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揚第五街坊辦公樓空調系統(tǒng)設計【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本科畢業(yè)論文(設計)</p><p> 題 目:諸暨賓館客房樓中央空調設計</p><p> 學 院:</p><p> 學生姓名:</p><p> 專 業(yè):建筑環(huán)境與設備工程</p><p> 班 級:</p><p> 指導教師:</p&

2、gt;<p> 起止日期:</p><p><b>  目 錄</b></p><p><b>  前言4</b></p><p>  1工程的基本資料5</p><p>  1.1室外氣象參數(shù)5</p><p>  1.2室內設計參數(shù)5</p

3、><p>  1.3建筑物圍護結構信息5</p><p>  1.3.1建筑物墻體5</p><p>  1.3.2 建筑物窗體及遮陽設施6</p><p>  1.3.3 采暖設計中的參數(shù)6</p><p><b>  2室內負荷計算8</b></p><p>

4、  2.1一層負荷計算及數(shù)據(jù)匯總9</p><p>  2.2六七層負荷計算及數(shù)據(jù)匯總24</p><p>  3 設備的計算與選用,機組的配件與選擇46</p><p>  3.1 氣流組織46</p><p>  3.1.1氣流組織的基本要求46</p><p>  3.1.2空氣分布器46</

5、p><p>  3.1.3氣流組織的方式及其設計計算48</p><p>  3.2設備選型50</p><p><b>  4 水力計算52</b></p><p>  5 管道保溫與系統(tǒng)消聲、減震設計57</p><p>  5.1管道保溫防腐57</p><p>

6、;  5.2 減震和消聲57</p><p><b>  小結59</b></p><p><b>  參考文獻60</b></p><p>  上海市金揚第五街坊辦公樓空調系統(tǒng)設計</p><p><b>  摘 要</b></p><p>

7、;  此建筑為行政信息樓,屬于辦公建筑,對此建筑進行夏季空調設計,維持室內溫度為26度,衛(wèi)生間不設空調。此建筑的房間類型有辦公室、會議室、教室、閱覽室等,不同功能的房間,人員和設備數(shù)量不同,照明設備是熒光燈,散熱設備是飲水器、電腦、打印機和復印機。在進行空調設計時,為了能達到人們舒適性的要求,同時考慮節(jié)能,采用了空氣—水系統(tǒng)。首先對該工程分析,地點設在上海,查找上海地區(qū)的相關信息資料,比如室外的氣象參數(shù)等;然后進行冷負荷計算,主要是圍護

8、結構(包括窗和墻體)、人員、設備、照明的散熱,主要考慮人員的散濕量,其他的散濕量不考慮;第三是氣流組織計算,涉及的主要的內容是空調系統(tǒng)的選擇、送風情況的計算、風機盤管的選擇等;第四風管、水管的設計計算,根據(jù)施工圖,完成風管和水管的初步布置,畫出系統(tǒng)的軸測圖,進行水力計算,選取合適的管徑,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空調系統(tǒng)的布置圖紙;最后對設計內容進行總結和完善。</p><p>  [關鍵詞] 空調系統(tǒng);冷負荷;氣流組

9、織;水系統(tǒng);風系統(tǒng)</p><p>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Of Shanghai JinYang Fifth Neighborhood Office Building</p><p>  [Abstract] This building is administrative information building,office build

10、ing, building belong to summer air-conditioning design,maintain indoor temperature is 26 degrees, toilet without air-conditioning. The room types of this building is office,conference room,classroom,reading room,the quan

11、tity of personnel and equipment is different in the different function room. The main heat equipment are drinking fountains, computer,printer and copier. In the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in order to reach </p><

12、p>  [Key Words]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ld load; the air; water system; the wind syste</p><p><b>  前言</b></p><p>  近年來,我國居民住房條件改善較快,住房結構日趨合理化、高檔化,商品房面積超過100平方米以上的套房、復式住宅、高級公寓、別

13、墅迅速增加,無論是窗機、壁掛機還是柜式機,都不能達到多居室房間同時制冷或制熱,保持整體恒溫的效果。能夠提供大面積恒溫的只有中央空調。但是,中央空調設施龐大而復雜,歷來是高級賓館、豪華酒店的專用品,作為家庭住戶很難享受中央空調的舒適。 基于此,近年來,國內空調一線品牌海爾、格力等先后推出小型中央空調系列產(chǎn)品,搶占市場高點。目前,中國涉及生產(chǎn)戶式中央空調的100多家企業(yè),真正具有規(guī)模只有30家左右,年產(chǎn)量約15萬臺。戶式中央空調雖然

14、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收入較高城市的普及速度異常迅速。我國未來一年內有25.5%的消費家庭預計購買空調。我國除了存在53.5%的未購市場外,已擁有空調器家庭的潛在需求市場仍然很大,這些都為戶式中央空間提供廣闊發(fā)展空間。在50%的實現(xiàn)率下,到2005年我國戶式中央空調預期購買率為5%,市場銷售量為20萬套,潛在市場價值高達80個億。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我國市場經(jīng)濟的大發(fā)展,各地都在興建高標準的辦公樓。辦公樓的建筑水準和設備水準&

15、lt;/p><p>  在現(xiàn)代的辦公大樓中,通過采用舒適性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保證了辦公人員在工作生產(chǎn)時的舒適性感覺。具體而言,我們研究、設計的目的除了滿足室內空氣溫度、濕度和速度方面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滿足其舒適性方面的要求。</p><p><b>  1工程的基本資料</b></p><p><b>  1.1室外氣象參數(shù)</b&

16、gt;</p><p><b>  地點:上海市</b></p><p><b>  室外設計參數(shù):</b></p><p>  夏季室外計算干球溫度:35.0℃ 夏季室外計算濕球溫度: 28.2℃</p><p>  夏季大氣壓力: 100.17kPa 夏季室外平均風速:

17、2.70m/s</p><p><b>  1.2室內設計參數(shù)</b></p><p>  室內設計溫度25℃,相對濕度60%</p><p>  1.3建筑物圍護結構信息</p><p>  1.3.1建筑物墻體</p><p>  建筑物墻體的圍護結構最小傳熱阻計算:</p>&

18、lt;p>  圍護結構的最小傳熱阻,應按下式確定:</p><p><b>  公式1-1</b></p><p>  對于外墻、屋頂、地面及室外相通的樓板等=1.0;</p><p>  計算最小傳熱阻時,冬季室內計算溫度取較大值,假設本建筑等級為一級,則:=23℃;</p><p>  對于上海地區(qū),宜采用Ⅱ型

19、墻體圍護結構,則室外計算溫度</p><p><b>  公式1-2 </b></p><p>  查表得:=-8.00℃,=-12.3℃;</p><p>  夏季室內計算溫度與圍護結構內表面溫度的允許溫差:</p><p>  對于外墻取=6.0℃</p><p>  對于屋頂取=4.0℃;&

20、lt;/p><p>  圍護結構內表面換熱系數(shù)=8.7W/(m2·°C)。</p><p><b>  計算:</b></p><p><b>  對于外墻:</b></p><p>  =0.627W/(m2·℃)</p><p><b>

21、;  對于屋頂:</b></p><p>  =0.940W/(m2·℃)</p><p> ?。?)建筑物墻體的選擇</p><p><b>  1>對于外墻:</b></p><p>  選擇墻體的建筑材料為:</p><p>  石灰、水泥、砂、砂漿加氣混凝土泡沫

22、混凝土,鋼筋混凝土 </p><p>  墻體總厚度為320mm。</p><p>  墻體傳熱系數(shù)為0.59W/(m2·℃)</p><p><b>  2>對于內墻:</b></p><p>  選擇墻體的建筑材料為:</p><p>  水泥砂漿,加氣混凝土泡沫混

23、凝土,鋼筋混凝土 </p><p>  墻體總厚度為280mm。</p><p>  墻體傳熱系數(shù)為1.34W/(m2·℃)</p><p><b>  3>對于屋頂:</b></p><p><b>  選擇建筑材料為:</b></p>

24、<p>  石灰、石膏、砂、砂漿,加氣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卷材防水層,鋼筋混凝</p><p>  屋頂結構總厚度為215mm。</p><p>  墻體傳熱系數(shù)為0.99W/(m2·℃)</p><p><b>  4>對于樓板:</b></p><p>  選擇墻體的建筑材料為:</

25、p><p>  石灰、石膏、砂、砂漿,加氣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卷材防水層,鋼筋混凝</p><p>  屋頂結構總厚度為90mm。</p><p>  墻體傳熱系數(shù)為2.83W/(m2·℃)</p><p>  1.3.2 建筑物窗體及遮陽設施</p><p><b>  (1)窗戶的構造</b&

26、gt;</p><p>  5mm普通玻璃雙層鋼框外窗,Xg=0.69。</p><p><b>  (2)內遮陽類型</b></p><p>  選用密織布作為內遮陽設施,非沿窗面送風。取Xz=0.6。</p><p><b>  無外遮陽設施。</b></p><p> 

27、 1.3.3 采暖設計中的參數(shù)</p><p><b>  (1)外墻計算</b></p><p><b>  1>修正系數(shù)</b></p><p><b>  溫差修正:=1.0</b></p><p>  朝向修正:東:-5%,南:-20%,西:-5%,北:10%&

28、lt;/p><p><b>  2>基本參數(shù)</b></p><p>  傳熱系數(shù)0.59W/(m2·℃)</p><p><b>  (2)內墻計算</b></p><p>  采用鄰室溫差修正法計算</p><p>  內墻傳熱系數(shù)為:1.34W/(m2

29、83;℃)</p><p><b>  (3)外窗計算</b></p><p><b>  1>基本參數(shù)</b></p><p>  夏季室外平均風速為2.7m/s,則圍護結構外表面的換熱系數(shù)為=23W/(m2·℃)</p><p>  玻璃的導熱系數(shù)為=0.65W/(m·

30、℃),厚度為=5mm</p><p>  窗戶的構造修正系數(shù)為=0.69;內遮陽系數(shù)為Xz=0.6; </p><p><b>  2>修正系數(shù)</b></p><p><b>  溫差修正:=1.0</b></p><p>  朝向修正:東:-5%,華中科技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南:-20%,

31、西:-5%,北:10%</p><p>  冷風滲透:滲風系數(shù)=0.5,滲風指數(shù)=0.67</p><p>  風壓系數(shù)=0.7,熱壓系數(shù)=0.2</p><p><b>  (4)屋面計算</b></p><p>  屋頂樓板的熱阻為0.99W/(m2·℃),溫差修正系數(shù)為=1.0</p>&l

32、t;p><b>  2室內負荷計算</b></p><p>  空調冷負荷計算采用冷負荷系數(shù)法,適用于計算民用和公用建筑物及類似的工業(yè)建筑物空調工程設計冷負荷。</p><p>  通過維護結構傳入室內的熱量;</p><p>  透過外窗、天窗進入室內的太陽輻射熱量;</p><p><b>  人體散

33、熱量;</b></p><p>  照明、設備等室內熱源的散熱量;</p><p>  新風帶入室內的熱量。</p><p><b>  根據(jù)冷負荷系數(shù)法:</b></p><p>  對外墻、外窗、屋面、天窗得熱引起的冷負荷逐時進行計算,而對內墻、內門窗、樓板、地面得熱引起的冷負荷及人體散熱和設備散熱引起的

34、冷負荷均按穩(wěn)定傳熱計算。最后把各項冷負荷計算結果逐時累加,再加上新風負荷,求出冷負荷最大值及發(fā)生時間。</p><p>  (1)外墻、屋面、外窗、天窗傳熱得熱引起的冷負荷計算:</p><p>  冷負荷=傳熱系數(shù)×傳熱面積×[(冷負荷逐時計算溫度+本地修正值)-室內設計溫度]</p><p>  (2)外窗、天窗輻射得熱引起的冷負荷計算公式:

35、</p><p>  冷負荷=窗戶面積×日射得熱因子的最大值×冷負荷系數(shù)×窗戶有效面積系數(shù)×窗戶內遮陽系數(shù)×窗玻璃修正系數(shù)</p><p>  (3)內墻、內門窗、樓板穩(wěn)定傳熱引起的冷負荷計算公式:</p><p>  冷負荷=傳熱系數(shù)×傳熱面積×(夏季空調室外計算平均溫度+鄰室計算溫差-室內計算

36、溫度)</p><p>  舒適性空調房間夏季地面冷負荷一般不計算,對于工藝性空調房間:</p><p>  地面冷負荷=傳熱系數(shù)×有效傳熱面積×計算溫差</p><p>  式中:非保溫地面的傳熱系數(shù)一般取0.47W/(m2·℃);</p><p>  有效傳熱面積指距外墻2.0m以內的地面面積。</p&

37、gt;<p>  計算溫差=夏季空調室外計算日平均溫度–室內設計溫度。</p><p>  (4)人體散熱引進的冷負荷計算公式:</p><p>  冷負荷=人數(shù)×群集系數(shù)×成年男子的全熱散熱量</p><p>  濕負荷=人數(shù)×群集系數(shù)×成年男子的散濕量</p><p>  從理論上說,

38、人體、照明、設備的冷負荷需逐時計算,但在設計時很難確定什么時間有多少人在室內,什么時間開多少臺設備,因此軟件中將其按穩(wěn)定傳熱計算。這樣做引起的誤差不大,而且偏于安全。</p><p>  (5)設備散熱冷負荷計算公式:</p><p>  冷負荷=設備功率(kW)×1000</p><p>  濕負荷=設備散濕量(kg/h)</p><

39、p>  (6)新風冷負荷計算公式:</p><p>  冷負荷=人數(shù)×人均新風量×室外空氣密度×室內外空氣焓差/3.6</p><p>  濕負荷=人數(shù)×人均新風量×室外空氣密度×室內外空氣含濕量差</p><p>  負荷計算以及數(shù)據(jù)匯總:</p><p>  2.1一層負荷

40、計算及數(shù)據(jù)匯總</p><p>  101 檔案室</p><p>  表2-1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2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3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4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

41、gt;<p>  102 閱覽室</p><p>  表2-5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6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7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b>  續(xù)表</b></p><p>

42、  表2-8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103 辦公室</p><p>  表2-9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0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1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12 房間冷負荷

43、與濕負荷匯總(W)</p><p>  104 傳達室</p><p>  表2-13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4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5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16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

44、lt;/p><p>  105 中廳 (大空間)</p><p>  表2-17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8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9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20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

45、><p>  106 消防控制室</p><p>  表2-21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22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23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24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

46、p><b>  107 包間</b></p><p>  表2-25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26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27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28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

47、gt;<p><b>  續(xù)表</b></p><p>  108 服務室</p><p>  表2-29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30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31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48、>  表2-32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b>  109 包間</b></p><p>  表2-33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34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35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

49、<p><b>  續(xù)表</b></p><p>  表2-36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b>  110 包間</b></p><p>  表2-37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38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

50、lt;/p><p>  表2-39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40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111 操作間</p><p>  表2-41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b>  續(xù)表</b></p><

51、p>  表2-42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43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b>  續(xù)表</b></p><p>  表2-44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112 大廳 (大空間)</p><p>

52、  表2-45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46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47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48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有最后的匯總結果知道:Qmax=648.4KW,出現(xiàn)在16:00時.</p>

53、;<p>  2.2六七層負荷計算及數(shù)據(jù)匯總</p><p>  表2-49 601 標準客房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50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51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52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

54、/p><p>  602 標準客房</p><p>  表2-53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54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55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56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

55、;p>  603 標準客房</p><p>  表2-57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58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59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60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60

56、4 標準客房</p><p>  表2-61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62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63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64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605 標準客房&l

57、t;/p><p>  表2-65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66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67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68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606 標準客房</p>&l

58、t;p>  表2-69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70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71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72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607 高級客房</p><p>  表2

59、-73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74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75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76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608 標準客房</p><p>  表2-77 各項溫差傳熱的

60、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78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79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80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609 服務間</p><p>  表2-81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

61、/p><p>  表2-82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83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表2-84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85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86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

62、lt;/p><p>  表2-87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611 標準客房</p><p>  表2-88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89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90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

63、<p>  表2-91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612 標準客房</p><p>  表2-92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93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94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64、表2-95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613 標準客房</p><p>  表2-96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97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98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99 房間冷負荷

65、與濕負荷匯總(W)</p><p>  614 標準客房</p><p>  表2-100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01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02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103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

66、(W)</p><p>  615 標準客房</p><p>  表2-104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05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106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616 標準客房</p><p&

67、gt;  表2-107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08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09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110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617 標準客房</p><p>  表2-

68、111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12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13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114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618 標準客房</p><p>  表2-115各項溫差傳熱的

69、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16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17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118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619 標準客房</p><p>  表2-119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l

70、t;/p><p>  表2-120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21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122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620 高級客房</p><p>  表2-123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

71、<p>  表2-124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25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126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621 標準客房</p><p>  表2-127 各項溫差傳熱的逐時冷負荷計算</p><p&g

72、t;  表2-128 透過玻璃外窗的太陽輻射逐時冷負荷計算</p><p>  表2-129 室內發(fā)熱量形成的逐時冷負荷</p><p>  表2-130 房間冷負荷與濕負荷匯總(W)</p><p>  表2-131數(shù)據(jù)匯總</p><p>  3 設備的計算與選用,機組的配件與選擇</p><p><b&g

73、t;  3.1 氣流組織</b></p><p>  3.1.1氣流組織的基本要求</p><p>  (1)舒適性空調氣流組織的基本要求:(選擇散流器送風)</p><p>  表3-1舒適性空調氣流組織的基本要求</p><p>  (2)舒適性空調氣流組織的基本要求:(選擇側面送風)</p><p>

74、;  表3-2舒適性空調氣流組織的基本要求</p><p>  3.1.2空氣分布器</p><p>  常見空氣分布器的型式、特征及適用范圍</p><p>  表3-3常見空氣分布器的型式、特征及適用范圍</p><p><b>  續(xù)表</b></p><p>  根據(jù)氣流組織和空器分布器的

75、要求和特點,對于商場部分選擇圓形多層錐面型散流器;對于商場輔助空間、酒店和寫字樓選擇側送風雙層百葉送風口。</p><p>  3.1.3氣流組織的方式及其設計計算</p><p><b>  房間送風量的確定:</b></p><p><b>  送風量的計算公式:</b></p><p><

76、;b>  公式3-1</b></p><p>  式中:q為冷、熱負荷,以冷負荷進行計算。</p><p>  舒適性空調側送風氣流組織:</p><p>  根據(jù)總送風量和房間的建筑尺寸,確定百葉風口的型號、個數(shù),并進行布置。送風口最好貼頂布置,以獲得貼附氣流。送冷風時,可采取水平送出;送熱風式,可調節(jié)風口外層葉片的角度,向下送出。</p&

77、gt;<p>  可以按照下式計算射流到達工作區(qū)域的最大速度Vx(m/s),校核其是否滿足要求。</p><p><b>  公式3-2</b></p><p><b>  公式3-3</b></p><p>  式中:——送風口的計算面積(㎡);</p><p>  ——送風口的速度

78、衰減系數(shù),對于百葉風口可取4.5;</p><p>  ——射流股數(shù)修正系數(shù),取1-3;</p><p>  ——受限系數(shù),取決于相對射程,一般取0.1-1.0。</p><p>  舒適性空調散流器送風氣流組織:</p><p>  散流器的速度衰減方程:</p><p><b>  公式3-4</b

79、></p><p>  式中:——距散流器中心水平距離為x處的最大風速(m/s);</p><p>  ——散流器的送風速度(m/s);</p><p>  ——送風口常數(shù),多層錐面散流器為1.4,平盤式散流器為1.1;</p><p>  ——散流器的有效面積(㎡);</p><p>  ——自散流器中心算起到

80、射流外觀原點的距離,對于多層錐面為0.07m。</p><p><b>  送風速度:</b></p><p>  ; 公式3-5</p><p><b>  則上式可改寫為:</b></p><p><b>  公式3-6</b&

81、gt;</p><p>  室內平均風速:(作為校核用)</p><p><b>  公式3-7</b></p><p>  式中:A——空調房間(或分區(qū))的長度(m);</p><p>  B——空調房間(或分區(qū))的寬度(m);</p><p>  H——空調房間(或分區(qū))的高度(m);<

82、/p><p>  n——射程與房間(或分區(qū))長度之比,中心處設置的散流器其射程為至每個墻面距離的0.75。</p><p>  以下算一個辦公室房間室內的氣流組織:</p><p>  一層西北方向上一個辦公室房間的建筑尺寸為:長度11.4m,寬度4.2m,高度H=3.9m,送風溫差為6℃,則:</p><p> ?。?)、按四個散流器布置,每個

83、散流器所對應的Fn為:</p><p>  Fn=11.44.2/4=11.8m2</p><p>  水平射程均為2.5m,垂直射程為=3.9-2=1.9m。</p><p>  (2)、總送風量為:Ls==7043.7/(1.2*1.01*6*1000)= 3472m3/h=0.965m3/s</p><p>  每個散流器的送風量為:

84、L0=3472/4=868m3/h</p><p>  換氣次數(shù)為:n=868/(33*4.2)=6.5次/h。</p><p> ?。?)、確定散流器的出口風速vs(m/s): </p><p>  假設出口風速為3m/s,則:</p><p>  F0=0.08 m2 ,符合要求。</p><p>  

85、(4)、ds=1.128=10128*0.28=0.32</p><p>  Ar==0.007 查圖11.9-2得:=25 則x=25×0.32=8.0</p><p>  要求貼附長度為:A-0.5=3.8m<x 則氣流組織符合要求,</p><p>  H=h+S+0.07x+0.2=2+0.3+0.07*8+0.5=3.4<3

86、.9m(層高) 則高度也符合要求。</p><p>  其它各類房間包括客房以及辦公室的氣流組織校核同上,以下不一一詳述,結果為各房間的氣流組織均滿足要求。 </p><p>  本設計中房間中均不再設置回風管道,所有的回風由風機盤管的回風口直接吸入,在吊頂中與新風混合后,再進入風機盤管的進風口。</p><p><b>  3.2設備選型</

87、b></p><p><b>  3.2.1制冷設備</b></p><p>  制冷設備根據(jù)本設計中的建筑物的空調冷負荷來選擇。</p><p>  根據(jù)之前的計算可知,該建筑的空調冷負荷為648W,去安全系數(shù)為1.1,則總冷負荷為690KW。</p><p><b>  設備選型:</b>

88、</p><p>  風冷熱泵機組選用LG空調青島有限公司生產(chǎn)風冷熱泵機組,其型號為SA(H)-100S,制冷劑為R22,制冷量為350kW,制熱量為249kW,冷凍水流量為255.4m3/h,尺寸為335022502326,選用兩臺即可.整機重量為4400kg,電源為三相電源,380V/50HZ。</p><p><b>  3.2.2新風機組</b></p&

89、gt;<p><b>  設備選型:</b></p><p>  根據(jù)所提供的資料可以選用浙江盾安人工環(huán)境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GB系列吊頂式新風機組,型號為YH-2600,YH-1600S等型號共六臺。該設備的優(yōu)點是薄形,設計緊湊,可變風量,特別適用于小型商業(yè)和工業(yè)應用建筑空調工程,可以將處理過的空氣通過風管送到一定的距離的使用場合。</p><p>

90、<b>  3.2.3泵 </b></p><p>  本建筑空調系統(tǒng)設計中最不利環(huán)路的總阻力為144447.2 Pa,取安全系數(shù)為1.1,則水泵的最小揚程為18.9mH2O。選擇水泵除了根據(jù)揚程外,還要根據(jù)冷凍水量進行選擇。</p><p>  根據(jù)第六章空調水系統(tǒng)的設計計算中所得出的結論,系統(tǒng)地冷凍水量為118L/s,在本設計中選擇三臺水泵,選每臺水泵的冷凍水量為

91、60L/s,二用一備.選擇上海東方泵業(yè)制造公司生產(chǎn)的管道離心泵,型號為BP80-190,流量為65.3 L/s,揚程為25m。</p><p>  該設備的特點是采用了低轉速電機,大幅度降低了運行噪音及震動,易損件使用壽命較長,另外還具有水力模型優(yōu)秀、高效節(jié)能、經(jīng)久耐用、占地面積小、裝修簡單等等。</p><p>  在本設計中采用三臺管道離心泵并聯(lián)使用,二用一備.</p>

92、<p>  具體的選擇見設備材料表。</p><p><b>  4 水力計算</b></p><p>  計算風管的壓力損失:通過對風管的沿程壓力損失和局部壓力損失的計算,最終確定風管的尺寸并選擇新風機組或空調機組。</p><p>  (1)通過矩形風管的風量按下式計算:L=3600abv</p><p>

93、  其中a、b為風管斷面的凈高和凈寬。</p><p><b>  (2)沿程壓力損失</b></p><p>  長度為l的風管沿程壓力損失△Pm可按下式計算:</p><p>  △Pm=△pm*l 其中△pm為單位管長的沿程壓力損失</p><p><b>  (3)局部壓力損失</b>

94、</p><p>  局部壓力損失△Pj=ξρν2/2</p><p>  其中ξ為局部阻力系數(shù),ρ為空氣的密度,ν為風管內該壓力損失發(fā)生處的空氣流速。</p><p>  (4)風管的壓力損失△P=△pm+△Pj</p><p><b>  繪出三層風管草圖:</b></p><p>  圖4-

95、1 一層風管草圖</p><p>  第三層的新風系統(tǒng)風管的尺寸選擇、壓力損失等計算結果如下表:</p><p>  表4-1三層新風系統(tǒng)風管阻力(Pa)</p><p><b>  續(xù)表</b></p><p>  注:此層風管系統(tǒng)中最不利環(huán)路為:1-2-3-4-5-6-7-8-9-10</p><

96、p>  選擇最不利環(huán)路進行阻力計算,計算結果如下表:</p><p>  表4-2三層新風系統(tǒng)最不利環(huán)路計算</p><p>  對節(jié)點2,△H1-2=18.02,△Ha-3-2=20.05,20.05-18.02/20.05=12.2%<15%;</p><p>  對節(jié)點3,△Hl-3=16.52,△Ha-3=18.17,18.17-16.52/18

97、.17=3.53%<15%;</p><p>  對節(jié)點4,△Ha-3-2-4=20.05+15.18=33.23, △Hb-4=11.71,33.23-11.71f/33.23=52.8%</p><p>  因為其大于15%,因此需設閥門,以調節(jié)壓力損失。</p><p>  對節(jié)點5,△H5-a=33.23+24.45=57.68, △Hb-5=11.7

98、1,57.68-11.71/57.68=60.2%,同上需設閥門。</p><p>  對節(jié)點6,△Ha-3-2-4-5-6=57.68+17.73=75.41, </p><p>  △Hc-7-6=5.88+12.17=18.05,75.41-18.05/75.41=65.8%,需設閥門。</p><p>  對節(jié)點7,△H7-C=12.17, △H7-d=11

99、.71,12.17-11.71/12.17=3.8%<15%</p><p>  對節(jié)點8,△Ha-3-2-4-5-6-8=75.41+20.95=95.36, </p><p>  △He-8=11.71,95.36-11.61/95.36=65.3>15%,同樣需設閥門。</p><p>  確定局部構件尺寸和進行局部阻力計算。由于1~2管道上除直管

100、外,另采用了矩形送出三通,其局部阻力系數(shù)的選取需計算x,且x=(v3/v1)*(a/b)1/4,由計算結果可知,其中v3為風管1~a中風速,v1為新風機組風管f~1中風速,經(jīng)計算得x約為0.5。</p><p>  七層風機盤管風管草圖:</p><p>  圖4-2 七層風管草圖</p><p>  第七層新風系統(tǒng)中風管的尺寸選擇、壓力損失等計算結果如下:<

101、/p><p>  表4-3七層新風系統(tǒng)風管阻力</p><p>  注:此層中最不利環(huán)路為:a-1-2-3-4-5</p><p>  計算過程中局部阻力系數(shù)取值范例:以1~2為例</p><p>  (1)初選風速為6.8m/s,風量為864m3/h,風管斷面面積F為0.25*0.16=0.04m2,參照資料《工業(yè)通風》附錄8-2所示選取風管尺

102、寸為250*160mm,實際風速為6m/s,算出其當量直徑D=2ab/(a+b)由附錄6差得單位長度摩擦阻力為3.25Pa/m。</p><p>  (2)確定局部構件尺寸和進行局部阻力計算。由于1~2管道上除直管外,另采用了矩形送出三通,其局部阻力系數(shù)的選取需計算x,且x=(v3/v1)*(a/b)1/4,由計算結果可知,其中v3為風管1~a中風速,v1為新風機組風管f~1中風速,經(jīng)計算得x約為0.5,從而取得

103、矩形送出三通的局部阻力系數(shù)ξ為0.07。</p><p><b>  第七層草圖:</b></p><p>  圖4-3 七層風管草圖</p><p>  風管的尺寸選擇、壓力損失等計算結果如下:</p><p>  表4-4七層新風系統(tǒng)最不利環(huán)路計算</p><p><b>  注:最

104、不利環(huán)路為:</b></p><p>  選擇最不利環(huán)路進行阻力校正,在節(jié)點8處,△H11-10-9-8=73.25, △H13-12-8=62.34,從而73.25-62.34/73.25=8.2%<15%;</p><p>  對于節(jié)點9,△H12-10-9=53.62, △H9-8=38.36,從而53.62-38.36/53.62=14.5%<15%;<

105、;/p><p>  對于節(jié)點10,△H12-10=19.3,△H10-9=8.52,從而19.3-8.56/19.3<15%;</p><p>  對于節(jié)點11,△H11-12=6.18,△H11-5=5.92,從而6.18-5.92/6.18<15%</p><p>  有結果知道:經(jīng)過修改后所選的管徑都是負荷標準的,完全負荷安裝標準。校和完成。</

106、p><p>  5 管道保溫與系統(tǒng)消聲、減震設計</p><p>  以下主要就風冷熱泵機組及其系統(tǒng)水管談談保溫防腐和減振消聲設計方法。</p><p><b>  5.1管道保溫防腐</b></p><p>  冷凍水管必須保溫。一般情況下,管道附件,空調器,空調的送、回風機,冷熱水箱,不在空調房間的送、回風管,可能在外

107、面結露的新風管,制冷壓縮機的吸氣管道、膨脹閥至蒸發(fā)器的液體管道,蒸發(fā)器水箱,不凝性液體分離器等都需要保溫。如果空調封建內的鳳冠太長,對室內參數(shù)有不利影響時,也應保溫。</p><p>  保溫層厚度的選擇有以下幾種:</p><p>  (1)按防止結霜的保溫層厚度</p><p>  (2)保溫的經(jīng)濟厚度</p><p>  (3)按保溫后

108、的外表面溫度確定保溫層厚度</p><p>  保溫材料的選擇應根據(j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選擇來源廣泛、價憐、保溫性能好、易于施工、耐用的材料。具體有以下要求:</p><p>  導熱系數(shù)低、價格低;</p><p>  容重小、多孔性材料;</p><p>  保溫后不易變形并具有一定的抗壓強度;</p><p&g

109、t;  保溫材料不宜采用有機物和易燃物;</p><p>  宜采用吸濕性小、存水性弱、對管壁無腐蝕作用的材料;</p><p>  保溫材料應采用非燃和難燃材料。</p><p><b>  此處應做如下操作:</b></p><p> ?。?)所有非鍍鋅鐵件,均須除銹后刷防銹漆二度,非保溫件外表面刷調和色漆二度。&l

110、t;/p><p> ?。?)管道支吊架出必須采用浸質瀝青防腐木墊。</p><p> ?。?)空調風管、冷媒管、冷凝水管以及有結露可能的設備,材料和部件均做需絕熱保溫。</p><p><b>  5.2 減震和消聲</b></p><p>  噪聲也是衡量一臺風冷熱泵機組的重要參數(shù),它直接關系到熱泵運行時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111、國內有關專家曾根據(jù)工程實測對各類進口熱泵的噪聲劃分為三檔,第一檔在85dB以上、第二檔在75~85dB之間、第三檔在75dB以下。我們在進行工程設計選型中應優(yōu)先選擇噪聲在80dB以下的機組。</p><p>  風冷熱泵空調工程的噪聲控制首先是在設備選型階段就要優(yōu)先選擇噪聲較低的品牌,目前單臺風冷熱泵的噪聲一般在65~85dB之間,每增加一臺機組,整體噪聲將增加3dB,當一個工程中熱泵的臺數(shù)較多時則噪聲就較難控制

112、。因此在選用熱泵的工程中機組的臺數(shù)不宜過多,換句話講就是熱泵不宜在大型空調工程中采用,一般情況一個工程的熱泵臺數(shù)不應超過5臺。</p><p>  另外,在機組的布置中除應考慮排風通暢,避免排風回流以外,在機組的底座及進出水管處必須安裝減震裝置,隔震效率要滿足設計要求。在供冷、供熱站內的空調水主干管道要安裝有減震的吊架或支架,防止機組和水泵的振動通過管道傳到其它地方。</p><p>  

113、再則,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機組應盡可能布置在主樓屋面,減小其噪聲對主樓本身和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p><p>  當系統(tǒng)確定所需要的風量和風壓后,應首先選擇低噪聲的風機。風機和管道的不合理連接可能使風機性能急劇變化,增加氣流再生噪聲。應該使氣流進出風機時盡可能均勻,不要有方向或速度的突然變化。風機、水泵的進出口應設置軟接頭,減小振動沿管道的傳遞。在主管道與進入使用房間支管道連接處以及房間的出風口應盡可能使氣流均勻流動

114、。即從機房到使用房間的管路中氣流速度逐步減低,并避免突然轉彎產(chǎn)生渦流.設計風道時還應該注意風速的選擇。相同管道尺寸時,風速大可以提高風量,但是也會增大系統(tǒng)的噪聲。設計時要考慮風道的自然消聲。在設計彎頭時加設導流葉片,盡可能減少空氣渦流現(xiàn)象。在風管系統(tǒng)中的噪聲過大時,應設置消聲器,以降低噪聲,在通風空調系統(tǒng)選用消聲器應注意具有較高的吸聲系數(shù)。</p><p>  空調系統(tǒng)中的風機、水泵和制冷機組是產(chǎn)生振動的振源。風

115、機、水泵和制冷機組由各自獨立的組合體。由于轉動不見質量不一,離開轉軸中心有偏心,因而產(chǎn)生振動而需要減振。安裝時,必須考慮設備的防振措施,要用軟木減振基礎,用玻璃纖維墊襯。在設計減振時,要采用橡膠減振器或采用鋼彈減振器。也可以采用鋼彈、橡膠組合成的減震器。為了減少管道震動對周圍的影響,應在管道與隔振設備的連接處采用軟接頭,并每隔一定距離設置管道隔振吊架或隔振支承,在管道穿越墻、樓板時采用軟連接。</p><p> 

116、 綜上所訴,對管道的減振和消聲做如下處理:</p><p> ?。?)風道內氣流流速和壓力的變化會對管壁和障礙物作用而產(chǎn)生氣流噪聲,設計中選擇合適的風速,有利于降低氣流噪聲。</p><p> ?。?)在機組和風管接頭及吸風口處都采用軟管連接,同時管道的支架、吊架均采用橡膠減振。</p><p> ?。?)空調機組和新風機組靜壓箱內貼有5mm厚海綿吸聲材料。<

117、/p><p> ?。?)空調機組和新風機組風機進出口管間的軟管采用帆布材料制作,軟管的長度為200-250mm。</p><p>  (5)管道敷設時,在管道支架、吊卡、穿墻處做隔振處理。管道與支吊、吊卡間應有彈性料墊層,管道穿過維護結構處,其周圍的縫隙應用彈性材料填充</p><p><b>  小結</b></p><p&g

118、t;  通過學習空氣調節(jié),以前又在老師的指導下進了課程設計,對這次畢業(yè)設計有很大的幫助??諝庹{節(jié)課程設計,由第一部分的冷負荷計算,我知道了維護結構的一些熱工條件及室內得熱,為了達到自己設計的室內舒適性要求,就要從這些得熱中求得夏季冷負荷量。通過計算,感覺并不是很難,稍有繁雜。第二部風量的計算,首先要選擇空調系統(tǒng)的形式,根據(jù)建筑物實際的情況選擇空氣處理過程,結合節(jié)能和能否達到設計要求等,我們選用的新風加風機盤管系統(tǒng),根據(jù)風量、冷量選出合適

119、的風機盤管。第三部分是水力計算及繪圖,首先要設想出建筑物的風管、水管、風機盤管的布置情況,力求合理。在計算中注意并聯(lián)管路的阻力平衡問題,可以通過調整管徑和加上閥門等局部阻力構件來進行平衡。在完成設計之后,雖然有點累,當時真正學到了知識,同時鍛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與獨立完成項目的能力,使自己一些遺忘的知識得到重溫。這次的畢業(yè)設計體會最深的是,任何事情不管有多繁多難,只要能堅持、永不放棄,理清思路,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就一定會有得到應有的收獲

120、。</p><p>  通過這份畢業(yè)設計的學習,我對這項工程的完成過程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特別感謝老師在設計過程中給予我的細心和耐心的指導。畢業(yè)設計工作量大,是事實,需要自己的努力,當然也少不了他人的幫。一件事的完成只靠一己之力是做不好的,有時雖然能做完,但是做不好,自己也非常的累,在此,我首先感謝我的老師,她教會了我很多的東西,又不斷在實踐過程中幫助我;其次感謝我的同學他們總會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的出現(xiàn),給我

121、支持與幫助。通過這份畢業(yè)設計的學習,我對這項工程的完成過程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特別感謝老師在設計過程中給予我的細心和耐心的指導。</p><p><b>  [參考文獻]</b></p><p>  [1] 趙榮義,范存養(yǎng),薛殿華,錢以明編.空氣調節(jié)[M].第三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2006.</p><p>  [2] 金文主編, 空氣

122、調節(jié)技術[M], 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7.</p><p>  [3] 蔡炳鑒主編, 空氣調節(jié)[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 </p><p>  [4] 何耀東,何青主編,中央空調[M],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8.</p><p>  [5] 賀俊杰主編.制冷技術[M].第二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p><p&

123、gt;  [6] 電子工業(yè)部第十設計研究院主編.空氣調節(jié)設計手冊[M].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9.</p><p>  [7] 周邦寧主編,中央空調設備選型手冊[M].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9.</p><p>  [8] 付祥釗主編,流體輸配管網(wǎng)[M].第二版.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p><p&

124、gt;  [9] 王增飛主編,建筑給水排水工程[M].第五版.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p><p>  [10] 馬最良,姚楊主編,民用建筑空調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p><p>  [11] 管恩柱,李寶丹.暖通空調控制系統(tǒng)設計[J].今日科苑,2009,14,(45):475-547.</p><p>  [12]

125、何建平.中央空調系統(tǒng)對室內空氣品質的影響及對策[J].制冷與空調.2009.</p><p>  [13] Aquaprox, treatment of Cooling Water.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Chemistry, Industrial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Waste Water Technology / Water Pol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