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校代碼:!Q至QQ分類號:避研究生學號:1061103010密級:五東牡h予蘊大莩博士學位論文文化旅行理論視野下的《印度之行》AStudyofAPassagetoIndiafromthePerspectiveofCulturalTravelingTheory作者:楊勝明指導教帥:劉建軍教授學科專業(yè):英語語言文學研究方向:英美文學東北師范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2011年6月摘要EM福斯特多部小說作品以旅行為題,其中《印度之行》是福斯特根據(jù)自
2、己兩次去印度旅行的經(jīng)歷創(chuàng)作而成。小說中的人物以旅行的方式來到印度,小說的作者也在以旅行的方式體驗著印度。其實,無論是小說中的人物,還是作者本人,表面上進行的是空間之旅,實質乃是精神之旅、靈魂之旅。顯然《印度之行》是現(xiàn)代文學中反映旅行主題的絕佳樣本。論文首先對反映旅行主題的文學作以源流分析與理論界定?,F(xiàn)代意義上的旅行既是人的自由本性在更高層次上的完善和滿足,又是一種跨文化的交流手段。旅行者接觸異域文化之后,通過比較能夠對自身文化做出反思。
3、而文學中的旅行主題與西方文化特別是圣經(jīng)文學傳統(tǒng)密切相關,旅行是為了生存和發(fā)展所經(jīng)受的身體和精神上的旅程。旅行主題反映的主要思想就是人尋找物質和精神上的家園過程中的體驗,這其實也是不斷困擾西方歷代人對時代思考的一個終極問題。而這種單一的主題在西方近現(xiàn)代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凸現(xiàn)出重要的文化意義,這與歐洲殖民主義擴張和現(xiàn)代性意識覺醒有密切的關系。旅行主題在現(xiàn)代西方文學的演化過程中逐漸形成一些共同性的特征,包括:在主題內容上,旅行主題文本揭示的
4、主要思想就是主體為了生存所做的種種嘗試和努力,以及在此過程中體驗到的苦難與幸福;在表現(xiàn)手段上,現(xiàn)代文學的旅行主題往往是對圣經(jīng)中旅行觀念的多元化和反諷;其次,旅行主題必然涉及批判性的自我反省,并具有觀光者和流浪者兩種主體傾向;再次,旅行是一種現(xiàn)代人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學習方式和體驗方式。既然個人意義上的個體,階級或行業(yè)意義上的個體都是不完整的,都是需要他者的,那么旅行作為一種現(xiàn)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認知方式,是實現(xiàn)自身完整的重要途徑之一。第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化旅行理論視野下的印度之行
- 《印度之行》的對話理論解讀.pdf
- 《印度之行》文化元素的空間解讀.pdf
- 目的論視野下楊自儉印度之行譯本研究
- 生態(tài)批評視角下的印度之行
- 后殖民視角下印度之行中阿齊茲文化身份的研究
- 生態(tài)批評視角下的《印度之行》_26312.pdf
- 后殖民視角下《印度之行》中阿齊茲文化身份的研究_11965.pdf
- 論《印度之行》的敘事藝術.pdf
- 印度之行聯(lián)結失敗的巴赫金對話理論解讀
- 旅行瑜伽、莫迪和印度的文化復興
- 論《印度之行》的藝術特征.pdf
- 法治視野下之行政決策責任研究.pdf
- 論印度之行中的空間
- 從文化地理學看印度之行的聯(lián)結主題
- 《印度之行》的主題研究_19756.pdf
- 論《印度之行》的復調性_17820.pdf
- 《印度之行》中的節(jié)奏研究_41920.pdf
- 亞里士多德實踐主義哲學視閾下的印度之行研究
- 沒有呼應的回聲——《印度之行》的后殖民解讀.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