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甲狀腺癌是最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大約占95%以上,甲狀腺癌最早報道于19世紀初期,因為其發(fā)病率及死亡率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并未受到臨床上的重視,黃家駟外科學上描述其占全身惡性腫瘤的0.3%(男性)~1.0%(女性),在癌癥死亡病例中約占0.5%。甲狀腺癌的發(fā)病率隨著地域、年齡和性別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據國際癌癥學會資料統(tǒng)計,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世界上以夏威夷地區(qū)發(fā)病率最高,女性發(fā)病率為8/10萬,男性為2.9/10萬。而波蘭的發(fā)

2、病率為最低,女性為1.4/10萬,男性為0.4/10萬。甲狀腺癌在15歲以下兒童比較罕見,女童年發(fā)病率約為0.22/10萬,男童年發(fā)病率率為0.09/10萬。我國地處甲狀腺癌低發(fā)地區(qū),國內缺乏全面的資料統(tǒng)計。天津市曾統(tǒng)計在1983年~1987年的病例資料,結果顯示甲狀腺癌年平均發(fā)病率為1.49/10萬,其中男性為0.9/10萬,女性為2.0/10萬。上海市在1988年報道了甲狀腺癌的發(fā)病率,男性為0.8/10萬,女性為2.2/10萬。從

3、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現在,縱觀這近二十余年來的各地統(tǒng)計資料發(fā)現,甲狀腺癌發(fā)病率逐漸增加,而死亡率維持穩(wěn)定。2006年,《美國醫(yī)學協會雜志》(《The Journall of the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發(fā)表論文報道,自1973至2002年甲狀腺癌發(fā)病率增加了40%。英國癌癥研究中心也在2006年公布,統(tǒng)計2001~2005年間的臨床數據發(fā)現,甲狀腺癌發(fā)病率從1975年的1.4/10萬上升到2006年的

4、2.9/10萬,男女發(fā)病率比例為1:3。我國近期也有文獻報道,2009年杭州市區(qū)惡性腫瘤發(fā)病率排行榜上,甲狀腺癌排女性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的第五位。上海市甲狀腺癌總發(fā)病率從2002年的4.71/10萬上升至2006年的9.69/10萬,男性發(fā)病率從2002年的2.27/10萬上升至2006年的4.06/10萬,女性發(fā)病率從2002年的7.18/10萬上升至2006年的15.37/10萬。而且由于部分甲狀腺癌的患者沒有臨床癥狀和體征或者是患有隱

5、匿性甲狀腺癌很難在臨床上發(fā)現,甲狀腺癌的實際發(fā)生率可能高于臨床發(fā)現率??偠灾?隨著對疾病認識的深入,診斷技術的改進以及患者就診意識的增強,甲狀腺癌的發(fā)生率已呈上升趨勢。而且到目前,甲狀腺癌的發(fā)病原因及發(fā)病機制仍然沒有明確。地區(qū),年齡,性別,電離輻射,遺傳,激素以及某些甲狀腺疾病例如地方性甲狀腺腫,腺瘤等這些因素目前都被認為是與甲狀腺癌發(fā)生相關的因素。繼續(xù)深入研究甲狀腺癌,尋找與其密切相關的新因素仍十分必要。
   近年來,隨著

6、腫瘤發(fā)病率的增加和研究手段的發(fā)展,人們逐漸發(fā)現病毒感染和腫瘤的發(fā)生有密切關系,并且成為腫瘤發(fā)生研究的新熱點。1964年Epstein在Burkitt淋巴瘤細胞株中首先發(fā)現EB病毒(EBV),經過多年研究,EB病毒是第一個被證實與腫瘤發(fā)生有關的病毒。EB病毒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皰疹病毒,主要侵犯B細胞,對人的B淋巴細胞,上皮細胞和腺細胞等有親嗜力,現已在鼻咽癌,何杰金氏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胃癌,肺癌,乳腺癌等組織中先后檢測出EB病毒的基因產

7、物。1987年Begin等報道了首例與EB病毒有關的肺淋巴上皮瘤樣癌;1994年HanGK等報道了EB病毒與何杰金氏淋巴瘤之間的關系;1992年Darryl Shibata等研究報道了EB病毒與胃癌的相關性。2006年Hartch Arbach等報道了EB病毒基因在乳腺癌組織的表達。國內外對EB病毒感染與甲狀腺癌發(fā)生的相關性的研究報道甚少,張廷國等在2000年研究報道了甲狀腺腫瘤中EBV-LMP1的表達及意義。本研究旨在檢測甲狀腺癌組織

8、中是否有EB病毒感染,探討甲狀腺癌的發(fā)生是否與EB病毒感染有關。
   方法:
   共收集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病理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2月甲狀腺腫瘤手術切除標本存檔蠟塊83例。對每一例標本進行常規(guī)HE染色后,經兩位病理科醫(yī)師進行組織病理學觀察并做診斷證實。按照WHO甲狀腺腫瘤分類標準,分為乳頭狀癌組,濾泡狀癌組,髓樣癌組,未分化癌組,同時以甲狀腺腺瘤組與甲狀腺癌各病理類型分組作對比,取相應腫瘤旁組織作為對照組

9、。聯合應用免疫組化SP法檢測甲狀腺腫瘤組織和相應腫瘤旁正常組織中的EBV-LMP1和原位分子雜交技術檢測甲狀腺腫瘤組織和相應腫瘤旁正常組織中的EBERs,以期發(fā)現EB病毒感染痕跡。用SPSS13.0軟件,采用配對x2檢驗、非配對x2檢驗,以及Fisher確切概率法x2檢驗對研究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檢驗標準為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1:LMP-1在甲狀腺腫瘤中的表達LMP-1陽性信號位于受檢細胞胞漿

10、,結果見附圖。各病理類型表達陽性率見附表。LMP-1在乳頭狀癌表達陽性率為44.1%(15/34),在濾泡狀癌中為36.4%(4/11),在未分化癌中為16.7%(1/6),髓樣癌組25.0%(1/4)。男性LMP-1表達陽性率為29.4%(5/17),女性為42.1%(16/38)。28例甲狀腺腺瘤中見4例LMP-1陽性,陽性率為14.3%.腫瘤旁組織中均未見陽性表達。甲狀腺癌各病理類型組間經Fisher。確切概率法x2檢驗差異均無統(tǒng)

11、計學意義(各組間均P>0.05),提示LMP-1的表達與病理類型無關。甲狀腺癌與甲狀腺腺瘤間經非配對x2檢驗,提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5.034,P=0.025<0.05)。LMP-1在甲狀腺癌組織中的表達的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0.802,P=0.371>0.05)。
   2:EBER-1在甲狀腺腫瘤組織中的表達EBERs陽性信號定位于宿主細胞細胞核內,呈棕褐色顆粒,結果見附圖,所有陰性對照及空白對照結果無顯色,無

12、背景染色干擾。各病理類型表達陽性率見附表。EBER-1在乳頭狀癌表達陽性率為64.7%(22/34),在濾泡狀癌中為45.5%(5/11),在未分化癌中為50.0%(3/6),髓樣癌組25.0%(1/4)。男性EBER-1表達陽性率為52.9%(9/17),女性為68.4%(26/38)。28例甲狀腺腺瘤中見10例EBER-1陽性,陽性率為46.4%.腫瘤旁組織中均未見陽性表達。甲狀腺癌各病理類型組間經Fisher確切概率法x2檢驗差異

13、無統(tǒng)計學意義(各組間均P>0.05)。提示EBER-1的表達與病理類型無關。甲狀腺癌與甲狀腺腺瘤間經非配對x2檢驗,提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5.828,P=0.016<0.05)。EBER-1在甲狀腺癌組織中的表達的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1.216,P=0.270>0.05)。
   3:甲狀腺癌組織中EBER-1表達的陽性率為63.6%(35/55),LMP-1表達的陽性率是38.26%(21/55)。經配對資料x2

14、檢驗法檢驗提示原位分子雜交法和免疫組化法檢測甲狀腺癌組織中EBV感染的結果不同,原位分子雜交法陽性率較高。(x2=7.04,P=0.007<0.05)
   結論:
   1:甲狀腺良惡性腫瘤組織中EBV感染陽性率不同,且甲狀腺癌組織中陽性率較高,提示EBV感染與甲狀腺癌發(fā)生之間的關系可能比甲狀腺腺瘤發(fā)生更密切。
   2:甲狀腺癌各病理類型中EBV感染無顯著差異,提示EBV感染并非與特定類型癌組織有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