街頭數年。 患者母親因
44、精神病自殺死亡?;颊唛_始工作時好計較,與人爭吵,曾搬遷數次,到處找領導要房子和工資,不上班,將自己的東西拍賣,逐漸發(fā)展到流浪街頭,睡門洞,到餐館討飯吃,時常叫喊母親的名字,自小學習成績好,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性格喜靜,獨居,不愿結識他人,母親去世后性情更加孤僻,不順心時怒氣大,渾身發(fā)抖。,曾參軍,因精神不正常住院8個月。檢查時患者否認有病,寫感想時內容重復,繁簡失當,不時引證哲學詞匯,離題發(fā)揮?;颊咂綍r對人冷淡,不談笑,獨來獨往。經1
45、0余年隨訪,患者仍衣飾不整,在街頭閑逛,吃別人的剩飯菜。 該病例有多年病程,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以乞討流浪為生,情感淡漠,思維貧乏,聯想松弛,生活不能自理。,3.青春型: 此型較常見,發(fā)病于青春期,起病較急,發(fā)展快,主要癥狀是思維內容離奇,難以理解,思維破裂;情感喜怒無常,表情做作,扮弄鬼臉,傻笑;行為幼稚,愚蠢,常有興奮沖動行為及性欲和食欲等本能的意向亢進;幻覺妄想片段零亂,精神癥狀豐富多變此型發(fā)展快,如及時治療,效
46、果較好。,某男,17歲,初三學生,急起行為反常5天半入院。一月前因操練步伐甚感疲勞,出現失眠,突然話多,唱歌唱戲,四處游蕩,說看見別人身邊有鬼;上課時突然拍桌踢椅,說老師講紅外線和紫外線可用來打飛機,我哥哥是開飛機的,所以我發(fā)火; 吃飯時將碗中的魚頭往外拋,問他為什么,他說:看到魚頭就想到別人罵我油頭滑腦,心里不高興。,患者自知力喪失后送精神病院治療,顯著好轉出院,但在就業(yè)時因精神病史遇到困難,常常埋怨父母,并毆打親人,又數次被送進精神
47、病院,治療效果下降患者病情遷延,話多罵人毀物夜間外出閑逛,對女性極不禮貌,嬉皮笑臉,當眾做怪相,毫無羞恥之心最后患者思維日趨貧乏,講話支離破碎,情感淡漠,意志衰退,終因肺部感染而死亡 。,4.緊張型: 較少見,表現出木僵狀態(tài),不語不動,不飲不食,表情呆板,蠟樣屈曲,出現沖動行為,突然起床,無目的地砸破東西,然后仍舊躺下。此癥能自動緩解,療效較好。,(三)診斷標準 1.癥狀標準:確定無疑有下述癥狀中的至少兩項, 各癥狀并非
48、繼發(fā)于意識障礙智能障礙以及情 感高漲或低落(1)聯想障礙:明顯的思維松弛或破裂性思維,或 邏輯倒錯,或病理性象征思維;,(2)妄想:原發(fā)性妄想(如妄想知覺妄想心境),或 妄想自相矛盾,或毫無聯系的兩個或多個妄想, 或妄想內容荒謬離奇,不需核實即可肯定為病 理性的;(3)情感障礙:情感倒錯或情感不協(xié)調;(4)幻聽:評論性、爭議性或命名性幻聽, 或持續(xù)一個月以上 反復出現的言語性幻聽,或
49、聽到的語言聲來自體內某一部位;,(5)行為障礙:緊張癥狀群,或怪異愚蠢行為;(6)意志減退,較以往顯著的孤僻懶散或思維貧乏, 或情感淡漠;(7)有被動體驗,或被控制體驗,或被洞悉感,或思 維被播散體驗;(8)思維被插入,或被撤走,或思維中斷,或強制性 思維,2.嚴重程度標準 自知力喪失或不完整,且至少有下述情況之一(1)社會功能明顯受損;(2)現實檢驗能力受損;(3)無法與病人進行有效的交談3.
50、病程標準:精神障礙的病期至少持續(xù)3個月4.排除標準:排除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和其他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各種類型的精神分裂癥還有不同的診斷標準: 偏執(zhí)型的精神分裂癥以妄想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幻覺; 青春型精神分裂癥在青年期起病,以思維情感和行為的不協(xié)調或解體為主要表現; 緊張型精神分裂癥以緊張綜合征為主要表現; 單純型精神分裂癥以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社會性退縮等陰性癥狀為主要表現,起病隱襲,緩慢發(fā)展,病程至少2年,并
51、逐漸趨向精神衰退 。,二、偏執(zhí)性精神障礙概念:又稱妄想性障礙。以系統(tǒng)妄想為突出表現,妄想內容有一定現實性,并不荒謬,個別可伴有幻覺,但歷時短暫而不突出。臨床表現:發(fā)展緩慢,多部為周圍人所察覺。逐漸發(fā)展為一種或一整套相互關聯的妄想,內容可為:被害、嫉妒、夸大、鐘情、疑病等。妄想多持久,又是持續(xù)終生。 很少出現幻覺、被控制感、思維被廣播,被害妄想往往與訴訟妄想相伴隨,患者認為社會上存在著針對他的惡勢力,有計劃地迫害他,為達
52、到目的不擇手段、不惜代價。不斷擴大對立面,從單個人到一個群體、部門只整個社會,誰不相信他講的話,便說對方被收買了。為此,一次又一次地上告,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嫉妒妄想多見于男性,主要表現是無端懷疑配偶的忠貞,千方百計搜集所謂的證據,逼迫配偶寫“保證書”、“招供”,有時出現傷害性行為。鐘情妄想多見于中年未婚女性,她所認定的愛人多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名聲、也有妻室?;颊邎孕艑Ψ酵ㄟ^各種暗示傳達愛意,并認為只有自己才能給對方帶來真正的幸福
53、。,三、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兩周內急性起??;以精神病性癥狀為主;起病前常有相應的心因;在2-3月內痊愈。,第二單元 心境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情感高漲或低落為臨床主要特征,病程為雙相循環(huán)發(fā)作或單相發(fā)作, 伴有相應的認知和行為改變,嚴重者可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間歇期精神活動多保持正常 。大多有反復發(fā)作的傾向。抑郁發(fā)作、躁狂發(fā)作、躁郁癥;持續(xù)性心境低落;循環(huán)型心境障礙,第三單元 神經癥,一、概念: 神經癥是一組
54、主要表現為焦慮、抑郁、恐懼、強迫、疑病癥狀,或神經衰弱癥狀的精神障礙。本障礙有一定人格基礎,起病常受心理社會(環(huán)境)因素影響。癥狀沒有可證實的器質性病變作基礎,與病人的現實處境不相稱,但病人對存在的癥狀感到痛苦和無能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遷延。,二、神經癥的共同特征: 1.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基礎 2.病人存有自知力 3.檢驗現實的能力沒有損害 4.行為保持在社會許可的限度之內 5.人格沒有解
55、體 6.有精神障礙,主要表現有過分焦慮、恐怖 癥,強迫癥和抑郁。,三、診斷標準【癥狀標準】 至少有下列1項:①恐懼;②強迫癥狀;③驚恐發(fā)作;④焦慮;⑤軀體形式癥狀;⑥軀體化癥狀;⑦疑病癥狀;⑧神經衰弱癥狀。 【嚴重標準】 社會功能受損或無法擺脫的精神痛苦,促使其 主動求醫(yī)。,【病程標準】符合癥狀標準至少已3個月,驚恐障礙另有 規(guī)定?!九懦龢藴省颗懦?/p>
56、質性精神障礙、精神活性物質與非成 癮物質所致精神障礙、各種精神病性障礙, 如精神分裂癥、偏執(zhí)性精神病及心境障礙 等。,四、主要臨床表現1、恐怖癥2、焦慮癥3、強迫性障礙4、軀體形式障礙5、神經衰弱,第四單元 應激相關障礙,1、概念 又稱反應性精神障礙或心因性精神障礙。是指一組主要由心理、社會因素引起的心理異常反應而導致的精神障礙。2、主要臨床表現
57、急性應激障礙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延遲性心因性反應)適應障礙,第五單元 人格障礙及性心理障礙,一、人格障礙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分裂型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沖動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障礙焦慮型人格障礙依賴性人格障礙,二、性心理障礙1、概念2、表現形式 性身份障礙(易性癖) 性偏好障礙(窺陰癖、露陰癖、戀物癖) 性指向障礙(同性戀),第六單元 心理生理性障礙,一、進食障礙 神經性厭食癥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最新變態(tài)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
- 變態(tài)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知識
- 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
- 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知識
- 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心理
- 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串
- 變態(tài)心理與健康心理學知識
- 真題演練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知識
- 心理咨詢師課程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
- 心理咨詢師培訓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
- 基礎四章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知識
- 心理咨詢師培訓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知識
- 變態(tài)心理學
- 心理咨詢師考試之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
- 心理咨詢師培訓-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2015
- 《變態(tài)心理學》
- 變態(tài)健康心理學課件
- 變態(tài)與健康心理學
- 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知識心理咨詢師培訓教程
- 變態(tài)心理學與健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