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壓砂地作為西北地區(qū)特有的耕作方式,近年來在主營壓砂地寧夏地區(qū)面積日趨增多。種植壓砂西瓜為當地農戶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動當地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氮素作為植物重要的營養(yǎng)元素,是影響壓砂西瓜生長、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硝態(tài)氮、銨態(tài)氮和可溶性有機氮作為土壤中重要的氮素源,不僅協調著土壤的健康性和營養(yǎng)性,而且也為作物吸收養(yǎng)分起到關鍵性作用。探討壓砂西瓜對氮素的響應以及壓砂土壤中各活性氮的分布變化、供給轉化以及其它因素影響可為壓砂地合理施用氮肥、提高
2、壓砂瓜產量和品質,壓砂地可持續(xù)發(fā)展及科學管理提供理論依據。設置不同氮素水平進行壓砂地田間試驗,來研究壓砂西瓜的生長發(fā)育、壓砂西瓜對N養(yǎng)分的吸收、壓砂西瓜營養(yǎng)診斷及氮素對壓砂地土壤活性氮的影響,以期明確氮素對壓砂西瓜和壓砂土壤活性氮的作用。取得主要結論有:
1、適量施氮促進并協調了壓砂西瓜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在施氮75.00-112.50 kg hm-2時壓砂西瓜生長、產量及品質均最佳。
2、從苗期到成熟期,各部位氮含
3、量根<莖<基部葉<中部葉<頂部葉。氮素含量呈“W”型變化,坐瓜期吸收最多;施氮對壓砂西瓜氮含量的影響因生育期與吸收元素和施氮量關系的不同而異,苗期至坐瓜期,氮素供給下壓砂西瓜吸收氮素含量較高,且在供氮99.63-226.00 kg hm-2時吸收量最高。而從膨瓜期至成熟期,隨施氮量增多對氮吸收量增多。
3、伸蔓期至膨瓜期葉片SPAD值水平較高,此時期適量施氮有助于不同部位葉片葉綠素的累積和光合作用的進行,而過量則使葉片SPAD
4、值降低;同時,整個生育期中部葉片SPAD值保持較高和較穩(wěn)定水平,并且與施氮水平之間呈穩(wěn)定的報酬遞減關系,與植株全氮相關性穩(wěn)定,因此可以作為壓砂西瓜氮素營養(yǎng)診斷的指示器官。
4、隨壓砂西瓜生長及壓砂土壤土層深度的不同,施氮對含水量及各活性氮的增減有所不同。在施氮為37.5-75 kg hm-2時,60-100 cm各土層含水量顯著增多;施氮會增加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層硝態(tài)氮和可溶性有機氮的含量。銨態(tài)氮因施氮量不同有不同程度的增減,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壓砂地西瓜水分高效利用與老壓砂地持續(xù)利用技術試驗研究.pdf
- 壓砂地土壤水分虧缺與西瓜產量相響應關系模型實驗研究.pdf
- 壓砂地土壤水分虧缺與西瓜產量響應關系模型試驗研究.pdf
- 壓砂地土壤特性及水分變異規(guī)律研究.pdf
- 壓砂地西瓜嫁接苗小拱棚種植技術
- 壓砂地土壤鹽分時空變異規(guī)律研究.pdf
- 壓砂地甜瓜水分高效利用與壓砂地持續(xù)利用技術研究.pdf
- 壓砂地土壤水分的時空穩(wěn)定性特征研究.pdf
- 香山壓砂地西瓜水分生產函數與土壤水分下限試驗研究.pdf
- 壓砂地砂土覆蓋對土壤水分蒸發(fā)的影響研究.pdf
- 香山不同年限壓砂地西瓜生理性狀及產量試驗研究.pdf
- 微咸水補灌對寧夏中部干旱帶壓砂地土壤水鹽分布及西瓜產量的影響.pdf
- 干旱區(qū)壓砂地微咸水補灌對土壤水鹽運移規(guī)律及西瓜生長影響的研究.pdf
- 脫砂壓裂模型及防砂機理研究.pdf
- 干旱地區(qū)壓砂地西瓜作物模型及專家系統(tǒng)研究.pdf
- 壓砂對土壤水分和溫度的影響規(guī)律研究.pdf
- 寧夏中部干旱區(qū)壓砂利用對土壤質量的影響研究.pdf
- 壓砂地歐李品種篩選及灌溉定額試驗研究.pdf
- 寧夏老壓砂地棗樹灌溉制度試驗研究.pdf
- 不同種植年限壓砂地土壤水分空間變異規(guī)律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