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科 技 學 院</b></p><p><b> 課程設計報告</b></p><p> ( 2011 -- 2012 年度第2 學期)</p><p> 名 稱: 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p><p> 題 目: 某印染廠廢水處理工
2、藝設計</p><p> 院 系: 動力工程</p><p> 班 級: 環(huán)工09k2</p><p> 學 號: 091905010229</p><p> 學生姓名: 朱梓豐</p><p> 指導教師:
3、 蘇金坡</p><p> 設計周數(shù): 1周</p><p><b> 成 績:</b></p><p> 日期: 2012年 7 月 5 日</p><p><b> 目 錄</b></p><p> 1 設計任務的概況.&
4、lt;/p><p> 2 工藝流程的選擇.</p><p> 2.1 設計原則.</p><p> 2.2 處理方法的選擇.</p><p> 2.2.1 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p><p> 2.2.2 生物接觸氧化法.</p><p> 2.2.3 SBR工藝.
5、</p><p> 2.2.4 方案定奪.</p><p> 3.1 工藝流程..</p><p> 3.2 處理工藝特點.</p><p> 4 各構筑物設計計算.</p><p><b> 4.1 格柵.</b></p><p> 4.1.1
6、 設計參數(shù).</p><p> 4.1.2 設計計算.</p><p> 4.2 污水提升泵房.</p><p> 4.2.1 設計參數(shù).</p><p> 4.2.2 設計計算.</p><p> 4.3 初沉池(平流式).</p><p> 4.3.1
7、設計參數(shù).</p><p> 4.3.2 設計計算.</p><p> 4.4 曝氣池(推流式).</p><p> 4.4.1 設計參數(shù).</p><p> 4.4.2 設計計算.</p><p> 4.5 二沉池(豎流式).</p><p> 4.5.1
8、設計參數(shù).</p><p> 4.5.2 設計計算.</p><p> 4.6 污泥濃縮池.</p><p> 4.6.1 設計參數(shù).</p><p> 4.6.2 設計計算.</p><p> 4.7污泥脫水機房.</p><p> 4.7.1 設計參數(shù)&l
9、t;/p><p> 4.7.2 設計計算.</p><p><b> 5 心得體會.</b></p><p><b> 6 參考文獻.</b></p><p> 1設計題目:某印染廠Q=33000m3/d, 主要污染物COD=951mg/L, BOD5=393mg/L,SS=200mg/
10、L,色度560。要求出水水質COD60mg/L, BOD520mg/L, SS20mg/L, 色度40。</p><p> 2 工藝流程的選擇</p><p><b> 2.1 設計原則</b></p><p> (1).本設計方案嚴格執(zhí)行國家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各項規(guī)定,廢水處理后必須確保各項出水水質指標均達到城市廢水排放要求。</
11、p><p> (2).針對本工程的具體情況和特點,采用成熟可靠的處理工藝和設備,盡量采用新技術、新材料,實用性與先進性兼顧,以實用可靠為主。</p><p> (3).處理系統(tǒng)運行應有較大的靈活性和調節(jié)余地,以適應水質、水量變化。</p><p> (4).管理、運行、維修方便,盡量考慮操作自動化,減少勞動強度。</p><p> (5)
12、.在不影響處理效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的構筑物和設施,節(jié)省工程費用,減少占地面積和運行費。</p><p> (6).降低噪聲,改善廢水處理站及周圍環(huán)境。</p><p> (7).本處理工藝流程要求耐沖擊負荷,有可靠的運行穩(wěn)定性。</p><p> 2.2 處理方法的選擇</p><p> 一般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工藝包括傳統(tǒng)活性
13、污泥法、生物接觸氧化法和SBR工藝等,下列將它們分別進行比較</p><p> 2.2.1 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p><p> 污水→集水池→泵站→初沉池→曝氣池→二沉池→排放</p><p> 根據(jù)本項目的原水水質和處理要求,必須采用生化處理方能達到排放所要求的處理程度,在大規(guī)模的城市污水處理廠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生化法處理是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工藝以及由此派生出來、
14、種類繁多的變形工藝。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基本原理是:首先利用生活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進行培養(yǎng),形成適于降解污染介質,并具有相當規(guī)模微生物群落,即活性污泥;再通過這些好氧微生物群落(活性污泥)來代謝有機污染介質,達到處理和凈化污水的目的[4]。</p><p> 但傳統(tǒng)的活性污泥法耐沖擊負荷低,泥量大,占地面積大,土建投資高等缺點,已逐漸被新的生化處理工藝所代替。</p><p> 2.
15、2.2 生物接觸氧化法</p><p> 污水→集水池→泵站→曝氣沉砂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排放</p><p>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填料上長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相接觸,在生物膜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得到凈化。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之間的處理工藝,又稱為“淹沒式生物濾池”。</
16、p><p> 生物接觸氧化池法的中心處理構筑物是接觸氧化池,接觸氧化池是由池體、填料、布水裝置和曝氣系統(tǒng)等幾部分組成,生物膜受到上升氣流的沖擊、攪動,加速脫落、更新,使其經常保持較好的活性,可避免堵塞。</p><p> 生物接觸氧化法對廢水的水質、水量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活性污泥法相比,管理較方便,生態(tài)系穩(wěn)定,剩余污泥量少。</p><p> 2.2.3
17、SBR工藝</p><p> 污水→集水池→泵站→曝氣沉砂池→SBR池→排放</p><p> 常規(guī)活性污泥系統(tǒng)由曝氣池、沉淀池、回流污泥系統(tǒng)和供養(yǎng)設備四部分組成。進入70年代以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微機與自控技術設備的進步與普及,人們對常規(guī)活性污泥法工藝進行改革,推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即SBR工藝。</p><p> SBR工藝采用可變容器間歇式反應器,省去了
18、回流污泥系統(tǒng)及沉淀設備,曝氣與沉淀在同一容器中完成,利用微生物在不同絮體負荷條件下的生長速率和生物脫氮除磷機理,將生物反應器與可變容積反應器相結合而成的循環(huán)活性污泥系統(tǒng)。這是SBR工藝的一種革新形式。</p><p> SBR工藝是在同一生物反應池中完成進水、曝氣、沉淀、撇水、閑置四個間段,其所經歷時間周期,根據(jù)進水水質水量預先設定或及時調整。實踐證明,這種工藝過程,其處理效果可達到常規(guī)活性污泥法處理標準。SB
19、R工藝具有工藝簡單,運行可靠,管理方便,造價低廉等優(yōu)點,電腦自控要求高,對設備、閥門、儀表及控制系統(tǒng)的可靠性要求高。</p><p> 2.2.4 方案定奪 </p><p> 綜觀以上幾點可知每個方案都能達到處理水質的要求,BOD5,SS,COD5,NH3-N去除都能達到出水水質,在技術上都是可行的。由于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運行方便,投資省,該污水處理要去除BOD5與SS,COD5,NH3
20、-N,所以采用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2]。再考慮到厭氧池+氧化溝處理工藝占地較大,投資較多,生活雜用水等,水質及其穩(wěn)定性要求高,因此根據(jù)小區(qū)生活污水水質、水量以及小區(qū)功能和環(huán)境要求, 長期安全可靠地運行,我們選擇合理、可靠的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p><p><b> 3.1 工藝流程</b></p><p> 圖2.1 工藝流程</p><
21、;p> 3.2 處理工藝特點</p><p> 活性污泥法是處理城市生活污水最廣泛使用的方法,它能從污水中去除溶解的和膠體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懸浮固體和其它一些物質[9]。它既適用于大流量的污水處理,也適用于小流量的污水處理。運行方式靈活,日常運行費用較低,但管理要求較高。活性污泥法本質上與天然水體的自凈過程相似,二者都為好氧生物過程,只是它的凈化強度大,因而活性污泥法是天然水體
22、自凈作用的人工化和強化。</p><p> 該污水處理系統(tǒng)所處理的是小區(qū)的生活污水,設計流量為80000噸/ 天,屬于中小型污水處理廠。廢水主要來源于小區(qū)居民的日常生活排放的衛(wèi)生間糞便沖洗水、淋浴水、廚房廢水以及日常清洗廢水。污水中多為用機污染物,無機物污染物、重金屬以及氮、磷含量甚少。</p><p> 活性污泥法由曝氣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統(tǒng)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統(tǒng)所組成,各級處理效果與
23、總處理效果比較好,出水水質達標。</p><p> 4 各構筑物設計計算</p><p><b> 4.1 格柵</b></p><p> 4.1.1 設計參數(shù)</p><p> 柵前水深h=0.5m, 過柵流速v =0.8m/s</p><p> 格柵間隙e=0.02m, 格柵傾角
24、α=60°</p><p> 柵條寬度s=0.01m</p><p> 格柵的建筑寬度為0.5m,長度為2.2m</p><p><b> 柵渣量污水</b></p><p> 4.1.2 設計計算</p><p> (1) 柵條的間隙數(shù)</p><p&g
25、t;<b> 0.382</b></p><p><b> 0.516 </b></p><p> 75.03,取76 </p><p><b> ?。?) 柵槽寬度</b></p><p><b> 取2.3m </b></p>
26、<p> 進水渠道漸寬部分的長度</p><p> 設進水渠寬1.9m,其漸寬部分展開角度,</p><p> ?。?) 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寬部分長度</p><p> ?。?) 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p><p> 設柵條斷面為銳邊矩形斷面, 取k=3</p><p><b> h0
27、:計算水頭損失</b></p><p> k:系數(shù),格柵受污物堵塞后,水頭損失增加倍數(shù),取k=3</p><p> β:阻力系數(shù),與柵條斷面形狀有關,當為矩形斷面時β=2.42</p><p> 取柵前渠道超高,柵前槽高</p><p> 柵槽總長度:h=h+h1+h2=0.3+0.4+0.081=0.781m</p
28、><p><b> 每日柵渣量:</b></p><p><b> 取</b></p><p><b> 〉0.2 m/d</b></p><p> 宜采用機械清渣方式。</p><p><b> ?。?) 計算草圖</b>&l
29、t;/p><p><b> 圖3.1 格柵</b></p><p> 4.2 污水提升泵房</p><p> 4.2.1 設計參數(shù)</p><p> 設計參數(shù):進水管管底標高-1.80m,管徑D=600mm,充滿h/d=0.3,</p><p> 水面標高-1.62m,地面標高2.76
30、m。</p><p> 選擇集水池與機器間合建式的圓型泵站,考慮3臺水泵(其中1臺備用)。</p><p> 設計內容:每臺水泵的容量為Qmax/2=516/2=258(L/s),集水池容積相當于采用一臺泵6min的容量:W=258*60*6/1000=92.88(m)。有效水深采用H=2.0m,則集水池面積為46.44m。</p><p> 出水管管線水頭損
31、失:</p><p> a)總出水管:Q=516L/s,選用管徑500mm,v=1.94m/s,1000i=9.88。當一臺水泵運轉時,Q=258L/s,v=0.97m/s 〉0.7m/s。設總出水管管中心埋深1.0m,局部損失為沿程損失的30%,則泵站外管線水頭損失為: [320+(3.26-2.76+1.0)]*9.88*1.3/1000=4.129m</p><p> b)水泵總
32、揚程:泵站內的管線水頭損失假設為1.5m,考慮自由水頭為1.0m,則水泵的總揚程為:</p><p> H=1.5+4.129+9.609+1.0=16.239(m)c)</p><p> 選泵:選用250WD污水泵3臺(其中1臺備用),水泵參數(shù)如下:</p><p> Q=180.5—278l/s H=12—17m 轉數(shù)n=730轉/分 軸功率N=3
33、7—64KW 配電動機功率70KW 效率=69.5—73% 允許吸上真空高度H=4.2—5.2m 葉輪直徑D=460mm</p><p><b> ?。?) 泵房草圖</b></p><p> 圖3.2 提升泵房</p><p> 4.3 初沉池(平流式)</p><p> 8.1.4 平流沉砂池(設
34、2組)</p><p> 長度:設平流沉砂池設計流速為0.25 m/s停留時間t=40s,則,</p><p> 沉砂池水流部分的長度: L =v*t=0.25*40=10m</p><p> 水流斷面面積: A=Qmax/v=0.516/0.25=2.064m</p><p> 池總寬度 : 設n=2 格,每格寬b=1.2m,則,&
35、lt;/p><p> B=n*b=2*1.2=2.4m(未計隔離墻厚度,可取0.2m) </p><p> 有效深度: h2=A/B =2.064/2.4=0.86m</p><p> 沉砂室所需的容積: V= Qmax*T*86400*X/(kz*10)&l
36、t;/p><p> V—沉砂室容積,m;X—城市污水沉砂量,取3 m砂量/10m污水;</p><p> T—排泥間隔天數(shù),取2d;K—流量總變化系數(shù),為1.35。</p><p> 代入數(shù)據(jù)得:V=86400*0.516*2*3/(1.35*10)=1.98 m,則每個沉砂斗容積為V=V/(2*2)=1.98/(2*2)=0.495 m.</p>
37、<p> 沉砂斗的各部分尺寸:</p><p> 設斗底寬a1=0.5 m,斗壁與水平面的傾角55°,斗高h3ˊ=0.5m,則 </p><p> 沉砂斗上口寬:a=2 h3ˊ/tg55°+a1</p><p> =2*0.5/1.428+0.5 =1.2m</p><p> 沉砂斗的容積:V0 = (
38、h3ˊ/6)*(a2+ a* a1+ a12)</p><p> =0.5/6*(1.22+ 1.2* 0.5+ 0.52)</p><p> =0.35m3 = V</p><p> 這與實際所需的污泥斗的容積很接近,符合要求;</p><p><b> 沉砂室高度:</b></p><p&
39、gt; 采用重力排砂,設池底坡度為0.06,坡向砂斗,</p><p> L=(L-2*a)/2=(10-2*1.2)/2=3.8m</p><p> h3 = h3ˊ+0.06 L=0.5+0.06*3.8=0.728m</p><p><b> 池總高度:</b></p><p> 設沉砂池的超高為h1=0
40、.3m,則</p><p> H= h1+h2+h3=0.3+0.64+0.728=1.67m</p><p> 進水漸寬及出水漸窄部分長度:</p><p> 進水漸寬長度 L=(B-B)/2tg</p><p> =(2.4-1.0)/(2*tg20°)=1.92m</p><p> 出水漸窄長
41、度 L= L=1.92m</p><p><b> ?。?4) 計算草圖</b></p><p> 圖3.3 初沉池[3]</p><p> 4.4 曝氣池(推流式)</p><p> 4.4.1 設計參數(shù)</p><p> 設計流量Q=33000m3/d </p>&
42、lt;p><b> 設2座</b></p><p> 4.4.2 設計計算</p><p> ?。?) 水處理程度計算</p><p> 原污水的BOD5值為393mg/L,經初次沉淀池處理BOD5按降低30%考慮,則進入曝氣池的污水,其BOD5值為</p><p> Sa=393×(1-30%
43、)=275.1 mg/L</p><p> 計算去除率,設處理水中非溶解性BOD5=7.1bXaCe=4.5 mg/L</p><p><b> ,式中:</b></p><p> b——活性污泥自身氧化系數(shù),典型值為0.08</p><p> 錯誤!未找到引用源。——活性微生物在處理水中所占比例,一般取0.4&
44、lt;/p><p> Ce——二沉池出水SS,Ce=20mg/L</p><p> 即處理水中溶解性BOD5值為</p><p> 20-4.5=15.5mg/L</p><p><b> 去除率為</b></p><p> ==0.944=94.4%</p><p>
45、; ?。?) 曝氣池的計算</p><p> 按BOD5—污泥負荷法計算 </p><p> ?、佟勰嘭摵陕实拇_定</p><p> 擬定采用的BOD5—污泥負荷率為0.3kg BOD5/(kgMLSS.d) </p><p> ?、诖_定混合液污泥濃度</p><p> 根據(jù)已確定的LS值,查表得相應的SVI值
46、為100-150,取值120</p><p><b> X=</b></p><p> 式中 R= 污泥回流比 取50% </p><p> ---是考慮污泥在二次沉淀池中停留時間,池深,污泥厚度等因素的有關系數(shù),一般取值1.2左右</p><p> 代入數(shù)值X==3333mg/L3300mg/L </
47、p><p><b> ?、鄞_定曝氣池容積</b></p><p> 式中 Q---- 設計流量33000m3 /d </p><p> Sa---原污水的BOD5值 mg/L Sa=275.1mg/L</p><p> X---曝氣池內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LSS)mg/L X=3300mg/L</p&
48、gt;<p> ?、艽_定曝氣池各部位尺寸</p><p> 設4組曝氣池,每組容積為</p><p> 取池深為h=4.5m,則每組曝氣池面積為</p><p> 取池寬b=4.5m,則 b/h=4.5/4.5=1.0, 介于~之間,</p><p> 符合規(guī)定,擴散裝置可設在廊道的一側</p><p
49、><b> 池長</b></p><p> L=A/b=480.7/4.5=106.8m </p><p> L/b=106.8/4.5=23.74﹥10,符合規(guī)定</p><p> 設單廊道式曝氣池,單廊道長,介于~之間,合理</p><p> 取超高0.5m,則池總高度為</p><
50、;p> H總=4.5+0.5=5.0 m</p><p><b> ?、菟νA魰r間</b></p><p> ⑥計算每天排除的剩余污泥量:</p><p> ?、虐幢碛^污泥產率計算: Y取0.6kgMLVSS/kgBOD5,污泥泥齡取10d</p><p> 系統(tǒng)排出的以揮發(fā)性懸浮固體計的干污泥量:<
51、/p><p><b> 計算總排泥量:</b></p><p> 計算曝氣池的需氧量:</p><p><b> ?、抻嬎悴輬D</b></p><p><b> 圖3.4 曝氣池</b></p><p> (3) 曝氣系統(tǒng)的計算(鼓風曝氣)<
52、/p><p> 設曝氣池有效水深6.0m,曝氣擴散器安裝距池底0.2m,則擴散器上靜水壓4m,其他有關各項參數(shù):—修正系數(shù),(0.8 0.85) 取0.82;--修正系數(shù) (0.9 0.97)取0.95; C—混合液溶解氧濃度,取2.0mg/L;ρ—壓力修正系數(shù),取1.0;EA—空氣擴散器的氧轉移效率,取12%;擴散器壓力損失:4kPa,20攝氏度水中溶解氧飽和度為9.17mg/L, </p>
53、<p> 計算曝氣池內平均溶解氧飽和度</p><p> 采用網(wǎng)狀模型中微孔空氣擴散器,敷設于距池底0.2m處,淹沒水深4.0m,計算溫度為30℃,查表得水中溶解氧飽和度</p><p> Cs(20)=9.17mg/L Cs(30)=7.63mg/L</p><p> 空氣擴散器出口處的絕對壓力</p><p>
54、Pb=P+9.8H =1.013+9.8=1.405Pa</p><p> 空氣離開曝氣池面時,氧的百分比</p><p><b> =100%=</b></p><p> 式中Cs---在大氣壓力條件下氧的飽和度 mg/L , 最不利溫度條件按30℃考慮,代入各值得</p><p> Csb(30)=7.63&
55、lt;/p><p> 計算鼓風曝氣池時脫氧清水的需氧量</p><p> =498.5kg/h</p><p><b> 曝氣池供氧量</b></p><p><b> Gs=</b></p><p> 4.5 二沉池(豎流式)</p><p>
56、; 4.5.1 設計參數(shù)</p><p> 設計進水量:Q=0.516m3/s </p><p> 表面負荷:qb范圍為1.0—1.5 m3/ m2.h ,取q=1.0 m3/ m2.h; </p><p> 水力停留時間:T=1.8h,采用池數(shù)</p><p> 4.5.2 設計計算</p><p>&
57、lt;b> ?。?) 中心管尺寸</b></p><p><b> 設中心管內流速 </b></p><p><b> 則每池最大設計流量</b></p><p><b> 中心管面積</b></p><p><b> 中心管直徑</b
58、></p><p><b> 喇叭口直徑為 </b></p><p> d1 =1.35d=1.35×1.48=2.00</p><p><b> 反射板直徑為 </b></p><p> d2 =1.3 d1=1.3×2.00=2.60</p>
59、<p> ?。?) 沉淀部分有效斷面積 F</p><p> 設污水在池內的上升流速為</p><p> ?。?) 沉淀池直徑和總面積</p><p> A==73.7+1.72=75.42</p><p> ?。?) 沉淀池有效水深</p><p><b> 設沉淀時間</b>&
60、lt;/p><p> ?。?) 校核池徑水深</p><p> D/h2=9.80/4.54=2.16≤3</p><p><b> ?。ǚ弦螅?lt;/b></p><p> (6) 校核集水槽每米出水堰的過水負荷</p><p> 符合要求,可不另設輻射式集水槽</p><
61、p> ?。?) 池子圓錐部分有效容積</p><p> 設圓錐底部直徑0.4m,截錐高度為,截錐側壁傾角為</p><p> (8) 中心管喇叭口到反射板之間的間隙高度</p><p> 設廢水從間隙流出的速度=0.02/s,一般不大于0.02/s</p><p> (9) 沉淀池總高度</p><p>
62、 設池子保護高度h1=0.3,緩沖層高度(泥面低),則</p><p><b> (10) 計算草圖</b></p><p><b> 圖3.5 二沉池</b></p><p> 4.6 污泥濃縮池</p><p> 4.6.1 設計參數(shù)</p><p>&l
63、t;b> 初沉池污泥量</b></p><p><b> 二沉池污泥量</b></p><p> 濃縮池中的污泥總量為:V1+V2=44.55+59.4=103.95 m3/d</p><p> 混合污泥含水率:98.7%</p><p> 濃縮后污泥含水率:96%</p>&l
64、t;p> 污泥濃縮時間:T=16h </p><p> 貯泥時間:t=1.5h</p><p> 4.6.2 設計計算</p><p> (1) 計算污泥濃度</p><p> 混合污泥含水率:98.7%</p><p> C1 =(1-0.987)×103 =13㎏/m3<
65、;/p><p> 濃縮后污泥含水率:96%</p><p><b> (2) 濃縮池面積</b></p><p> 污泥固體通量查表,取</p><p> 采用單個濃縮池 濃縮池直徑為</p><p><b> 取 6m</b></p><p>
66、<b> 濃縮池有效水深 </b></p><p><b> =</b></p><p> (4) 校核水力停留時間</p><p><b> 濃縮池有效體積</b></p><p><b> 污泥在池中停留時間</b></p>&
67、lt;p><b> 符合要求</b></p><p> (5) 確定污泥斗尺寸</p><p> 每個泥斗濃縮后的污泥體積</p><p><b> 每個貯泥區(qū)所需容積</b></p><p><b> 泥斗容積</b></p><p>
68、<b> = m3</b></p><p><b> 式中:</b></p><p> ——泥斗的垂直高度,=( r1 -r2)tg60°=0.69m</p><p> r1——泥斗的上口半徑,取1.0m</p><p> r2——泥斗的下口半徑,取0.6m</p>
69、<p> 設池底坡度為0.05,池底坡降為</p><p><b> h5=</b></p><p><b> 故池底可貯泥容積</b></p><p><b> =</b></p><p><b> 因此,總貯泥容積為</b><
70、;/p><p><b> ?。M足要求)</b></p><p> (6) 濃縮池總高度</p><p> 濃縮池的超高取0.30m,緩沖層高度取0.50m</p><p> 則濃縮池的總高度H為</p><p> =3.08+0.30+0.50+0.69+0.1=4.67m</p>
71、;<p><b> 濃縮池計算草圖</b></p><p> 圖3.6 污泥濃縮池</p><p><b> 4.7污泥脫水機房</b></p><p> 加壓過濾是通過對污泥加壓,將污泥中的水分擠出,作用于泥餅兩側壓力差比真空過濾時大,因此能取得含水率較低的干污泥。此處選用板框壓濾機對污泥進行機械
72、脫水,該設備構造簡單、推動力大,適用于各種性質的污泥,且形成的濾餅含水率低。板框壓濾機的設計主要包括其面積的設計[1]。過濾壓力為0.392—0.49Mpa,污泥經污泥泵直接壓入。</p><p> 4.7.1 設計參數(shù)</p><p> 污泥量 Q=107.84 m3/d</p><p> 壓濾機的過濾能力L:過濾消化污泥時為2—4kg干污泥/( /h),
73、取3</p><p><b> 含水率 P=96%</b></p><p> 過濾周期為1.5—4h</p><p> 4.7.2 設計計算</p><p><b> 過濾機的過濾面積</b></p><p><b> 5 心得體會</b>&
74、lt;/p><p>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的主干課程,它幾乎涵蓋了水污染處理的所有的基本處理原理,是每個學習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的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主干課程。</p><p> 通過這次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我了解了一個污水處理廠基本的污水處理流程,我自己親手設計了一個污水處理廠,這讓我既興奮,又倍感壓力。我在課后通過到圖書館查資料,上網(wǎng)查污水處理的相關信息。我整天忙碌著,自己在電腦上
75、將一個一個的文字敲入鍵盤。拿著計算器要算各種數(shù)據(jù)。在設計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問題,包括word里面的很多編輯技巧,excel里面的基本常用的函數(shù)調用,我還請教了很多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他們都很熱心的幫助我解決了上述問題,我感到很高興,我感受到了同學們的關心。通過自己設計污水處理廠,我對污水處理的原理現(xiàn)在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這讓我對課堂上老師講的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也讓我感到了我國的水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p><
76、;p> 我國是一個缺水大國,如何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已受到全世界人民共同關注的話題,作為一名學習環(huán)保的學生,我認為我有必要努力解決水資源短缺的責任,如何節(jié)約用水,將水循環(huán)起來使用,為更多的人創(chuàng)造更多的水資源,是我們每個環(huán)保工作者應該解決的問題。</p><p><b> 7 參考文獻</b></p><p> [1] 鄭銘 .環(huán)保設備-原理/設計/應用(
77、第二版).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7.1~149</p><p> [2] 佟玉衡 .實用廢水處理技術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1998 .55~157</p><p> [3] 高廷耀,顧國維 .水污染控制工程 下冊(第二版).高教出版社 .1989 .58~147</p><p> [4] 崔玉川,袁果 .污水處理工藝設計計算.水利電力出版社 .1988 .4
78、23~492</p><p> [5] 周遲駿,王連軍 .實用環(huán)境工程設備設計 .兵器工業(yè)出版社 .1993 .100~123</p><p> [6] 張浩勤,陸美娟.化工原理 上冊(第二版).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6.73~110</p><p> [7] 張自杰 .環(huán)境工程手冊·水污染防治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68~89 &l
79、t;/p><p> [8] 金儒霖,劉永齡 .污泥處置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00 .36~64</p><p><b> ×××× 大 學</b></p><p><b> 畢業(yè)設計(論文)</b></p><p> ?。撁嬖O置:論文版心大小為15
80、5mm×245mm,頁邊距:上2.6cm,下2.6cm,左2.5cm,右2cm,行間距20磅,裝訂線位置左,裝訂線1cm,)</p><p> 此處為論文題目,黑體2號字</p><p> ?。ㄒ韵赂黜椌又辛校隗w小四號)</p><p> 年 級: </p><p> 學 號:
81、 </p><p> 姓 名: </p><p> 專 業(yè): </p><p> 指導老師: </p><p> ?。ㄌ顚憰r間要用中文)</p><p><b> 二零零八年六月</b></p>
82、;<p> 院 系 專 業(yè) </p><p> 年 級 姓 名 </p><p> 題 目
83、 </p><p><b> 指導教師</b></p><p> 評 語 </p><p>
84、指導教師 (簽章)</p><p><b> 評 閱 人</b></p><p> 評 語 </p><p> 評 閱 人 (簽章)</p><p&g
85、t; 成 績 </p><p> 答辯委員會主任 (簽章)</p><p> 年 月 日 </p><p> 畢 業(yè) 設 計 任 務 書</p><p> 班 級 學生姓名 學
86、號 專 業(yè) </p><p> 發(fā)題日期: 年 月 日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p><p> 題 目 </p><p> 題目類型:工程設計
87、 技術專題研究 理論研究 軟硬件產品開發(fā)</p><p><b> 設計任務及要求</b></p><p> 應完成的硬件或軟件實驗</p><p> 應交出的設計文件及實物(包括設計論文、程序清單或磁盤、實驗裝置或產品等)</p><p> 指導教師提供的設計資料</p><p&
88、gt; 要求學生搜集的技術資料(指出搜集資料的技術領域)</p><p><b> 設計進度安排</b></p><p> 第一部分 (4 周)</p><p> 第二部分
89、 (6 周)</p><p> 第三部分 (2 周)</p><p> 評閱及答辯
90、 (1 周)</p><p> 指導教師: 年 月 日</p><p><b> 系主任審查意見:</b></p><p> 審 批 人: 年 月 日</p><p> 注:設計任務書審查合格后,發(fā)到學生手上。<
91、/p><p> ××××大學××××××××學院 20XX年制</p><p><b> 摘 要</b></p><p><b> 正文略</b></p><p> 關
92、鍵詞:關鍵詞; 關鍵詞; 關鍵詞; 關鍵詞</p><p> (關鍵詞之間分號隔開,并加一個空格)</p><p><b> Abstract</b></p><p><b> 正文略</b></p><p> Keywords: keyword; keyword; keyword; key
93、word</p><p><b> 目 錄</b></p><p><b> 摘 要IV</b></p><p> AbstractV</p><p> 第1章 緒 論1</p><p> 1.1 本論文的背景和意義1</p><
94、;p> 1.2 本論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進展1</p><p> 1.3 本論文的主要內容1</p><p> 1.4 本論文的結構安排1</p><p> 第2章 各章題序及標題小2號黑體2</p><p> 2.1 各節(jié)點一級題序及標題小3號黑體2</p><p> 2.1.1 各節(jié)
95、的二級題序及標題4號黑體2</p><p> 2.2 頁眉、頁腳說明2</p><p> 2.3 段落、字體說明2</p><p> 2.4 公式、插圖和插表說明2</p><p><b> 結 論5</b></p><p><b> 致 謝6</
96、b></p><p><b> 參考文獻7</b></p><p> 附 錄 1 標題8</p><p> 附 錄 2 標題9</p><p><b> 第1章 緒 論</b></p><p> 1.1 本論文的背景和意義</p>
97、<p> 引用文獻標示應置于所引內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號字體[1]。當提及的參考文獻為文中直接說明時,其序號應該用4號字與正文排齊,如“由文獻[8,10~14]可知”</p><p> 1.2 本論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進展</p><p> 1.3 本論文的主要內容</p><p> 1.4 本論文的結構安排</p><
98、p> 第2章 各章題序及標題小2號黑體</p><p> 2.1 各節(jié)點一級題序及標題小3號黑體</p><p> 正文另起一段,數(shù)字與標題之間空一格</p><p> 2.1.1 各節(jié)的二級題序及標題4號黑體</p><p> 正文另起一段,數(shù)字與標題之間空一格</p><p> 2.1.1.1 各
99、節(jié)的三級題序及標題小4號黑體</p><p> 正文另起一段,數(shù)字與標題之間空一格</p><p> 款標題 正文接排。本行縮進2字符,標題與正文空一格</p><p> (1)項標題 正文接排,本行縮進1字符,標題與正文空一格。</p><p><b> (2)項標題 </b></p><p
100、><b> 款標題</b></p><p> 2.2 頁眉、頁腳說明</p><p> 在版心上邊線隔一行加粗線,寬0.8mm(約2.27磅),其上居中打印頁眉。頁眉內容一律用“西南交通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字號用小四號黑體。頁碼置于頁眉右端,采用形式為:第M頁,具體設置參考模板。 </p><p> 2.3 段落、字體說明
101、</p><p> 每段首行縮進2字符,行距固定值20磅。正文用小4號宋體,西文和數(shù)字用小4號Times New Roman。按照GB3100~3102及GB7159-87的規(guī)定使用,即物理量符號、物理常量、變量符號(如:a(t) , (i-1)Tht<iTh , m , n)用斜體,計量單位(如:t·km)等符號均用正體。(設置字體快捷鍵ctrl+D)</p><p>
102、; 2.4 公式、插圖和插表說明</p><p> (公式居中寫,公式末不加標點,序號按章節(jié)編排,如有“假定,解”字樣,文字空兩格寫,若有對公式變量的說明,以分號結束。公式中用斜線表示“除”的關系時應采用括號,以免含糊不清,如1/(bcosx)。通常“乘”的關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寫成(a/b)cosx。具體格式如下)</p><p> 假定
103、 (2-1)</p><p><b> 式中 R—幅度;</b></p><p><b> θ—相位;</b></p><p><b> fc—載波頻率;</b></p><p> ?。ú鍒D圖題于圖下,小4號宋體,圖中若有分圖時,分圖
104、號用a)、b)等置于分圖之下。插圖與其圖題為一個整體,不得拆開排寫于兩頁。插圖處的該頁空白不夠排寫該圖整體時,則可將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寫,將圖移到次頁最前面。)</p><p> a)分圖a b)分圖b</p><p><b> 圖2-2 圖題</b></p><p> ?。ú灞肀硇蚺c表名置于
105、表上,小4號宋體,若有分頁,需在另一頁第一行添加續(xù)表。數(shù)字空缺的格內加“-”(占2個數(shù)字寬度)。表內文字或數(shù)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時,采用通欄處理方式。表內文字說明,起行空一格、轉行頂格、句末不加標點。)</p><p> 表2-1 形狀變化特征值及相應比例</p><p><b> 結 論</b></p><p><b> 正
106、文略</b></p><p><b> 致 謝</b></p><p><b> 正文略</b></p><p><b> 參考文獻</b></p><p> ?。▍⒖嫉闹形奈墨I排在前面,英文文獻排在后面。作者與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不寫“等,編著”等字樣
107、,如果版次是第一版,則省略。沒有引用書籍文字則不寫引用起止頁,且以“ . ”結束)</p><p><b> (著作圖書文獻)</b></p><p> 作者,作者. 書名. 版次. 出版社,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p><p> 作者. 書名. 出版社,出版年.</p><p><b> (翻譯圖書
108、文獻)</b></p><p> 作者. 書名. 譯者. 版次.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p><p><b> (學術刊物文獻)</b></p><p> 作者. 文章名. 學術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頁</p><p><b> (學術會議文獻)</b>&
109、lt;/p><p> 作者. 文章名. 編者名. 會議名稱,會議地址,年份.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p><p> ?。▽W位論文類參考文獻)</p><p> 研究生名. 學位論文題目. 學校及學位論文級別. 答辯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頁</p><p><b> 附 錄 1 標題</b></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某印染廠廢水處理工藝設計[畢業(yè)設計]
- 某印染廠廢水處理工藝設計[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文獻綜述]
- 某印染廠廢水處理工藝[開題報告]
- 印染廠廢水處理工藝選擇課程設計
- 某印染廠印染廢水處理工程改造研究.pdf
- mba論文某印染廠印染廢水處理工程改造研究pdf
- 印染廢水處理畢業(yè)論文--印染廢水處理工程設計
- 環(huán)境工程學課程設計-某印染廠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 畢業(yè)設計(論文)-印染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 某印染企業(yè)廢水處理工藝分析
- 畢業(yè)論文(設計)某泡皮廠廢水處理站工藝設計
- 環(huán)境工程課程設計---某印染廠工業(yè)廢水處理站設計
- 某屠宰場廢水處理工藝設計畢業(yè)論文
- 印染廢水處理工藝進展
- 畢業(yè)設計--wh印染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 畢業(yè)設計某味精廠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 某廠印染廢水處理改造方案_secret
- 無錫洗毛廠生產廢水處理工藝設計【畢業(yè)論文】
- 石化含油廢水處理工藝設計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論文3000噸每天印染廢水處理工程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