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測數字化地形圖技術設計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本科畢業(yè)論文</b></p><p>  論文題目: 1:1000航測數字化地形圖技術設計 </p><p>  作者姓名: </p><p>  學 號:

2、 </p><p>  專業(yè)班級: 08測繪(一) </p><p>  指導老師: </p><p>  完成時間: 2012-6-5 </p>

3、;<p><b>  摘要</b></p><p>  數字攝影測量是基于數字影像和攝影測量的基本原理,應用計算機技術、數字影像處理、影像匹配、模式識別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提取所攝對像以數字方式表達的幾何與物理信息的攝影測量學的分支學科。在航空攝影測量學方面,地形圖的成圖方法已從模擬攝影測量、解析攝影測量發(fā)展到目前的數字攝影測量。本次設計的主要內容是:首先、先對本地區(qū)進行平面

4、控制測量,將采用D級和E級靜態(tài)GPS測量方法,高程控制測量采用四等水準測量方法。其次、通過飛機用航攝儀對測區(qū)進行航空攝影,獲得該地區(qū)的航空攝影像片,然后通過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和加密軟件在室內進行像片控制點的加密,如果出現漏測和未能識別的地物和地貌就必須進行必要的補測;最后按照《圖式》、《規(guī)范》的規(guī)定對采集的矢量數據進行編輯成正式地形圖成果。最后上交整個過程中每一步的原始資料和成果資料。 </p><p>  關鍵

5、詞:數字攝影測量 航空攝影測量</p><p><b>  ABSTRACT</b></p><p><b>  窗體頂端</b></p><p>  Digital photogrammetry i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easurement based on digital imaging

6、and photography, computer technolog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image matching,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ulti-disciplinary theories and methods to extract the photo on the geometrical and physical information as digital

7、expression the photogrammetry learn subdiscipline. Aerial photography, surveying, mapping of the topographic map from analog photogrammetry, analytical photography measurements to the current di</p><p>  Key

8、words:Digital photogrammetry Aerial photographic survey</p><p><b>  目錄</b></p><p><b>  1 概述1</b></p><p>  1.1 測區(qū)基本概況1</p><p>  1.2主要工作內容2&l

9、t;/p><p>  1.3執(zhí)行技術標準3</p><p>  1.4成圖規(guī)格及主要技術規(guī)定4</p><p>  2 平面控制測量6</p><p>  2.1 GPS控制測量6</p><p>  2.2 控制點的觀測與計算7</p><p>  3 高程控制測量10</p&g

10、t;<p>  3.1 觀測技術要求10</p><p>  3.2四等水準測量要點10</p><p>  3.3四等水準測量的方法10</p><p>  3.4 計算要求11</p><p>  4 航測數字化地形圖測繪12</p><p>  4.1 航空攝影12</p>

11、<p>  4.2 像片控制測量13</p><p>  4.3 空三加密15</p><p>  4.4 DOM的制作16</p><p>  4.5 航測內業(yè)數據采集18</p><p>  4.6 外業(yè)調繪20</p><p>  4.7 地形圖編輯22</p>

12、<p>  5. 數字高程模型24</p><p>  5.1數字高程模型數據的獲取24</p><p>  5.2數字高程模型生成24</p><p>  6 質量保證措施25</p><p>  7上交成果資料26</p><p>  8 參考文獻及資料27</p><p&

13、gt;<b>  附錄:28</b></p><p><b>  1 概述</b></p><p>  1.1 測區(qū)基本概況</p><p>  長豐縣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北部,東經116°52′-117°26′、北緯31°55′-32°37′。東與定遠縣、肥東縣接壤,北與淮南市

14、交界,西與壽縣、肥西縣毗連,南與合肥市廬陽區(qū)、新站綜合開發(fā)實驗區(qū)為鄰??偯娣e1938平方千米。 全縣轄9個鎮(zhèn)、6個鄉(xiāng):水湖鎮(zhèn)、莊墓鎮(zhèn)、楊廟鎮(zhèn)、吳山鎮(zhèn)、崗集鎮(zhèn)、雙墩鎮(zhèn)、下塘鎮(zhèn)、朱巷鎮(zhèn)、羅塘鄉(xiāng)、義井鄉(xiāng)、陶樓鄉(xiāng)、造甲鄉(xiāng)、杜集鄉(xiāng)、左店鄉(xiāng),以及1個省級開發(fā)區(qū)(雙鳳開發(fā)區(qū))和一個新區(qū)(合肥北城新區(qū))。地處江淮丘陵北緣,地勢東、南部稍高,西部較低,平均海拔50米。西部的瓦埠湖畔和東北部的高塘湖畔屬淮河灘地平原。橫貫縣境中南部的江淮分水嶺將全縣分為長江

15、、淮河兩大水系,南水入江,北水歸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雨960毫米,年平均日照2160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24天。由于是丘陵地帶,地勢和天氣比較適合航空攝影測量。</p><p><b>  1.2主要工作內容</b></p><p>  1、D、E級GPS控制測量;</p><p><b>  2、四等

16、水準測量;</b></p><p>  3、 1∶1000航測數字化地形圖測量;</p><p>  4、 1∶1000航測數字高程模型測量;</p><p><b>  1.3執(zhí)行技術標準</b></p><p>  表1 技術依據</p><p

17、>  1.4成圖規(guī)格及主要技術規(guī)定</p><p>  1.4.1 平面坐標系統及高程基準</p><p><b>  平面坐標系統</b></p><p>  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中央子午線為117°,按3°分帶,1:1000地形圖可視需要而采用地方中央子午線。</p><p><b

18、>  高程基準</b></p><p>  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平原、微丘區(qū)、重丘、山區(qū)基本等高距為1米。</p><p>  1.4.2成圖比例尺</p><p>  本測區(qū)成圖比例尺為1:1000。</p><p>  1.4.3 主要精度指標</p><p>  1.4.3.1平面控制&l

19、t;/p><p>  此次平面控制測量將采用GPS D、E及測量,D級為測區(qū)首級平面控制網,E級為次級平面控制網,D級GPS網平均長度以3—5KM為宜,E級GPS網每平米公里1—2個埋石點為宜。D級GPS點必通視,E級GPS要成對通視。具體精度要求如下表:</p><p>  1.4.3.2高程控制</p><p>  高程控制將采用四等水準測量方法,由于本測區(qū)地形復雜

20、,可能四等水準實測有難度。故:四等水準可布設成結點網、附和水準路線、特殊情況下可布設成水準支線或使用GPS網高程擬合方法。具體精度如下表:</p><p>  1.4.3.3地形測圖</p><p>  1.平面位置精度如下表:</p><p>  2.高程精度如下表:</p><p>  注:特殊困難地區(qū)可放寬至1.5倍。</p>

21、;<p><b>  2 平面控制測量</b></p><p>  2.1 GPS控制測量</p><p><b>  2.1.1選點</b></p><p>  1、觀測站(即接收天線安置點)應遠離大功率的無線電發(fā)射臺和高壓輸電線以避免其周圍磁場對GPS衛(wèi)星信號的干擾。接收機天線與其距離一般不得小于200m

22、;</p><p>  2、觀測站附近不應有大面積的水域或對電磁波反射(或吸收)強烈的物體,以減弱多路徑效應的影響;</p><p>  3、觀測站應設在易于安置接收設備的地方,且視野開闊。在視場內周圍障礙物的高度角,一般應大于10°~15°,以減弱對流層折射的影響;</p><p>  4、觀測站應選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并且便于用其它測量手段聯測

23、和擴展;</p><p>  5、對于基線較長的GPS網,還應考慮觀測站附近具有良好的通訊設施(電話與電報、郵電)和電力供應,以供觀測站之間的聯絡和設備用電;</p><p>  6、點位選定后(包括方位點),均應按規(guī)定繪制點位注記,其主要內容應包括點位及點位略圖,點位的交通情況以及選點情況等。</p><p><b>  2.1.2埋石</b>

24、;</p><p>  所有GPS控制點按“攝影測量規(guī)范”要求制作,標石埋設時應高出地面2-4cm,不得超過;點位標石應埋設在土質堅實的地方,漆注記點名;點位選在道路鋪面上或山區(qū)固定、堅硬巖石上時,可以用直徑不小于12mm、長度不小于15cm頂端帶有“十”字中心標志的特制鋼釘代替。所有GPS點都要求繪制點之記。點之記的栓距一般應有三個方向,距離在50米以內的應量取至0.01米;大于50米時,量至0.1米;無固定地

25、物時,可只繪略圖,不量栓距。點位說明欄內應注意說明該點座落在市(縣)、鄉(xiāng)、村的名稱及大體位置。在實地標注栓距和點號時,應書寫正規(guī)。</p><p>  2.2 控制點的觀測與計算</p><p>  2.2.1 一般規(guī)定</p><p>  1、平面控制測量采用GPS測量方法進行。測區(qū)聯測至少3個以上三等(或GPS網C級以上)的國家控制點作為起算點,聯測高等級控制點

26、的坐標系統為1980西安坐標系;已知控制點力求均勻分布,盡量保證在本項目起點處與終點處及線位中間處與國家高等級控制點聯測。</p><p>  2、采用GPS網平差軟件進行平差。</p><p>  2.2.2 GPS控制測量技術要求</p><p>  1、接收機的檢驗:GPS測量使用雙頻接收機,施測前GPS接收機要進行一般檢視和通電檢驗。GPS控制點的精度應不低

27、于“GPS測量規(guī)范”中各級GPS點的精度,GPS測量中四等控制測量固定誤差應小于5mm ,比例誤差系數應小于3mm/Km,一級控制測量固定誤差應小于10mm,比例誤差系數應小于3mm/Km。基線測量中誤差應小于下列公式計算的標準差。計算GPS測量大地高差的精度時,固定誤差和比例誤差系數可放寬至2倍。</p><p><b>  =± </b></p><p&g

28、t;  式中:——標準差(mm);</p><p>  ——固定誤差(mm);</p><p>  ——比例誤差系數(mm/km);</p><p>  ——基線長度(km)。</p><p>  2.2.3、觀測技術要求</p><p>  1、GPS觀測的技術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觀測記錄表格見附錄B。</p&g

29、t;<p>  2.2.5 計算要求</p><p>  1、當網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已知點時,應計算閉合差,考慮起算數據誤差的影響,當檢查數據不合格時,應對成果全面分析,另選已知點或對其中部分成果進行重測或補測。四等、一級平面控制測量計算采用嚴密平差法。</p><p>  2 平差后提供最弱點點位中誤差、最若相鄰點邊長相對中誤差、單位權中誤差、測角中誤差,附(閉)合導線提供

30、角度閉合差、坐標閉合差、全長相對閉合差等精度數據。</p><p>  3 在WGS-84坐標系中進行三維無約束平差,檢查網內GPS網的內符合精度。無約束平差合格后,進行二維約束平差。GPS測量計算進行下列檢查并提交相應資料:</p><p>  1) 同一時段觀測數值的數據剔除率不宜大于10%。</p><p>  2) 重復基線測量的差值滿足下面公式規(guī)定:<

31、;/p><p><b>  ≤2</b></p><p>  式中:——重復基線測量差值(mm);</p><p>  ——標準差(mm)。</p><p>  3) 各級GPS網同步環(huán)閉合差符合下面公式規(guī)定:</p><p>  、、≤ ≤</p>

32、<p>  式中:——環(huán)或附合路線邊數;</p><p>  ——標準差(mm)。</p><p>  4) 各級GPS網異步環(huán)閉合環(huán)或附合路線坐標閉合差符合下面公式規(guī)定:</p><p>  、、≤ ≤2</p><p>  式中:——環(huán)或附合路線邊數;</p><p>  ——標準差(mm)。

33、</p><p>  5) 無約束平差中,基線分量的改正數絕對值滿足下面公式規(guī)定:</p><p><b>  、、≤</b></p><p>  式中: ——標準差(mm)。</p><p>  6) 約束平差中,基線分量的改正數與經過粗差剔除后的無約束平差結果的同一基線相應改正數較差的絕對值滿足下面公式規(guī)定:<

34、/p><p><b>  、、≤</b></p><p>  式中: ——標準差(mm)。</p><p><b>  3 高程控制測量</b></p><p>  3.1 觀測技術要求</p><p>  水準測量觀測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下表要求:</p><

35、;p>  3.2四等水準測量要點</p><p>  1) 水準尺四等水準測量時使用雙面水準尺,每次觀測時使用兩把尺子,稱為一對,每根水準尺一面為紅色,一面為黑色。一對水準尺的黑面尺底刻畫都是零,而紅面尺一根尺底刻畫為4.787m(即K1=4.787,可將此尺編號為1號尺),另一根尺底刻畫為4.687m(即K2=4.687,可將此尺編號為2號)。無論往返測,可先將1號尺作為第一個后視的起點。使用時1,2號尺

36、不能隨便換位;使用前要仔細認真觀察水準尺的刻畫。</p><p>  2) 尺墊 1、尺墊要踩實,當沒讀完后視時,尺墊不能動。 2、已知點和待求點上不能放尺墊。</p><p>  3) 技術要求 1、視線長度:不超過100m。即水準尺到水準尺距離不能超過100m。 2、每測站前后視距差不能超過5米 3、每站累計視距差不能超過10米 4、視線高于地面0.2m 5、同一尺黑面、紅面讀數差不超

37、過3毫米 6、每測站黑面、紅面所測高差的較差不超過5毫米。</p><p>  3.3四等水準測量的方法</p><p>  四等水準測量觀測應在通視良好、望遠鏡成像清晰及穩(wěn)定的情況下進行。</p><p>  1) 一站觀測順序 ① 在測站上安置水準儀,后視水準尺黑面用上、下視距絲讀數,記入表7-12中(1)、(2)位置旋轉微傾螺旋,使管水準氣泡居中(我們使用的是

38、自動安平的水準儀,只要按下安平按鈕,若十字絲晃動,說明補償器正常就可以了),用中絲讀數,記入表7-12中(3)位置 ② 前視水準尺黑面,用上、下視距絲讀數,記入表7-12中(4)、(5)位置; 用中絲讀數,記入表7-12中(6)位置 ③ 前視水準尺紅面,旋轉微傾螺旋,使管水準氣泡居中(我們使用的是自動安平的水準儀,只要按下安平按鈕,若十字絲晃動,說明補償器正常就可以了)用中絲讀數,記入表7-12中(7)位置 ④ 后視水準尺紅面,旋轉微傾

39、螺旋,使管水準氣泡居中用中絲讀數(我們使用的是自動安平的水準儀,只要按下安平按鈕,若十字絲晃動,說明補償器正常就可以了),記入表7-12中(8)位置。以上觀測順序簡稱為后、前、前、后。 </p><p>  2) 一站計算與檢核(每站測完8個數據后,馬上就算,某項不合格馬上調整重測) ① 視距計算與檢核后視距離(9)= |(1)-(2)|X100 ;(絕對值乘100) 前視距離(10)= |(4)-(5)|X10

40、0;(絕對值乘100) 計算前、后視距差(11): (11)=(9)-(10) 四等水準,(11)不超過5m。計算前、后視視距累積差(12): (12)=上站(12)+本站(11) 四等水準,(12)不超過10m。 </p><p>  ② 水準尺讀數檢核同一水準尺黑面與紅面讀數差的檢核: (13)=(6)+K-(7) (14)=(3)+K-(8) K為雙面水準尺的紅面分劃與黑面分劃的零點差本例,106尺的K=4

41、787mm(相當于我們說的1尺的K1),107尺的K=4687mm(相當于我們說的2尺的K2)三等水準,(13)、(14)不超過2mm;四等水準,(13)、(14)不超過3mm。 ③ 高差計算與檢核按前、后視水準尺紅、黑面中絲讀數分別計算一站高差:黑面高差(15)={(3)-(6)} 紅面高差(16)={(8)-(7)} 紅黑面高差之差(17)=(15)-{(16)±0.1}=(14)-(13) 對于三等水準,(17)不超過3

42、mm,對于四等水準,(17)不超過5mm。紅、黑面高差之差在容許范圍以內時,取其平均值作為該站的觀測高差: (18)= {(15)+(16)}/2 </p><p><b>  3.4 計算要求</b></p><p>  四等水準測量數據處理結果精度指標如下表:</p><p>  注:k表示路線或測段長度,單位為km。</p>

43、<p>  采用南方平差易軟件進行平差計算。平差結果應達到四等水準測量精度指標,即每千米測量的高程中誤差小于等于10.0mm。</p><p>  4 航測數字化地形圖測繪</p><p>  本次航攝成圖的作業(yè)流程如下圖所示:</p><p><b>  4.1 航空攝影</b></p><p>  4.

44、1.1 攝影航高和比例尺</p><p>  本次航攝比例尺分別為:1:1000</p><p>  4.1.2質量控制與保障</p><p> ?。?)航攝質量控制與保障</p><p>  1、像片重疊:航向重疊度一般不小于60%,個別最小不小于56%。旁向重疊度不小于30%,個別最小不小于13%。不能滿足時應重攝。</p>

45、<p>  2、像片傾斜角:不大于2度。不能滿足時應重攝。</p><p>  3、像片旋偏角:像片旋偏角不大于6°。不能滿足時應重攝。</p><p>  4、航線彎曲度:航線彎曲度不大于3%。不能滿足時應重攝。</p><p>  5、航高保持:當同一航線上相鄰像片的航高差大于20m,最大航高與最小航高之差大于30m、或當同一分區(qū)內實際航高

46、與設計航高之差大于設計航高的5%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重攝或補攝。</p><p>  6、測區(qū)、分區(qū)圖廓覆蓋保證:航向覆蓋超出攝區(qū)邊界線不少于一條基線(2片)、旁向覆蓋超出攝區(qū)邊界線不少于像幅的50%。不能滿足時應重攝。</p><p><b> ?。?)漏洞補攝:</b></p><p>  1、航攝過程中出現的相對漏洞和絕對漏洞應及時補攝

47、。</p><p>  2、對不影響內業(yè)加密模型連接的相對漏洞,可直接在漏洞處補攝,補攝航線的長度應超出漏洞之外一條基線。</p><p> ?。?)航攝成果的檢查與提供</p><p>  1、航攝成果應按航攝質量的要求,對全部成果資料逐項進行認真檢查,并詳細填寫有關記錄。</p><p>  2、確認航攝成果合格后方可提供使用。</

48、p><p>  4.2 像片控制測量</p><p>  為保證本次成圖的精度,在1:1000航測成圖作業(yè)過程中,本工程項目像片控制測量平地、微丘地采用綜合法全野外布點方案,隔片布點。重丘、山地采用平高區(qū)域網布點的布設方案。具體為:航向不超過6條基線,旁向不超過2條航線,按照平高區(qū)域網布點要求在標準點位布設像控點。當只有一條航線時,按單航帶布點,采用分段6點法布設。</p>&

49、lt;p>  4.2.1像控點的基本要求</p><p><b> ?。?)點位要求</b></p><p>  1、像片控制點點位一般應盡量布設在航向及旁向六度重疊范圍內。兩條航線不能共用時,則應分別布點。</p><p>  2、像片控制點的選取,其目標影像應清晰、易于判別,當目標與其它像片條件矛盾時,著重考慮目標條件。</p&

50、gt;<p> ?。?)選點及刺點要求</p><p>  像控點目標應選刺在影像明顯的線狀地物交角(交角應在30°~150°之間),小于實地0.2m的點狀地物中心等處。高程急劇變化的斜坡不宜作為選刺點目標。當控制點刺在植被、高出地面或陡坎等地物邊緣時,應量注其點位至地面的比高,比高量至0.Olm,并說明點位刺在何處,高程測至何處,注記在像片背面。對野外像控點的選刺。像控點點位在

51、選刺的同時,應以適當的臨時標記于實地點位,以便進行外業(yè)檢查。</p><p><b>  1、整飾要求</b></p><p>  像片平高控制點在像片正面用直徑為7mm圓圈表示,其符號、點名、高程注記用紅色。</p><p>  像片背面實地繪制刺點略圖,說明刺點位置,刺點者、檢查者及日期,略圖大小為2cm×2cm,符號大小與像片正

52、面相同。</p><p><b>  2、編號要求</b></p><p>  平高控制點一律采用航線號加點的順序號前冠英文字母方法編號,平高點前冠P,如:P01001,即表示第一條航帶的第一個像控點。</p><p>  4.2.2像片控制點的GPS外業(yè)聯測 </p><p>  (1)采用GPS-快速靜態(tài)進行像片控制

53、點的聯測,提供三維坐標。</p><p>  (2)平面控制點對最近基礎控制點的平面位置中誤差不超過地物點平面位置中誤差的1/5;高程控制點對最近基礎控制點的高程中誤差不超過基本的1/10.</p><p><b>  (3)觀測要求:</b></p><p>  衛(wèi)星截止高度角≥15°;</p><p>  

54、流動站觀測衛(wèi)星數≥5;</p><p>  衛(wèi)星幾何圖形強度因子PDOP<6;</p><p><b>  采樣間隔為10秒;</b></p><p>  基準站電臺與流動站電臺頻率保持一致;</p><p>  流動站的對中桿必須扶正,圓氣泡應居中。</p><p> ?。?)刺點的位置應

55、避免在高層建筑物的樓角,因為高層建筑物與地面的高差大,對GPS高程精度的影響很大。平高點盡量刺在矮墻、低房、平地上,高程點、檢查點刺在空曠的平地上,以便于觀測和高程精度的提高。當點位選在高出或低于地面的地物上時,比高測量用鋼尺,量至0.01米。所有的點位應避開高大的樓群,高壓電線,發(fā)射塔,高大樹木等對GPS信號接收有影響的地方,點的位置還應有利于交通及人員和儀器設備的作業(yè)。 </p><p><b> 

56、 4.3 空三加密</b></p><p>  空中三角加密測量采用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進行數據觀測,利用平差軟件進行平差解算。</p><p>  通過空三加密過程,對于內業(yè)檢核無誤的外業(yè)像控成果,直接使用外業(yè)測量數據提供下工序使用,對于外業(yè)無法獲得的像控成果,使用空三加密后的成果資料提供下工序使用,對于空三加密過程中發(fā)現的精度超限點位,在確認外業(yè)成果有誤的的情況下,若像控點

57、位于加密區(qū)內部,可以舍去。</p><p><b>  精度指標:</b></p><p>  a、影像上選點轉位誤差不超過0.06mm;</p><p>  b、像點坐標的量測采用一人單測切讀兩次取中數。兩次讀數之差,坐標x,y不大于0.05mm;左右視差和上下視差不大于0.03mm;自由圖邊應對測,對測的x,y,左右視差,上下視差不得超過0

58、.06mm。</p><p><b>  c、相對定向:</b></p><p><b>  模型連接較差</b></p><p>  △S≤0.06·m·</p><p>  △Z≤0.04·m·</p><p>  式中:△S:平面

59、位置較差,單位:米;</p><p>  △Z:高程較差,單位:米;</p><p>  m:像片比例尺分母;</p><p>  f:攝影儀焦距,單位:毫米;</p><p>  b: 像片基線長度,單位:毫米。</p><p><b>  殘余上下視差△q</b></p><

60、;p>  標準點<0.02mm</p><p>  檢查點<0.03mm</p><p>  d、內定向精度:0.015mm;</p><p>  e:絕對定向:基本定向點殘差、多余控制點的不符值及公共點的較差不得大于下表的規(guī)定。</p><p>  計算過程中出現的超限和錯誤,應認真分析、然后正確計算出正確結果。</p>

61、<p>  4.4 DOM的制作</p><p>  利用全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對經過空三加密的航攝數據進行立體建模,對模型進行相關匹配和編輯,生成數字高程模型(DEM)。利用DEM對數字影像進行逐象元的幾何糾正,生成數字正射影像。對數字正射影像進行影像調色、影像拼接、影像切割生成數字正射影像圖。</p><p>  1、正射影像圖的規(guī)格和精度</p><p

62、>  1:1000DOM:地面分辨率為0.5m,即像元尺寸為0.125mm;</p><p>  平面采用80坐標系,中央子午線為117度;</p><p>  高程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p><p>  DEM格網點間距為5m;</p><p>  對影像掃描的要求:根據測區(qū)攝影色彩情況設置掃描參數,底片掃描分辨率不得低于0.

63、025mm。掃描數據成果質量要求影像清晰、色彩逼真、框標完整,無明顯的拼接痕跡,影像鑲嵌幾何接邊不出現重影或模糊,反差適中;</p><p>  數據采用無壓縮TIFF格式,附加信息文件無錯漏;</p><p>  技術指標及要求參照CH/T1009-2001《1:1000、1:5000》數字正射影像圖</p><p><b>  2、定向建模</b

64、></p><p> ?。?) 內定向:所有像片的內定向精度均在限差內,無超限現象。</p><p> ?。?) 相對定向:對于匹配點數少,且有壞點、缺點情況的模型,采用先人工找點再自動找點的方法,使相對定向點數保持在40~200之間,滿足精度要求。對于影像信息豐富的模型,采用自動找點進行相對定向,然后剔除粗差點。</p><p> ?。?) 絕對定向:絕對定

65、向采用直接空三導入的方法。測區(qū)內若有個別點出現粗差,在作業(yè)過程中應將其刪除,使每幅圖的絕對定向都滿足精度要求。</p><p><b>  3、模型編輯</b></p><p>  測區(qū)內對各立體模型的視差曲線嚴格切準地面進行編輯。對水面、橋、渠等特殊地物進行特殊的編輯。大面積跨圖幅的靜水面,對涉及的模型均給定值,保證水面DEM高度保持一致。高架橋、高架鐵路、高架公路

66、根據具體情況對其抬高或置平,保證DOM影像不變形。</p><p>  4、DOM生成與鑲嵌</p><p>  利用拼接的DEM對數字影像進行幾何糾正,生成數字正射影像圖(DOM)。DOM生成以后,需對DOM進行接邊。DOM接邊中高大建筑物的投影差帶來的接邊倒影,可采用調換左右片生成的正射影像進行貼補,還可利用外擴100米的DOM同名影像進行貼補,使高層建筑物達到了無縫接邊。</p

67、><p>  4.5 航測內業(yè)數據采集</p><p>  數據采集使用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進行數據采集。按全要素地形圖測繪要求采集地形圖要素,采集過程中必須滿足以下要求:</p><p>  1.點狀地物采集點應在地物的定位點上, 偏差不超過圖上0.1mm, 線狀地物采集線在地物的中心線上, 偏差不超過圖上0.1mm,為保證此項精度,作業(yè)人員必須在一定的模型比例尺下作

68、業(yè),模型放大倍數必須要有所保證,以能判清點位為準。</p><p>  2.數據采集必須按內業(yè)立體模型上定位,外業(yè)最終定性的原則進行采集。必須堅持“看不清不繪、看不到不繪”的原則,以保證數據精度。在此基礎上盡量保證數據的完整性,減少斷缺,避免遺漏、移位。</p><p>  3.內業(yè)采集過程必須做到采集與編輯結合作業(yè),使完成的采集成果除不能定性的因素除外,應基本上與該要素的最終表示效果一致

69、,基本上不給下工序遺留多余的工作量,能在本工序完成的內容一定要在本工序完成,這樣,有利于保證外業(yè)的調繪工作的順利進行,有利于保證整個產品的質量。</p><p>  4.內業(yè)采集的數據在外業(yè)調繪前,應進行一定程度的編輯,標注圖號、作業(yè)人員、檢查員、結合圖等內容。</p><p>  5、居民地不同層數、不同結構的房屋應詳細表示,主要房屋和附加房屋都應采集分割線,對屋頂上的樓梯間、水箱、衛(wèi)星

70、接收天線、煙囪以及臨時性的建筑物不采集。寬度在1m以下的次要巷道不表示,房屋輪廓凸、凹在圖上小于0.4mm、簡單房屋小于0.6mm可取直表示,圍墻按不依比例尺符號表示。居民地內散樹不采集。通過居民地的主要道路連通表示。</p><p>  6、各類電力線、通訊線桿準確采集桿位。采集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時,應以測標中心切準輪廓線或拐點連線;采集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時,應以測標中心切準基點、結點、定位線。對模型不清楚,

71、無法準確定位時,不能采集。</p><p>  7、河流、水庫、池塘的水涯線以攝影時的影像為準,當水涯線與上坎線在圖上投影距離小于1.0mm時,水涯線繪于岸邊上。雙線溝渠按上沿線采集,小于1.0m 時按單線采集。</p><p>  8、道路、河流、水渠、堤、壟等線狀地物寬度小于1.0m按單線采集,大于1.0m依比例尺采集,當道路寬度誤差在1m 以內的取平均寬度按平行線表示,反之按實際位置

72、表示,道路采集時,根據建數模需要采集路基邊緣線、坡腳線。</p><p>  9、坎、坡、堤、壟比高在0.5m以上的均應表示,其上下邊線均應采集,下邊線圖層按中文“坡腳線”設置,圖上間距大于2mm的按斜坡符號表示,坡腳線成圖圖面上一律不表示。所有比高測注至 0.1m,當圖上坎、坡密集時,間距 3-4cm注一個比高。堤頂寬度小于1m或堤基底寬小于4m時以壟的符號表示。沖溝寬度小于1m時用單線表示,大于1m用雙線,大

73、于10m時需加繪溝底等高線。</p><p>  10、高程點圖上每格網內均勻分布16個左右,應以能表示地形變化特征為主。首選明顯的地物點、獨立地物、地形點及一、二類方位物,如水塔、煙囪、橋梁、道路中心和交叉點、建筑物基腳、坎、坡、堤、壟、土堆上下邊線處等,尤其是道路、土堤、干溝、河流等線狀地物圖上每10-15cm應測注一處高程點;土堆(山包)頂部和坑穴(凹地)底部均應測注高程點;土堆和坑穴面積較大時應以符號配合

74、等高線表示;高程點應切讀兩次,且讀數較差一般不大于0.2m,保留至小數點后一位。</p><p>  11、各類符號如水井、墳地、獨立墳、面狀植被詳細采集,墳地標注墳包個數。</p><p>  12、能夠內業(yè)定性的要素必須使用相應的要素編碼表示。判讀定性的植被要進行直接配置邏輯上具有相互關系的要素,采集過程中應注意采集順序的合理,以減少要素的丟漏和邏輯關系的錯誤。</p>

75、<p>  13、山地可以由內業(yè)采集高程點和等高線,高程點應注意首先表示在地形特征變換處及地物特征點位處,例如:道路交叉點、點狀地物、坎上坎下等處,等高線采集過程中,要對精度較差的部分進行及時修測或重新采集。</p><p>  14、有方向的線狀符號采集時,配置符號應在數字化方向的左側。平原地區(qū)較大面積亂掘地按攝影時情況用坎、坡、等高線、高程注記點合理表示。</p><p> 

76、 15、像對間等高線高程接邊差應小于0.4m,當等高線圖上距離密集時按地物接邊精度執(zhí)行,地物平面接邊精度一般應小于0.8m,地物和等高線接邊差應在限差內通過配賦完全對接,超限時應查明原因正確處理。</p><p>  16、作業(yè)員每測完一個像對,應先進行自查,經檢查員驗收直至修改合格后方可提供用于編輯的數據。</p><p>  航測內業(yè)初編的線劃圖(俗稱啞圖)采集完成后,分幅打印出圖,提

77、供至外業(yè)作業(yè)人員進行實地調查測繪。</p><p><b>  4.6 外業(yè)調繪</b></p><p>  外業(yè)調繪方法原則上利用啞圖進行實地調查測繪,主要工作為內業(yè)采集數學精度的檢測、地物補測、房檐改正、碎部高程測量、地理名稱調繪和其它地物地貌的調繪、補繪等。調繪圖件需標識調繪人員、檢查員、調繪日期。</p><p>  由于該過程處于立

78、體測圖與數據編輯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所以該過程人員在進行作業(yè)時,除按《城市測量規(guī)范》要求和《圖式》要求實施外,亦應學習了解立體測圖及數據編輯等章節(jié)的內容,以便內、外業(yè)銜接合理,更好地保證整個項目的作業(yè)質量。</p><p>  地物的修、補測主要采用全站儀極坐標測量的方法。即使外業(yè)修、補測時采集了地物要素數據,外業(yè)人員亦應在調繪圖上明確表示地物的相關位置。航攝后拆除的建筑物,或雖有影像但可不表示的地物應在圖上用紅色“&#

79、215;”劃去,范圍較大時應加說明。水涯線的調繪宜以攝影時的影像為準,池塘、水渠等應以坎邊為準。被陰影遮蓋的及其它內業(yè)難以判讀的地物,應外業(yè)量注有關數據。</p><p>  地形方面的調繪應系統地對地物、地貌要素進行,做到圖面清晰易懂,綜合取舍合理。</p><p><b>  1.數學精度檢測</b></p><p>  外業(yè)調繪開始時,必

80、須首先對內業(yè)采集的數據進行野外精度檢查,包括平面絕對精度和相對精度的檢查。外業(yè)進行精度檢查的圖幅抽樣比例為10%,每幅圖各項檢查指標不少于10個數據,抽樣圖幅和抽樣檢查點應分布均勻,所有檢查數據必須保存記錄。使用的儀器為:全站儀、皮尺、GPS-RTK等,確保調繪工作在合格的啞圖上進行。對于超限的產品要分析原因,并由內業(yè)消除不合格因素產生的影響。</p><p><b>  2.地物修、補測</b&

81、gt;</p><p>  地物補測采用全站儀極坐標法進行,個別地物用極坐標法測繪困難的,可用其他解析法測量。采用極坐標方法測繪的地物,應由外業(yè)人員在CAD平臺上連線形成DWG文件。</p><p>  修、補測時的圖根控制測量可使用GPS RTK作業(yè)方法根據修、補測區(qū)域需要布設圖根點,也可采用適宜的像控點作為圖根點。對于需成片或成系統需補測的區(qū)域可以已布設的四等點為起算數據布設圖根點,圖

82、根點相關精度要求按照《城市測量規(guī)范》相關條款執(zhí)行,圖根點可根據測區(qū)的實際需要命名,但命名需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以便查找,且點名不能重復。</p><p><b>  3.碎部高程測量</b></p><p>  碎部高程測量可采用全站儀或水準儀進行野外實測。</p><p>  野外碎部高程測量的起算數據應為圖根以上高程精度,可采用圖根水準。<

83、;/p><p>  4.外業(yè)調繪的基本原則和要求</p><p><b> ?。?)居民地</b></p><p>  連片居民地調繪范圍和名稱;獨立房屋需逐一調繪,加注建筑材料,二層以上房屋調繪須注層數。對于在地面以下的按地下室用如-1表示。對于依崖坎而建的房屋,按其能看見的最大層數表示。妥善處理圍墻與房(檐)的關系。房檐寬度應在實地量取改正數。

84、</p><p> ?。?)交通及附屬設施</p><p>  測區(qū)內交通設施:鐵路、公路、其它道路均是調繪的重點,需按圖式要求表示。</p><p>  (3)管線及附屬設施</p><p>  輸電線、配電線、通訊線等走向、起訖點要逐一交代清楚,為了便于內業(yè)編輯,外業(yè)調繪時要連線(內業(yè)編輯不連線,只標走向),架空管道及地面上檢修井鑒別、污

85、水篦子、消火栓等要調繪清楚。</p><p>  (4)水系及附屬設施</p><p>  河流、湖泊、池塘的水涯線以攝影時為準。水渠要標明流向,特別要注意旱地的水井、泵房等的表示。河流、水渠及干溝圖上寬度大于1mm用雙線表示,小于1mm用單線表示。</p><p><b> ?。?)地貌及植被</b></p><p>

86、  對亂掘地可不調繪具體內容,以內業(yè)測繪為準。外業(yè)應調繪植被的種類及范圍并配置符號,園地、經濟類作物需調繪作物名稱,按《圖式》有關要求配以文字注記表示。同一地段生長有多種植物時,可按經濟價值和數量適當取舍,符號配置不得超過三種(連同土質符號)。</p><p><b> ?。?)注記</b></p><p>  注記是地形圖的重要內容之一。要求對各種名稱注明注記,準確

87、注出。調繪時名稱不能隨意簡化,要按習慣簡化名稱調注。注記的排列形式按圖示要求標注。</p><p>  (7)境界:縣以上境界實地調查。</p><p><b> ?。?)其它</b></p><p>  對航內的差、錯、漏,外業(yè)調繪能處理的一定要處理清楚。對航攝漏、新增地物、地貌要實測補繪。對于施工區(qū)域地物以調繪當時建設現狀為準。</p

88、><p>  5 、像片調繪注意的幾個事項</p><p>  (1)、調繪片的劃分不分割重要工業(yè)設施和密集居民地,不順延線狀地物和壓蓋點狀地物。</p><p> ?。?)、相鄰圖幅之間認真接邊,不一致的地方作業(yè)員協商解決,重大問題(如村名、地下管線、境界等)必須到現場解決。</p><p> ?。?)、符號的使用符合《地形圖圖式》的規(guī)定,不使

89、用不規(guī)范的符號和語言。</p><p><b>  4.7 地形圖編輯</b></p><p>  1、按照《地形圖圖式》的規(guī)定和樣圖標準、國標分類與代碼,對測圖提供的圖幅數據進行修編和調整,經線型解釋、符號填充、文字注記、圖外整飾、圖幅接邊完成地形圖編輯,經自查自校,回放紙圖和提供數據交檢查員進行檢查,經修改直至滿足成圖要求。</p><p>

90、;  2、成圖數據格式dwg,圖幅文件命名與圖號一致。</p><p>  3、成圖規(guī)格:以分幅提供的圖廓點坐標為依據繪制圖廓,圖外整飾規(guī)格以圖式樣圖為準。</p><p>  4、各類要素線粗與圖上基本線劃寬 “ 0.15mm ” 一致的,按“0”線寬編輯,大于圖上“ 0.15mm ” 線劃寬度的按圖式規(guī)定線寬編輯。圖上基本點大0.3 mm。圖上不應相交的符號間距離不能小于 0.3 mm

91、 。應相交的成圖要素數據要實交表示。薄膜圖按圖式規(guī)格打印成圖。</p><p>  5、地物、地貌間相互關系參照《1:500 1:1000 1:2000 地形圖圖式符號配合示例》編輯,彩色成圖,所有成圖內容應滿足色層正確,線型完整,相互關系合理,不同符號間不互相壓蓋,高程點圖面放置有困難時可采用遮蓋方式,不得以全選方式處理。</p><p>  6、凡外業(yè)提供有測量坐標的各類外業(yè)測量點

92、應按坐標生成圖上點位,按圖式規(guī)格表示。</p><p>  7、除能明顯判定的不規(guī)則房屋外,房屋均應作正交處理。二層以上房屋注記層次。</p><p>  8、電力線連通表示,遇稠密居民地時可間斷表示,但連線走向應表示清楚。</p><p>  9、等高線編輯應滿足圖面光滑自然,等高線賦相應高程值。</p><p>  10、雙線表示的水渠、

93、大車路、鄉(xiāng)村路圖上不等寬的地方可取平均寬度表示。凡外業(yè)測量有寬度的符號按外業(yè)提供的尺寸編輯。</p><p>  11、墳地能獨立表示的逐個表示,面積較大時按測量范圍散列配置,按外業(yè)調繪標注墳頭個數。</p><p>  12、植被以符號填充表示,當圖上面積大于5cm×5cm時間距放寬一倍。</p><p>  13、所有圖幅應在測圖已接邊的基礎上嚴格細接

94、,接邊時凡直線表示的地物接邊后仍應保持直線特征,其它要素接邊后應滿足相互關系合理。</p><p>  14、圖內所有文字、符號、數字注記應與下圖廓線垂直。圖內左上角標注統一制作的坐標北符號。</p><p>  15、檢查驗收:各級檢查人員應對所有成圖內容作100%的檢查,直至修改合格,滿足成圖要求。室級應及時檢查作業(yè)員第一幅圖的圖面和數據,以便發(fā)現和處理認識不一致的問題。</p&

95、gt;<p>  編輯好的地形圖以DWG格式的圖形文件存放在指定目錄下,并作好備份。</p><p><b>  5. 數字高程模型</b></p><p>  建立數字高程模型首先按照一定的數據采集方法,在測區(qū)內采集一定數量的離散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以這些控制點為網絡框架,用某種數學模型擬合,內插大量的高程點,以便獲得符合要求的DEM.具體步驟如下:&

96、lt;/p><p>  5.1數字高程模型數據的獲取</p><p>  1、由現有的地形圖采集如格網讀點法、數字化儀手扶 跟蹤及掃描儀半自動采集然后通過內插生成DEM等方法;</p><p>  2、由攝影測量方法采集根據航空或航天影像,通過攝影測量途徑獲取,如立體坐標儀觀測及空三加密 法、解析測圖、數字攝影測量等等;</p><p>  3、

97、野外實地測量例如用GPS、全站儀 、野外測量等;</p><p>  4、由遙感系統直接測得。</p><p>  5.2數字高程模型生成</p><p>  通過對采集的數據進行預處理,然后用數學方法擬合,內插大量高程點,以得到需要的DEM。</p><p>  數據預處理包括:1、格式轉換;2、坐標系統變換;3、數據編輯;4、柵格數據轉換

98、為矢量數據;5、數據分塊;6、子區(qū)邊界的提取。</p><p>  數字高程模型數據內插方法:1、移動曲面擬合法;2、線性內插;3、雙線性多項式內插法;4、多面函數法DEM內插。</p><p>  數字高程模型數據存儲:1、DEM數據文件的存儲;2、地形數據庫;3、DEM數據的壓縮</p><p><b>  6 質量保證措施</b><

99、/p><p>  1、明確規(guī)定項目部各級人員的崗位職責,配備充足的人力資源和設備資源;</p><p>  2、人員培訓。在作業(yè)前對參加本工程的所有人員進行培訓,學習本測區(qū)技術設計書,確保所有人員能掌握自己在本測區(qū)崗位上的技術要求;</p><p>  3、內業(yè)和外業(yè)開始時,檢查員要檢查使用儀器、設備是否檢定有效期內,如果超出有效期,不能投入使用。定期檢查儀器,使投入本

100、工程的儀器始終處于良好地運行狀態(tài)。檢查員在檢查質量時必須檢查儀器的穩(wěn)定性記錄;</p><p>  4、開始的第一個控制點、第一條水準路線、第一個幅圖等,第一的作業(yè)檢查、總結必須要正確,舉一反三。發(fā)現問題及時提出糾正措施,預防再發(fā)生,并推廣先進的作業(yè)方法;</p><p>  5、建立各道工序自檢互查和各級檢查制度,配備的檢查人員在每道工序跟蹤檢查,逐級進行過程把關,提高產品質量。每道工序

101、均須進行100%的自檢互查,成果資料合格后,然后交項目檢查員進行全面地檢查。成果合格后交給用戶使用。</p><p><b>  7上交成果資料</b></p><p>  1、 GPS測量觀測手簿、四等水準觀測數據。</p><p>  2 、 像片控制片、像片調繪片(采用航測法的)、內業(yè)空三加密資料。</p><p&g

102、t;  3 、 基礎控制點平面、高程平差計算資料。</p><p>  4 、 基礎控制點成果表及點之記,圖根點成果表。</p><p>  5 、 基礎控制點平面聯測展開圖。</p><p>  6 、測區(qū)1∶1000地形圖分幅圖及圖幅接合表。</p><p>  7 、 技術文件匯編(設計書、技術總結、檢查報告、儀器鑒定資料)。</

103、p><p>  8 、1∶1000地形圖分幅圖數據(DWG格式)及上述成果資料。</p><p><b>  8 參考文獻及資料</b></p><p>  黃世德編著 航空攝影測量學。 北京:測繪出版社,1987</p><p>  袁修孝 GPS輔助空中三角測量及應用。 北京:測繪出版社,2001</p>

104、;<p>  3、張祖勛等編著 數字攝影測量學 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p><p>  4、《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航空攝影規(guī)范》(GB6962-2005); </p><p>  5、《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航空攝影測量內業(yè)規(guī)范》(GB 7930-87);&

105、lt;/p><p>  6、《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航空攝影測量外業(yè)規(guī)范》(GB 7931-87);</p><p>  7、《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航空攝影測量數字化測圖規(guī)范》(GB 15967-1995);</p><p>  8、《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guī)范

106、》(GB/T18314-2001);</p><p>  9、《1:500 1:1000 1:2000地形圖圖式》(GB/T7929-1995);</p><p>  10、《城市測量規(guī)范》(CJJ-8-99);</p><p><b>  附錄:</b></p><p><b>  高程測

107、量方法</b></p><p>  高程是高于或低于一個參考基準的一個垂直距離。雖然垂直距離可以參考任何一個基準,但是在測量上,這個參考基準一般使用的是平均海平面(MSL)。MSL被賦予一個0.000英尺或0.000米的高程,地球上所有其它點可以用高于或低于0的高程來描述。高程精確測出的永久點(水準點)被用于大多數區(qū)域的測量工作.在中國,利用青島驗潮站從1950年到1956年7年的觀測數據處理】和平差

108、,建立了56黃海高程系統。1987年,在依照了驗潮站1952到1979年的觀測資料后,這個基準被進一步精確——反映長時期海潮變化的85國家高程基準建立起來。雖然,嚴格說來,國家高程基準在特殊的點上與MSL并不恰好吻合,術語MSL一般還是用來描述它。MSL高程的賦值為0.000英尺或米,高程的差異【高差】可以由下列方法測得:</p><p>  1.水準測量,直接測得垂直距離,水準測量是高程測量方法中精度最高、使用

109、最普遍的方法</p><p>  2.三角高程測量,利用測量豎直角和水平或斜距來測高程</p><p>  3.視距高程測量,利用視距測量,使用工程經緯儀和水準尺;平板儀和照準儀和水準尺;或者自處理視距儀和水準尺測得垂直距離</p><p>  4.氣壓水準測量,通過使用氣壓計測量不同站點大氣壓力的差值來測高程</p><p>  5.重力水

110、準測量,通過使用重力計測量不同站點的重力值差值來測高程,用于大地測量學的目的</p><p>  6.慣性定位系統,含有一個慣性平臺,具有三個互相垂直軸,其中一個是“向上”的,所以這個系統產生的輸出其中一個就是高程。各自地,據相關報告,在60和100km的距離上,其精度能達到15到50cm,這種裝置成本極高,只限于非常大的項目,這些項目地質、氣象、授時、以及施特殊限制在傳統方法上</p><p

111、>  7. GPS高程測量,它的參考面是地球橢球面,但是如果在測區(qū)有充分的高程點,可以修正至高程基準上來,在這種情況下,其高差的標準差能夠達到0.053到0.094米。</p><p><b>  水準測量</b></p><p>  精度最高、使用最普遍的高程測量方法就是直接測垂直距離的水準測量方法。微差水準測量是利用測量者的水準儀和有刻度的尺來測定遠距離的相

112、隔點的高差。</p><p>  例如,確定欲測關于點A的點B的高程,(如圖1),A點的高程已知(BM點),在A和B點之間的中點處安置水準尺,分別以a和b代表在這兩處水準尺上的讀數。那么,儀器整平后的視線高程就是:HA + a。B點的高程可以由方程來確定</p><p>  HB=HA + a - b</p><p>  除確定B點的高程之外,其它點的高程,低于視線

113、的和水準儀可以看見的點,都可以以相似的方法得到。但是上面的一些術語需要提一下,a 被稱為后尺讀數,是一個放在已知高程點上的尺的讀數,用來求得儀器視線的高程。b 被稱為前尺讀數,是一個放在轉點、水準點、或者是臨時水準點之上的尺的讀數,用來確定該點的高程。HA + a 指的是儀器高度(HI),是過水準儀的視線的高程。由于大氣折光的緣故,實際上視線是有些彎曲的,曲率和折光的影響可以被當作可忽略的值,不必加入球氣改正,如果在實際工作中后視距和前

114、視距是相等的。</p><p><b>  三角高程測量</b></p><p>  三角高程測量適用于困難地形,例如在山區(qū),不能使用常規(guī)的微差水準測量?,F代的三角高程測量方法是測量到未知點的斜距和垂直角,斜距由電磁波測距儀測得,垂直角(或天頂距)由經緯儀測得,或者利用整合了這兩種儀器為一體的全站儀來測。全站儀包含了內置的微處理器,用來根據測得的斜距和垂直角計算和顯示

115、水平距離,這種后來的設備導致了三角高程測量被廣泛用于多種高度測量工作,包括測繪等高線,三角高程測量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圖2。</p><p>  當我們用α和S分別表示垂直角和水平距離時,A點和B點之間的高差為:</p><p>  hAB=S×tanα+i – v</p><p>  i 是A點上儀器中心的高度,v是B點上目標中心的垂直高度,垂直角為仰角時為

116、正,俯角時為負天頂距總是正的,但是自然的當超過了90°時,它們將產生一個相反的結果。普通精度要求下,三角高程測量方法測高差水平距離不能超過300m,如果要求高的精度,則要相應縮短距離。因為超過300m時,地球曲率和折光影響必需考慮為了消除地球曲率和折光改正的不確定因素,垂直角觀測時應采用在觀測方向兩端盡量同時相向觀測的方法。這種觀測稱為垂直角對向觀測。線兩端正確的高程之差是計算得到的兩高程值的平均值,不管計算有無考慮球氣差.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