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吉林大學遠程教育</b></p><p> 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設計)</p><p> 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控制</p><p> 學生姓名 專 業(yè) 土木工程(工業(yè)與民用建筑方向)</p><p> 層次年級 20
2、10春專升本 學 號 201004719889 </p><p> 指導教師 職 稱 講 師 </p><p>
3、學習中心黑龍江佳木斯市委員會黨校 成 績 </p><p> 2012年 4 月 23 日</p><p><b> 摘 要</b></p><p> 混凝土的裂縫問題是一個普遍存在而又難于解決的工程實際問題。</
4、p><p> 本文從設計、材料、配合比、施工現場養(yǎng)護等方面對混凝土工程中常見的一些裂縫的成因進行了分析探討。針對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在混凝土結構設計、混凝土材料選擇、配合比優(yōu)化、以及施工現場的養(yǎng)護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裂縫發(fā)展的措施。</p><p> 依據相關文獻,并總結了混凝土裂縫的處理方法:表面處理法、填充法、灌漿法、結構補強法、混凝土置換法、電化學防護法、仿生自愈合法等。</p&
5、gt;<p> 關鍵詞:混凝土 裂縫 成因 控制 </p><p><b> 目 錄</b></p><p><b> 摘 要I</b></p><p><b> 前 言1</b></p><p><b> 第1章 概述2<
6、/b></p><p> 1.1 課題的提出2</p><p> 1.2 本論文的研究內容2</p><p> 1.3本論文的研究方法2</p><p> 第2章裂縫的成因4</p><p> 2.1 設計原因4</p><p> 2.2 材料原因4</p&
7、gt;<p> 2.3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原因5</p><p> 2.4 施工及現場養(yǎng)護原因5</p><p> 2.5使用原因(外界因素)6</p><p> 第3章 裂縫的控制措施7</p><p> 3.1 設計方面7</p><p> 3.1.1 設計中的‘抗’與‘放’7
8、</p><p> 3.1.2盡量避免結構斷面突變帶來應力集中7</p><p> 3.1.3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7</p><p> 3.1.4 設計上要注意容易開裂部位7</p><p> 3.1.5 重視構造鋼筋8</p><p> 3.2 材料選擇8</p><p>
9、; 3.3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8</p><p> 3.4 施工方面9</p><p> 3.4.1 模板的安裝及拆除9</p><p> 3.4.2 混凝土的制備10</p><p> 3.4.3 混凝土的運輸10</p><p> 3.4.4 混凝土的澆筑11</p><p
10、> 3.4.5 混凝土的養(yǎng)護12</p><p> 3.5 管理方面12</p><p> 3.6 環(huán)境方面13</p><p> 第4章 混凝土裂縫的處理方法15</p><p> 4.1 混凝土裂縫的處理方法15</p><p> 4.1.1.表面處理法15</p>&
11、lt;p> 4.1.2填充法15</p><p> 4.1.3灌漿法15</p><p> 4.1.4.結構補強法15</p><p> 4.1.5混凝土置換法15</p><p> 4.1.6電化學防護法15</p><p> 4.1.7仿生自愈合法16</p><p
12、> 4.2混凝土裂縫控制案例分析16</p><p> 4.2.1 在建工程發(fā)生裂縫描述16</p><p> 4.2.2 初步處理措施16</p><p> 4.2.3 以后施工過程中裂縫的防治措施16</p><p> 第5章 結論18</p><p> 5.1 混凝土裂縫產生原因1
13、8</p><p> 5.2 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措施18</p><p> 5.3 混凝土裂縫的處理方法18</p><p><b> 參考文獻20</b></p><p><b> 致 謝21</b></p><p><b> 前 言<
14、/b></p><p> 混凝土裂縫是人們可以接受的一種材料特性,只是如何使有害程度控制在某一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因為使用的混凝土是多種材料組成的一種混合體,且又是一種脆性材料,在受到溫度、壓力和外力的作用下,都有出現裂縫的可能性。</p><p> 混凝土結構裂縫在施工中產生的情況較為普遍,為避免有害裂縫的出現,確保工程質量,施工中應盡可能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控制或減少裂縫,使結
15、構裂縫的數量和寬度盡量減少減小。本文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并參考大量文獻資料,分析了混凝土裂縫產生原因,提出了防治對策,而且闡述了混凝土裂縫后的處理方法。</p><p><b> 第1章 概述</b></p><p><b> 1.1 課題的提出</b></p><p> 混凝土結構工程的裂縫,是一個帶著有普通性被
16、工程界很為關注的問題。有些裂縫的繼續(xù)擴展可能危及結構安全,因為結構的最終破壞往往是從裂縫開始的,成為結構的破壞的先兆,這主要是指荷載產生的裂縫;有些裂縫的出現造成工程滲漏,影響正常使用,是鋼筋銹蝕,保護層剝落,降低混凝土強度,嚴重損害工程耐久性,縮短工程使用壽命,這主要是指變形產生的裂縫;還有耦合作用下的裂縫和堿骨料反應膨脹應力引起的裂縫及凍融引起的裂縫。同時較大的結構裂縫,也為人的觀瞻難以接受,造成恐懼心理壓力,影響建筑美觀,為裝修造
17、成困難。由于產生裂縫的微觀與宏觀機理的復雜性、動態(tài)變化性,它也是困擾工程技術人員一個技術難題。</p><p> 1.2 本論文的研究內容</p><p> 本論文研究混凝土裂縫成因分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研究:</p><p><b> 1.設計原因 </b></p><p><b> 2.材料原因&l
18、t;/b></p><p> 3.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原因</p><p> 4.施工及現場養(yǎng)護原因</p><p><b> 5.使用原因</b></p><p> 針對混凝土裂縫成因的分析以下幾方面采取控制措施:</p><p><b> 1.設計方面</b>
19、</p><p><b> 2.材料選擇</b></p><p> 3.混凝土配合比設計</p><p><b> 4.施工方面</b></p><p><b> 5.管理方面</b></p><p><b> 6.環(huán)境方面</
20、b></p><p> 1.3本論文的研究方法</p><p> 圖1-1 技術研究路線</p><p><b> 裂縫的成因</b></p><p> 裂縫產生的形式和種類很多,有設計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施工過程的各種因素組合產生的,要根本解決混凝土中裂縫問題,還是需要從混凝土裂縫的形成原因人手。正確判
21、斷和分析混凝土裂縫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減少混凝土裂縫產生的最有效的途徑。裂縫原因是設計、施工、材料、環(huán)境及管理等相互影響的綜合性問題,解決裂縫控制問題應當采取綜合方法。由六項主要因素組成的控制鏈見圖2.1。</p><p> 結構 材料</p><p> 施工 工程結構裂縫控制鏈 地基 </p><
22、p> 環(huán)境 裂縫處理 </p><p> 圖2.1 工程結構裂縫控制鏈</p><p> 2.1 設計原因 </p><p> 1.設計結構中的斷面突變而產生的應力集中所產生的構件裂縫。 </p><p> 2.設計中對構件施加預應力不當,造成構件的裂縫(偏心、應力過大等)。 <
23、/p><p> 3.設計中構造鋼筋配置過少或過粗等引起構件裂縫(如墻板、樓板)。 </p><p> 4.設計中未充分考慮混凝土構件的收縮變形。 </p><p> 5.設計中采用的混凝土等級過高,造成用灰量過大,對收縮不利。</p><p> 6.菏載收縮,使用環(huán)境溫度變化,管線配置不當,保護層厚度不足,抗溫度收縮配筋不足。 </
24、p><p><b> 2.2 材料原因 </b></p><p> 1.粗細集料含泥量過大,造成混凝土收縮增大。集料顆粒級配不良或采取不恰當的間斷級配,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縮的增大,誘導裂縫的產生。 </p><p> 2.骨料粒徑越細、針片含量越大,混凝土單方用灰量、用水量增多,收縮量增大。 </p><p> 3.混
25、凝土外加劑、摻和料選擇不當、或摻量不當,嚴重增加混凝土收縮。 </p><p> 4.水泥品種原因,礦渣硅酸鹽水泥收縮比普通硅酸鹽水泥收縮大、粉煤灰及礬土水泥收縮值較小、快硬水泥收縮大。 </p><p> 5.水泥等級及混凝土強度等級原因:水泥等級越高、細度越細、早強越高對混凝土開裂影響很大?;炷猎O計強度等級越高,混凝土脆性越大、越易開裂。</p><p>
26、 2.3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原因 </p><p> 1.設計中水泥等級或品種選用不當。 </p><p> 2.配合比中水灰比(水膠比)過大。 </p><p> 3.單方水泥用量越大、用水量越高,表現為水泥漿體積越大、坍落度越大,收縮越大。 </p><p> 4.配合比設計中砂率、水灰比選擇不當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偏差,導致混凝土離
27、淅、泌水、保水性不良,增加收縮值。 </p><p> 5.配合比設計中混凝土膨脹劑摻量選擇不當。 </p><p> 2.4 施工及現場養(yǎng)護原因 </p><p> 1.現場澆搗混凝土時,振搗或插入不當,漏振、過振或振搗棒抽撤過快,均會影響混凝土的密實性和均勻性,誘導裂縫的產生。 </p><p> 2.拌和不均勻(特別是摻用摻合料
28、的混凝土),攪拌時間不足或過長,拌和后到澆筑時間間隔過長,易產生裂縫。</p><p> 3.連續(xù)澆筑時間過長,接茬處理不當,易產生裂縫。</p><p> 4.高空澆注混凝土,風速過大、烈日暴曬,混凝土收縮值大。 </p><p> 5.對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缺少兩次抹面,易產生表面收縮裂縫。 </p><p> 6.大體積混凝土澆注
29、,對水化計算不準、現場混凝土降溫及保溫工作不到位,引起混凝土內部溫度過高或內外溫差過大,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 </p><p> 7.現場養(yǎng)護措施不到位,混凝土早期脫水,引起收縮裂縫。 </p><p> 8.現場模板拆除不當,引起拆模裂縫或拆模過早。 </p><p> 9.現場預應力張拉不當(超張、偏心),引起混凝土張拉裂縫。 </p>&l
30、t;p> 這些因素都會造成混凝土較大的收縮,產生龜裂裂縫或疏松裂縫,致使混凝土微觀裂縫迅速擴展,形成宏觀裂縫。養(yǎng)護是使混凝土正常硬化的重要手段。養(yǎng)護條件對裂縫的出現有著關鍵的影響。在標準養(yǎng)護條件下,混凝土硬化正常,不會開裂,但只適用于試塊或是工廠的預制件生產,現場施工中不可能擁有這種條件。但是必須注意到,現場混凝土養(yǎng)護越接近標準條件,混凝土開裂可能性就越小。 </p><p> 2.5使用原因(外界因素
31、) </p><p> 1.構筑物基礎不均勻沉降,產生沉降裂縫。 </p><p> 2.野蠻裝修,隨意拆除承重墻或鑿洞等,引起裂縫。 </p><p> 3.周圍環(huán)境影響,酸、堿、鹽等對構筑物的侵蝕,引起裂縫。 </p><p> 4.意外事件,火災、輕度地震等引起構筑物的裂縫。</p><p> 5.使用
32、中短期或長期超載。</p><p> 6.結構構件各區(qū)域溫度、濕度差異過大。</p><p> 第3章 裂縫的控制措施</p><p><b> 3.1 設計方面 </b></p><p> 3.1.1 設計中的‘抗’與‘放’ </p><p> 在建筑設計中應處理好構件中‘抗’與‘
33、放’的關系。所謂‘抗’就是處于約束狀態(tài)下的結構,沒有足夠的變形余地時,為防止裂縫所采取的有力措施,而所謂‘放’就是結構完全處于自由變形無約束狀態(tài)下,有足夠變形余地時所采取的措施。 </p><p> 設計人員應靈活地運用‘抗一放’結合、或以‘抗’為主、或以‘放’為主的設計原則。來選擇結構方案和使用的材料。 </p><p> 3.1.2盡量避免結構斷面突變帶來應力集中</p>
34、;<p> 如因結構或造型方面原因等而不得以時,應充分考慮采用加強措施。 </p><p> 3.1.3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p><p> 在常見的混凝土裂縫中,有相當部分都是由于混凝土收縮而造成的。要解決由于收縮而產生的裂縫,可在混凝土中摻用膨脹劑來補償混凝土的收縮,實踐證明,效果是很好的。 </p><p> 3.1.4 設計上要注意
35、容易開裂部位</p><p> 根據調查,各類結構的易裂部位如下:</p><p> 1.框架機構和剪力墻結構房屋中的現澆混凝土樓板易裂部位</p><p> (1)房屋平面體形有較大凹凸時,在凹凸交接處的樓板;</p><p> (2) 兩端陽角處及山墻處的樓板;</p><p> (3) 房屋南面外墻設大
36、面積玻璃窗時,與南向外墻相鄰的樓板;</p><p> (4) 房屋頂層的屋面層</p><p> (5) 與周梁、柱、墻等構件整澆且受約束較強的樓板;</p><p> (6) 樓板中有預埋管線時,洞的四角處;</p><p> (7) 樓板開距形洞時,洞的四角處;</p><p> (8) 設有后澆帶的樓
37、板,沿后澆帶兩側部位。</p><p> 2.框架結構房屋中的框架梁在以下部位易出現裂縫</p><p> (1) 頂層縱向和橫向框架梁的截面上部區(qū)域;</p><p> (2) 長度較長的端部或中部縱向框架梁;</p><p> (3) 橫向框架梁截面中部。</p><p> 3.剪力墻結構房屋中在以往部位
38、易出現裂縫</p><p><b> (1) 端山墻;</b></p><p> (2) 開間內縱墻;</p><p> (3) 頂層和底層墻體;</p><p> (4) 長度較大(>10m)的墻。</p><p> 4.當冬季停工春季再繼續(xù)施工時,地下室在以下部位易出現裂縫。<
39、/p><p> (1) 地下室頂板;</p><p> (2) 地下室的窗上墻和窗下墻。</p><p> 對以上易出現裂縫的部位,目前在設計中通常采用了“放”、“抗”或“抗放結合”的控制裂縫措施,工程經驗表明在于材料、施工等部位密切配合的情況下,可取得較好的效果。</p><p> 3.1.5 重視構造鋼筋</p><
40、;p> 在結構設計中,設計人員應重視對于構造鋼筋的配置,特別是于樓面、墻板等薄壁構件更應注意構造鋼筋的直徑和數量的選擇。 </p><p><b> 3.2 材料選擇 </b></p><p> 1.根據結構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及水泥品種、等級,盡量避免采用早強高的水泥。 </p><p> 2.選用級配優(yōu)良的砂、石原材
41、料,含泥量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 </p><p> 3.積極采用摻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劑。摻合料和外加劑目標已作為混凝土的第五、六大組份,可以明顯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 </p><p> 4.正確掌握好混凝土補償收縮技術的運用方法。對膨脹劑應充發(fā)考慮到不同品種、不同摻量所起到的不同膨脹效果。應通過大量的試驗確定膨脹劑的最佳摻量。 <
42、/p><p> 3.3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p><p> 1.混凝土配合比除應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的規(guī)定,根據要求的強度等級、抗?jié)B等級、耐久性及工作性等進行配合比設計外,其配制的混凝土還應符合4.3.2-4.3.10的規(guī)定。</p><p> 2.干縮率?;炷?0d的干縮率易小于0.06%。</p><p> 3.
43、坍落度。在滿足施工要求的條件下,盡量采用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基礎、梁、樓板、屋面用的混凝土坍落度易小于120mm,柱、墻用的混凝土坍落度宜小于150mm;混凝土采用泵送時,高層建筑用的混凝土坍落度根據泵送高度宜控制在180mm左右,多層及高層建筑底部的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50mm。</p><p> 4.用水量。不宜大于170kg/m3。</p><p> 5.水泥用量。普通強度等級
44、的混凝土宜為270-450千克每立方米,高強混凝土不宜大于550千克每立方米。</p><p> 6.水膠比。應采用適當較小的水膠比?;炷了z比不已大于0.60。</p><p> 7.砂率。在滿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應采用較小的砂率。</p><p> 8.宜采用引氣劑或引氣減水劑。</p><p> 9.配合比設計人員應深入施工
45、現場,依據施工現場的澆搗工藝、操作水平、構件截面等情況,合理選擇好混凝土的設計坍落度,針對現場的砂、石原材料質量情況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協(xié)助現場搞好構件的養(yǎng)護工作。 </p><p><b> 3.4 施工方面</b></p><p> 3.4.1 模板的安裝及拆除</p><p> 1.模板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
46、別、施工程序、施工工具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wěn)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筑混凝土的自重、側壓力、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荷載,以及上層機構施工時產生的荷載。</p><p> 2.安裝的模板須構造緊密、不漏漿、不滲水,不影響混凝土均勻性及強度發(fā)展,并能保證構件形狀正確規(guī)整。</p><p> 3.安裝模板時,為確保保護層厚度,應準確配置混凝土墊塊和鋼筋定位
47、器等。</p><p> 4.模板的支撐立柱應置于堅實的地面上,并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和穩(wěn)定性,間距適度,防止支撐沉陷,引起模板變形。上下層模板的支撐立柱應對準。</p><p> 5.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順序及相應的施工安全措施在制定施工技術方案時應考慮周全。拆除模板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拆除模板及支架應隨拆隨清運,不得對樓層形成局部過大的施工荷載。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時混凝土結構
48、可能尚未形成設計要求的受力體系,必要時應加設臨時支撐。</p><p> 6.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無設計要求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表3.1的規(guī)定。</p><p> 7.后澆帶模板的支架及拆除易被忽視,由此常造成結構缺陷,應予以特別注意,須嚴格按施工技術方案執(zhí)行。</p><p> 8.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
49、求的強度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載;當施工荷載所產生的效應比使用荷載的效應更為不利時,必須經過核算并加設臨時支撐。</p><p> 表3.1 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p><p> 3.4.2 混凝土的制備</p><p> 1.應優(yōu)先采用預拌混凝土,其質量應符合《預拌混凝土》GB/T14902的規(guī)定進行外,對品質、種類相同的混凝土,原則上要在同一預拌混
50、凝土廠訂貨。如在兩家或兩家以上的預拌混凝土廠訂貨時,應保證各預拌混凝土廠所用主要材料及配合比相同,制備工藝條件基本相同。</p><p> 2.施工者要事先制定好關于混凝土制備的技術操作規(guī)程和質量控制措施。</p><p> 3.4.3 混凝土的運輸</p><p> 1.運輸混凝土時,應能保持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勻性,不應產生分層離析現象,運送容器應不漏漿,內壁
51、關滑平整,具有防曬、防風、防雨雪、防寒設施,并宜快速運輸。運送頻率,應保證混凝土施工的連續(xù)性。</p><p> 2.運輸車在裝料前應將車內殘余混凝土及積水排盡。當需在卸料前補摻外加劑調整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時,外加劑摻入后運輸車應進行快速攪拌,攪拌時間應由實驗確定。</p><p> 3.運至澆搗地點混凝土的坍落應符合要求,當有離析時,應進行二次攪拌,攪拌時間應由實驗確定。嚴禁向運輸
52、到澆筑地點的混凝土中任意加水。</p><p> 4.由攪拌、運輸到澆筑入模當氣溫不高于25℃時,持續(xù)時間不宜大于90min,當氣溫高于25℃時,持續(xù)時間不宜大于60min。當混凝土中摻加外加劑或采用快硬水泥時,持續(xù)時間應由實驗確定。</p><p> 3.4.4 混凝土的澆筑</p><p> 為了獲得勻質密實的混凝土,澆筑時要考慮結構的澆筑區(qū)域、構件類別、
53、鋼筋配置狀況以及混凝土拌和物的品質,選用適當機具與澆筑方法。</p><p> 澆筑之前要檢查模板及其支架、鋼筋及保護層厚度、預埋件等的部位、尺寸,確認正確無誤后,方可進行澆筑。同時,還應檢查對澆筑混凝土有無障礙,必要時予以修正。</p><p> 制定施工方案時應考慮工程情況和實際工作能力,使各環(huán)節(jié)的施工能力應與混凝土的一次澆筑量相適應,必要時混凝土的連續(xù)澆筑。</p>
54、<p> 對現場澆筑的混凝土要進行監(jiān)控,運抵現場的混凝土坍落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時,可采取經實驗確認的可靠方法調整坍落度,嚴禁隨意加水。在降雨雪時不宜在露天澆筑混凝土。</p><p> 澆筑墻、柱等較高構件時,一次澆筑高度以混凝土不離析為準,一般每層不超過500m,搗平后再澆筑上層,澆筑時要注意振搗到位時混凝土充滿端頭角落。</p><p> 當樓板、梁、墻、柱一起澆筑時,
55、先澆筑墻、柱,待混凝土沉實后,再澆筑梁和樓板。當樓板與梁一起澆筑時,先澆筑梁,再澆筑樓板。</p><p> 澆筑時要防止鋼筋、模板、定位筋等的移動和變形。</p><p> 澆筑的混凝土要充填到鋼筋、埋設物周圍及模板內各角落,要振搗密實,不得漏振,也不得過振,更不得用振搗器拖趕混凝土。</p><p> 分層澆筑混凝土時,要注意使上下層混凝土一體化。應在下一
56、層混凝土出凝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在澆筑上層混凝土時,須將振搗器插入下一層混凝土5cm左右以便形成整體。</p><p> 由于混凝土的泌水、骨料下沉,移產生塑性收縮裂縫,此時應對混凝土表面進行壓實抹光;在澆筑混凝土時,如遇高溫、太陽暴曬、大風天氣,澆筑后應立即用塑料膜覆蓋,避免發(fā)生混凝土表面硬結。</p><p> 對大體積混凝土,應控制澆筑后的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及其與表面的溫差
57、、混凝土表面與環(huán)境的溫差,內部最高溫度一般不高于70℃,內外溫差不超過25℃,混凝土表面與環(huán)境差不超過15℃。</p><p> 滑模施工時應保持模板平整光潔,并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凝結時間與滑模速率匹配,防止滑模時產生拉裂、塌陷。</p><p> 板類混凝土面層澆筑完畢后,應在初凝前進行二次抹壓。</p><p> 應按設計要求合理設置后澆帶,后澆帶混凝土的澆
58、筑時間應符合設計要求,當無設計要求時,后澆帶易在其兩側混凝土齡期8周后再行澆筑,且應加強該處混凝土的養(yǎng)護工作。</p><p> 施工縫初澆筑混凝土前,應將接茬處剔鑿干凈,澆水濕潤,并在接茬處鋪水泥砂漿或涂混凝土界面劑,保證施工縫結合良好。</p><p> 3.4.5 混凝土的養(yǎng)護</p><p> 養(yǎng)護是防止混凝土產生裂縫的重要措施,必須充分重視,并制定養(yǎng)
59、護方案,派專人養(yǎng)護工作。</p><p> 混凝土澆注完畢,在混凝土凝結后即須進行妥善的保溫、保濕養(yǎng)護,盡量避免急劇變化、振動以及外力的擾動。</p><p> 澆筑后采用覆蓋、曬水、噴霧或用薄膜保濕等養(yǎng)護措施;保溫、保濕養(yǎng)護時間,對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抗?jié)B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p><
60、;p> 底版和樓板等平面結構構件,混凝土澆筑收漿和抹壓后,用塑料薄膜覆蓋,防止表面水份蒸發(fā),混凝土硬化至可上人時,可揭去塑料薄膜,鋪上麻袋或草簾,用水澆透,有條件時盡量蓄水養(yǎng)護。</p><p> 截面較大的柱子,宜用濕麻袋圍裹噴水養(yǎng)護,或用塑料膜圍裹自生養(yǎng)護,也可涂刷養(yǎng)護液。</p><p> 墻體混凝土澆筑完畢,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1-3d)后,必須時應及時松動兩側模板,離
61、縫約3-5mm,在墻體頂部架設淋水管,噴淋養(yǎng)護。拆除模板后,應在墻兩側掛麻袋或草簾等覆蓋物,避免陽光直照墻面,連續(xù)噴水養(yǎng)護時間符合5.6.3條規(guī)定;地下室外墻宜盡早回填土。</p><p> 冬期施工不能向裸露部位的混凝土直接澆水養(yǎng)護,應用塑料薄膜和保溫材料進行保溫、保濕養(yǎng)護。保溫材料的厚度應經熱工計算確定。</p><p> 當混凝土外加劑對養(yǎng)護有特殊要求時,應嚴格按其要求進行養(yǎng)護。
62、</p><p><b> 3.5 管理方面</b></p><p> 應當確定科學的控制裂縫標準,合理的選擇施工進度,避免在混凝土施工中過分搶修工期,監(jiān)督混凝土施工中制定的各項技術措施,必須嚴格執(zhí)行。不應當預先指定設計及施工方法,設計圖紙上不應指定施工單位采用尚不成熟的外加劑。施工過程中及驗收后發(fā)現有少量的裂縫,應當采取化學灌漿方法和封閉方法加以處理,輕微的收縮
63、裂縫不應作為“事故”處理,不應降低工程質量標準,采取適當措施以確保結構物的正常耐久使用,完全滿足設計要求。除非承載力嚴重不足,不要輕易打掉重建,耗費巨資補強加固。注意到同一設計單位設計,同一材料供應單位,同一施工單位施工,在相同環(huán)境中,裂縫程度卻完全不同,這是常遇到的現象,其要害是“非均質性”,裂縫控制的作用效應及抗力都是高度離散性和隨機性的問題。</p><p><b> 3.6 環(huán)境方面</
64、b></p><p> 注意施工的季節(jié),環(huán)境的溫濕度及氣象變化對混凝土變形性能的影響,嚴格控制現場坍落度、防風、及時和氣象站保持緊密聯系,應當盡可能在較低的溫度環(huán)境中開始澆灌混凝土,中間特別注意急劇降溫、急劇干燥對混凝土的不利影響。注意暴雨中不能澆灌混凝土。</p><p> 具體溫度的控制方法:</p><p> ?。?)盡量選用低熱或中熱水泥,如礦渣水
65、泥、粉煤灰水泥等。 ?。?)采用改善骨料級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摻混合料,加引氣劑或塑化劑等措施以減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將水泥用量盡量控制在450kg/m3以下。 ?。?)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 ?。?)改善骨料級配,摻加粉煤灰或高效減水劑等來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 ?。?)改善混凝土的攪拌加工工藝,在混凝土中摻加一定量的具有減水、增塑、緩凝等作用的外加劑,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保水性,
66、降低水化熱,推遲熱峰的出現時間。 ?。?)熱天澆筑混凝土時減少澆筑厚度,利用澆筑層面散熱或采用搭設遮陽板等輔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溫升,降低澆筑混凝土的溫度。 ?。?)如果是大體積混凝土,因為溫度應力與結構尺寸相關,混凝土結構尺寸越大,溫度應力越大,所以在混凝土中埋設水管,通入冷水降溫,減小混凝土的內外溫差,減小約束。 ?。?)拌合混凝土時加水或用水將碎石冷卻以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澆筑混凝土時,預留溫度收縮縫。 (9)是
67、減小約束,澆筑混凝土前宜在基巖和老混凝土上鋪設5mm左右的砂墊層或使用瀝青等材料涂</p><p> 第4章 混凝土裂縫的處理方法</p><p> 4.1 混凝土裂縫的處理方法</p><p> 4.1.1.表面處理法</p><p> 表面涂抹和表面貼補法表面涂抹適用范圍是漿材難以灌入的細而淺的裂縫,深度未達到鋼筋表面的發(fā)絲裂縫
68、,不漏水的縫,不伸縮的裂縫以及不再活動的裂縫。表面貼補(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適用于大面積漏水(蜂窩麻面等或不易確定具體漏水位置、變形縫)的防滲堵漏。</p><p><b> 4.1.2填充法 </b></p><p> 用修補材料直接填充裂縫,一般用來修補較寬的裂縫,作業(yè)簡單,費用低。寬度小于0.3mm,深度較淺的裂縫、或是裂縫中有充填物,用灌漿法很難達到效果
69、的裂縫、以及小規(guī)模裂縫的簡易處理可采取開V型槽,然后作填充處理。 </p><p><b> 4.1.3灌漿法</b></p><p> 此法應用范圍廣,從細微裂縫到大裂縫均可適用,處理效果好。利用壓送設備(壓力0.2~0.4Mpa)將補縫漿液注入砼裂隙,達到閉塞的目的,該方法屬傳統(tǒng)方法,效果很好。也可利用彈性補縫器將注縫膠注入裂縫,不用電力,十分方便效果也很理想
70、。 </p><p> 4.1.4.結構補強法</p><p> 因超荷載產生的裂縫、裂縫長時 間不處理導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災造成的裂縫等影響結構強度可采取結構補強法。包括斷面補強法、錨固補強法、預應力法等混凝土裂縫處理效果的檢查包括修補材料試驗;鉆心取樣試驗;壓水試驗;壓氣試驗等。</p><p> 4.1.5混凝土置換法</p><
71、;p> 混凝土置換法是處理嚴重損壞混凝土的一種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將損壞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換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換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漿、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漿。</p><p> 4.1.6電化學防護法</p><p> 電化學防腐是利用施加電場在介質中的電化學作用,改變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所處的環(huán)境狀態(tài),鈍化鋼筋,以達到防腐的目的。陰極防護法、氯
72、鹽提取法、堿性復原法是化學防護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種方法。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防護方法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較小,適用鋼筋、混凝土的長期防腐,既可用于已裂結構也可用于新建結構。</p><p> 4.1.7仿生自愈合法</p><p> 仿生自愈合法是一種新的裂縫處理方法,它模仿生物組織對受創(chuàng)傷部位自動分泌某種物質,而使創(chuàng)傷部位得到愈合的機能,在混凝土的傳統(tǒng)組分中加入某些特殊組分(如含粘結劑的液芯
73、纖維或膠囊),在混凝土內部形成智能型仿生自愈合神經網絡系統(tǒng),當混凝土出現裂縫時分泌出部分液芯纖維可使裂縫重新愈合[4]。</p><p> 4.2混凝土裂縫控制案例分析</p><p> 4.2.1 在建工程發(fā)生裂縫描述 </p><p> 某小區(qū)在建某棟樓為六層磚混結構,在砌磚基礎前用商品混凝土做300mm厚墊層,其中商品混凝土的配比及相關參數如下:該商品混
74、凝土強度等級為C15,落度為110-130mm,水泥強度等級為P32.5,細骨料的細度模數為2.5,粗骨料最大粒徑為31.5mm,,減水劑摻量為1.6%,摻平電Ⅰ級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為: 水泥:細骨料:水:摻合料:外摻劑=257:739:1156:180:64:4.0(每M3)?;炷翝仓戤吅?,又按照要求對其進行了規(guī)定時間的養(yǎng)護。但是,在墊層的某些部位還是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裂縫。經現場檢查發(fā)現,裂縫大部分屬表面裂縫,長短不等,尺寸在
75、20mm -400mm之間,多出現在拐角等部位,形狀沒有任何規(guī)律。結構內部將產生應力,當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時即產生溫度裂縫。 </p><p> 4.2.2 初步處理措施 </p><p> 基礎混凝土墊層存在部分嚴重收縮縫,經勘察為表面收縮裂縫。對于基礎混凝土墊層存在部分收縮裂縫問題,采用人工沿裂縫每邊各50mm鑿除,用水沖洗干凈后,用C20細石混凝土重新澆筑,待終凝后澆水養(yǎng)護。
76、完畢后使聚合砂漿保持一定時間的濕潤狀態(tài),初凝后養(yǎng)護7天以上。實踐結果證明,對于混凝土墊層,該加固處理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p><p> 4.2.3 以后施工過程中裂縫的防治措施 </p><p> ?。?)混凝土收縮值的大小和水泥品種、用量、拌和用水量、骨料規(guī)格、振搗密實性和養(yǎng)護好壞有關,應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和砂率。 ?。?)為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防止開裂,提高混凝
77、土的耐久性,正確使用外加劑也是減少開裂的措施之一,可摻加高效減水劑來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 ?。?)在炎熱環(huán)境中降低混凝土表面溫度,如用冷水拌合、覆蓋模板及底板、避開一日中最熱時間施工等。 ?。?)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炷翝仓笠皶r覆蓋,終凝后盡早進行養(yǎng)護,應遮擋太陽直射或灑濕周圍場地等。如遇風季,需設置擋風設施,適當延長養(yǎng)護時間。 (5)在澆筑混凝土時,如確實需要,必須經務實處理后再作預制場地,還要保證模板有足
78、夠的強度和剛度,支撐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勻,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模板和地基被水浸泡。</p><p><b> 第5章 結論</b></p><p> 5.1 混凝土裂縫產生原因</p><p> 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主要有:</p><p> 設計方面存在斷面突變、施加預應力不當、鋼筋配置過少或過粗、未充分考
79、慮混凝土構件的收縮變形、混凝土等級過高、菏載收縮的原因。</p><p> 材料選擇方面存在粗細集料含泥量過大、骨料粒徑太細、混凝土外加劑和摻和料選擇不當、水泥品種原因、水泥等級及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原因。</p><p>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面存在水泥等級或品種選用不當、水灰比過大、水泥用量越大和用水量越高、砂率和水灰比選擇不當、混凝土膨脹劑摻量選擇不當。</p><
80、p> 施工及現場養(yǎng)護方面主要有混凝土振搗或插入不當、拌和不均勻、連續(xù)澆筑時間過長、現場養(yǎng)護措施不到位、現場模板拆除和預應力張拉不當等原因。</p><p> 5.2 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措施</p><p> 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措施主要有:</p><p> 設計方面從設計中的抗與放相結合,避免結構斷面突變帶來應力集中、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重視構造鋼筋等
81、控制措施。</p><p> 材料選擇從選擇合適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及水泥品種、等級和級配優(yōu)良的砂、石原材料,積極采用摻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劑等控制措施。</p><p>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從干縮率、坍落度、用水量、水泥用量、水膠比、砂率的配制,采用引氣劑或引氣減水劑等控制措施。</p><p> 施工方面從模板的安裝及拆除,混凝土的制備、運輸、澆筑和養(yǎng)護等進行控制
82、。</p><p> 管理方面應當確定科學的控制裂縫標準,合理的選擇施工進度。并且在環(huán)境方面應注意施工的季節(jié),環(huán)境的溫濕度,嚴格控制現場坍落度、防風、及時和氣象站保持緊密聯系。</p><p> 5.3 混凝土裂縫的處理方法</p><p> 通過本文的研究,混凝土裂縫處理的方法主要有:表面處理法、填充法、灌漿法、結構補強法、混凝土置換法、電化學防護法、仿生自
83、愈合法。</p><p> 裂縫是混凝土結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它的出現不僅會降低建筑物的抗?jié)B能力,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會引起鋼筋的銹蝕,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響建筑物的承載能力,因此要對混凝土裂縫進行認真研究、區(qū)別對待,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處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種有效的預防措施來預防裂縫的出現和發(fā)展,保證建筑物和構件安全、穩(wěn)定地工作。</p><p> 綜上所述,對
84、于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需要經過設計、監(jiān)理、施工及使用方等多方面的配合。隨著當今我們對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不斷深入,材料科學的不斷發(fā)展和建筑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相信混凝土裂縫問題將會逐漸得以圓滿地解決。</p><p><b> 參考文獻</b></p><p> ?。?]徐榮年,徐欣磊.工程結構裂縫控制——“王鐵夢法”應用事例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
85、業(yè)出版社,2005.</p><p> ?。?]何星華,高小旺.建筑工程裂縫防治指南[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p><p> ?。?]韓素芳,耿維恕.鋼筋混泥土結構裂縫控制指南[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12.</p><p> [4]過鎮(zhèn)海,時旭東.鋼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5.</p&g
86、t;<p> ?。?]曲德仁.混凝土質量控制[M].北京:中國工業(yè)出版社,2003.</p><p> ?。?]鞠麗艷.混凝土裂縫抑制措施的研究進展[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5. </p><p> ?。?]郭仕萬,肖欣,趙和平.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縫控制[M]. 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0.11. </p><p> ?。?]鞠麗
87、艷,張雄.混凝土裂縫防治的兩種新方法[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 7.</p><p><b> 致 謝</b></p><p> 本文額要感謝老師的指導,使論文才得以順利完成;感謝浙江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曾經為我授過課的老師,感謝浙江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建工系的全體老師,是他們的言傳身教,才使我日有所長,學有所成;感謝我的朋友和同學,兩年來對我學習、生
88、活的關心和幫助。</p><p> 感謝我的爸爸媽媽,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養(yǎng)育之恩,無以回報,你們永遠健康快樂是我最大的心愿。 </p><p> 在論文即將完成之際,我的心情無法平靜,從開始進入課題到論文的順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師長、同學、朋友給了我無言的幫助,在這里請接受我誠摯的謝意!</p><p><b> 二○一二年六月</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民建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初探
- 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控制
- 工民建中混凝土結構性裂縫控制
- 工民建中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技術的應用
- 畢業(yè)論文--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控制
- 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控制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論文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控制
- 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控制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論文:《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控制》
- 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控制畢業(yè)論文
- 工民建畢業(yè)設計
- 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控制——畢業(yè)論文
- 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控制 畢業(yè)論文
- 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控制畢業(yè)論文
- 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控制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論文-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控制
- 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控制——畢業(yè)論文
- 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控制畢業(yè)論文
- 淺談工民建混凝土裂縫的原因和控制的措施
- 淺談工民建混凝土裂縫的原因和控制的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